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学科间课程统整行动
探索打通A学科与B学科,探索两门学科重组的行动方案,形成既保持各学科原有知识的结构序列,又围绕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梳理,并作适度的整合,形成各学科优势融为一体的主题课程,开展“A+B”跨学科主题教学,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发挥跨学科统整的综合优势。
(一)“语文--品社”跨学科主题教学
比如,《品德与社会》在教材编写体例上采用主题统整、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而语文学科也是采用主题编排的方式,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有一定的重合,同时语文学科蕴涵的人文性、思想性、文以载道之观念,与品社学科也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融通性。尝试打通“语文”与“品社”学科,开展“语文+品社”跨学科主题教学。借助品社学科,语文学科可以从品社学科中汲取营养,提升语文教学的内涵;同时奠定语文教学的知识资源,提高语文理解、思考能力的广度与深度。同样,来自语文学科的营养也有利于品社学科的教学,两者统整后的价值远远超过单一学科。
学校计划采用三步法,统整“语文—品社”相关主题,形成跨学科主题课程,编制“活页教材”。
第一步:研教材,立主题。学校组织语文兼品社学科的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研活动,就语文和品社学科的“教材分析”“单元主题”“单元三维目标”“课时三维目标”等一一梳理,将具有相关联系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间纵向连贯,完成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课程间的相互影响,确立主题课程,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的系统化。
第二步:梳课文,统内容。在细读文本、确立主题的基础上,项目组教师梳理出部分“语文—品社”相关的统整内容。
“语文—品社”学科主题统整
一年级
第一学期
二年级
第一学期
三年级
第一学期
四年级
第一学期
五年级
第一学期
我是小学生
祖国各地风光美
踏上美好旅程,欣赏各地风景
重温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
忆往昔峥嵘岁月
1.我是小学生
2.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3.小花鼓
4.小山羊和小熊
1.鸟岛
2.长城和运河
3.迷人的秋色
4.黄山奇石
5.雾
1.威尼斯小
2.悉尼歌剧院
3.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4.一座铜像
5.圣诞老人的故乡
1.手术台就是阵地
2.“走完”长征的婴儿
3.狼牙山五壮士
4.古文二则
5.带刺的朋友
1.飞夺泸定桥
2.黄河颂
3.采蒲台的苇
4.开国大典
5.林海
1.认识你,认识我
2.交个好朋友
我为祖国骄傲
1.公用设施来之不易
2.人人有责去爱护
1.万国建筑博览上海的屈辱史
2.民居里的革命身影
3.伫立在外滩的雕像
1.寻根问祖黄河源
2.山河统一立华夏
1.利用课后时间,向新同学作一个自我介绍
2.回家后,和家人介绍一下自己各科的任课老师
3.夸夸帮助过我的好朋友
学习《长城和运河》一课后,学着仿写几句话,来介绍祖国其他的伟大奇迹
1.介绍一个景点的建成情况
2.向家人介绍日内瓦的景色以及有这些景色的原因
1.了解一些名人的雕像,参观上海的名人故居,查一查上海的名人故居里还发生过哪些值得纪念的事,这些名人都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
2.结合上海民居和名人故事,制作一份探究小报
1.黄河岸边风光和问题探究
2.说说解放后我国为治理黄河并开发利用黄河资源做了些什么,你对母亲河有什么建议
第三步:定目标,细分解。在“语文—品社”主题课程中,对于学习目标一致、内容接近的课文,如何教学是一个关键。一方面体现着不同的运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终极目标上又汇成一种力量,实现着感性与理性、情感与实践的融合,促进着学生发展和“道”的形成。
第四步:重落实,求实效。“语文——品社”统整之后,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机将语文和品社的内容统整,形成大语文观。主题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节约无谓的重复,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同时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完成的主题课程概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忆往昔峥嵘岁月——《黄河颂》《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
语文学科:《黄河颂》。语文教材中的《黄河颂》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第二章。诗人以“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歌颂黄河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
品社学科:《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之《寻根问祖黄河源》
《黄河颂》与《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主题课程统整的价值在于:
