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棵桑树竟是7种中药


词.郑 林

锦绣衣被一根丝, 国之瑰宝一味药;

紫气东来一壶酒, 固本培元一碗茶;

浓香异彩一杯汁, 食药同源一桌席;

绿水青山一日游, 沧海桑田一台戏;

天然无抗一槽料, 生态修复一片蓝。

天地灵气育神树, 日月精华润桑田;

立桑为业大旗展, 多元开发成效显;

茧蛹入药延年寿, 椹果精酿效古贤;

丝绸蛋白助康健, 传统文化扣心弦;

炎黄子孙承祖业, 千年产业换新颜。

缘起桑树,华夏文明一路向西

   自古以来,没有哪种树同桑树一样,满足了人们“衣食住行医”等多种需求。5000多年前,华夏先民认识了桑树,逐渐学会引种栽培、采叶养蚕、缫丝纺织、印染提花,把桑蚕丝做成了几千年不衰的产业,直至21世纪的今天依然兴盛不衰。华夏民族与桑树相伴,孕育的桑树文化已根植于炎黄子孙心田。

树木档案

桑树,落叶乔木或灌木,3-10米或更高,胸径可达50厘米。原产中国北部和中部,现各省(区、市)均有栽培。桑树根系发达,抗风能力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桑树是优良经济树种,桑叶可饲蚕,桑树皮纤维柔细,可做纺织、造纸原料。桑果可食用,亦可酿酒。桑叶、枝、皮及根均可入药。桑木材质坚硬,可做家具、乐器、雕刻或建筑用材。中国人与桑树情感可谓久远。农耕文明时代,华夏先祖与自然长期相处中,对于能解决温饱的草木会有意识地引种栽培,种桑养蚕便是华夏先祖早期探索自然的结果。中国的桑树栽培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桑之丝绸传播华夏文明

丝绸之路,源起桑树。一株株或大或小的桑树,在植桑、采叶养蚕、纺织、印染等一系列繁重复杂劳动中,濡染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张骞率队驮着丝绸等物品,一路西行千万里,不畏艰难险阻,两度被匈奴捉住,十年里等待机会逃脱,完成出使初心,不辱使命的信念与勇气,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最佳诠释。这种精神传承到今天,依旧闪耀着光芒,指引华夏民族奋力前行,向着民族复兴之路不断迈进。

桑之药丰盈中药宝典

华夏先祖长期与桑相伴,逐渐认识到了桑的药用价值,桑树全身甚至连桑木灰也都可入药。老百姓认为桑树浑身是宝,以桑为主要成分的防病治病药方在民间广为流传。

    我国古代多名医学家都对包括桑树在内的草木作了药性探索试验,也都对桑入药作了详细记载。李时珍对桑进行了深入探究,对桑树的种类进行了分类:“桑有数种,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鸡桑,叶花而薄;子桑,先椹而厚叶;山桑,叶尖而长。”经过详细试验,他对桑叶、桑枝、桑白皮以及桑木灰的不同药性作了详细阐述,列出了诸多药方。比如: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桑枝,煎药用桑者,取其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也。桑木灰,蒸淋过滤蒸发后所得结晶状物,谓之桑霜,治噎食积块。他在药典中有“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尤多”的记载。他为后世留下的《本草纲目》,成为医学史上一座丰碑。

    我国古代多部医药书籍,都对桑入药有详细说明。《神农本草经》:“桑叶,气味苦甘寒,有小毒,主寒热出汗。”《本草拾遗》:“桑叶、汁,主霍乱腹痛,吐下,研取白汁,合金疮。又主小儿吻疮,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椹,利五藏关节,通血气。”同时,该书还对鸡桑大加赞赏:“桑叶桠者名鸡桑,最堪入药。”《本草蒙筌》对桑叶的入药记载:“采经霜者煮汤,洗眼去风泪殊胜。盐捣敷蛇虫蜈蚣咬毒,蒸捣罯扑损瘀血带凝。煎代茶,消水肿脚浮,下气令关节利;研作散,汤调。止霍乱吐泻,出汗除风痹疼。炙和桑衣煎浓,治痢诸伤止血。” 此外,还有《开宝本草》《本草备要》《本经逢原》《本草崇原》《本草求真》《本草经解》《本草新编》等多部古代医学典籍,也都对桑入药有记载。

