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系辞》通讲(十八)
 

 

《系辞》这一章中的文句,是《易经》里面流传最广、名言警句最多,甚至连普通老百姓都很熟悉、经常会随口引用的。下面的这一句“生生之谓易”更是如此,可以说是名言中的名言、警句中的警句,也可说是《易经》的核心思想和核心理念,体现了易道生机勃勃、永不停歇的一种精神。


  


  

“生生之谓易”,在乾卦的《大象辞》里面体现得非常充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把“生生之谓易”的易道精神,真正落实到了我们的人道、落实到君子之道当中了。这句话对中国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可以说影响非常巨大,对中国人的人格塑造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华文化相对于世界上其它文化来说,最提劲、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生生不息的易道精神。我们看地球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华文明以外,从法老时代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理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古印度文明,这些文明到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呢?仅仅只剩下了一些文明的遗迹供后人凭吊、研究,而且,创造这些辉煌文明的民族也早已消失殆尽了。现在的埃及是阿拉伯人的世界,与古埃及人是毫不相干的。古巴比伦时代的人和现在的人不一样了,古印度的人种问题更复杂,和现代印度的人种也不一样。我们从印度文化里面,能看到的典籍也就是《奥义书》和《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这些,这些书的神话色彩非常重,用现代思维去理解、去描述,都有点说不清楚的。当然,大量的佛教典籍中保存了许多古印度文明的信息,但是就说这大量的佛教经典,在印度本土也早就消失了,还是靠汉文、藏文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近代欧洲人进入印度去考古、研究,要想复原古印度的历史,最后还要从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里面找依据。对中国人来说,玄奘大师所在的唐代历史,事迹是很清楚的,唐诗大多数都已经被称为“近体诗”了,但是同期的古代印度,历史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如果没有以玄奘大师为代表的赴印度取经僧人们的记录,如果没有后来的考古发掘证据,历史上到底有没有释迦牟尼这个人、有没有后来的那烂陀寺、菩提伽耶这些伟大的佛教中心,也都是说不清楚的。


  


  

但是在中华文明里面,从古到今一直贯穿着“生生之谓易”的这种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和危急时刻,仍然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中国人的性格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柔韧性、最具有忍耐力的,当然,这被有些人说成是软弱的性格,实际并不如此。我们学《道德经》就知道什么叫“枉则直、曲则全”,这些都能从我们的性格中体现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改朝换代的时候,两三百年就是个轮回,但是不管哪朝哪代,都离不开三皇五帝留下来的这些经典。虽然每一朝代开始的时候,文化方针都会有偏颇过激之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稳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主流,依然会成在社会文化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候,虽然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和思想,最后却总会融入到中华文化的大家庭中,成为这个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从文化上来说,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也为中华主流文化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和元素,最后还是会被包容进来。历史上,往往经过了一些大的民族碰撞、文化冲突之后,中华文化就会产生新一轮的复兴和辉煌。这就是对易道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


  


  

历史上的外来文化,比如蒙古人、满人的文化,还有过去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些时候,感觉上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民族文化与中华主流文化相碰撞,似乎并没有构成大的威胁,只是融入其中。但是,对于印度佛教这种是高度发达、高度完整的文化,在与中华主流文化的碰撞、交流过程中,也同样像盐溶于水一样,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由相互碰撞到相互融合,实际上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中华文化由于佛教的刺激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提升,印度文化的因子也因此在汉语世界中得到了极好的保存,所以是皆大欢喜。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文化的冲突还是相当大的。印度佛教里面要提倡出家独身修行,中国文化却是把孝道放到很高地位,以孝治天下,出家要抛家离子,是与孝道是相违背的。中国人特别敬重君主,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佛教认为出家修道,为方外之人,是可以不敬王侯的。东晋的时候,净土宗的开山大师慧远和尚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沙门不敬王者论》,就是阐述当和尚的为什么不能敬拜王侯。因为出家修行是为了成佛,佛就是天人之师,不仅是世间凡人的老师,天上玉皇大帝、各路神仙都要拜我为师。这样的人物还需要敬拜王侯吗?所以沙门是不应该敬拜世间的王侯。另外,佛教中间有些基本观点,比如六道轮回,在中国古代也是没有的。中国人认为,生而为人,死而为鬼神,找个祖先牌牌供起来就可以了。佛教说人死之后,可能会变成猪狗牛羊这些,对古人来说是很难理解、很难接受的,凭啥说我家父母死后会变畜牲啊?就觉得很荒唐。