《品社》第一单元《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之《寻根问祖黄河源》的历史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光未然的《黄河颂》提供了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祖国的优秀儿女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情怀。而诗歌《黄河颂》磅礴的气势,押韵的文字,鲜明的节奏,整齐错落的句式,使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情感的迸发中,感性地理解黄河的历史知识。
“语文-品社”的统整,是学校“跨学科统整微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基础上,学校将尝试以“校园主题节课程”为核心,以主题的方式,开展跨学科统整。例如“创意科技节”活动中,以“水”为研究主题,可以将美术、数学、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加以统整,形成主题系列。
(二)“美术--其他”多学科主题统整
尝试分学段梳理、分析美术学科与语文、音乐、品社等学科相交叉的知识点,以及与基础型课程学科整合的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主题
相交叉的学科
相交叉的知识点
昆虫
乐园
美术
了解常见昆虫的多样性。说出常见昆虫的名称、生活习性及其的生活环境。观察其基本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学习从局部细节展开观察和深入描绘的方法表现喜爱的昆虫,加以情景添加。
自然科学
知道什么是昆虫?说出常见昆虫的名称及外形特征,了解观察常见昆虫的标本,按一定的标准将昆虫分类。到大自然中寻找昆虫,观察记录昆虫的特征、运动方式、生活习性和出没时间。
语文
欣赏描写昆虫的儿歌,诵读描写昆虫的诗句,积累相关的谚语。了解常见的昆虫现状特征和生活习性。用儿歌的形式创作描写所喜爱的昆虫。
音乐
歌曲欣赏《两只舞蝶》、《小蜻蜓》等描写昆虫的歌曲,在学唱中了解昆虫的相关特征和习性,增进人与昆虫的感情。
第二学段:3-4年级
主题
相交叉的学科
相交叉的知识点
春天
美术
(画春)
走近大自然,观察春天的各种事物形象,感受春天的色彩、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息。探究如何用速写、儿童画、彩墨画等绘画形式表达春天之美。
语文
(写春)
欣赏朱自清的《春》,品悟交流、摘抄好段等形式来感受作者描写春天形象的用词之准、文笔之美。引导学生用文字写下春天之美。
音乐
(咏春)
学唱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春晓》等,用优美的旋律感受春天的美妙,领略春天朝气蓬勃的魅力。
品德与社会
(惜春)
收集古今名人创作的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绘画、工艺等作品,以及诗歌、歌曲等进行细细品读,广泛地交流,表达珍惜春天、珍惜时间的感受。
第三学段:5年级
主题
相交叉的学科
相交叉的知识点
戏剧
人物
美术
了解中国传统戏剧的舞台美术是以人物造型为主的,包括人物服饰、化妆、脸谱、道具等都是整体设计的。观察掌握不同戏曲中人物的不同造型特征和服饰特点。尝试用彩墨方法、泥塑、木偶等多种形式表现戏剧人物的造型、动态,典型的故事情节。
语文
课前请学生了解或收集中国传统戏剧的种类和曲目的相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介绍自己喜欢的曲目名称及其剧情故事。
校本课程
了解我国传统戏曲中京剧、越剧、昆曲、豫剧、黄梅戏等主要剧种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主要的风格流派及其代表作品。
附:《追寻彩蝶飞扬的日子》综合探索实践活动案例(美术、自然、信息技术、品社相统整)
(一)背景
针对城市里孩子缺少活动探究的体验,设计探究蝴蝶美丽踪迹的系列活动,通过探究,引导孩子们主动地思考问题,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探究蝴蝶成长的过程,描绘表达的方式,抒写美丽的风采,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新的感悟。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感受美丽倩影——走进自然观赏蝴蝶
带领学生去公园里寻找蝴蝶的过程,就是一个让美术走进生活,走向自然探究的过程。并结合探索提出问题。
活动二:追寻美丽踪迹——网络了解蝴蝶种类
以目标任务为驱动,围绕问题通过网络开展探究。拓展学习空间,丰富自然学科知识。
活动三:探寻美丽历程——追溯蝴蝶一生身世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探究。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渗透学科育德。
活动四:探究美丽表现——描绘蝴蝶各种方法
在美术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电脑绘画给了学生更丰富的表现空间,使之拥有更多的探索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经历。
(三)反思评析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好方法是亲历的探究。教师以蝴蝶的寻找、搜索、交流、表现为课程主题线索,引导学生一路追寻、探究。通过梳理并整合自然学科、现代信息技术、社会与品德等学科知识,有效充实教材,超越传统美术课堂空间,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如何开展跨学科教学设计?
深挖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育人价值
学术表达-唐晓勇:跨学科理念下“五育融合”的课程实践
寻访中国最具变革力学校 | 国家课程也能进行“跨学科教学”?看看杭州市京都小学的实验
新课标解读 | 郭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前进小学“新时期下小学美术音乐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开展跨学科专题学习培训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