桑之美酒传承桑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籍由丝绸之路传播四海,桑文明因而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桑乃东方神木,桑椹也是古代皇家御用的珍惜补品,历千年仍能繁衍生息、硕果累累,顽强的生命力给予人繁盛勃兴的寄望,同时也昭示着紫酒不同凡响的健康价值。东方紫品牌,传承五千年桑文明,意欲精彩演绎腾飞的“中国梦”,令紫酒这一中华盛世美酒走出东方,走向世界。

桑叶养蚕织丝绸,桑果精酿成紫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以桑果为材,酿造一款口感佳、健康养生、又能够承载中华文明的美酒--东方紫酒。东方紫酒依托中国五千年的桑蚕文化的积淀从中国走向世界,并实现与世界高端酒品牌比肩发展,进而续写中华桑文明的辉煌。

一棵桑树有多大的药用价值?它的根、根皮、嫩枝、树汁、桑叶、叶汁、桑椹都可供药用,甚至长在它枝干上的寄生物都能入药,可以说浑身都是宝。桑树上这7种中药,你知道几个呢?

一、桑根

桑根入药时,一般取桑白皮,即根皮,性寒,其味甘,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能。民间常用桑白皮、冬瓜皮、玉米须等分水煎,用以治疗肾炎和小便不利。桑白皮与葡萄根皮用红糖或黄酒捣敷可治扭伤、挫伤。外科手术上用桑白皮制作医用缝合线时,不必拆线,可为肌肉组织吸收。桑白皮与白糖煎熬可治肝炎,与枸杞子共煎,可治糖尿病;与地骨皮、甘草熬粥可治小儿肺盛气喘。用桑根锯末浸酒或灸桑根水煎饮服,可治血崩。利用桑根、桑皮酿酒可治中风咳嗽。桑根与猪肝共煮还可治疗眼疾,利用桑皮汁液可治口舌生疮及外伤出血。另外利用桑根还可制造降血压剂、止脱发、增加毛发光泽、防头晕等效果。

二、桑枝

日本《自然医学》载,桑枝是一种了不起的“仙药”,对预防和治疗癌有很大效用。据日本研究者,利用桑枝做成药所作的动物实验表明:桑枝内含有黄酮醇,这一种黄酮类的物质。这种成分对抗御 遗传基因细胞癌细胞化,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中医也有长期服用桑枝可望长寿之说。

桑枝其性平,味微苦,具有祛风通络、利关节、利水气之功能。中医将桑枝烧灰,与小豆共煮,用于治疗水肿及金疮出血,与石灰熬膏,以去脸痣。将桑枝烧烤,收集桑枝油,即桑柄,可治破伤风、眉发脱落。将老桑树上的结节用酒浸泡,可治胃病。民间常用桑枝膏治疗风湿、四肢麻木。另外,用桑柴熏烟还可治疗痛风、皮肤病等。桑条皮热水浸出物具有降血压作用。桑条还可提取具有促进毛发生长、利尿效果好的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等物质。

三、桑叶

一般取霜桑叶入药,性寒,其味甘苦,具有防暑明目、清肺镇咳、消炎退肿、疏风散点的功能。用桑叶烧灰淋汁洗头,可去头屑,治疗头面生疮。煎熬好的桑叶汁可用作一种含漱剂以解喉咙炎症,还可治大肠脱肛、便秘等。将桑叶烧焙存性、研为细末,香油调敷可用于烧伤。用桑叶液可治痈疮、虫咬、外伤出血。利用桑叶与桑白皮、白勺等共煎,还可治三叉神经痛;与柳树嫩枝外皮共煮饮服,具有利尿作用。用桑叶还可泡制桑菊饮、桑麻丸、桑杏汤等,利用桑芽叶可炒制桑叶绿茶、桑叶乌龙茶,在夏日用于防暑治渴。另外,医药上使用的桑菊感冒片也是以桑为主要原料泡制而成的,利用桑叶研制的针剂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丝虫病等引起的淋巴管炎。

