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病毒“杀死”肿瘤?对抗肝癌近10年,系统治疗全部失败,这项“黑科技”让他看到曙光

确诊肝癌是在2013年10月,当时老顾39岁,他的两个孩子大的13岁,小的7岁。

“那时候突然肋骨痛,程度一点点加重,从出现症状到觉得有些难忍受去就诊,大概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老顾回忆,在绍兴当地医院做了CT,医生说“肋骨没问题,但肝脏好像有点小问题”。又做了增强CT,拿到结果,医生建议他到大医院去看看。

老顾还不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有那么点稀里糊涂的就跟家里人去了上海。

“医生在我的肝脏这里按了按,说我肝硬化很厉害,让我回老家去养养,话里的意思好像是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后来老顾才知道,当时已经明确了肝癌的诊断结果,父母和妻子怕他接受不了,偷偷请医生不要告诉他实情。“其实我又怎么会察觉不到呢?就诊科室名称、检查单上的文字……既然他们怕我接受不了,在家里人面前我也就顺势表现出不太清楚的样子。”

一家子心照不宣的状态,在回到绍兴不久被打破——与其在家等死,不如再努力一把。

复发转移 病情不断加重

介入、手术、放疗、消融、靶向、免疫……

系统治疗全部失败

托熟人打听,老顾赶来杭州求医。

“还好,医生说情况不算太差。”

三次介入治疗后,老顾肝脏的肿瘤缩小,达到手术条件。2014年3月1日,手术切除了60%的肝脏。术后,老顾又做了三次介入治疗,肿瘤标志物指标终于回落、稳定下来。那时,老顾一家别提有多高兴。

可惜好景不长,2016年1月,老顾总觉得左手上臂疼痛,此前,他的肿瘤标志物指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经检查,确诊肿瘤左肱骨转移。

在当地医院前后做过23次放疗,几乎不见好转。思来想去,还是赶来杭州。

又经过两次大剂量放疗,老顾的左臂肌肉已经严重萎缩,有一次轻轻碰撞到,肱骨上便出现了裂痕。在骨科医生的建议下,老顾接受了左肱骨骨移植。

2018年,肿瘤转移到肺部,介入、冷冻消融、放疗……复发转移的次数太多,老顾已经记不清楚具体时间,不知道过了多久,肿瘤又转移至左肩胛骨。

“痛,骨头痛得受不了。”

吃了一段时间靶向药,肿瘤进展倒是控制住了,可老顾快要撑不住了。“皮疹、腹泻、恶性、呕吐……生病前的我将近150斤,生生被折磨到不足120斤。”老顾觉得,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一了百了。

换靶向药、同步跟上免疫治疗,各种手段全都用上,那几年,老顾几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最绝望的是,钱花了、罪受了,依然控制不了,肿瘤标志物指标还是在疯狂往上升。”

接受溶瘤病毒治疗

带来新的希望

今年2月,老顾一家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梁廷波教授带领团队正在开展名为 “溶瘤病毒”的临床试验,专门针对肝癌、胰腺癌、肝内胆管癌等系统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而且入组后,检查、住院、治疗全部免费。

“说实话,医生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心里毫无波澜。快10年了,该试的全都试了,还不是走到了这一步?这些苦我吃够了。”

架不住家人的轮番劝说,老顾决定接受溶瘤病毒治疗——为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

3月1日,老顾接受了第一周期的溶瘤病毒治疗。

“和穿刺很相似,医生先用B超定位好注射的点,然后像打针一样把药水直接注射到里面,我注射的地方在胸口的位置,整个过程大概10分钟左右。”

提前一天入院完善检查,连续接受3天注射,第五天,老顾便可出院回家。

“注射后几天,我能感觉到的变化是身上的疼痛好像有所减轻,以前止痛药完全不管用,现在靠止痛药能控制住。”

28天后,是第二周期治疗,和之前的流程一样。“感觉挺神奇,明明就注射一个地方,效果却作用在全身,左边肩胛骨痛得没那么厉害了。”疼痛感减轻,能吃得下饭睡得着觉,老顾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人也胖了几斤。