  


  

当然,最后中国人慢慢还是接受了轮回之说,因为没有根本观念上的冲突。中华文化里面本身就有一些非常有活力的元素,佛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也就与中华文化本身的元素结合起来了。比如中国人讲孝道,后来汉传佛教对《地藏经》就很重视,因为《地藏经》被称为“佛门孝经”,讲了地藏菩萨多生多世是如何到孝养父母的故事,地藏菩萨正是从一念孝心出发,最后成就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伟誓愿。所以,中国后世的出家人也非常重孝道,比如虚云老和尚,父母去世后,为了尽孝道,三步一磕头拜到五台山,三年才拜完,用自己的苦行来报答父母生养自己的艰辛。这就是佛教理念与中华文化接轨的典型例子。


  


  

佛教“沙门不敬王者”的思想,在中国上古时代也是有的,只不过不是主流。比如在道家文化里面,就有“弃圣绝知”之说。古之圣人最大的代表就是先王,是尧舜禹汤这些人,道家就讲“圣人出,有大伪”,弃圣绝知就是要放弃圣人观念、断绝聪明智识。在先秦时代,壤父击壤的故事也是说明这个问题。尧帝出来巡游天下,在山西康庄的大道上,遇到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儿正在在大街上玩击壤的游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看到一个老太爷,跑到街上的游戏厅打网络游戏的感觉。尧帝的随从们就拍马屁说,尧帝您好伟大啊!在您的治理之下,老百姓的日子都过得好舒服啊!壤父一听就发火了,说我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你看,我什么生活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跟皇帝老子有什么关系啊?尧帝也很英明,一听这话,觉得这个老太爷了不起,真正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还拜他为师。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人,尤其是在隐士传统中,是有这种“不敬王者”的精神的,只不过春秋战国以后,秦汉大一统的确立,把这些思想打压得很厉害,而经过佛教文化的启发,这些精神又重新发扬出来了。六道轮回的观念也是这样。我们在《系辞》前面的章节里讲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得很详细了。总之,外来文化中这些合理的观念,都没有违背中华文化的原则,反而在中华文化中可以找到对应的元素,从而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


  

到了近代,我们的传统文化饱受西方文明的冲击,如果我们有长远的历史眼光,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有坚定的信心。如果一个人对易道生生不息的精神有了入心入骨的体会,他是不回轻易丧失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不会轻易变成一个历史文化的虚无主义者。所以我们要相信这一点。虽然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处于弱势,但是如果把时间放长,未来也未必如此。西方文化同样可能像当年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一样,最后被我们的传统吸纳,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想法呢?因为易道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


  

我们前面学了“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有这样广阔的胸怀在易道里,在中华文化的精神里,我们当然就有理由相信这一点。中华传统文化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其伟大的包容性堪称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库。如果外在的条件不成熟,这个基因就埋在基因库里面,不能显现出来。一旦受到外在的冲击之后,外在条件一变,其中的基因就会被唤起,从而促成新的发展变化。中华文化伟大的包容性、生生不息的生机和活力,以及巨大的创造力就会产生出来。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这种文化通变的能力就越强。所以“5、12”大地震的时候,温家宝总理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难兴邦”。并不是他看到地震才这么说的,中华文化的历史本来就是这么回事,每当经过了危难时刻,往往紧跟着就是一轮新的复兴与辉煌。


  

