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杜绝孩子舌尖上的隐患


              (网图,感谢原作者)

 

 

如何杜绝孩子舌尖上的隐患

 

 

今天打开新华每日电讯报纸,看到一则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新闻报道说,在上海浦东新区民办大别山小学校门外一处售卖袋装食品的流动摊位吸引了众多孩子。上海市中小学校开学一周来,不少学校校门外流动餐饮摊贩生意又火爆起来。这些流动摊贩大多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更提供不了健康证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看罢这则报道,笔者也有同感。其实,何止是上海浦东新区有此类现象。花花单位就在一小学附近,每天早晚下班开车路过,只见学校门前早已一字排开各类流动餐饮摊档。有卖煎饼的、有卖羊肉串的、有卖汤粉、肉丸的,林林种种,价钱便宜,似乎还“香气四溢”。

 

学习了半天的孩子,已饥肠辘辘,面对五花八门、热气腾腾、“香气”飘袅的各款小吃,抵不住诱惑。只要花上一二元钱,就可以满足口福。看着她们三五成群或拿着肉串、鱼蛋串、藕片串......,或捧着水煮牛百叶,或拿着煎饼、烧鸡翼......,边走边吃,且吃得津津有味,真为她们的身体健康担心。

 

 

众所周知,这些流动餐饮摊贩都是个体户经营,原材料的供货渠道和加工手段无从监管。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小商贩们考虑的是如何尽量降低成本赚取更多利润,至于材料是否新鲜,至于有无用“地沟油”,至于有无随意滥用各种色素,只有她们自己才知道了。

 

卫生状况更是不敢恭维。摊贩本人多数没有健康证。流动摊档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各色小食就置于车水马龙、人流穿梭的街边路旁敞开供应,灰尘、汽车尾气成为“美味佐料”。档主不戴口罩,一边销售,一边叫卖,口水唾沫横飞,安全隐患可谓多多。

 

还有那些遍布城乡横街窄巷的小商店,售卖的多半也是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的三无袋装食品,光顾的自然还是孩子占绝大多数。

 

未谙世事的孩子们,她们哪知道这些丑恶内幕,只要食物看起来“色泽鲜艳”、吃起来“美味可口”,只要价钱便宜,只要能饱口福,她们就会光顾。当然,偶然吃一两次未见其害,只怕长此以往,孩子们不仅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还吃坏了身体,影响健康。

 

作为家长,我们管不了流动餐饮摊档,但平时可以向孩子多灌输食品安全知识。哪些是有质量保证的,哪些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教育孩子从小辨别真伪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的天性都喜欢吃零食,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做家长的可以在平时满足一下孩子的要求,选择到信誉好的大商场购买。一方面可以杜绝孩子因嘴馋而光顾流动餐饮摊档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养成凡事要经过家长同意才可以做的好习惯。

 

学校老师也要经常提醒学生,讲明白街边食品的不卫生和害处,就算肚子再饿,也不能光顾流动餐饮摊档。不就是十几分钟的等待么,回到家里再吃正餐也不迟哦。

 

当然,作为管理部门应该也必须监管这类流动餐饮摊档,引导其入室挂牌经营。明示进货渠道,监管加工过程,让其健康发展,成为地方特色美食,不仅是孩子、家长的万幸,更是社会的万幸,说不定还能成为旅游美食呢。

 

相信只要家长时时做孩子的贴心人,多观察、多关心、多了解、多引导;学校老师多提醒;监管部门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巡查监管,就能让孩子免受街边各种“美食”毒害,杜绝孩子舌尖上的隐患,让孩子在父母、老师、社会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流动摊贩的夜生活
“走鬼档”要变正规军了?佛山准备这样做...
计划泡汤——卖花记录
关于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开一个水果店,如何才能打败周围的水果摊贩?
暑假家长要关注的8件隐患,其中第8个每个孩子都难逃,更要重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