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小桔灯”课程:乡野课程变奏曲
“小桔灯”课程:乡野课程变奏曲
目前,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正式出版的幼儿园教材为依据,并且一旦选定了某个版本的教材,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基本上按教材的安排来进行。的确,幼儿园教材是经过不断研究、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能够反映不同领域的基本要素,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依据,然而幼儿园教材并不能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唯一来源。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它们隐藏于幼儿快乐日常生活之中,隐藏于身边熟悉的环境之中。
一、课程背景
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环境资源,那就是大自然,大自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丰富的大课堂,小朋友可以从中吸取不少的知识和营养,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及动植物的生长过程都是好教材,它提供幼儿的知识是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直接拿大自然的事物做教材、教具,更有利于促进孩子对生活的理解,也更激发幼儿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瞿溪二幼正是地处农村,有着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李季湄教授曾向幼教界呼吁:“要办低成本、高质量的大众幼教”。所以节约低成本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理念,一种作风,一种精神。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但现在的家长很少带着孩子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如果老师在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后,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孩子去玩耍,在玩耍中了解自然,探索自然。那么孩子的智慧就在他们的经历中不断发展。其实无论是孩子美好情感的萌发、自理能力的发展还是孩子交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的提高,都和孩子怎样接触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条件,带领孩子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从而构建起独特的课程。
此外,作为农村幼儿园除了与幼儿教育的目标一致之外,还应具有具体化、现实化和社区性的特点,在幼儿园活动的目标、内容上更切合社区发展和幼儿实际,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自然地理资源。在瞿溪这个古老的乡镇,在教育经费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不追求豪华,充分有效挖掘和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整合和依托自然优势资源,是推进幼儿对自我、自然和社会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也是丰富和开发更多、更好、更有益于幼儿活泼、健康成长的幼儿园课程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内涵
瞿溪是一所百年古镇,有着充沛又厚重的乡土与文化资源。家乡的景、家乡的情、家乡的味、家乡的趣、家乡的俗、家乡的音,深深烙印在每个瞿溪人的血液中。
我更是钟爱瞿溪的秋天。秋天到了,田野里的桔子成熟了,那黄澄澄、金灿灿的桔子,无尽蔓延,一个连着一个,连成一片黄澄澄的天,置身于这一片黄色,就像置身于一片温暖、一片光明……
这一种光明就像一盏小小的桔灯,一直引领着我们的教育方向。而琦君先生的《桔子红了》更是浸润着我们每个文化细胞。我们多么希望这种文化,这种光明引领我们的孩子,用小小的却又坚强的力量为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点燃一盏温暖的小桔灯。
乡野课程将幼儿置身于真实的场景、情境之中,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网络活动,通过方案活动、系统教学、自主游戏等活动形式,让幼儿根据自身需要以观察、访问、调查、交往等活动方式,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乡野课程属半结构性的课程,教师的活动计划是弹性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活动过程也是开放的、互动的。通过课程的计划、实施、跟踪、评价、反馈等过程,让孩子在“乐玩、品玩、趣玩、寻玩”中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并构建具有自主性、乡土化、园本化的特色主题,真正让孩子感受乡土、体验乡土、回归乡土。
三、课程特点
