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荆园进语(一)

                 荆园进语 (一)   申涵光

 

先端愍公尽节时,舍弟煜年十七,昐方六龄,今幸皆成立。颇知读书循礼法。回思此十五年中,腐心渍血,敢望有今日哉。向闭门不令关一事,渐长,不能概酬接,恩怨是非,自此始矣。暇中为道身所阅历,或耳目有触,书置座间,久之不觉累累。虽老生常谈,粗亦有裨世故。量情酌理,务为得中,惟恭惟嘿,庶几寡过,予与两弟交勉之。若夫徼而心性。大而伦纪。昔贤所已详者,不敢复赘。

                                                                                                                                                               聪山申涵光书于怀忠堂。

 

一、繇博文而约礼,繇下学而上达,是孔门一定之阶级。终身驰骛于语言文字。是为口耳之学。固属无用。若吐弃一切,反照观心,古今安有如是躐等欲速之法,徒自欺以欺人耳。

二、主顿悟之说者。当举欲仁仁至之语为证。不知此第言仁心不泯耳,若实实为仁,尚有无数阶级在。如人一想京师,京师便在眼前。若实实到京,必须束装策骑,早行夜宿,受许多辛苦而后能至。

三、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又与小人角胜之心。

四、士人要有岸然自命之气,又有欿然若不足之心。

五、主静不如主敬,敬自静也。

六、良知即性善也,阳明终日言良知,欲云无善无恶,何故?

七、素行难欺妻子,心事占诸梦寐。

八、道不过子臣弟友,寻常日用,如布帛菽栗,一日离他不得。有一种言之可听,而无裨实用者,总无关于有无,故曰“可离非道”也。

九、今人言天理,未有不知其为善者,性既理也,性善又疑!

十、鲁斋生于金章宗大安元年,河北没于金数代矣,后人过为苛论,何哉!

十一、杨慈湖静坐返观,时时有得;象山鼓震窗檽,豁然有悟,皆非虚言也。人常瞑心静坐,自然别有一段光景,然于应人接物,欲无实际。在深山老衲,未为不可。我辈五伦百行,事事不同,一处疏略,便有错误,如此虚光景,何能得力?

十二、温公云:“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善与恶必兼有之。是故虽圣人不能无恶,虽愚人不能无善,其所受多少之间则殊矣。善多而恶少者圣人,恶多而善少者愚人,善恶相半者中人。不学则善日消而恶日长,学焉则恶日消善日滋。”此论以学为主,立意甚善,但云圣人亦有恶,则非也。圣人而有恶,何以云上智下愚不移乎?应云有善而无恶者圣人也,善多而恶少者贤人也,善恶相半者中人也,恶多而善少者愚也,语方无弊。

十三、鲁斋云:“人之自立,当断于心。若实见得是,则决意为之,不可因人言以前欲而易守。”此为游移者诫也。然先须明理,见得是非确然而后可。若误以为是,而概拒人言,则是师心自用,未有不败者。

十四、士人服饰,虽不可华美,然布衣草履,亦须洁净整饬。张子韶头上巾敞,以疏布渍墨裹之,致墨汁流面,不太甚乎!若有意为之,益怪矣。伊川曰:孟厚不治一室,亦何益?学不在此。假使洒扫得洁净,莫更快人意否!

十五、子韶以时尚严刻,奏言理官,活几人者与减磨勘,意则厚矣,而制未善也。若欲刑法平怒,第择用长厚之人,自能平反无辜,刑无滥及。若拘以定数,必有故纵以趋时者,大非法之平也。

十六、四书五经集注,颁诸学宫,世世遵守,如一代之令甲法律,虽有智者,不敢乱也。人品学术,古今如朱子者几人?竭一生之精力,经群贤之参订,始成此书。后之圣君贤相,又几经参酌,而后用以式多士。乃人情厌旧,突为新奇之说,鄙薄章句,视为糟粕,甚且谓大学本无经传,格物不必更补,即使其言果是,如国制何?生同文之世,守一王之法,奋其私智,变乱旧章,曰前者皆非,至我而正,则人人骇之矣。

