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阳2
邹衍的一生(2):对宇宙的认识方法——天、地、人三才说(2010-02-25 18:55:36)
标签:

杂谈

分类: 邹氏文化

三、对宇宙的认识方法——天、地、人三才说的运用、发展与影响

 

邹衍对宇宙的认识方法,是用推理的方法。具体地说:

 

1、从空间上来推衍

 

《史记·孟荀列传》说,邹衍认识世界的方法,首先是必须先验证小的事物,然后由小推到大,以致于大到无边无际;另一方面他又由近及远:邹衍先从中国的知名的大山、大河、大山谷、所产的飞禽走兽、水土种殖的植物、各类货物中的珍品推论起,一直推论到大海之外,人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水经注》卷八《济水二》记载:邹衍说他登上缗城而眺望宋国的都城。缗城当离宋都不远,杨守敬《水经注疏》说:缗即汉东缗县。就是金乡县所管辖的地区。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缗县条说:是夏代的缗国。春秋时属于宋国。《春秋·僖公二十三年》齐侯征伐宋国包围缗。杜预注说,“缗为宋国的城邑。高平昌邑县东南有东缗城。汉置东缗县。晋不设县。旧城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二十里。”从时间上看,此事该发生在齐闵王灭宋之前。邹衍既是稷下先生,外出考察当然是没有问题的。登上缗城而眺望宋国都城的方法,是由近及远的方法。按此推理的方法,我们还能望得更远。大约邹衍的“大九洲”的地理说即是这样推论出来的。

 

2、从时间上来推衍

 

邹衍一方面由当今推至上古:“先说当今,往上推至黄帝。”(《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是逆推法。如何理解这句话呢?王梦鸥说:“所谓‘今’,当然是指周之火德,以上至黄帝,当然要像《应同篇》所记黄帝的土德为止。”(《邹衍遗说考》第 120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66 年3月出版)即以五行相胜说来推衍,因为周为火德,火克金,则商为金德;金克木,则夏为木德;木克土,则虞为土德。虞为黄帝一系君主,从而推到黄帝,得出邹衍所说的“虞土、夏木、殷金、周火。”(《准南子·齐俗训》高诱注引《邹子》)这即是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观,也即五行相胜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记载这里的各种制度,从而往上推衍到很遥远的古代,甚至于到天地未产生之前窈窈冥冥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其方法也是逆推法,当用五行相胜说。但具体推论过程还不清楚。

另一方面,他又由上古推至当今:“称引天地剖判以来,”(同上)即从天地还未产生以前往下推衍。这正如王梦鸥所说:“我们怀疑这一部分或是据‘相生’的原则来演讲天地万物(五行)的生成以及五行四时的转移。”也就是用顺推法,以五行相生说来推衍。以一年四季为例:春为木,木生火,则夏为火;火生土,则季夏为土;土生金,则秋为金;金生水,则冬为水。而这套学说正是邹衍为齐国明堂制度设计的方案。

《尸子》说:“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上与下就叫‘宇’,即是空间;从古到今,就叫‘宙’,即表示时间。”可见宇宙即是空间加止时间。邹衍的学说从时间、空间来推衍,这是他对宇宙的看法,也就是说他的宇宙观。因为我们从邹衍这种推衍方法,看到了邹衍的宇宙观。他认为,在天地未产生成之前,宇宙是混沌一团,说不清楚其原状是什么。这里包含了宇宙是无所谓开始的思想。这也可以说是邹衍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这种思想是受了老子的影响。邹衍所说的“天地未产生之前,窈窈冥冥不可考究的混沌状态。”即是《老子》第二十五章所说:“有一种物质是混沌状态,它在天地产生之前就有了”的“道”。这种物质的原始状态。当然老子的宇宙观更为复杂,邹衍只是继承了老子思想中唯物论的一方面。邹衍的“大九洲”说,这种以小推大,由近及远的推理方法,实际上是以有限而推论出无限。这可以说是对宇宙的无限性的相对理解。这种思想与庄子《秋水》所描绘的宇宙空间之无限大,也很相似。

 

3、天、地、人三才说的运用与发展

 

由上可见,邹衍的宇宙观,从他对时间与空间来推衍;从顺推的五行相生说,主要讲天(大自然);逆推的五行相胜说,主要讲人(人类社会历史);从由小推到大,由近推及远的“大九洲”说,主要讲地(地理);可见其包罗万象,十分丰富。这是春秋战国的天、地、人三才说的运用与发展。

关于天地人三才的思想,是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经常讨论的问题。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具有一焉。”(《老子》第 25 章)在老子看来,道、天、地、人为四大,其顺序人排在最后一位,可见人的地位在老子看来在道、天、地、人四者之中极为次要。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上)从人、地、天、道、自然的顺序来看,人是最低层次的。

其次论及天地人三才思想的是春秋后期的范蠡。他说:“要保持满盈的就与赞成天,要使自已稳定而不被颠覆的赞成人,省事而想招惹麻烦的赞成地。”(《国语·越语》)又说:“有圣德的人上能知道天,下能知道地,中能知道人,这就是能禀赋天地平和,用这个来图谋天。”(《越绝书·外传·枕中》)在之后,《黄老帛书·经法·六分》说:“取得统治天下的道理,不仅要懂得天,而且要懂得人,还要要懂得地。要懂得天地人三者参同在一起,这样才能取得天下的统治大权。”《鹖冠子·度万》认为,天文、地理与人相同,所以说:“知其无道,上则乱了天文,下则灭了地理,中则断绝人和,这样他的治理国家就只见头与尾,而缺乏中道。”看来道家对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不如儒家讲得明确。《孟子·公孙丑》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已经透露出人在天地人三者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思想。而荀子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参。”(《荀子·天论》)而且在天地人三者中,他明确地说:“人最为天下贵。”(《荀子·王制》)可见儒家比道家更注意人在天地人三才中的地位。韩非受荀子的影响,他也有“人为贵”的思想。他说:“聪明智慧与先天的素质有关,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则靠人后天发奋,凭借着眼睛来观察,以耳朵来倾听,依托着天生的智慧来思考。”(《韩非子·解老》)这里韩非也很强调人后天的努力。