“生生之谓易”,体现的就是这一章开头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前面围绕中华文化所“吹”的牛皮,其理论依据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道永恒的变化规律,就是阴极而生阳,阳极而生阴。天下的事情就像我们前面讲过的十二消息卦,就这么一消一息,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生生,就是生而又生,乃至于无穷无尽。既然我们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是生生不息,当然有生就有灭,生生不息的背后,也意味着一轮一轮不断地消失、消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旧人,作为旧的时代,一定是要被新人、新时代所替代的;你来自于尘土,也要归还于尘土,任何事物也都会一轮一轮不断消失、回归于大道里面。


  

易道讲生生不息,所偏重的是大道阳性的一面;方山易不断强调阳主阴从,更是从方法论上体现了大道阳性的、生发的一面。这正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所在,生生不息、自强不息,代表着一种不断向上的进取精神,其着眼点就在阳的一面,体现的是乾道生发、生长的力量。中华文化的道统和法统,就是一代代地传承这种精神。


  

在这一点上,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明,它的着眼点就有所不同。我们看汉传佛教,最爱标榜的是大乘精神、入世精神、行菩萨道的精神。大乘佛教讲常乐我净,也讲要建立人间净土。但是从整体来说,整个佛教理论体系的基础,依然是建立在四圣谛和十二因缘上面。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些。十二因缘且不说,四圣谛的第一谛就是苦谛。大家以为变人很了不起,是这个地球的老大,一切都是人说了算。但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对不起,你生而为人,首先就是苦,没有快乐可言。“三界不安,犹如火宅”,不光人间是苦,三界六道都是苦。


  

你说在天道里,在天上当神仙很舒服啊!《西游记》里面的神仙们,一会儿蟠桃会,一会儿下凡来玩,日子过得很舒服,天人的日子看起来过得很舒服啊!但是佛教就认为,三界六道无非都是苦,天人之乐、神仙之乐也是暂时的,为什么呢?因为都没有真正解决生死问题。作为人来说,生产的时候,不管是母亲还是娃娃,都是很痛苦的事情。佛教经典里面说,娃娃出生的时候,犹如两面山在挤压你的脑袋,要把你脑袋挤扁,这种痛苦难以言说,所以娃娃生下来都是大哭。死当然更痛苦了,身体四大分离的时候,那种痛苦更是难以形容。就是因为三界六道都有生死这个最根本的苦存在,所以中间不管有多快乐,都会让你感到转身即逝,都是南柯一梦。这是佛教看待人生的基本点,就是苦。苦的原因是集,就是烦恼积聚。烦恼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心里的一念无明产生的。人过苦日子有烦恼,每天去讨饭,今天讨得到,明天讨不到,就很烦恼;人过好日子还是有烦恼,今天有好日子过,明天会有吗?今天发了大财,明天会亏本吗?也是很烦恼;现代人有很多富贵病,是富贵的人才得的病,这个也麻烦啊,总之,是人就都摆脱不了这些烦恼的积聚。要解决烦恼该怎么办呢?就要灭,要修解脱道,要把烦恼的来源、痛苦的来源都灭尽了掉,最后达到涅槃境界,这就是道。这就是四圣谛的基本思想,大乘佛教里面说得再高、再远,也必须站在这个基础上。


  

前段时间碰到一个朋友,当年我们一起学佛学了十几年,他最喜欢《金刚经》。十几年来,一抱着《金刚经》就如痴如醉,也不看其它的东西。问他为什么?他说《金刚经》是六百卷《般若经》的核心,学这个全部佛法就都有了。但是最近,他烦恼重重,因为金融危机来了,他的股票套牢损失严重,投资了几套房子也成了负担,心里很着急,一下就觉得回不过神来。怎么回事呢?自己以前天天学《金刚经》,天天修观心法门,修得不亦乐乎,怎么现在想观心都观不起来了呢?这个烦恼一来怎么这么厉害呢?于是他对我说,不行,看来以前专学《金刚经》还是有问题,我要回到释迦牟尼的原典上去,去学小乘的《阿含经》原典,要从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中从头学起。我就跟他说,你说对了,学佛就是要从基础学起,由学四圣谛而发起出离心、解脱心才行。


