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沉劲

要学好太极拳的功夫,随了要遇上明师和练对拳架和功法外,自身对太极拳核心原理的感悟和掌握亦是关键。正在踏入新的一年,笔者所指导的太极班有不少学员都将要进入更进深的课程,很想和大家探讨一个不容忽视的原理:「沉」或坊间称的「沉劲」。

  「沉」 的观念早于古典太极拳经论中提及,亦为近代传??者所重视。张三丰《太极拳经》中所讲的「其根在脚」、「先愈下意」;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提的「气沉丹田」、「偏沉则随」;武禹襄解释十三势歌时所讲的「务令沉着」等都透视出「沉」的观念。较近代的太极拳宗师更进一步把这观念说明白。杨澄甫在其《太极拳术十要》中提及的「沉肩坠肘」、「松腰」便是例子。汪永泉宗师进一步譂释「松腰胯才能沉」,又要求门生练拳和推手时要「松沉直竖」。汪师同时也提了很多有关「松沉」的具体练法,实在,值得我辈多加研习。

  笔者在近几年的习练中大大加强了在桩功上的锻练,亦从推手的教与学中对松和沉有了更深入的体悟,想藉文章和学员们和有缘的读者们分享。太极拳对沉的要求是贯彻于站桩、拳架和实战应用之中:

  在习练站桩功时,当身体能做到立身中正和开始放松后,便要注意让全身的肌肉放开抽离,不用于平衡身体之用,由于重力作用,闲置出来的肌筋和韧带的重量便自然下沉而向下肢作用,这会造成位处于较低的肢体负重增加,身体结构较弱和观念不对的习练者便会用力去支撑着。沉的运作便大打折扣。其实习练者应坚持放松去承受新增的重力作用直到全身重量的作用力到达脚底涌泉穴。另一方面,站桩时肩肘都必须自然放松下沉,用手臂的重量拉开肩脥外围的肌肉和韧带。

  当全身放松地练拳架时,肢体重量的作用力在双腿虚实互换下倍觉沉重,习练者必须忍受,待下肢结构强化后,下沉的重量作用不单不会造成肢体的痛苦,习练者反会享受如按摩般的快感。重量作用到地上会形成反作用力从脚底涌泉穴进入身体,由脚而腿而腰的上传,当感觉到这股能量时,尽可能利用它去启动拳架中的升沉、转动、移动、传递和开合的动作,使肢体的肌筋能更加抽离,倍加放松,也增添了沉的运作。

  在与对方推手时要全身松沉,利用回传的反作用能量去运作所有的化、拿和发的动作,肌筋间的拙力都尽量放掉,用腰胯引领身躯再带动手臂,不让任何动作给身躯或关节造成用力点,代之以从腰胯开合和转动而形成的整体劲。

  无论在站桩、拳架和推手的锻练中,要真正体验和得益于沉劲的功效,习练者需要注意几点,避免堕入误区,分述之如下:

1. 立身中正尤其膝和胯要正,否则膝盖会因承受额外的重力而受伤。(详情可参考笔者有关「正」的论述。)

2. 全身各部位都可松沉,唯独头部要始终保持上领,百会穴要?惚有绳子从上把头部吊着,此举为要维持骨架的正直不偏。拳论中称之为「顶头悬」。

3. 肌筋下沉但骨架不沉,整个下沉的运作只在意念上完成,骨架结构是没有丝毫的主动变更(骨架的自发调整除外)。习练者要区分「沉」和「蹲」在本质和目的上的不同。

4. 在拳架和推手体验沉劲时应大部分时间沉在单边上。所谓「偏沉则随」,「分虚实」是也!此举的确可増强沉劲的果效。

  练好沉劲,到底有何好处呢?点列分述如下:

1. 练好沉劲,功夫方能上手。沉劲本是太极拳的起动能量,贯串于整套拳架中。练好沉劲有助八门劲(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产生和加强。能松能沉,重心下移,站立便能更穏。有助优化五步劲(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的运作。若说「掤」是百劲之母,「中定」是百劲之父,笔者敢说「沉」便是百劲之根!

2. 当架正练功,沉劲有助加强拉开全身的肌肉、拉长韧带,使全身关节松开,最重要的是脊椎的各节、肩脥和腰胯。日子有功,习练者能增加「内部空间」,形成内家拳术最重要的内功格体,有利于各方面的应用,如走化、撃打和擒拿等技法。(有关「内部空间」,恩师钟文渊先生着纵横太极· P5157有更详尽的论述)。

3. 让肌筋抽离,重力下沉,长期只用骨架独立运作去练功能大大增强全身骨骼的结构和骨质的密度。在实战中加强抗打力和攻击的强度,所谓如绵裹铁,其理在此。

4.若从养生的角度看,沉劲的果效在于其能化解机体组织的蒂结,增加关节的空间,强化人体的柔软度,进而畅通经脉、行气活血。长远而言能平衡内分泌,有助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实是祛病养生的不二法门!

  缺乏「正」和「松」,所练的便不是真的太极拳,极其量只能称作太极操或太极舞。对习练者在体和用上的好处都很有限,甚或由于误学误练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得不偿失。「沉」是「正」和「松」的后果,没有做好正和松是没有可能体会沉的。缺少沉劲的太极拳,习练者要长功力便很慢!若说「松」是太极拳的灵魂,「正」是躯体,那「沉」可以比拟为生长。「沉」也可算是加强版的「松」。从另一角度,其实三者也互为因果,由沉而产生的果效也直接帮助习练者练得更正和更松。有关详情较适合以口传和身授!

  拳论有云「差之亳厘、谬之千里」,多点认识和了解太极拳的核心原理,及早教正习练的观念,对拳艺的增长至为重要,读者不可不察!愿与大家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实论
「松」
松到脚底根落根起的练法与感觉
汪荣安“劲整”是练好太极拳的核心
解析“凌空劲”(还原太极拳)
太极拳换劲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