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樟树药帮在祖国的分布

樟树药帮在祖国的分布

看了才敢说是药都人
 

    省内分布情况:樟树药帮以吉安、赣州、南昌为中心,几乎占领了全省的全部药材市场。
    吉安是樟树帮早期打入的商埠。隋唐间,清江镇的药商、药贩就常到吉州(今吉安)买卖药材。明清以来,樟树药商纷纷到吉安经营药业。民国期间,吉安场面内药材行、号、店有四十余家,樟树帮就有三十一家。
    赣州的中药业基本上由樟树帮包揽了。赣州城内有条街,明代称“米市街”,清代叫“樟树街”,全变成了卖药的。协记号、玉记号、金近仁号、福隆药店,都是驰名赣南的老牌店号,均有一二百年的经营历史。民国二十六年(1937),赣州城内有药材店三十二家,全是樟树药帮开设的。
    南昌是樟树药帮实力最雄厚的地区之一。明崇祯年间,已有樟树药商在南昌经商。清乾隆时,樟树药商聂荣,在南昌磨子巷开设“全福堂”,是当时南昌较大的药店。清末民初,南昌近有四十家药店,大部分是樟树药帮的店号,其中著名的有黄庆栈,其次是樟树国药局、卢仁堂、元生药店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黄庆仁栈达列鼎盛期,营业客约占南昌市药业总数的四分之一。民国期间,黄庆仁栈一直是全省最有影响的大药店之一。清末民初,南昌市有近40家药店,樟树药帮开设的约占四分之三。
    除吉安,赣州和南昌外,江西省内各城镇都有樟树药帮经营的药材店号,遂川的天保药铺、乐平的张致和药店,都有300余年的历史,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此外,一些乡村墟镇也有樟树药帮的身影足迹。
   全国各地分布情况:

  在省外,湖南是樟树药帮涉足最早的地区之一。樟树药帮在湖南分布最广,店号最多、人数最多,几乎深入到湖南省的所有县城和墟镇,以致湖南流传有“无湖南不成粮子(兵),无樟树不成口岸”的谚语。
   湖南省有影响的老药店,如长沙的陈源裕、鄢福兴,常德的聂振茂、吉春堂,津市的聂隆盛、饶同仁堂、源远长,湘乡的聂顺兴等,都是樟树帮在清初?创办的。长沙坡子街长约一华里,是樟树药商汇集之地。著名的老牌大药店劳九芝,除老板外,上至经理,下至药工,全是樟树帮。
   樟树药帮进入湖南始于明代。最初以肩担车载方式,往来于湘赣边境地区贩运药材,以后逐渐伸向湖南内陆,形成了湘潭、常德两大中心。
   清初,常年在湘潭的樟树药材商贩已有二三百人。乾隆二(1737年),樟树药商向湘潭当局备案注册,取得牙行经纪行贴,正式开办起药材行,专为樟树客商代买代卖,成为湘潭第一家药材行。这以后,樟树药商竞相在湘潭开设药材行,包揽了湘潭全部药材经营。解放前夕,湘潭有药号38家,,其中樟树帮药店31家;有咀片店59家,其中樟树帮药店17家;有药行26家,全为樟树帮开设。
   湖北汉口是闻名全国的“九省通衢”,各地药商云集在这里。樟树药帮(即<武汉中药行业志)所称的“江西帮”)至少在道光以前就已经凭借汉口地利,作为药材转运中心,包揽了汉口的药栈和药材行,成了武汉地区最有影响的一个帮口。在汉口经营的樟帮药号主要有茂记、德记、亨记、万源记、忠记、永康、瑞昌、怡德和、怡丰等十多家,专营江西特产枳壳、枳实、车前仁、黄栀子等,兼营湖南所产雄黄、朱砂和水银。清代末年,樟树药帮在武汉的从业人员有300余人,居武汉所有药帮之首,可以左右武汉的药材市场。
   除武汉外,湖北省大多数县份,特别是产药地方和交通要埠,如宜昌、老河口、巴东、资丘、监利、咸宁、阳新、通城、崇阳、蒲圻一带,樟树药商、药工都相当多。
    樟树药商在四川重庆经营药材,也有300年以上的历史。四川是我国重要的药材产地之一,也是樟树药材的主要货源之一,因此,重庆便成了樟树药帮在四川最本的经营基地。在重庆,樟树药帮开设了20多家字号,主要有裕隆恒,聂开泰,-陈怀记,保安堂等。
    以重庆为中心,樟树药帮分别向成都,灌县、绵阳、泸州、宜宾、万县、南川等地发展,直到甘肃岷县和碧口。
   除樟树、湘潭、汉口、重庆4个中心外,樟树药帮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甘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香港、澳门等地、都留下了自己的业绩。
   樟帮在广州、香港设庄,约始于清道光年间。初时,广东南雄、曲江一带的樟帮药店,于广州开放后,乘“洋药”集中香港之机,纷纷扩充为内销批发药行,派员驻广州设庄,采购“洋药”。咸丰、同治年间,樟树广浙药号兴起,多至七、八家,后派人往广州、香港办药,并改陆地(越大庾岭)经为海路运药,经上海、九江回樟树。光绪年间,各地樟帮药店在广州、香港设置的专庄已达20余家。