  

所以,整个佛教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就是建立在对现实悲观的基础之上。这个世界确实是虚幻的,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执著在这些东西上。你必须要认这个账,才有资格说学佛教。如果对比一下的话,中华文化体现的就是易道一阴一阳的阳性一面,具有积极入世、不断生发的一面;佛教的基本思想体现的则是易道阴性的一面,具有一种收藏、收敛、出离遁世的一面。对于易道来说,阴阳的任何一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同时俱备才共同构成大道的本来面目。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因缘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点、着眼点。


  

为啥子汉传佛教能够把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树立起来?东南亚一些国家,同样经历了那么多年佛教的发展,为什么还是小乘佛教的那一套呢?就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华文化的启发之下,佛教中积极入世的一面,大愿菩萨普度众生的一面被发扬出来,形成了汉传佛教的主流。所以,大乘菩萨道的入世精神,只能在中国才找得到,在其它像东南亚一带传承的原始佛教国家里,就很难看到了。


  

当然,如果你要学习四禅八定,南传佛教里面的方法就可能比汉传佛教中系统一些。但是,就算你入了四禅八定,能住山洞打坐,一定几十天又能怎么样呢?还得回到滚滚红尘中才能普度众生。我们要看到这一点,佛教之所以容易给大众造成消极避世、四大皆空、看破红尘的感觉,确实跟佛教的理论基础有关系。一般人不可能深入经藏,只能看到这些基本现象,所以产生误解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前面讲了“生生之谓易”,因为这是易道最核心的精神,也是中华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所以我们前面说得比较开,多发挥了一些,也是希望大家把对中华文化的信心真正树立起来。


  

下面一句“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万物之所以成象,是由于乾卦的本性,即生生不息的纯阳之性。这个乾阳之性显现在人道上,体现来的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下这个“天行健”的感觉,像天一样健全、健康、永远运转不息,永远不出毛病。乾道就是因为这种特性,才能够成就万物之象。所以乾卦的一阳之性,是成就天地万象、人间万象的基本动力。乾卦的《彖辞》里面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说,我们看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包括我们在座各位的不同的个性命运,都是来自于乾道变化。所以乾道变化,就是万物之所以成其为万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效法之谓坤”又怎么讲呢?坤卦在《易经》里面体现的是纯阴之性。阴性是有特点呢?坤卦《彖辞》说“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阴阳是要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万物。坤卦的特性、这种纯阴之性不是自己做主,而是顺承于乾天之阳性。效法,就是顺承、仿效。顺承于乾天,就是坤卦的使命,落实到社会人生上面,也是如此。我们学习乾卦,就是要学习天行之健,学习那种生生不息的精神;学习坤卦,就是要学习万物资生、顺承于天的这种德行。关于乾坤二卦的特性和作用,我们在第一章讲“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时讲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下一句“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极数,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说,极数就是穷尽、穷究、追根到底地研究易之象数。如果能够穷究易卦的六爻之数,能够完全彻底地了解易卦、了解易道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你当然就能预知未来之事,这就称之为易占。这种讲法为历代注易者所公认。那么在方山易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本光法师说的极数,是特指一卦中的最上一爻。如果是阳爻极数就是上九,阴爻极数就是上六,即特指上九阳极之数和上六阴极之数。“极数知来之谓占”是什么意思呢?所谓穷极则变,一个卦由初爻一直发展到了上九、上六,就到顶了,就不得不变化了。极数知来,就是你从一卦的极数上面,就可以推断出下一个卦象来,这就叫做易占。


  

我们以乾卦为例。乾卦上九是阳极之数。乾卦从初爻“潜龙勿用”,到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到三爻、四爻阳气继续发展后,到了九五“飞龙在天”,达到了辉煌极致之处。上九是“亢龙有悔”,到顶就必然会产生变化。怎样变呢?按照一阴一阳的规律,阳变为阴,上九就要变成上六,这就变成了泽天夬卦。


