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碑林

朝圣路上

——西安篇四:碑林,众星云集之地

/小蛮

 

 

我一直很佩服能把书法家们的字刻到石头上去的工匠们,怎么那么高的水平,刻出来的法帖正好和原作一模一样,以至于让欣赏石碑的人,如同欣赏到了那些已经消失在战乱、损毁、丢失等等中很久的原作。而纸很容易就坏了,可石头却不会因为被摸的次数多,被放置的时间长了,就毛边了破了。这就是石碑的妙处,它不漂亮,它却比不漂亮的东西皮实得多。古人肯把最优秀的书法作品刻在石头上传承于世,也是古人实事求是的结果,而且古人老实,不拍马溜须,只挑最高艺术水平的字刻,就算是皇帝,你写得不好,也没人捧臭脚。

我和母亲那天去碑林的时候,碑林的游客恰好很少,三三两两在被玻璃保护起来的一座座石碑中转着,这边忽而出来一个人,远远地看自己面前的碑不去打搅别人,让你并不觉得他的存在。而那边又有一个人转过去,久久地不再出现,让你觉得自己才是这里的主人,可以独占这不算很大但非常幽静的展室。

《开成石经》是由一面面巨大的石碑组成的石碑群,古时用来给学子们做经书校对用的,现在都被玻璃保护了起来,一面面反着光,若真用来做校对,能把校对人的眼睛看花了。所幸我不用拿着抄好了的经书来这里对字,不用头昏眼花地逐字去看有没有抄写错误,我只需偶尔两手扶住大玻璃,鼻子贴在上面,瞪着眼睛,嘴里哈着气,不胜了了地看着这些很多年前被人刻在石头上的字。

这些字每一个单看,都很漂亮规整,点化之间充满法度,可一行行看,每个字又都充满个性,体现出书法家对个体的一种尊重,所以一竖行下来,并不是像用尺子比着那样两边标准的齐宽,只是有一根隐含不见的轴在那里约束着每一个充满性情的个体。通过它们,我看见了古人质朴的生命态度,少名利少虚假做作之气的学问态度。

你不能把这些字单纯地看成书法艺术品,其实它们也是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状态的写照。所以在唐人张旭的《肚痛贴》前,我明知摸不着那些字还在反复摸着那些玻璃时在想:作为一名艺术家,你还得有一种自由的精神在骨头里,那蓬勃的,不管不顾一切世俗约束的精神,虽然在作品中终于被一声呼啸释放了出来,但首先得有一个能培养出这种自由精神的时代,否则一切都是妄谈。在一个崇尚假话空话阿谀奉承的时代,自由自在有些癫狂的张旭怕也是要窒息的吧?那么我这样爱张旭的《肚痛贴》,究竟是因为《肚痛贴》美呢,还是张旭的自由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

西安碑林没有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但有他的《多宝塔碑》,虽然我爱张旭活泼洒脱的气质,但颜真卿古朴方正的性情也对我同样有强烈的吸引力。每看他的字,我都会纳罕为什么老颜下笔就能直觉出怎样结字最美呢?他究竟怎么做到的?当然我不否认大师曾经苦练毛笔字,但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对汉字直觉地捕捉美的能力,恐怕练一辈子也练不出个什么成绩吧?就算是我这个外行看,那一撇一捺稍稍挪个位置恐怕就由拙意盎然变成媚态十足了!无法想象如果我喜欢的这些书法家个个是讨好主子的人,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还会有《兰亭序》的飘逸、《祭侄文稿》的痛意淋漓吗?后人除了允许他们单纯地和书法有关,还能允许他们和权钱有关吗?陈列馆中的这些石碑是可以卖上大价钱,但这些负有传承使命的石头本身不是来自于钱,它们本身只出自于自然。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我这样在面对这些石碑的时候,可以与这些伟大的书法家做精神上的交流,我的眼前关于书法的技术与艺术全部都隐去了,唯有大师们的精神从石碑里向我敞开他们的心扉,让我清清楚楚看见他们闪耀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灵魂力,不屈的力量,战斗的力量,敬畏的力量,柔顺的力量怎样让这个民族渡过了一个个苦难的时代,怎样把文明的种子代代相传。虽然在锅碗瓢盆的日常生活中,你看不见他们,好似只有在这样的博物馆中,他们才能与你谋面让你记得他们在历史中存在过,但其实他们的灵魂早已通过生老病死在我们的毛发、指甲、悠忽一闪的念头、日日的所作所为中悄悄存在着,并把我们所有人通过时间集结在一张网中,让我们顺着这个文化的大网,把握到人性的脉搏。