第三周期治疗开始前,老顾常规接受一次检查,检查结果令他兴奋——此前不断进展的全身转移灶,在给药后仿佛踩了刹车,不再进一步长大,部分甚至开始陆续缩小。在最严重的肺部转移灶中,最大的那颗整整缩小了32%。

“五一假期里,我刚做完第三周期治疗出院。不知道溶瘤病毒的效果能持续多久,肿瘤在身体里我也看不见,最起码人舒服一点活得也轻松一些,总归是新的希望。”老顾说。

溶瘤病毒本质上属于免疫治疗

具有杀伤效率高、靶向性好、副作用小等优势

最早的溶瘤病毒其实是临床医生在临床诊疗时,无意中发现的。

1904年,《柳叶刀》杂志报道一位患有慢性白血病的妇女,无意间感染流感病毒后,白血病症状意外好转,这一奇特的现象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病毒和肿瘤作为医学上两大难以攻克的疾病,或许可以相互影响,从此开创了病毒治疗肿瘤的先河。

溶瘤病毒来源于自然界存在的常见病毒,比如单纯疱疹病毒、痘病毒、腺病毒等。自20世纪初首次发现病毒的抗肿瘤潜力后,科学家通过对一些致病力比较弱的病毒进行基因改造,将病毒 “拔去毒牙”,安装上“癌细胞定向GPS”,再增加一些“佐料”来激活免疫系统,使得这些病毒可以选择性的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抗肿瘤效应。

浙大一院梁廷波教授团队致力于进行溶瘤病毒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溶瘤病毒如何发挥作用?梁廷波教授解释:“溶瘤病毒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最终导致肿瘤细胞裂解死亡;二是裂解肿瘤细胞以释放细胞内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肿瘤相关性抗原以及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等免疫相关分子,激活机体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梁廷波教授指出,溶瘤病毒还可携带并表达丰富的外源性基因,增强免疫活化,阻断免疫检查点作用,进一步放大抗肿瘤免疫,从而达到增效目的。相较于其他肿瘤免疫疗法,溶瘤病毒具有杀伤效率高、靶向性好、副作用小、多种杀伤肿瘤途径避免耐药性和成本低廉等优势。

据悉,由梁廷波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多项溶瘤病毒临床试验,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老顾便是其中之一。

相比当前国际上以第一、二代为主的溶瘤病毒,VG161在兼顾获得性免疫与固有免疫共同刺激的同时,还可以表达PD-L1拮抗肽从而起到PD-1/PD-L1单抗的作用。通俗地说,相当于将多种抗肿瘤药物融合到一种药物当中,而这些抗肿瘤机制之间又相互协同刺激,从而把抗肿瘤作用最大化。

目前,VG161在浙大一院开展的临床试验主要适应症包括肝细胞肝癌、胰腺癌以及肝内胆管细胞癌,不仅展现出优越的安全性,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有效性结果。部分成果在日本JCA-AACR会议、美国SITC会议上公布,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而基于浙大一院的数据,VG161获得了美国FDA的准许,在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医学中心也启动了肝癌的临床试验。此外,VG161联合卡瑞丽珠的联合疗法也于近期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准许批件,拟于今年下半年在浙大一院开展针对晚期肝癌的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更为强力的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款全球领先的新型溶瘤病毒药物VG201也于2022年8月在浙大一院完成首例患者的给药。目前,VG201已完成多例患者入组,其中一位患者在接受一个周期给药后,肿瘤缩小达50%。VG201的成功转化,也宣告了溶瘤病毒“精准化”治疗时代的正式开幕。

欢迎加入“肝胆胰-浙医在线病友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访合生基因:利用合成生物学攻克溶瘤病毒研发难点,首个产品即将开始临床试验
干货分享 | 2019第二届上海国际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讨会(下篇)
溶瘤病毒治疗肝癌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吗?
深度 | 肝癌新药终于取得突破,这6点应该了解
夺走吴孟达生命的肝癌有多凶险?TCR-T细胞疗法让患者生存期翻倍,成战胜肝癌新希望!
专访复诺健:溶瘤病毒将打开CAR-T、ADC市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