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水视窗

   昔日谋生工具 今成休闲玩意 

 
  □文/图 本报实习生 林成宝
  记者 麦凤庄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禅城石湾公园的池塘边,远远就看到林伯戴着笠,悠闲地在池塘边,手拿着一根“鱼竿”在垂钓,该雨竿末端吊着一个巨型罩状物。林伯告诉记者,这叫做“虾罾”。

  设计独特 “拗虾”专用

  林伯说,“虾罾”是以前“拗虾”的工具,它是由一块1平米的麻绳织成的网,网眼十分致密,如一面布。麻绳网四个角由四条绳子系着,再用两根竹片交叉结在一起成一个“架子”,“架子”四个端口与四条绳子结上,再用一根竹竿和长绳将架子吊起来,活像人家在钓鱼,只不过鱼钩成了一个“罩”。

  “虾比鱼难捉,不仅体积小,而且身子是透明的,于是有人想出一个点子,用一块蚊帐布或麻布做成一个罩的样子,把“虾罾”沾满用米浆糊加五香粉调成的‘虾饵’,然后再把它拿出来风干一天,完后就可以放在鱼塘旁边‘候虾’”。

  记者走近一看,麻绳网里果然有几只小虾在乱蹦跳着。林伯说,他一有空就拿着家里两个“虾罾”到石湾公园或是不远的农村池塘去“拗虾”。“不光是我,现在很多老人都喜欢用“虾罾”去“拗虾”来打发时间,成了一种休闲活动。”

  曾是人们谋生工具

  “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没有人知道这个东西了,但以前人们常用它去“拗虾”,是重要的谋生工具。”林伯说,“虾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养活了很多人。那时很穷,一家人常常饿肚子。为了帮补家计,林伯天天都去“拗虾”,“因为虾喜欢在凌晨四五点,以及傍晚六七点活动,于是我凌晨四点就背着20个“虾罾”去池塘“拗虾”,直到晚上7点才回来。”林伯说,如果坚持每天去,一个月下来可赚30元,“在当时是很不错的收入了,要知道工厂工人每个月也才18块钱。” 林伯说,珠三角桑基鱼塘多,凡是有鱼塘就肯定有虾,“不需要专门养的”,以前很多家庭都去“拗虾”,“南庄紫洞附近有一个村子半数的人都靠“拗虾”为生的。”林伯说,专业拗虾户一般有60个虾罾,一天可以捕10多斤虾,而一般家庭也有20~30个,一天可以捕6斤虾。“那时虾很便宜的,一斤才卖一两毛钱。”

  另一“老石湾”陈伯告诉记者,“虾罾”在民国时候就出现了,不过当时是用蚊帐而已。到了五六十年代,“虾罾”拗虾更是风靡一时,到了70年代后才慢慢没有很多人用。“看着虾罩日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感觉沧海桑田啊!”陈伯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鱼塘 || 卢健生
pH值为什么降不下来,这几点重要因素!可能你还不知道!
建瓯|黄世谦:弓鱼
鱼塘套养黄鳝
不用100块,自己建个小池塘!赏鱼靠它了
宜宾一鱼塘惊现地洞 池水和鱼一夜之间离奇消失(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