西安碑林另有一样好,就是她有一个展室有现场拓片,母亲因从小生长在西安,小时候经常在大雁塔那里看见人拓片,就对拓片一点儿不稀奇,且嫌站着看拓片累,就找了地方休息去了。而我头回见自然就好奇,站在那里看师傅从刷纸到沾墨一点点把一张白宣纸变成了一个完美的拓片,不但不觉得累,居然因闻着那墨香还甚是享受,好像因为离着这些宝物非常近了,从而自己也沾了些墨香味儿,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一连看了四面碑被拓片,师傅在米芾的《四条屏石碑》上来回揭纸,我就跟着连连仰慕。米芾偷别人东西,赖别人东西,对着石头磕头的故事被窝老师以前都给我讲过,因被窝老师说“小蛮对艺术的癫狂和米芾对艺术的癫狂十分地像”,所以我对米芾这人就有特殊的好感。就在米芾《四条屏石碑》旁有两个柜台在卖拓片,一看之下,不菲的价格还是吓了我一跳,像割肉一般让我疼了下:这么贵,还怎么买得起嘛!黄庭坚、米芾、王羲之的字等等都是好几百元,若凡是喜欢的都买,那今天不就走不出去这个门了吗,不得破产了吗?我往门外走了几步,可那柜台吸力不一般的大,生生又把我给拽回去了,我跟自己说:算了,只买那幅最小的《肚疼贴》吧,就这都不便宜。可买了两张肚疼贴后,看看米芾的《四条屏石碑》和黄庭坚《五屏诗碑》又把我的魂儿给勾了去,怎么办,两套字都如此喜爱,可口袋里的钱只够买一幅的,要谁不要谁,就像坎了哪只手一样让我痛苦,各五百多大洋啊,买这不能吃只能看的劳什子不是找大米骂吗?

想想还是和米芾感情深厚,于是舍弃了和我没啥太深感情的黄庭坚,终于把米芾的《四条屏石碑》装入了我的大纸袋。临出门,我还像对黄庭坚、王羲之等人犯下了滔天大罪一般,觉得自己太不是东西,怎么能爱钱超过爱这些宝贝拓片呢?

这感觉一直伴随我参观完整个碑林,以至于出了碑林的大门还想再买张票回去补买几套。幸好老妈在碑林大门外发现了一家也卖拓片的店子,拉着我进了门,让我高兴的是,这里的拓片比碑林官方的拓片便宜了许多,一幅《兰亭序》卖120元人民币,因我买的多,老板给我便宜了些,变成了100元一幅,我一口气买了十幅,这就有了给句容聚会上用的见面礼了。老妈见我买这么多十分想不通,待我告知是送人的,她又满脸不高兴,我一下子醒悟过来,怎么只送朋友不送老妈呢?于是我告诉她,这十幅里有一幅是她的,她这才脸上有了笑容,也不嫌我买的多了,不但不嫌多,还帮我掰着指头数有多少人要送。

因这老板要价不高,我又加买了明刻的《怀素千字文》,像得了多大的宝贝一样,后来走起路人都洋洋得意了,脚后跟都颠了起来。

从书法碑刻馆出来,有条路通到另一幽静处,拐过去看到一个建筑群,上书“石刻艺术陈列馆”(大约此名,有些记忆模糊了,请朋友们谅解),几阶台阶下去,却由狭窄的通道变得豁然开朗,一个庞大的古代佛像造像展室在我还没有料想到前,就在我的眼前散发着一片柔和的光芒,一下子就把还站在台阶上的我带入到了神的世界,每一尊造像柔和得不像石头,而真真实实是佛的心在向我昭示:这样的笑容只来自于无我的佛性,纯净而美好,在众多来自于佛的目光交汇下,仿佛轻柔的水波可以抚平被社会羁绊得狂躁的我们,可以让人忘记令你迷失的那个充满沟壑的世界。站在众佛的中心,我的心也像他们一样透明了,甚至忘记了种种善恶、情缘,而愿意归于这样的世界。我明白这些佛像之所以能有佛性的相,是雕刻他们的艺术家深度理解了佛性所致,他们跨越了时间的区别,跨越了空间的区别,跨越了众生的区别,给了当下的我以光明。