乡野课程是一种绿色的、自然的、创造的课程,它将幼儿置身于真实的场景、情景之中,让幼儿根据自身的需要以观察、访问、交往、游戏等活动形式,在获得、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其情感、道德、创造、审美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乡野课程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
我们在幼儿园附近开辟种植园地,每班负责一块种植地,根据季节特点种植一些常见的蔬果,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观察植物,了解一些常见植物生长的常识,积累一些相关经验,同时我们还利用自然角创设乡野教育环境,内容投放根据季节特点不断变化,如春天饲养小蝌蚪、蚕、种子播种发芽等;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观察、探索,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卵——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脱掉尾巴——青蛙;知道种子——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成长过程。
(二)乡野课程注重多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教师、家长以及本地教育资源都包括在课程资源网中,让幼儿充分与环境中的人、事、物产生有意义的互动,通过参观、调查、操作、发现等,从不同的资源中获得不同的信息,促进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与经验。如幼儿在参观“田野收割”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收割稻草的“割——脱粒——装——运——晒”的经验;在桔子红了的季节里,幼儿来到了枝头挂满硕果的果园,获得了采摘桔子的“爬——剪摘——装——搬运——过秤——储存”的经验。
(三)乡野课程鼓励幼儿尽可能地进行真实的学习。
激励幼儿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和真实感受,从中获得直接经验是开展田园活动的主要特点,因此课程更多的是提供幼儿在现场中学习的机会,提供幼儿与真实材料直接互动的机会和条件,而不只是在虚拟的情境中模拟学习,如:在飘香的果园里,师生共同生成了“水果丰收了”、“果树妈妈本领大”、“水果的旅行”、“水果变成了什么”、“水果为什么是酸的”、“好喝的果汁”等一系列活动。果园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在现场中学习、与真实材料互动的机会,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学习、体验真实感受,获得直接体验,生成主题活动。
(四)乡野课程关注幼儿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与教师一起参与课程内容与方式的讨论、设计,活动中,教师靠以同伴身份的参与活动,观察了解幼儿活动动态,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空间、时间、材料的保证,使幼儿有足够的条件进行感兴趣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更多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依靠班级的实际情况而非完全依照事先的预设来组织活动,如在“田野趣事”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区域内提供牙签、小棒、剪刀、玉米、马铃薯、番薯、花生等工具和材料,由幼儿自己利用材料自制创作玩具,而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幼儿喜欢哪种材料?对这种材料的特性他们了解多少?我要关注孩子哪方面的经验?下一步的探索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等等。
四、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感受瞿溪的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了解家乡的古迹特产等;知道瞿溪是一个有自己独特文化的魅力古镇。
2.探寻、发现和欣赏瞿溪生活中特有的事物,提升表现和创造古镇独特美的综合能力。
3.体验家乡风土人情,加深对家乡独特文化的喜爱,逐步萌发热爱瞿溪古镇的美好情感。
(二)各年段分目标
班级
感受
体验
表现
小班
对幼儿园、家庭周围的事物感兴趣,会渐渐地关注、走近它,提出问题了解它。
喜欢摆弄和操作物品,对感兴趣的东西能反复尝试,百玩不厌。
能通过简单的说、画等形式表达对感兴趣的东西的喜爱
中班
对家乡特色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能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所关注的事物,提问次数增多、好触摸,在成人的帮助下积极寻求答案。
对贴近生活的乡土内容引发关注,会通过说、画、唱等形式表达出对它的喜欢。表达时热情高、注意力集中。
大班
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对熟悉的乡土内容能引起长期关注,对新发现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积极地运用各种感官大胆地进行探索活动,且有持续性行为,还会用标记符号记录探索情况,展开交流寻找答案。
主动地观察、记录、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会用图画、歌舞来表达对这些事物的喜欢,显得积极、主动。
五、课程构架
瞿溪的乡土资源充沛而厚重,需要我们进行挖掘、归纳和梳理。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既要保持乡镇资源的原色、原味、原点,又充分考虑生活性、趣味性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我们设定观乡景、察乡情、品乡味、玩乡趣、寻乡俗、听乡音六方面的内容。