在桑叶药用新功效的研究中,根据浙医大临床药理研究所近年研究发现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又不同于人参属于热补,而是属于清补。还具有稳定植物神经功能、缓解老人更年期情绪激动、性情乖戾,并降低体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阻止体内超氧化物生成,减少或消除已经产生并积滞于体内的脂褐质(即老年斑),从而延缓衰老的作用。

四、桑葚

桑葚采摘后用沸水烫漂、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桑葚性温,其味甘中带酸,具有清热止咳,补肝益肾,滋养补血,生津明目之功能。桑葚果汁可解酒毒,酿的酒可舒筋络,桑葚酒含有适量的酸甜度,适合于作为夏季消暑的饮料。将桑葚捣烂后,涂于秃处,可治头发脱落。除此之外,桑葚还有缓泻、清热,可治疗喉咙肿痛、消化不良和精神忧郁症。

五、桑螵蛸

桑螵蛸是螳螂的卵蛸,卵鞘是雌螳螂分泌的泡沫状物质。这种物质从螳螂体内产出后逐渐变硬,可保护卵子度过不良环境。全世界有1585种螳螂。中国有51种,是螳螂就产卵鞘。但作为入药的卵鞘,目前主要是三种,即大刀螂、小刀螂和巨斧螳螂产的卵鞘。

六、桑寄生

在古代,有个财主的儿子患上了风湿病,每当遇到阴湿寒冷天气就会腰膝酸痛,行动不便。财主听说南山上有个郎中会治风湿病,便让长工前去求医。经过郎中多次诊治,效果并不明显。转眼又到了一年冬天,财主儿子的风湿痛越来越厉害,不得不再派长工请那个郎中。不巧的是,当时天气异常恶劣,北风狂啸,大雪封山,长工几乎无法赶路,走不了多远就气喘吁吁,不得不在一棵老桑树旁的山洞里歇脚。长工想着还未赶完的路,正愁闷无奈中时,抬头看见老桑树上缠绕着的小枝条很像之前买回来的草药,于是就弄一些带回去当药给财主的儿子治病。

谁知,吃这枝条后十多天后,财主儿子的风湿病居然明显好转。财主大喜,前去答谢郎中,郎中却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仔细询问过长工才明白事情原委。于是郎中便采了些这样的枝条回去,试之,效果十分明显,因为其缠绕于老桑树上,于是就给这些枝条取名为“桑寄生”。

《滇南本草》中记载,桑寄生“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其中,寄生于桑树之上的桑寄生能够补肝益血、强筋骨、祛风湿,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萎弱、肢体偏枯、风湿痹痛等。

七、桑黄

桑黄,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L. ex Fr.) Quel.[Fomes igniarius (L.) Fr.; Boletus igniarius L.; Polyporus igniarius Fr.]的子实体。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始裁于《药性论》。《本草图经》云:“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并附有“信州桑黄”图一幅。《纲目》在“桑耳”条“释名”项下云:“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这里“桑黄以下”,是指“桑黄、桑臣、桑上寄生”之名,认为此三名指一种硬菰,不是“软耳”,说明桑黄是生于多种树上的硬质的大型真菌。据《本草图经》“信州桑黄”图呈不规则块状,有毛,并参考现代有关文献考证,认为其代表种即指多孔菌科的火木层孔菌。又唐代《西阳杂俎》裁:“代地(今河北尉县)有树鸡如桮棬,呼为胡孙眼。”其形态描述亦为本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椹:长生不老之药
桑 | 蚕吃桑叶我吃果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桑葚红了(散文)
若你家有桑树,别只顾着采桑葚,还有这“三宝”,希望引起重视
新发现,长生不老之药——桑椹(内有配方)
药趣百科 | 带你走进桑树的世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