站在那里我什么都不想,都不做,希望自己的灵魂能藉由佛的目光而被剥去层层土质的外壳,重新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就这样站了一会儿,忽而明白了六祖师兄神秀的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指佛性初现的菩萨应日日勤修勿使佛性再度蒙尘的意思,进而思索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更高的一个境界,但神秀的这个阶段却是不可跨越过去的,没有神秀的这四句诗,就没有六祖的这四句诗。

得到这个感悟让我大大的快乐,竟超过了得到几幅拓片的快乐,身子一下子仿佛也轻了,内外都光亮了起来,很多概念,艺术的,诗歌的,文学写作上的,在这个瞬间于我的思考中水乳交融,一个点一个点通透下去,前途一片光明。

我克制着微微哆嗦的身子,坚持着拍照,一尊尊佛像过去,我竟然泪光闪闪,在这样的爱面前,我没法不感动,此时我只是六道众生中的一员,却感受到了佛给六道众生全部的爱。这种爱无处不在,即使每一块石头里蕴藏的都是:释尊穿着各个时代的衣服,在哪怕很微小的石窟里给我们讲经布道,可我们听了吗?可他因为我们不听就不讲了吗?

这感悟袭击得我如此深透,以至于等我后来从碑林出来仍然神思恍惚,人还有些傻乎乎的,被母亲拉扯着又转了碑林周围的几条街道,竟不知道累。在一家小餐馆里吃了饭,算是才歇了口气,脚这时候才知道疼,万箭穿心般的,我的脚底板火辣辣疼了起来。凳子很高,我悬空着两脚,不让它们受一点儿力,为的是歇好了,一会儿还得往火车站呢,在西安这地方,我可没车,只能老老实实跟着老妈坐公车。

在我们告别碑林的时候,我还在念叨有几幅字我没买,抱怨自己挣得太少,不得不忍痛割爱。母亲劝我:西安很近,过两年你不紧张了,你还可以再来,那会儿喜欢啥买啥不就得了?

我有些愤愤不平:可是再过几年就涨价了,黄庭坚那幅字,不得卖一千啊?

碑林不知不觉就在我们身后离我们很远了,自它发射而出的街道也快被我们走到头了,我知道它还将长久地存在下去,因为在它的内部,艺术始终散射着智慧力量,从而吸引着那些游散在各地的心灵向它靠近,不分时代,不分阶级,不分人种,努力地去亲近它。

点点星光汇聚过去,它就是一个银河系。当它在自我认识中旋转时,它令我们的夜空不再恐怖。

再见西安,现在我要去取我的行李登上向句容行进的火车了,去见我的那些热爱艺术热爱诗歌的朋友们了,虽然我马上就要离开你了,但我相信因为你存在并存在过,像我一样来此朝圣的人,一定会和我一样在你亘古的心声中脱胎换骨,在一夜安睡中迎来一些新的面孔。

 
 



































在网上搜西安碑林拓片图片,搜到一个网址,虽然是甘肃博物馆珍藏的明肃府本《淳化阁帖》的跋,但极美,收录于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一看。

西安碑林(唐)李隆基--- 《石台孝经》拓本 (全本)

西安碑林:大唐三藏圣教序 王羲之

西安碑林颜真卿《争座位》贴:
 

虞世南与《孔子庙堂碑》: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明嘉靖拓《孔子庙堂碑》(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图片来自于网络

《峄山刻石》简介:秦,李斯,纵218厘米,横84厘米;藏于藏在西安碑林
 《峄山刻石》释文:皇帝立国,惟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世无万数,他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令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

发现一家专卖拓片的网站,推荐于此,感兴趣的朋友可看看。
BT204   米芾书《四条屏刻石》   规格:120x30CM    每套4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曹全碑 蚕头燕尾汉隶一绝
《书法问集》259、为什么临习碑刻主要还是依靠拓本呢?
什么是碑林
西安碑林珍贵拓片,果断收藏!感谢转发
西安碑林,珍贵拓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