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辨证论治岂能随心所欲没有规矩!
学医难,学中医更难!
难在哪儿?
中医看病没有规矩。
看到一个病人,心中没有定见,辨证方法多如乱麻——
一:一气周流;天下只此一病(阳虚);
二:阴阳辨证;第二病理因素辨证;
三:气血水(津液)辨证;三焦辨证;
四:卫气营血辨证;妇科调周四段论;
五;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妇科调周五段论;
六:六经辨证;六淫辨证;脏腑辨证;
七:七情辨证;妇科调周七段论;
八:八纲辨证;奇经八脉辨证;
九:九种体质辨证;
十:十纲辨证(八纲加气血);
十一:脏腑辨证(五脏加六腑);五运六气辨证;
十二:经络辨证(十二正经);
十四:经络辨证(十二正经加任督二脉);
……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统合以上所有的辨证方法。
答案是:一定有。
否则中医辨证论治就没了规矩。
中医看病没有规范,就是一剂起效也是偶然命中!
所有的辨证方法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病位和病性。
以病位为中心的辨证方法有:
三:三焦辨证;
五;五脏为中心的脏腑辨证;
六:六经辨证;脏腑辨证;
八:奇经八脉辨证;
十一:脏腑辨证(五脏加六腑);
十二:经络辨证(十二正经);
十四:经络辨证(十二正经加任督二脉);
……
以病性为中心的辨证方法有:
一:一气周流;天下只此一病(阳虚);
二:阴阳辨证;第二病理因素辨证;
三:气血水(津液)辨证;
四:卫气营血辨证;妇科调周四段论;
五;妇科调周五段论;
六:六淫辨证;
七:七情辨证;妇科调周七段论;
九:九种体质辨证;
……
综合病位和病性的辨证方法:
八:八纲辨证;
十:十纲辨证(八纲加气血);
十一:五运六气辨证;
……
中医看病的规范很简单,只有两关:第一是诊断关,第二是处方关:
第一,诊断关:
1、将四诊搜集的所有资料分成两大类,确定病位和病性。
2、病位只有两种,脏腑和经络。
3、病性也只有两种,虚和实。
4、虚就是人体的基本生理要素的不足、亏少、虚弱或竭绝。临床最常见的是“气血阴阳”四大要素的虚。
5、实就是人体的基本病理要素的郁积。临床最常见的是“六淫水饮痰瘀郁积”十二大要素的实,其中郁是气郁,积是食积。
6、总结成十二个字:气血阴阳,六淫水饮,痰瘀郁积。
第二,处方关。
1、中医用药或针灸,一定是全身作用,所以,病位没有病性重要。
2、病性是绝对的关键所在,故虚实最为重要。
3、纯虚和纯实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定是虚实并见,但比例多少,先后缓急,单治某个,还是全面兼顾,兼顾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这就是处方的奥妙所在,因医生个人经验的不同而不同。
4、所以,就是在同样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医生的处方可能大相径庭。
5、理法是战略问题,方药是战术问题。
6、中医辨证后究竟使用何种处方,这就体现医生个人对“病、证、方、药”平时的积累。
7、通常有三种情况。
方证
临证时将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所见,与医生已掌握方剂(或穴位)的适应症相对照,辨别二者是否对应,再酌情加减或不加减。其特征是针对特定的症状或症候群用方(选穴)。以经方派,日本汉方,靳三针,董氏奇穴为代表。
例如: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考虑桂枝汤;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考虑白虎加人参汤;痞满燥实,考虑大承气汤;痞呕利,考虑半夏泻心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考虑小柴胡汤;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
优点:精准,速效,最适合急危重症,有利于经验传承、新药研发,适宜中医初学者快速入门;
缺点:主观臆断,过于机械,选错方时副作用明显,面对复杂疾病或多病集于一身时,应对乏效。
辨证
临证时将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所见,归纳成病机,确立治法,然后选方择药或临时自拟处方。其特征是以理法方药为模式的推理式辨证方法。以古代宫廷医派,教科书派,学院派,以及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为代表。
例如: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辨病:感冒(风寒表证)。
辨证:风寒侵袭肺卫,正邪交争,卫阳被遏,腠理闭塞,则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风寒犯肺,肺失宣肃,则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为表寒之征。
治法:辛温解表。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荆芥、防风、羌活、生姜、柴胡、薄荷、前胡、桔梗、甘草。
加减:头痛明显,加葛根、白芷散寒止痛;恶寒重,无汗,加生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咳声重浊,加杏仁、白前宣肺止咳;恶心呕吐,加藿香、半夏、苏叶化湿止呕;纳呆、舌苔白腻,加陈皮、焦山楂和胃消胀。
优点:灵活,副作用小,最适合复杂性疾病、慢性病的调治以及养生保健;
缺点:繁琐多变,过于灵活,难以复制,经验不易于总结传承,初学者很难领会其精髓。
意证
不拘泥于病人的症状、体征等临床所见,以纯哲学、纯逻辑的思辨方式总结、归纳疾病的病因病机,事先拟定治法和主要方药,临证时较少加减。其特征是以纯哲学、纯逻辑的思辨为先导。以火神派,一气周流派,三部六病派,中医妇科“补肾调周”派,中医玄学派为代表。
例如:火神派认为,“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谨熟阴阳,无与众谋”,“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一气周流派认为人体的基本构成是“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三部六病派根据一般系统论的原则,把整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空间,每一部以阴阳不同的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集合群,谓之六病,机体患病的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过三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据此便可创立与此相应的理法方药体系。