  

我们看夬卦的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这是什么意思呢?夬卦是由乾卦上九变上六而来的。整个乾卦是以王者成就大业之事来作比喻的。乾卦九五爻是“飞龙在天”,从人事上来说,是一种最高状态。但是到了乾卦上九“亢龙有悔”一变,就变成了夬卦。夬卦“扬于王庭”,前面省略了主语,是谁如此飞扬跋扈,在王宫朝廷里趾高气扬的?是小人啊!是奸佞小人“扬于王庭”。孚,就是诚信的意思,“孚号”就是诚实的人、真诚的人开始叫冤了;“有厉”就是感觉处境不妙,有点危险了;“告自邑”,正直之士把危险的信息传达给自己的同乡、同事、同流,大家互相告诫,要小心自处;“不利即戎”,事情虽然不妙,但是不能够随便动粗,戎就是打仗、对峙的意思;“利有攸往”,就是最好远离昏君佞臣,前往他方,要离这个地方越远越好。


  

我们看由乾卦阳极之数变夬卦的这个过程,其所蕴含的社会人事变化是非常清晰的。历史上的这种事例非常多。如果一个君王高高在上,到了“亢龙有悔”的地步,成天很骄傲自大,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将来就一定会后悔。因为这时候乾卦上九一变成了夬卦,就会有奸佞小人“扬于王庭”,直谏忠言你听不进去,小人的谄媚之言你却听得很舒服。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忠信正直的良臣就会“利有攸往”,大家只好都远离你,躲到一边去了。


  

对于这一句“极数知来之谓占”,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来,每一卦我们都可以从极数上去推究其变化。比如地山谦卦,上卦是三根阴爻,下卦九三是阳爻,下面又是两根阴爻。谦卦极数上六一变,就成了艮卦。我们爱说谦卦是《易经》六十四卦里面最好的一卦,因为“谦受益,满招损”,只要处在谦的位置上,就总是会受益。谦卦的极数一变而为艮卦,艮者止也,艮卦的基本精神就在于“止”。谦卦谦到极处是个什么状态呢?从“极数知来”的道理就可以看到,谦到极处就是止,就是《大学》中所说的要“止于至善”,要保持在至谦至恭的状态上。我们要好好体会下这个变化。又比如坤卦上六极数一变,就成了山地剥卦。坤卦上六的爻辞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这就是众阴剥阳之辞嘛,就正好体现了剥卦的基本内涵。所以,一个卦通过它的极数,就可以看到它未来的变化。这就是方山易中对“极数知来之谓占”的实际运用。


  

我们这里把方山易中的一些关键要领讲出来,把所有包袱都抖开了说,就是希望大家学易时找到“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的感觉。平时玩易,要从极数的变化,从每一爻的变化上来研究,这样就玩得很高明,也会玩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体会来。上课前有个同学摆龙门阵,说她无聊时就到网上下载游戏来玩,哎,你玩那个干什么呢?你有那么多时间,玩《易经》这个最经典的游戏多好啊!


  

我们看这一章,开头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最后一句又回到“阴阳不测之谓神”,整章前后非常连贯,一口气用了好几个“之谓”——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这个排比句一气呵成,开合自如,非常连贯流畅。写文章如果能写到这个地步,不成名篇都不行,想不流传千古都办不到。


  

大道所体现出来的是由一阴一阳的变化,但大道的本身,或者说我们精神的本身,能够产生这一阴一阳的这个东西,确实不能为阴阳所了知,不能被阴阳所窥测。“阴阳不测之谓神”,我们精神的本身是不能被阴阳所预知、所推测的,因为它是产生阴阳的源泉。我们眼睛能够看到大千世界,任何东西我们眼睛都能看见,但是眼睛能够看到眼睛本身吗?看不到啊!这就是“阴阳不测”的感觉,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思量不到之处”、“佛魔不到之处”。佛和魔也是一阴一阳嘛!佛体现的是光明的、阳性的一面,魔体现的是晦暗的、阴性的一面,加在一起还是一阴一阳。禅师说“佛魔不到之处”,就是这里说的“阴阳不测”的这个“神”。