《易传·说卦》说:“使天能成立的基本道理(法则)是阴与阳;使地能成立的基本道理(法则)是柔与刚;使人能成立的立道理(法则)是仁与义。”《易传·系辞下》又将“天道”,“人道”,“地道”,这“三材”(《集解》本作三才,《说卦》也作三才。)以两相乘,所以得“六”。认为“六”不是别的什么,它就是“三才”的道理。”因为它是从三材演变出来的。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 1997 年 6 月第一版,第 592 页注:认为这话是说“《易》卦六爻乃象天地人三才,上五两爻象天,四三两爻象人,二初两爻象地。”)由此可见《易传》关于天地人的论述比以上诸家的说法更为具体。

邹衍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了天地人的广博内容,这可说是受老子等道家,以及儒家孟子、荀子思想的影响。在老子那里,天地人是比较抽象的。到《易传》较为具体,而在邹衍那里要比老子更充实得多。甚至比《易传》更具体得多。其天地人的学说,已经具体化为五行相生说,五行相胜说的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的地理说。这是邹衍对天地人三才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4、天地人三才说对屈原的影响

 

邹衍的思想还影响了同时代的屈原的思想。屈原(约公元前 340~278年)战国中后期楚国贵族、诗人,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天问》是反映他哲学思想的代表著,载于《楚辞》。它总结了上古至战国初中期,特别是邹衍关于天的认识,并对荀子的《天论》有直接的影响。而对东汉王充的《谈天》、《说日》,唐代柳宗元的《天对》、《天说》与刘禹锡的《天论》等都有相当的影响。这就奠定了屈原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关于对屈原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参阅刘蔚华、苗润田著《稷下学史》第九章屈原。)这里我们要作简单述叙:

屈原的《天问》反映的思想,是继往开来的,他大约相当于邹衍与荀子之间。也可以说是屈原继承了邹衍以前的关于天论的思想,而开启荀子的《天论》之说。

《史记·屈原列传》、《楚世家》明确记载,楚怀王十八年,屈原出使齐国。当时邹衍是有名的稷下先生,正在稷下学宫。屈原当然要到稷下学宫会见邹衍等有名的学者,与他们探讨当时学术界的热门话题。邹衍的天、地、人学说就是在这时为屈原所接受。而在他的《天问》中明显反映了出来。

关于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即宇宙的发生论问题:《天问》说,关于上古的开端如何形成?这是谁传说下来的?天地还未形成,依据又是什么?黑夜与白天未能分辨,一团混沌状态,谁又搞得清楚?在天地未生成之前,只有大气充满,这种无形的样子谁又能认识呢?关于天地生成的种种传说,他都明确不信。他认为:关于天地未形成以前的恍惚状态,是荒诞的人传说下来的。所谓开天辟地的巨神鸿灵,那是混乱不堪的传说,并不值一谈。屈原对于创世说也持否定态度,他问道:创造人类的女娲的奇形怪状的身子又是谁造出来的?屈原明确提出“阴阳三合,”即天地人三者的结合,本源是什么?又是怎样变化的?

这些正是讨论的宇宙发生论的问题,也是邹衍所研究的专长。王逸释“三合”为天地人三者的结合,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春秋战国思想家们经常讨论天地人的问题。当然,进一步说,“阴阳三合”当指气与阴阳的结合。《谷梁传·庄公三年》说,单独只有“阴”是不会产生什么的,单独只有“阳”不会产生什么,单独只有“天”也不会产生什么,只有阴、阳与天三者结合以后才能产生新的东西。这是说天与阴阳三者绘合而后产生了万物。这与《湘夫人》记载:“乘坐清啊气驾御阴阳”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这里所说的“清气”实是指天。《国语·周语》说:“气无滞阴,亦无散阳。”也是讲气与阴阳的关系,只是从另一角度来说明罢了。总之都是说明“三合”是气与阴阳三者的统一。这也正是屈原所说的气与阴阳为“阴阳三合”。我认为这屈原把稷下先生邹衍等的思想从总体上给予发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

邹衍是战国时代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深观阴阳消息”,即专门研究阴阳消长的道理。而《天问》说:“天的法式是讲阴阳消长的道理的,”具体地说,这个道理即“阳气离开人的躯体,人就会死亡。”这种思想明显来至邹衍。

“使天能成立的道理(法则)是阴与阳。”(《易传·说卦》)这反映了邹衍的学说的核心。“使天能成立的道理(法则)是阴与阳。”这就是说,阴阳是天道的根本。也可以说邹衍天论的核心是阴与阳。这是解开邹衍是阴阳家代表人物核心秘密的一把钥匙。这与屈原的“阴阳三合”之说不正好相符吗?

屈原从地理上讲“九州”,《天问》问道:九州的地势交错综复杂,禹又如何划定?而川谷为什么那么深?又《离骚》也讲到:“想那九州的如此广大啊,”这与邹衍的“大九州”地理说当然不会没有关系。

0

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存山 | 天人合德:性善与成人
《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
周易算命
韩建君真解何为阴阳家?
易道阴阳和实生物——宇宙和合论
【任蜜林】纬书的宇宙图式与古代的宇宙论传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