内容
主题
主题目标
领域
课题名称
(举例)
组织形式
乡景
1.说一说,了解八仙岩的由来。
2.玩一玩,切身体会八仙岩的文化、建筑。
3.利用传说、收集图片等资料熟悉八仙岩,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社会
八仙岩的由来
集体教学
社会
游览八仙岩
亲子实践
艺术
五彩壁画
自主区域
社会
仙岩泉
小组交流
1.说一说,了解石岩屋的由来。
2.通过贴一贴、画一画、做一做,表达对石岩屋的喜爱。
3.通过亲子游览的方式切身体体会石岩屋悠远的历史文化、感受原始的自然美。
社会
清凉石岩屋
亲子实践
科学
有趣的小路
集体教学
艺术
美丽的枫叶
自主区域
艺术
奇形怪异的石头
作品展示
乡情
浙江皮革
1.了解皮革制品的多样性及用途。
2.初步了解用皮革做鞋子的制作过程。
3.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语言
皮鞋推车
集体教学
科学
不同的皮革
自主区域
艺术
妈妈的包
集体教学
社会
参观皮革市场
亲子实践
琦君文化
1.了解琦君散文作品,感受其作品的优美已经及丰富的想象创作。
2.愿意用语言、身体动作、美术创作来表达自己对散文作品的感受。
3.体会亲子之间的更亲密、更柔美情感。
语言
桂花雨
集体教学
艺术
桂花林
小组写生
社会
坑姑娘
自主区域
社会
琦君文学馆
亲子实践
家乡竹子
1.通过各种竹子游戏,让幼儿了解竹子。
2.对制作各种竹器具感兴趣,体验制作玩具的快乐。
语言
竹筒乐
集体教学
健康
勇敢的小兵
集体教学
社会
竹林亲子游戏
亲子活动
健康
竹小车游戏
分组活动
乡味
桔子红了
1.有参观、讨论、动手操作的好奇心和兴趣
2.初步懂得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研究,从而获得所需的知识的学习方法。
3.能与同伴、家长、教师共同讨论、合作,发展交往能力和协助精神
4.能通过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示丰收的场景,体验丰收的喜悦。
科学
桔子和柚子
自主区域
艺术
秋日画桔
集体教学
科学
桔子灯
自主区域
社会
摘桔子
亲子实践
大岙笋山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笋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及笋的多种吃法、作用。
2.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妙及趣味性。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幼儿知道竹和笋的关系。
语言
散文:笋娃
集体教学
科学
好吃的笋
集体教学
艺术
青青竹林
小组写生
社会
挖笋乐
亲子实践
家乡的瓜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主题活动,乐于进行尝试和探索,大胆质疑。
2.能根据问题搜索、整理有关的资料。
3.了解各种瓜的名称、形状,感受种类的多样性,学习分类。
科学
美丽的瓜园
亲子实践
语言
瓜瓜会
集体教学
音乐
冬瓜和南瓜
集体教学
美术
打扮瓜家族
小组活动
乡趣
田野趣事
1.通过参观田野等活动,了解秋天田野中的一些变化,感受秋天田野的美。
2.喜欢参加野外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言
春天的田野
集体教学
艺术
漂亮的野花
自主区域
科学
花儿来排队
自主区域
健康
走田埂
亲子实践
民间游戏
1.乐玩民间游戏,并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乐趣。
2.会创造性地游戏,并能初步改造材料,
3.乐于与同伴一起游戏,合作。
健康
老鹰捉小鸡
小组游戏
健康
炒黄豆
自主游戏
健康
丢手绢
户外游戏
健康
揪尾巴
亲子游戏
乡俗
二月初一
1.了解瞿溪传统节日“二月初一”会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感受体验传统文化。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孩子们在参观、访问、制作、品尝及快乐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了家乡小吃的魅力,了解传统的饮食文化。
3、感受京剧表演中的唱腔和身法,体验京剧的魅力,萌发对京剧表演的喜爱。
语言
挖土机找工作
集体教学
艺术
画彩蛋
自主区域
社会
叫卖
自主区域
社会
游玩“二月初一”
亲子活动
传统节日
1.感受节日的气氛,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
2.挖掘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启蒙教育
3.丰富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语言
春节“十二生肖”
集体教学
艺术
清明“做青团”
小组合作
健康
端午“划龙舟”
户外游戏
科学
端午“撞蛋”
自主区域
乡音
温州童谣
1.在了解温州童谣的基础上,愿意听、说、唱温州童谣,掌握8一10首童谣
2.能用说、唱、画、演、等方式创造性地表现温州童谣。
3.在颂唱童谣过程中提升对温州方言的审美力,培养热爱温州的情感。
语言
十二月令
集体教学
艺术
叮叮当
亲子互动
语言
送松糕
集体教学
语言
问姓瑶
小组互动
百晓讲新闻
1.在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学说温州话的兴趣。
2.学会用温州话想大家播报简短的新闻
语言
今天的新闻
集体教学
艺术
学唱“百晓讲新闻”
集体教学
社会
百晓大讲台
亲子活动
社会
我是主持人
自主区域
六、课程实施
(一)师生共同生成乡野主题
