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多篇文章被移出课本,“去鲁迅化”究竟在去什么?莫言这样说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鲁迅

我们小时候都是学着鲁迅先生的文章长大,他让我们有所启发,也教给我们深刻的道理,我们敬重他,崇拜他,把他看成神坛上的人物,就连毛泽东都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可是从2009年开始,我国一些沿海城市逐渐开始了所谓的“去鲁迅化”,他们把鲁迅先生的很多文章从语文课本里移除了,这番举动当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争相模仿,有人避之不及,有人痛心责骂。

提出“去鲁迅化”的人给出的理由是文章太晦涩难懂,这个实在没什么说服力,鲁迅先生有很多文章,而且他是我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他的文章只是比较犀利,并没有很难懂,我们不都是那样学过来的吗?

还有人说他是弃医从文,没那么专业,这种话实在是有失偏颇,不太公正。了解了鲁迅先生为何弃医从文,才会知道先生的伟大。

鲁迅是在1881年出生的,他在少年时期,也是经历了人间冷暖,看清许多人和事,有了敏感的心思和敏锐的眼睛,他之后去日本留学,本来是学医,但在某天观看了日俄战争教育片之后,他深受刺激,觉得要改变这代人落后的思想,少年强则国强,才决定弃医从文。

如果他继续当一个医生,只需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完全不用操心其他的事,也能赚到钱,但是要当一名作家,甚至是有影响力的作家,就很难了,不说赚钱与否,他首先就要承受很多骂名,改变人的思想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他们会从咒骂到反对,到尝试,再到慢慢接受。

鲁迅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影响是巨大的,蜚声世界文坛。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是鲁迅的忠实粉丝,他承认自己以前经常模仿先生的写作风格,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即便是拿了奖,也无法超越他。

在莫言看来,鲁迅的文章是耐人寻味的,值得反复阅读的,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而谈到“去鲁迅化”,莫言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活着》的作者余华刚开始不喜欢鲁迅,但后来重新读到先生的文章,不禁为之一振,然后开始读先生所有的书籍,成为忠实迷弟。

余华对于那些“去鲁迅化”的人也是不支持的态度,如果这样的文章都不能在课本里收录,不能让青少年学习,那么什么文章才值得?

“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首先他们认为鲁迅的文章是民国的产物,不适合现在,其次,认为鲁迅的文章太冷血,太难懂,但我想说,现在的青少年没有那么脆弱,他们也不该生活在温室中,什么也不让知道,什么也不让了解,这是知识的自由。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错别字也能入选课本,到多篇经典被删,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
为何会兴起“去鲁迅化”,是文学界的进步还是损失?莫言一针见血
“去鲁迅化”引文学界争议,是进步还是停滞?莫言的话一针见血
“去鲁迅化”已经过去10年,究竟要去什么?莫言和余华说出看法
为何鲁迅的文章会慢慢的从课本中消失了呢原因让人深思
为何鲁迅的文章会慢慢的从课本中删除了呢?原因让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