 

1、堂会组织
   樟树药帮没有总体组织,各地都有各地的组织,相互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堂会,是各地药帮的组织。樟树药帮有各种堂会组织,不同身份的人参加不同的堂会。各地的组织名称虽不相同,但活动内容大同小异。
   药商、药工参加了堂会才算入了樟树帮。只有入了帮才能在本帮药材行,号、店、庄工作。参加堂会时,都要交纳一定的堂会金(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
   以樟树、湘潭两地的樟树药帮堂会组织为例,便可知道堂会的构成情况。
   樟树镇的樟帮有“三堂”,即同仁堂、守信堂、集贤堂。同仁堂由各药材行号店的老板参加;守信堂由各药材行号店的朝奉(经纪人)、掌柜组成;集贤堂则是伙计们的组织。
   湘潭的樟帮有“八堂”:全美堂、崇谊堂、崇庆堂、崇福堂、福顺堂、聚福堂、怀庆堂、公正堂。八堂中,以崇谊堂执牛耳。崇谊堂是樟帮各药材行号店老板的组织,崇庆堂是所有老板、朝奉、帐房、伙计、学徒都要参加的组织;崇福堂是买货客(采购员)的组织;福顺堂是川货客的组织;全美堂是药材行老板的组织;聚福堂是汉货客的组织;怀庆堂是怀货客的组织;公正堂是统一校秤的组织。
   各堂的组织,有的叫董事,有的叫首事,也有的叫堂长。头领由各行号店轮流担任,一年一换,称之“值年”。后来,一般都由推举而产生头领,被推的是在本地有影响的大行号老板和有威信的朝奉、伙计、徒弟。
   药帮的活动中心在樟树三皇宫。三皇宫的前身是药王庙,光绪十三年(1887),由樟树药业界集资兴建。宫内正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同时供奉历代医药界圣医妙手祭祀歌曰:“伏羲居首二神农,三代轩辕黄帝宗。扁鹊神功居第四,五名华佗妙神功。仲景居六七叔和,惟一先生八代中、第九时珍天士时,十一位是皇甫公。太极仙翁居十二,孙思邈十三宫。”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三皇宫要举行盛大庙会。各行号分别聚餐庆贺,并请来名班演戏、历时半月之久,热闹非凡。每逢除夕,各店家还必须到三皇宫内张灯点烛,焚化纸钱,向药王礼拜辞岁。大年初一,药界同仁齐聚三皇宫团拜,恭贺新禧。
2、一般规矩
    首先是用人的帮规。樟帮各药材行、号、店、庄都不准招收非临(江)、丰(城)籍的人做学徒,也不准请非临、丰籍的人做伙计。
    其次是樟帮成员约束的常规。在樟帮内部,无论先生、伙计、徒弟,都不准赌博、嫖妓、偷盗、抽鸦片,不准不准挪用客款,挪售客货,不准携带家眷(清末以后渐松),不准与当地妇女结婚。如有不良行为,即行扣押被服行李,经公议后予以开除,并通报全行业,永不录用。
    还有药材交易的常规。樟帮讲信誉,在交易上不瞒称、不吃价,不短斤少两,也不贴称、贴价、贴行佣。他们曾盟誓:“公平交易,远近无欺;如有瞒称、吃价,永世不昌。”交易上的常规还有一条:不论品种,不论数量,凡药材成交,必得通过药行。佣金只收卖主一方,买方不负担任何手续费。违者,与买卖双方断绝交易关系。
3、学徒规矩
    由于樟帮收带学徒不带外人,所以学徒与老板(师父)之间大多沾亲带故。尽管如此,帮规依然很严。学徒一般要三年出师,不满三年不准回家。在学徒契约中明文规定:“如有走南逃北、与店无涉;如有亏空,荐主负责。”学徒期间,师父提供食宿,每年还付给学徒三吊零花钱。学徒须做到三稳:身稳、手稳、口稳,即不嫖不赌,不偷不盗、不多嘴多舌。学徒工作繁重,除洗药、切药、收、晒药材外,还需做大量家务劳动,如上、下店门,挑水、扫地、磨刀、:帮厨等。晚上还得打纸媒(备吸烟点火之用),去麦冬芯(用牙齿或工具抽去麦冬内芯)。旧时药店多敬奉财神赵公元帅,药王孙真人(思邈)、观音大士等三尊神,徒弟每日早晚须装香敬神。师父告诫学徒:“清晨早起要思量,爽快穿衣急下床,抹锅洗灶宜洁净,洗面装香敬药王。”
    行、号、店三家的学徒学习内容各不相同,大店号与小号的要求也不一样r大店号分工细,各有专司,学徒很难掌握全盘技术;小店号人手少,从刀、槽、杂直到挑水做饭、打扫工卫生帮老板娘带小孩等一应杂役,几乎都要承担。
    学徒期间,第一年店家学徒白天打杂,早晚习字。药行学徒则白天除打杂外,还要学复秤、包包,晚上要读各种药行“行规”。第二年,店家学徒学洗、润、刨、铡、桫、炙等诸般炮炙方法。药行学徒则学习打行情、抄报‘盘、送货取款等,晚上则都要轮流负责门卫。第三年,店家学徒增学配制丸、散、膏、丹法。药行学徒开始参与下河、起坡等业务工作。三年中,每日打后学徒才做功课,然后在柜内打地铺睡觉。第二天拂晓便须卷起铺盖,打扫场面,开门迎客。天天如此,不能有丝毫懈怠。只有待新的学徒来盾,老学徒才可以“师兄”身分指令“师弟’做若干苦差事。