十七、从古无不读书之圣贤,自心学之说行,而六经可废矣。从古无不读书之诗人,自竟陵之派盛,而空肠寡腹者人人坛坫自命矣。

十八、陆子之学,以究竟为入门。

十九、终日钞药方,而不能疗一疾;终日写路程,而不能行一步。徒知无益也。

二十、答贺宣三书云:六经所以治心也,传注所以明经也。相沿不察,习为训诂之学,于是六经真糟粕矣。陆子一番提醒,返本归源,自不可少。但离开论太高,未免躐等。在己可以为学,而于人难以为教。上达必该下学,知至而后物格,工夫倒用,使从学无所持循。夏峰先生兼听并包,弥见其大,非有偏重姚江之意,祭文中尚宜斟酌也。

二十一、我辈于释子,第不溺其法足矣,其人果醇静可喜,犹胜于对俗士。而遂以大颠之往还,为昌黎晚年垢病,何其甚也。

二十二、屈原恸宗国之丧乱,义不苟生,此正善于处死者,而后儒每议其过当,岂以浮沈为正义耶?

二十三、于心无愧,此就明理者言之耳。若理有不明,固有应愧而不知愧者,不可谓心之所安便无错误。

二十四、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二十五、朱子病革前四月,尚改诚意章集注,其虚心好学,至死不倦,而阳明以集注或问乃中年未定之说,岂未之考耶?

二十六、李延平教人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理学家奉为不传之秘。胡敬斋曰:“既是未发,如何看得?只存养便是。”此说较有的据。

二十七、明哲保身,只是不使此身陷于不义,后人误以偷生远祸当之,遂为长乐老借口。

二十八、学布可偏,偏则虚实省有弊,偏实之弊,执而不化,其究胶固迂阔;偏虚之弊,荡而失检,其究恣睢放肆。惟实以立基,虚以启悟,斯为善学耳。

二十九、入道非一途,或以诚,或以静,或以敬,或以穷理致知,皆学也。行之不息,久久皆能有得,所谓及其成功一也。如适长安者,     齐鲁秦晋,不必一途,期于必至耳。若执己为是,概以人为非, 则隘而私矣。

三十、近日孙夏峰先生之教,随人指点,未尚自立名目,未尚聚徒开讲,所以终身无伪学之祸。

三十一、良知即四端,致良知即扩而充之,其说本孟子,最为精确。但标为名目,无事不归于此,所以招世俗之议。

三十二、朱陆之辩,各以所见相质,正良友相成之谊。但气渐盛,语渐尖,初意渐失,便成水火。朱子曰:“各尊所闻,行所知,足矣, 无望其相同。”此言是也。

三十三、为人所狎,与为人所恨,皆己过也。

三十四、学者自然以朱子为主,至于后来子静一段议论,亦不可不知。若入手便学子静,则茫无把柄矣。

三十五、学者最怕作怪。孔子一生平平常常,无一毫崖异,钓戈猎较,苟义理无害,不妨随俗。邵子不服深衣,祭礼用楮钱,亦是此意。若故为奇形怪状,不近人情之事,以骇人耳目,非僻则奸。

三十六、人若少知自爱,岂有营营逐利,甘为商贾之行?只心有所击,便是欲,便当极力克治。不然,恐流弊无穷。

三十七、陆子好自赞,是一病。

三十八、子路大勇在喜闻过,所谓自胜之谓勇也。

三十九、横渠乃二程表叔,讲《易》京邸,从者甚众。及闻二程至,撤坐辍讲,曰:“向所与诸君语者,皆乱道。二程深明易理,吾不及也。”虚心服善,即此可观所学。时遂以横渠从学于二程,伊川力辩其妄,然受益处想亦不少。

四十、赵大洲母梦二比邱牵衣求栖,遂生大洲及弟蒙吉。此事即真,亦不宜载诸传志。盖浮屠家好尊其教,谓吾儒之贤且贵者,皆其徒再生耳,而儒家每引其事以为重,何也?

