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斯特的《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首》

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

——李斯特

 

1846年的巴黎,有本小说悄然上市并迅速流传开来,这本书叫《奈利达》,虽然此书的作者丹尼尔·斯特恩鲜有人知,但知道内幕的人都了解,作者的这个名字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起,只是个笔名而已,真名是玛丽·凯萨琳·索菲达古,也就是著名的玛丽·达谷伯爵夫人,也就是大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李斯特的情妇。

咱不总是“也就是”了,咱就称这位叫达谷伯爵夫人。夫人生于一个上流社会家庭,衣食无忧,并且从小受艺术熏陶,培养了她一身艺术细胞。夫人当时算是巴黎上流社会的人物了,连肖邦这等大家都为她写过曲子,不提不知道,一提恍然大悟,就那首《革命》练习曲就是献给这位玛丽·达谷伯爵夫人的。

1827年,夫人嫁给了维康达夏尔·达谷伯爵,但婚后的生活格外百无聊赖,背景前提都铺垫好了,咱的故事又可以开始了。1833年,在一次私人沙龙上,玛丽·达谷伯爵夫人碰上了年轻俊朗、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的李斯特,这下可好,两颗年轻的心都把持不住双双坠入爱河。为了躲避世俗的指责,在1835年俩人私奔到瑞士,定居于日内瓦,并开始生孩子,生了仨,其中二女儿柯西玛长大后所嫁的第二任丈夫正是瓦格纳!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么的剧情怎能少得了瓦格纳?!

嫁给李斯特的这位玛丽·达谷伯爵夫人没过多久又厌烦了,俩人感情自然就出现了危机,矛盾渐生最终分手。随后,玛丽·达谷伯爵夫人出了本自传《奈利达》,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那本书,她以李斯特为原型塑造的男主古尔曼,其人格受到强烈批判,尤其在结局时,古尔曼道德沦丧、健康俱损、即将挂掉。

这事单巴掌拍不响,之所以玛丽·达谷伯爵夫人如此抨击李斯特,和李斯特也不无关系。因为李斯特如瓦格纳,也都是个花花公子,有人甚至把他比喻为欧洲文学史上提到的浪荡公子“唐璜”,这俩旗鼓相当,将遇良才。

翻回头说这首《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首》钢琴作品,此曲正是李斯特回忆玛丽·达谷伯爵夫人所作,创于1848年。当时李斯特还在意大利游历,这首《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首》最后竟成了李斯特钢琴曲中最为流传的一首,也是最有内涵、最富有爱情诗意的一首了,是首浪漫钢琴小品。

 

这个浪漫派作曲家常用的作曲手法,无非就从中世纪的传说呀、民间故事呀就地取材,或者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参考一下获取灵感。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则深深影响了李斯特,在这位彼特拉克大诗人大半生的时间里,都在意淫热恋着一个叫劳拉的情人。

传说劳拉是位骑士的妻子,必然年轻貌美美若天仙风情万种绝代风华,彼特拉克对劳拉的爱纯属于柏拉图式的爱情。自从他23岁见劳拉一面后一发不可收,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不间断地给劳拉写情诗,直到其47岁,写的竟然足有300多首了。在这些爱情诗作中,彼特拉克把劳拉化身为女神,完美无缺洁白无瑕,他把自己全部的奔放的感情融入诗句中,使这些诗虽然语言清澈明快,但又委婉含蓄真挚感人。

 

彼特拉克的诗正对李斯特的胃口,在他看到彼特拉克写给劳拉的第104首诗时,他也曲性大发,联想到自己的境况,感慨颇深啊,于是便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第104首》。乐曲华丽流畅,但曲里行间隐含着忧伤的情感。爱的欢乐与痛苦交织,构成了完美的矛盾心理,原音重现了彼特拉克诗中的爱的叹息和眼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声音乐 诗意
彼特拉克的爱情
彼得拉克
真相撩人 | 李斯特:爱情是人生最危险的真相
论文化底蕴与钢琴演奏
音乐短札丨李斯特的《旅行岁月》丨“在没有魔术技巧的音乐中,含蓄深沉地表现矛盾冲突和哲学内涵,这是李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