    学徒的伙食费、理发费均由老板负责。学徒每月理发3次,每年可领取雨伞、薄房各1把,油鞋1双。茶叶、黄烟由店号统一采买,共同使用,零花钱除老板每年给三吊外,还有两个来源.一是靠老板打麻将抽“头子”,二是靠接待顾客捞点小费。
    学徒也需要背读《药性赋》,’《汤头口诀》,兼习珠算。其他的药业知识,多为实践经验,由师父口传心授。如炮制中药时,徒弟动手,师父指导。学徒满三年后,一般还须“谢师”(也叫“参师”)一年,继续帮师父处理药务,工资由师父定。一年之后,学徒方可自行开业。
4、造福同仁
    药帮是在樟树药商外出经营过程中结成的,因此,在诸多的帮规中,还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造福同仁。
    在樟树药帮内部,有一种互助精神。如药材余缺调剂,就体现了这种精神。药行给本帮药号之间调剂,回佣只计“9506",即每百元回佣4.94元;而给外帮调剂,则以“9487”计,即每百元须收佣金5.13元。同时,药行必须为本帮药号调剂。药号给药店供货,也是优先供应本帮药店,特别是紧俏药材,控制给外帮调剂和供货。
    如果药帮内部出现矛盾和问题,则由各堂会负责解决。劳资关系、各层次关系,均是如此。一般是由各堂董事、首事代表各自的利益进行谈判、协商。
    药帮还负责与外帮及当地各方面的交涉。对于外帮或当地的欺侮,樟树药帮同仇敌忾,团结对外,忠实地维护本帮利益。如民国三十二年(1943)湘潭的樟树药帮与当地南货海味店老玉春堂的纠纷就是这样。老玉春掌柜杨季棠因平日与樟帮义隆行不和,便利用一场误会,煽动他人打死义隆行内事老板王森林。樟树药帮即派出各堂董事、首事二十多名代表,则湘潭法院告状,并请了大律师出庭。后虽经商会调解由老玉春堂负担了一切费用,樟帮仍集体行动进行经济封锁制裁,终于逼垮了老玉春堂药。
    药帮还负责本帮福利。樟帮成员客居异地,风俗习惯常常同当地不一样,但他们都致力保持乡梓风俗。为增加公共福利费用,各地樟帮都广置田产、山地、房产。樟帮还非常重视教育他们办起中、小学,作为培养樟帮子弟的基地。如湘潭有临丰小学,重庆有赣江中学、临江小学,湖南浦市镇有豫章小学……长沙的樟帮还给七十岁以上的乡人做生日祝寿。不少地方还购置了樟帮义螺。为了沟通家乡信息,许多樟帮行、号、店设有信房,信房雇有信客,专门往来于家乡与客居地之间,携带物品、信函,接送家眷,回乡招聘人员。
   上述帮规,执行时极其严格,有如药帮的法规。若想吃稳“药饭”,从业人员必须遵守帮规。即使是家财万贯的老板,如有违犯帮规之处(如雇用了外地学徒或伙计),也将遭到攻击和处,并被同行人鄙之为“卖饭碗”。帮规,俨然是樟树药帮的习惯法。
    事实上,帮规是樟树药帮的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体现。在招工用人方面制订的帮规,实际上是为了行业、地域垄断而定的劳动用工制度。堂会则具备了行政职能,大凡调整劳动关系,调解同业纠纷,维护药帮利益,进行公益事业,都是堂会的职能范围。而交易方面的帮规,则是樟树药帮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有力措施,是樟树药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历百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当然,帮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局限。如招工用人上体现出来的狭隘性,对学徒的剥削性等都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如此,帮规在樟树药业的发展史上,还是有其积极作用的。有的帮规,至今尚有遗存,如中医中药学徒,尽管建国后中医中药人员改为由中医,中药院校培养,但在樟树地域仍保留有中医中药带徒的学习方式。

 

结束语:大家看完以后有没有对樟树药都的历史和发展有更深层的了解?正是这浓重的历史才造就了今天樟树药都的美誉。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爱护自己的家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药都樟树药帮历史文化
中草药批发
全国13大药帮之一——江西建昌帮
中医人物志 | 与中药结下一世缘
一旦入行尝百草 终生济世起沉疴
樟树药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