四十一、朱语有近陆者,阳明择出为晚年定论。陆语亦有近朱者,但无人择出耳。

四十二、天地闭藏,亦为来年生物之本。闭藏不深,则生意不盛,是霜雪亦所以生物也。故学成而不露,德立而自晦,经贫苦患难而不忧虑,乃大用之器,皆有以养之故耳。

四十三、学则乐,君子无处非学,故无处非乐。造次颠沛,贫富患难皆学也。故曰:“无入而不自得”焉。

四十四、杨慈湖、王龙溪之学,竦动一时,不转瞬而议者蜂起。许鲁斋、薛文清,愈久而人愈服,学者可以知所从矣。

四十五、王三原之在明,犹宋之有温公也。虽口不言学,而学者莫及焉。

四十六、陆学有摆脱敬字之意,不善持之,则流于无忌惮。

四十七、近世多呼吁阔者为道学。道学而至迂阔,非善学者,本自可厌。辟道学者诡词若辩,反若可喜。然可厌者于人无害,而可喜者流弊无穷。此即马伏波刻鹄画虎之说也。

四十八、程子解格物,谓“一草一木需是察”,此甚言处处留意耳。阳明幼时,格竹之理至于病,亦形容一草一木之言为过也。程子又曰:“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此为格物正论,而读书明理尤为要。

四十九、孝经不以命题,故世人鲜有读书者。因思五经四书,若非考试命题之故,束诸高阁矣。今虽自幼读之,总为名利之阶。其返诸身心者,旷世而不遇焉。教化不明,变理义为名利,可慨也夫。

五十、求放心只是敬。

五十一、孟子开卷便极言好利之弊,已知此一事乃千古病源,与仁义是正对头。此关不破,虽终日言仁义,总无实用,况置仁义于不讲乎!

五十二、朱子云:“讲论义理,只是大家商量,寻个是处。”又云:“义理天下之公,人之所见,有未能尽同者,正当虚心平气,相与熟讲而精究之,以归于是。”观此,则与陆子辩论,本无成心。至云“去短集长,不随一边”,则未尚不以己有所短,人有所长,折衷两家,以求一是也。若陆子所论,则自是为多耳。

五十三、朱子祭陆子寿文,序始异终合之故甚详,服其降心以从善。而别纪云:“闻子静卒,叹云:可惜死一告子。”,何相左也?

五十四、诛少正卯事,朱子疑为齐鲁陋儒所作。总之,经传所不载,如《家语》之类,亦不可尽信。

五十五、正人用则风俗正,文体亦自正矣。今之谭治术者,动曰正文体,非探本之论也。

五十六、集注未定之先,宋人取士,以注疏为主,而旁及诸家。如易则胡瑗、石介、欧阳修、王安石、邵雍、程颐、张载、吕大临、杨时;书则刘敞、王安石、苏轼、程颐、杨时、晁说之、叶梦得、吴拭、薛季宣、吕祖谦;诗则欧阳修、苏轼、程颐、张载、吕大临;春秋则啖助、赵匡、陆淳、孙明复、刘敞、程颐、胡安国。纷纷之说,安所适从。酌群言而定一是,集注之功,具在万世也。

五十七、子路喜问过,固是喜其得闻而改,亦是喜有直谅之友,有喜人敢以过告,必已平日未尚拒谏饰非故也。今试默自检点,终日所行,那得无过?然不闻逆耳之言,过在友欤,抑己不能受言耶?真难以一朝安矣。

五十八、士君子所至,使人人因我而乐,勿使人人因我而不乐。因我而乐,则视我如景星庆云;因我而不乐,则视我如疾风苦雨。

五十九、五谷人人用之,终身不厌,以其味得中也。若味之稍奇者,此一人好之,彼一人未必好;一时虽好之,久亦必厌矣。道理正如五谷,不中者必不庸也。

六十、古不闻有避年号者,而姚元之因避开元,改名冲崇;明道乃宋仁宗年号,而当时竟以称程子。俱不可解。按,袁绍字本初,梁师亮字永徽,皆以本朝年号为字,古人不拘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书大全  论语集注大全卷四
吕欣:朱熹的“为文”论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 卷一百四十
圣人、君子与制度——以《中庸》之道为中心 | 秦际明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编卷四十三 论语二十五
朱子读书法--诠释与诠释之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