主题是乡野教育的核心架构,是围绕中心话题形成的一组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多领域经验的整合,它提供了幼儿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多种线索和可能性。在开展乡野活动时,一般根据幼儿兴趣、能力,以及教师的经验,依托园内外自然教育资源状况等,由教师或师生共同选择生成。这种生成性课程的产生和良好发展既不是由教师,也不是由孩子来控制的,而是教师和幼儿互动合作的结果,是师生在共同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后的“有感而发”、“有情创作”,是通过自由地发展想象、建设、提出问题,讨论,相互启发,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新的主题。
如“桔子红了” 的主题方案就是在一群孩子和老师的讨论声中逐渐形成的,桔子是我们家乡孩子的美食,但他们对桔子除了好吃,其他的知识却知之甚少。“什么样的外表的桔子才是最甜的呢?桔子有哪些营养呢?”,带着这个疑问和各种假设,老师带幼儿来到雄溪桔子果园,鼓励幼儿比较、置疑、发现、释疑。咦?为什么有些桔子肚子凹进去,有些桔子肚子凸出来呢?为什么有些桔子皮很厚,有些桔子皮很薄呢?桔子皮可以做什么?桔子又有什么营养?一天吃几个最适合?孩子和老师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互相启发,跳动的思维不断产生新的灵感和创意,“桔子红了”主题就在讨论声中诞生了。
(二)丰富多样的乡野主题活动形式
在实施乡野教育主题网络活动时,采用的活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如下:
1.主题生发
乡野课程是一组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经验整合,主题内容来源于幼儿,包括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社区生活。主题生发可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与教师的经验,园内外的教育资源状况,由师生共同选择。
选择主题可依据的标准有:
○从儿童关注的话题(谈话或疑问)中寻找主题
○从吸引儿童的事件中寻找主题
○从儿童的角色行为中寻找主题
○从儿童感兴趣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寻找主题
2.编制网络
主题网络的编制可以明确活动探讨的范围。主题网络的生发,可以由教师和幼儿通过“小问号”共同完成,一般先由教师根据幼儿在主题网络并在实施中根据幼儿经验、认知进行调整和补充,因为并非主题网络的每个要素都适合幼儿作进一步探索,所以应让幼儿对主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谈话、绘画等途径,让幼儿表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情况补充、修改自己的网络,如在进行“清凉石岩屋”主题时,幼儿在讨论中对石岩屋的由来很感兴趣,许多人提到了“为什么会有石岩屋?”,但对它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教师修改了主题网,增加了有关“美丽的传说”的内容,使它更符合孩子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随着主题网络的层层展开,每一级要素也逐步细化。将主题网中的要素“放大”,并以某一要素为新的主题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主题网络,这是本课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例如“二月初一”这一主题网络中,“集市”是一个要素,由于幼儿对它感兴趣,使其不断“放大”,引出叫卖、游玩“二月初一”、画彩蛋等活动。
主题网络在课程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由于主题网开展的线索是多方面的,因此,从主题网中生发的各个要素及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得幼儿在对主题的探究中,能获得各领域中许多有益的经验。
附“桔子红了”主题网络
3.系统活动
主要是教师针对主题核心经验所进行的相对稳定的、集中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活动,它以“小问号”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活动线索,使幼儿在问题情境中通过大胆设想、积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策略的发展。以在大组和全班开展为主要形式,如大班音乐活动“桔子丰收了”的一个系统活动。
活动名称
桔子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熟悉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学习双人合作表演动作,能根据不同情节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
2.引导幼儿探索如何用模仿动作表现桔子小树苗成长、摘捡桔子等动作。
3.帮助幼儿体验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快乐。
问  题  和  情  境
活  动  策  略
活  动  资  源
1.小朋友,桔园丰收的时候,农民叔叔都在做什么?(摘剪桔子)
2.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农民叔叔。
3.桔子树要长得好,它要喝好多好多的水,所以农民叔叔要怎么做?
4.桔子小树苗喝足了水,就慢慢长大了,它是怎么长大呢?
5.桔子成熟了,农民叔叔拿什么工具来摘剪呢?
6.用剪刀是怎么剪的?
7.农民叔叔摘剪了,桔子心里真高兴,它会怎么做呢?
