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文了解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征(Chloe-heart syndrome)是指由胆道疾病(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引起的心脏不适和心电图异常的疾病,心脏不适的严重程度与胆道疾病病情呈正相关,心脏并无器质性病变,心脏症状随胆道疾病的控制或治愈而缓解甚至完全恢复。胆心综合征常在饱餐后尤其是进食脂肪性食物后发作,夜间平卧时亦易发作,呈绞痛性质,常较持久(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能控制心律失常,胆心综合征的“心绞痛”和心电图异常均为一过性(但不排除也会有严重的持续性心绞痛、心肌梗死),胆心综合征除心脏症状外,大都有胆道疾病本身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右上腹痛及压痛、右肩及肩胛区放射痛、黄疸、发热等。1909年由Babcok最早提出,并在此后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公认。




发病机制 


1、心脏受T2~8脊神经支配,而胆囊、胆总管受T4~9脊神经支配,二者在T4~5脊神经处存在交叉。所以当胆道有炎症及胆管内压力增高时通过T4~5神经反射引起冠状动脉收缩,血流减少,诱发心脏活动失调。

2、胆红素及胆酸均为迷走神经兴奋物质,血液中二者浓度增高时易引起迷走反射,也可直接抑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降低心脏活动功能。

 易误诊


本病与心绞痛、冠心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类似,临床上极易误诊。

国内一项十年的文献回顾分析(2004-2014)指出超过一半的胆心综合征患者被误诊为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有胆道神经反射学说、感染中毒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学说以及胆道-心脏内分泌学说。

 具体表现


胆心综合征主要以心血管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具体如下:


一、心血管临床表现


1

心前区疼痛

心前区疼痛:胆道疾病可通过内脏大神经产生牵涉性疼痛,心前区或上腹部有程度不同的闷痛或绞痛,其性质可类似冠心病心绞痛,但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常在饱餐后尤其是进食脂肪性食物后发作,夜间平卧时亦易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而用阿托品、杜冷丁则可缓解。此外,胆道疾病有时确能诱发心绞痛,这是因为胆道疾病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可引起冠脉痉挛、收缩,致心肌缺血缺氧,尤其易发生在原有冠心病患者。疼痛部位多位于右上腹及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较长,进食后较为明显。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不少胆道疾病患者因心律失常感到心悸、心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胆道疾病通过植物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心脏自主调节紊乱,易产生折返激动有关。临床上以窦性心律失常、过早搏动多见,偶可诱发房颤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胆道疾病治愈后,上述心律失常可消失。

3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上均可见异常表现,有超过30%的患者心电图上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的ST段抬高或压低,临床上与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极难区分。


二、消化系统临床表现


1

胸腹部疼痛

疼痛性质以闷痛、隐痛为主,较少出现刺痛及绞痛症状。体征上部分有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Murphy征(+)。 

2

恶心,呕吐

部分有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一般为胃内容物或夹杂黄绿色液体。 

本病主要的辅助检查包括腹部B超、心电图,必要时可结合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

胆心综合征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上胆道疾病出现心脏不适及心电图异常、心脏不适及心电图异常且扩冠治疗无效的需考虑本病。胆囊手术术后或内科保守治疗胆道疾病后心脏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可帮助诊断本病。

 主要鉴别要点


本病主要需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相鉴别。其主要鉴别要点包括: 

1

胆心综合征多具有胆道疾病病史或反复上腹部疼痛病史,且多于进食后、平躺休息中发作,而心绞痛、心肌梗死多为寒冷、情绪激动、劳累状态下发作; 

2

胆心综合征发病多为右上腹疼痛,可伴有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

胆心综合征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口服扩冠药物治疗后无效或疗效较差,而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冠心病疼痛经扩冠治疗后可缓解; 

4

胆心综合征心电图表现多为一过性,疼痛症状消失后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可与冠心病心电图表现相鉴别; 

5

冠心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多伴有心肌钙蛋白、心肌酶学改变,而胆心综合征一般不会出现上述改变。

 治疗要点


严格来说胆心综合征的心脏损害是继发性损害,并非器质性病变,但不排除原发心脏病的基础上,因胆道问题引起继发性加重的情况。对于既往无冠心病史者首先应积极治疗原发的胆道疾病,只有胆道疾病治愈后才能缓解心脏症状。

绝大多数报道,有胆心综合征的病人接受有效胆囊治疗后(不管是手术治疗或内科保守治疗),病人的心脏症状均逐渐消失。有报道胆道手术治疗胆心综合征治愈率达93.4%。对于有手术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合并心脏症状时,不是手术的禁忌证而是适应证。当然,胆心综合征发作严重时不宜进行手术,应先积极进行围术期心脏治疗,包括扩冠、营养心肌、纠正心律失常等,争取尽快改善症状及心功能,提高心脏对手术的耐受性。发作期如不经适当的围术期治疗,则术中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反过来不及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症状又很难有效持久地改善。故适时地掌握手术时机是治疗的关键。对那些无急症手术指征的胆心综合征,如长期不去除原发病,胆心综合征持续时间过久,心脏也可演变为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即使治愈原发病,心脏病症状亦不能得到改善。

因此,胆心综合征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当然对于那些本身有冠心病史的胆道疾病患者我们应该在积极治疗冠心病,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基础治疗胆道疾病,防治因胆道疾病的影响而加重冠心病的症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心综合征的症状和特征
胆心综合症
早读 | 不是所有胸口痛都是心绞痛,这5种“疼痛”别大意!
胆心综合征的诊断
心绞痛不一定是冠心病
相似的心电图异常改变,就是冠心病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