  

南泉普愿是马祖大师最得意的弟子。马祖有三个最得意的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他们都是禅宗史了不起的人物。有一天晚上,马祖带着这三个弟子到外面散步,一轮明月正高挂在天空中。这时,马祖突然提问了:“正与么时如何?”正在这个时候,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西堂说:“正好供养。”这个回答很好啊!我们学佛的朋友就知道,山河大地、花果草木,无一不可供养佛菩萨。一切美好的东西,让你赏心悦目的东西,哪怕是你喜欢的美女帅哥,你都可以观想是供养的诸佛菩萨的,这样,自己就不会再贪执这些了。这是修供养的一个窍门啊!一切都可以拿来修供养的。我们出去旅游,看到美丽的景色,不要想到这些美景都是我的,而是马上供养佛菩萨,随缘供养就是最好的供养,比你买好多蜡、点好多香都管用。因为这是从本性中生出来的恭敬心。马祖就问百丈:“你呢?”百丈就说:“正好修行。”这个回答也很好,不管是善恶的境界,都是可以帮助我们修行。恶境界来了,我们去克服它,正好炼心;善境界来了,很多人就忘了,去享受去了,所以禅宗说“荆棘丛中下足易,明月帘下转身难”,逆境容易想到修行,处于顺境之中,尤其是处于舒服、清净的境界中,还能够转身不执著,还能够修行,就很不容易了!马祖又问南泉:“你呢?”南泉转身就走。考试结束,马祖就点评了:“经归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经归藏”,佛法的道理、经典的道理,就要归到西堂智藏那里,他对经典理解得非常到位,他修供养修得很好、很完美。“禅归海”,百丈怀海随时都处在修行之中,禅门观修的确应该如此。后来百丈怀海开辟了丛林制度,后来的汉传佛教,都用的是《百丈清规》作为寺规。如果不是百丈怀海开辟的规矩,禅宗不可能有后来一枝独秀的局面。这个就是百丈怀海修行功夫的体现。“唯有普愿独超物外”,说到南泉普愿,马祖说这个家伙是天马行空,超然物外,我都莫测他的高深了。从这里来看,马祖手下的弟子们中,南泉普愿的境界的确是非同一般,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南泉门下才煅炼出了像赵州禅师这样厉害的角色。


  

南泉和尚开山以后,有一天他到村子里去化缘,结果刚走到村口,村子里面男女老少就全都出来了,还排着队敲锣打鼓在迎接他。南泉和尚就说:“哎呀,你们怎么晓得我要来,还来迎接我呢?”有个人就说:“我们村里供了一个土地神,灵得很,我们有事都去问他。昨天晚上这个土地神给我们托梦,说是今天有个大菩萨要到我们村子里面来化缘,所以我们全村敲锣打鼓,列队迎接您。”南泉和尚一听,沮丧地说:“王老师修行不力,竟然被鬼神窥见。”南泉和尚俗姓王,他经常自称王老师,这话好象他对自己的修行相当不满,认为被鬼神发现很丢脸。


  

我说这个公案是什么意思呢?怎样才叫做修行得力?怎样才够得上“阴阳不测”的境界?这个公案是非常有参头,非常有意思的啊!南泉和尚那么厉害,他师父马祖都拿不住他,觉得他是“独超物外”,为什么后来自己开山,竟然修行不力,被鬼神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可以好好去参一下,看看这个公案里面到底有什么铆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易经系辞大义51:大乘菩萨的济世精神 * 再强调一下阳主阴从
周易与思维方式《周易》和阴阳五行学说——中国观念(思想)
民间绝学智库:《易经》答疑百问(六)
《易经》智慧:乾卦与坤卦 中华文化与中国人为人处世智慧的钥匙
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兑易推演2
《易经》泰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