8.老师用精炼的语言大致概括3段舞蹈内容,帮助幼儿记忆。幼儿表演时,老师不用语言提示动作。
1.回忆经验,引出课题(摘剪桔子)
2.引导幼儿探索并表现桔子树成长
3.幼儿创编浇水动作。老师选择其中编的好的幼儿的动作,集体跟学。
4.幼儿自由创编树苗成长动作。老师选定一个动作,集体跟学。
5.引导幼儿探索并表演摘剪动作
引导幼儿创编摘剪桔子动作。老师仔细观察,请出做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集体跟学。
分角色合作表演1遍
6.教幼儿庆丰收的动作
7. 完整表演集体舞
老师要求幼儿在做“桔子小树苗成长”动作时做自己创编的和喜欢的动作。
乡野里的桔子、农民剪摘桔子的动作,桔子的香味都深深的吸引幼儿
·视频、音乐、参观过桔园。
·提供舞蹈用的道具。
·有一定的韵律基础并桔子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及有摘剪的经验,在先前已经看到的事实基础上,幼儿的自创舞蹈部分更加具体、更加注重细节——即更科学。
4.项目活动
是对主题中一个值得学习的内容的深入探究,它的选择、开展是一个真正开放的过程,幼儿可以自己决定活动的进程与发展方向,教师以同伴和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其中,以适时的建议的方式进行指导,因此,项目活动中只能有预计的可能的活动线索,而不计划出活动的全过程,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适时的调整活动过程。如图:大班“桔子红了”主题下的“温州特产——瓯柑”的项目活动。
活动名称
温州特产——瓯柑
活动流程
1.回顾上次布置的工作
上次我请小朋友回去查看温州的特产,小朋友有没有查到?幼儿一一上报自己查询的资料
2.确定主题,分组寻找有关瓯柑的资料
第一组,了解瓯柑的生长过程
第二组,了解瓯柑的用途
第三组,了解瓯柑的未来发展前景
3.寻找资料
项目实施
1.制定方案
确定主题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经过一番讨论,幼儿自主组成三个研究小组,通过进一步讨论如何活动,形成初步的方案。
第一组
了解瓯柑的生长过程和习性
该组小朋友经过一番讨论,决定去拜访身边的农民,向他们了解瓯柑的生长过程和习性,并且详细地记录下来,再请爸爸妈妈帮助上网收集关于瓯柑生长过程不同时期的照片,然后全组汇集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第二组
了解瓯柑的用途
该组幼儿先是决定访问身边的家人、邻居来了解瓯柑的用途。后来他们有想到还可以请家长帮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最后再把所有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交流。
第三组
了解瓯柑的未来发展前景
该组幼儿决定上网收集有关信息,自我设计“未来的瓯柑”,可是不会上网怎么办,他们同样是借鉴前两组小朋友的方法,请父母帮忙参与活动进行上网咨询,然后再进行组内交流
2.实施方案
方案确定下来后,小朋友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在一周的课外时间里,他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有的走街串巷访问四邻,有的奔走于田埂小径拜访农民、参观果园,有的上网收集下载图片、信息。他们按照各自的分工忙碌着,又在闲暇之余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
在实践中,小朋友碰到了许多问题,她们都一一解决了。如:第一组小朋友联系不上农民,她们就请自己的爷爷奶奶帮忙,然后邀请爸爸妈妈一起去做这个寻访,同时家长也非常乐意,还积极主动的帮助孩子一起上网查询资料。还有第三组的孩子,对于瓯柑的未来,他们甚是渺茫,就请了一男孩的爸爸公司里的农品开发员来为他们讲课,共同设计瓯柑的未来设计图等等。孩子在这一切的实践中,不仅仅得到的是瓯柑的只是,更是一种与人沟通、学习的能力,对于他们一生都是受用无穷的。
3.收获展示
一周过去了,小朋友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课上,让孩子们组内协商好,再派几个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小朋友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一番讨论,各组幼儿代表纷纷登台展示。
第一组
这组的展示方式最为丰富:有的上网收集了许多有关瓯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有的找来了VCD光盘;有的带来了家里的《温州新志》;还有的带来了家里还是青色的瓯柑。她们借助图片、实物向大家详细地介绍瓯柑的生长过程和习性。不仅让大家美美的饱了一下眼福,而且使人对瓯柑的生长过程和习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要是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果园里参观一下。有的说到来年春天去看看洁白如雪的柑花,有的说要在炙热的夏季带柑园里乘凉,有的说要去饱览一下秋天瓯柑丰收的情景,顺便帮农民伯伯摘瓯柑。
第二组
这组的孩子也找来了不少的资料。她们根据自己收集的成语、古诗等和大家玩起了游戏。她们还找来许多描写瓯柑用途的作文片段,伴着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起来,使听的人仿佛身临其境。还有的干脆就是读自己写的小日记片段,热情地招呼大家到自己的家乡做客品尝瓯柑。在第二组小朋友声情并茂的描述下,大家对瓯柑的涌入有了深入的了解,还知道了一些关于瓯柑的历史:“瓯柑感是瓯海传统特产,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宋代主要种植在水心、吴桥、南塘一带,尔后逐渐扩移到三垟、梧田、南白象、茶山等地。座椅古人有‘有林皆桔树,无水不荷花’的诗句……”
第三组
这组的孩子想大家展示了自己描画的未来瓯柑的图画,还加上精心准备的介绍“你看,我们栽培出来的瓯柑形状多么奇特,有的像葫芦,有的像苹果,有的像香蕉等,它们不仅样子可爱,而且味道好,还有香味呢。保准你们吃了还想吃……”,让小朋友对未来的瓯柑向往不已,纷纷表达了急欲品尝一下的欲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幼儿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5)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_师乐汇_中国幼儿教师网
幼儿教师备课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主题活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什么是PY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