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个步骤,掌握敏捷课程开发的全流程

能否发出满足培训对象需求、具有一定深度、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培训课程是衡量一个培训师水平的重要标志。

然而,对培训针对性与实用性的高要求,以及复杂的培训学员类别层次,让课程开发显得非常困难。

如何才能开发出一门优秀的培训课程呢?

以下内容整理自课程

《敏捷课程设计与开发十步法》

↓↓完整原版课程入口↓↓

为什么要敏捷?

之前有一句话很流行——ADDIE已死?敏捷时代到来。

1)什么是ADDIE?

A:analyse 分析

D:design 设计

D:develop 开发

I:implement 实施

E:evaluate 评估

ADDIE作为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已在培训行业推行近60年时间。几年前,我也曾按ADDIE的模式开发课程,整个流程走完基本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周期较长。

VUCA时代,事物快速变化迭代,学习内容也在发生变化。2个月前设计的课程,有可能已经无法匹配当前岗位的需求。企业必须快速沉淀知识,这就要求敏捷开发。

2)敏捷课程开发实施流程

① 团队组建

传统的课程开发更多依靠个人(讲师/业务专家)寻找资料、收集素材,开发并交付整个课程。

而敏捷课程开发模型会在前期组建一支课程开发团队(建议3-5人一组),共同承担课题。在此过程中会涉及人员分配,如项目经理、讲师候选人、业务专家等。

② 需求调研

组建完团队之后,就要进入需求调研的阶段。通常会调研两部分人群——

学员本身

学员上司

培训的用户是学员,针对这一人群做调研可以了解学员学习偏好。

可学员的需求不一定就是真实需求,因此要对学员的上司进行调研,确认需求得到主管的认可。

③ 课程开发

可以采用三天两晚封闭、集中式的课程工作坊。工作坊当天,由讲师引导学员走完十步流程。这样产出的课程,准备度可以达到75%。

④ 材料优化 & ⑤ 精品课程

后期经过1~2周的材料优化,即可产出一门完整的精品课程。

敏捷课程开发可以将课程开发周期缩短到一个月,有效应对开发过程中业务发生变动的情况。

敏捷课程设计与开发

十步法

说完敏捷课程开发的整体流程,我们再聚焦其中“课程开发”的十个步骤里。

1)第一步:聚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描述对课程产出成果的期望,也就是通过课程希望直接或间接带来的收益。

a.制定目标常犯的错误

  • 目标宽泛、空洞,不够清晰具体

  • 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 不满足ABCD原则

  • 目标过多

b.课程目标来源

需求调研+期望整合

可采用团队列名法,找出学员和上级期望的同类项,形成课程目标的优先项。个别只存在于学员或上司需求中的选项,单独罗列出来。 

2)第二步:聚焦学员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搭建起学习和工作之间的桥梁,让学员做好两者之间的连接。如果学员无法将学到的内容渗透到工作中,最终的培训效果往往不太理想。

一般需要聚焦以下关键点——

年龄、学历、职位、工作经验、学习偏好、思维模式

3)第三步:聚焦课程名称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课程名称愈发重要起来。什么样的课程名可以吸引到我的学员?

准、雅、力、简

a.准:准内容、准对象

课程名称一定要精准,让听众一眼就能捕捉到课程内容以及参与课程的对象,如“总裁的私房课”。

b.雅:雅致、典雅

中文讲究优雅,特别是古语言文化非常唯美。课程名称若是能达到优雅,可以吸引更多学员。

c.力:冲击力

课程名称带给听众感觉上的冲击力一定要强,如“年薪百万HR修炼宝典”。

d.简:简洁

“7±2原则”,即标题在5-9个字之间是比较合理的范围,超过9个字不方便记忆。

课程命名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模型量化法

以小见大法

真知灼见法

形象比喻法

问题悬念法

路径命名法

要案集合命名法

4)第四步: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通常有三种方法——

① 工作任务分析法

根据岗位梳理出工作职责和关键步骤,并匹配每一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一般有以下步骤:

确定需要分析的职责

与业务专家访谈,罗列工作任务及子任务

评价工作任务及子任务的优先级(FID模型)

形成内容大纲草案

② 关键事件分析法

分析在某一具体场景下,或者某一关键事件中学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案例:

③ 主题分析法

一般概念式、知识类的课程通常运用这类方法。

案例:

这三种分析法都要做子任务FID排序,并根据FID的分数确定我们需要投入的资源和精力。

第五步    课程结构分析

第六步    开发PPT

第七步    九大教学方法设计

第八步    单个模块互动设计

第九步    多媒体选择与开发

第十步    PPT材料美化与完善

其余6步,戳下图解锁全部课程↓↓↓

课程概述

本次课程在ADDIE基础上,结合SAM敏捷课程开发模式与Agile敏捷课程开发模型,在企业实战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课程开发10步法。能够大大缩短企业开发内部课程的周期,如果运用到线下工作坊中,通常3天2晚可产出5-6门准备度在75%以上的PPT授课材料。

适学人群

培训师/企业内训师/培训管理者

讲师介绍
左明浩

TTT导师企业内训师建设与中高层培养顾问

曾任LG培训经理、LG商学院高级讲师

现任美资企业全球人才发展负责人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MBA



本文来源于培伴服务号(ID:trainingpartner2016)。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联系:editor@trainingmag.com.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凤姐都能成为凤凰新闻主笔,你还有什么理由学不会课程开发?
如何进行敏捷课程开发?请先画好“4个圈”
从今天起,不要再纠结ADDIE和SAM的生生死死了!
基于ADDIE的课程设计与开发
深度长文《课程开发你被“坑”过吗?》(TTT导师刘明源)
读《结构化课程》讲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