优点:理论性、思辨性、整体性、宏观性较强,有利于经验的总结、传承与传播,有利于初学者学习;
缺点:先入为主,临床效果不稳定,常使初学者迷茫。
以上三种方法共同点都是要探索病机。方证的病机蕴含在症候群中,较为隐蔽;辨证的病机是核心,较为明显;意证的病机是重点,较为突出。
合理使用以上三种方法,医术蔽已。
请看一则病案。
【医案出处】
2016-07-29 ,高建忠,《明辨外感内伤,拓展经方运用》
【医案原文】
张某,女,28岁。2010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咳嗽2月余。病起于空腹饮冷,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干咳无痰,咳则胸憋,晚上较白天咳嗽多发,影响睡眠。口干不喜多饮,纳食尚可,大小便调。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寒饮内停,肺失宣降。治以温化寒饮为法,方用小青龙汤加减。处方:生麻黄3g,桂枝3g,干姜3g,细辛3g,姜半夏9g,生白芍9g,五味子9g,生甘草3g。7剂水煎服。
2010年12月2日二诊:上方服1剂,咳嗽即明显减轻。现症见咽干,偶咳,舌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化寒饮佐以利咽。处方:生麻黄3g,炒杏仁21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9g,射干12g,桔梗19g,生甘草6g。5剂水煎服。
药后无不适,停药。
【原案解析】
对本案的辨证论治,高建忠做出如下假设。
1、用脏腑辨证
咳嗽日久,干咳无痰,舌质偏暗,舌苔不腻,脉象弦细,可辨为肺阴虚证;咳嗽呈阵发性,考虑风邪内滞;纳可、便调,说明脾胃无损,病在上焦。治疗可以考虑以养肺阴为主,兼祛风邪。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还可以这样辨:病症为咳嗽,病起于空腹饮冷,属冷饮伤肺,肺气上逆。晚上咳甚属肺寒,胸憋为胸阳不展,口干为肺不布津。脉沉主里,细弦主饮停、饮郁。综合分析,证属寒饮内停,肺失宣降。治疗当以温化肺家寒饮为法。治疗选方,如考虑到咳嗽呈阵发性,夹有风邪,可选用小青龙汤;如只考虑温化寒饮,恢复肺气宣降,可选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2、用六经辨证
咳嗽日久,晚上较甚,脉象沉而不浮,病变不当在三阳,应在三阴。在三阴病中,既没有典型的“腹满”、“自利”之太阴病,也没有“但欲寐”之少阴病,更没有“厥热胜复”之厥阴病。那么,究竟该属六病中的哪一病呢?也许有人会说,脉证表现不典型是因为夹了饮邪。那么,饮邪是如何辨出来的?显然单单依据脉象见弦是不够的。有人又说,脉象见弦结合久咳,就可辨出饮邪,因久咳多见肺家寒饮。
这种辨证仍属于猜测,凭经验推断,仍然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还有,即使辨出饮邪,还必须继续辨出三阴三阳六病中属于哪一病合并了饮邪。也许有人会说,那还需要辨吗,那不明摆着是一小青龙汤证嘛!这不属于典型的六经辨证法,这属于方证对应法。
3、用方证对应
本案用方证对应的思维,凭直观感觉很容易辨证为小青龙汤证。唯一不太支持的是,小青龙汤证当有清稀痰,而不是无痰;小青龙汤证脉象当浮或偏浮,而不应沉。但采用方证排除法,如果找不到较小青龙汤证更为合适的方证时,可以辨为疑似小青龙汤证,先试用小青龙汤以观变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案用六经辨证难度较大。用脏腑辨证和方证对应两种方法,所用方剂是不一样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从临床实践来看,本案用脏腑辨证法,选用养阴清肺汤和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两方治疗,都是可以短期见效的,但都不可能治愈。前者留邪、闭邪,会使病程继续延长;后者见效稍慢(较小青龙汤方),且很快会出现口干咽燥等反应。
以下是尤虎中医对本案的分析:
【方证解析】
此案为小青龙汤证。
主症——咳(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噎(咳则胸憋)、渴(口干不喜多饮)、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弦。
副症——病起于空腹饮冷,干咳无痰,晚上较白天咳嗽多发。
【药证解析】
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舌质淡、脉细——芍药证。
咳则胸憋、夜重、口干不喜多饮、脉弦——细辛干姜五味子证。
【辨证解析】
病位: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咳则胸憋——肺。
病性:病起于空腹饮冷、晚上较白天咳嗽多发、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沉弦——寒盛。
口干不喜多饮、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弦——饮停。
咳则胸憋——气滞(宣降失调)。
久咳、舌质淡、脉细——营血虚。
病机:寒饮内停,肺失宣降,营血不足。
辨证:寒饮内停,肺失宣降,兼营血不足证。
治法:温化寒饮,宣降肺气,兼补营血。
选方:小青龙汤。
方义:君药:麻黄、桂枝相须为君,散寒为主,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
臣药: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散寒。
佐药:营血不足或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佐使药: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各三两,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辨证识机新法
虚实经络藏腑病机辨证简表
临证表现
辨证
病性
自因
他因
六淫
七情
其他
病位
经络
藏腑
演变
病起于**
病机
**证
预后
方剂
**汤
药物
**治法
**治法
效果
具体请参考:2015-01-21中医书友会,《辨证识机新法》
中医学术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1(下)
李可:小青龙汤治急危重症举要
李可老中医 小青龙汤治重危急症举要
李可:小青龙汤,解决世界大难题
泥瓦匠 学习《伤寒论》
小青龙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 肺心病急发期咳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