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瞳子髎穴~目光炯炯之穴,治眼神穴,治飞蚊症。疗鱼尾纹,近视眼,老年人远视,雀盲,白内障,青光眼,

瞳子髎穴——足少阳胆经第1穴。

                      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交会

别名:后曲、鱼尾、太阳、前关。

【瞳子髎穴释义】

瞳,意指瞳子,《玉篇》:“目珠子也。”子,犹人也。《荀子·王霸》:“谁子之与也?”

瞳子,意指瞳人,或称瞳孔。目之精华在瞳子,故称目珠为瞳子。《道藏经》:“目,壹子也。童子心神也。”

髎,骨之郄。穴在眼角外缘骨隙中。

此穴近眼球,横直瞳孔,在目外角骨隙中。瞳子属肾,肾主骨,因名瞳子髎。

  瞳子髎是胆经第1个穴,胆属木,足少阳胆经经脉,将三焦相火藏于木中。肝与胆相表里,肝开窍于目,因此胆经腧穴,首先起自眼目所在的骨孔缝隙中,有瞳子乃瞳孔,肾经所注。胆经所秉持的三焦相火,而相火根于肾水,相火藏于肾水而为精,因此本穴又与肾经相关。

【瞳子髎穴定位】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旁约0.5寸,当眶内外侧缘凹陷处。

取法:正坐,目外眦旁,眼眶外侧缘处即是。

【瞳子髎穴功能】

平肝熄风,明目退翳,

清热消肿。

【瞳子髎穴主治】

头痛,目赤 目痛,怕光休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内障,目翳

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

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

【瞳子髎穴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艾灸疗法:艾条灸5~10分钟。另一说不宜灸。

3,按摩疗法:用两手拇指用力垂直揉按瞳子髎穴,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可治目赤肿痛、角膜炎、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症。

【临床常见配伍】

1、配睛明穴、丝竹空穴、攒竹穴治目痛,目赤,目翳。

2、配头维穴、印堂穴、太冲穴治头痛。

3、配头维穴、翳风穴、阳白穴、颧髎穴、合谷穴治口眼斜。

4、配合谷穴、太阳穴、颧髎穴治三叉神经痛。

5、配合谷穴、临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内障。

6、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

7、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临证拾遗】

1,按摩瞳子髎,可防治鱼尾纹

瞳子髎穴具有美容的功效,由于衰老,疲乏,工作忙碌等原因,导致眼角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鱼尾纹。

   刺激瞳子髎穴,能有效的调节胆经上的气血,气血旺盛了,鱼尾纹自然就减少了,长期坚持按摩效果明显。

2,迎风流泪,就按摩瞳子髎穴。

  迎风流泪,多因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导致,按摩瞳子髎穴,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一症状,因为肝胆相互表里,肝阴不足会冲击胆经上的穴位,造成肾阴亏虚,瞳子髎穴属于胆经的腧穴,足少阳经胆经是半表半里之经,对眼部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迎风流泪时按摩该穴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寒湿水气的扩散,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配合睛明穴,效果会更好。

【经论感悟】

《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针灸大成》:目痒,翳白膜,青盲无见,远视,赤痛泪出多眵,内眦痒,头痛,喉痹。

《类经图翼》:一云兼少泽,能治妇人乳肿。又,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点穴神书》:瞳子髎在目外角,俗名太阳穴,能令如太阳般光明的双眼恢复亮度,是治眼神穴

   凡青少年近视眼,老年人远视,雀盲,白内障,青光眼,提前点按可预防,病后点按可缓解。

   一老年人,迎风流泪,点按瞳子髎,加风池穴,迎风流泪遂消除。

   一中学生,老是揉眼睛揉的红红的,原来是双目有风,眼发痒,点按瞳子髎穴加翳风穴后,揉眼睛的动作就消停了,眼睛也不痒了。

   瞳子髎穴,又名前关,前面脸部的病都跟他相关。

   一中年妇女,平时老是觉得眼角有蚊子飞过,用手抓,又没有什么,这是说的飞蚊症也,点按瞳子髎穴,日月穴,光明穴,养老穴4个穴位,飞蚊症即消除了。

   道家修士认为,瞳子髎在目外角,乃目尖锐之处,能让人眼睛锐利。

   想要修炼成鹰的眼睛,就要多按揉瞳子髎穴。

    想要虎背熊腰,就要多点揉腰俞穴。

    想要有兔子耳朵的灵敏度,就要多按听宫穴。

   想要有狗的鼻子的分辨率,就要多按迎香穴。

    想要有老鼠的牙齿,就要多按颊车穴。

  想要拥有鸟雀的音声,就要多按璇玑穴。

  想要走的地动山摇,就要多点按大钟穴。

   想要跑得快健步如飞,就要多按揉飞扬穴。

 想要反应敏捷,要多揉捕快穴——仆参穴。

  想要心灵手巧,就多揉灵道穴……

 想要睡得香,心里没杂念。就按神道穴。

   这些穴道非徒为治病而设,治病只是它作用的极小发挥,它更巨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以及代代繁衍,使人类的生命力更加顽强。

【现代研究】

1,针刺双侧瞳子髎,治疗胆石症所致的胆绞痛有效。

2,点刺瞳子髎,治疗麦粒肿效果良好。

瞳子髎穴,足少阳胆经第一穴。

足少阳胆经,少血多气。

经脉循行时间为子时(11——1点)

循行路线

起于眼外角(瞳子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趾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本经脉腧穴有: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共44穴,左右合88穴。

足少阳胆经主要证候

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上期分享:丝竹空穴~丝竹中空之穴,疗目疾,祛皱纹,除黑眼圈,疗伤,开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视眼的截根治疗 飞蚊症、青光眼、老花眼、白内障、视物不清
近视眼、青光眼、白内障怎么办?身上这一穴位可有效缓解各种眼疾
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眼,老花眼可以一并解决,权威医师带你科普
让你的视力像飞行员一样厉害,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近视眼统统搞定
想要眼睛好,这样推推脚~近视、远视、青光眼、白内障...都能缓解
让眼科门诊倒闭的神方,通治一切飞蚊症、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等一切眼部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