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思极恐!标准化教育的由来和启示

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教育看重分数,西方的教育更注重素质教育,但事实并非如此。

苹果公司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者贾森·汤两人合著一本书,叫《学习的升级》,这本书把关于教育和学习的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告诉我们,全世界的教育都非常注重分数,美国的老师教书也是一板一眼。

他们称这种教育为“标准化教育”,意思是培养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人,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

那这种标准化教育是如何产生的?

这还要从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开始说起。

在古希腊时期,教育学家们非常注重个人的发展,比如柏拉图的学园,主要实行综合性的知识传授、学术研究和政治咨询。

同时代的中国,有孔子的私学,也注重因材施教。

但是工业革命爆发以后,由于各类需求量大增,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电灯、汽车、电话机等工业产物,但工厂生产的速度又很慢,工人的效率就成了大问题。

于是,某工厂的明星技工弗雷德里克·泰勒,发现有些工厂里的工人明明有能力按时把事情做好,却总是敷衍了事,他觉得这种行为非常恶劣,触犯了雇主的利益。所以他开始研究生产力与效率的问题,并写了著作《科学管理原则》,在1911年出版。

1911年,当时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人们热切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泰勒的理念和当时的时代需求一拍即合,迅速传遍了美国。为了提高生产力,泰勒建议把工作分解成几乎谁都能干的很多个小任务。管理人员负责动脑,工人们只需要完全按照指令完成任务。

这个改变是巨大的,雇主们不用担心员工偷懒,因为每个人的任务很容易量化,干了还是没干,一目了然。

同时,企业的成本大幅削减,雇主们不用再给专业技术人员支付高额工资,只要多雇一些普通工人,就可以完成原来的复杂工作。

但这个设想听起来很好,但实施起来却相当不容易。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有个著名论断:经济增长会影响国民性格。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们会更加乐观、自信,更积极向上。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科学攀至顶峰,思想百花齐放,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世界高速发展的喜悦之中。在美国,每个人都有雄心壮志,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美国梦”,实现阶层跃迁。

那么,雇主怎么才能让大量工人们安心地在流水线上做一颗螺丝钉呢?

这时候,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站了出来,他认为,要做这件事就要从娃娃抓起,要改变社会的教育体系,把教育的方向,转为把孩子培养成更好的劳动力。于是他创立并资助了一个叫“普通教育委员会”的组织。

1912年,这个组织起草发表了一篇震惊美国教育界的论文。这篇论文影响深远,可以说从此改变了美国的教育系统。

这篇论文提出,教育不是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做准备,而是让他们成为时代所需的劳动力:“我们不应试图让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孩子成为哲学家、学者或者科学家,不应从这些人中培养出作家、演说家、诗人或文学家,更不应在他们之中寻找有望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画家或者音乐家的胚子,也无需从他们之中培养律师、医生、牧师、政客以及政治家,这些我们已经有大量人选”。

一位是石油大亨、世界首富,一位是后起之秀、科学管理之父,两人的观念都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了巨大影响,而且这一主张十分符合当时资本家的利益,在大量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撑之下,教育系统随之进行了改变,教育的转向由此形成。

首先是唯分数论,判断一个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变得非常僵硬,就是分数,判断一个老师教学水平好坏,只需要看他教的学生考了多少分;其次是教学方式,也变得更加机械,不管学生们的能力多么不同,老师都用完全相同的教材、教学方式和教学速度。

而这个理念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有强盛的生命力,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么多年的教育体系都是这么来的,就像一艘庞大的船只,想要调头千难万难,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第二,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在学历还没有大幅贬值之前,学校教育几乎是人们获得知识最主要的渠道,一旦孩子被学校教育成了“流水线工人”,就很难通过其他渠道学习,他们长大后,在教育改革这个话题上,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话语权。

你可以看看过去的时代,有多少人在离开学校后还有机会继续学习深造?答案是几乎没有。

不像现在,学习的渠道非常丰富,所以近年来对现行教育模式的批判之声也越来也多。

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社会主流思想,就是是“标准化思想”,但在这一思想之下,大多数人越来越趋于平庸。

因为标准化思维一直在追随世界规定的议题呢,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看看标准答案,看看大多数人是怎么做的。

比如就业观,就是看社会上都有些什么位置、哪个行业挣钱多、哪个职位待遇好,我就争取去成为这样的人,公务员稳定可是程序员收入高,那我就得在稳定和高收入之间做个取舍。

还有买房、买车、生孩子,看到周围人都差不多这么做了,觉得自己也应该这么做才行。

这种标准化思维,只会抹杀个人的天性和自由,让一个人成为社会机器的螺丝钉。

在过去,这当然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准化就意味着被淘汰。

那么,新时代呼唤的是一种怎样的思维?

答案是黑马思维

黑马是用来形容那些战胜重重困难,最终脱颖而出的人,也就是那些先前没有人想到会取得成功的人生赢家。

过去,标准化思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最大限度的可靠保证,即你跟着标准答案、跟着大众走,即便错了也有人帮你分担责任。但在未来,不确定性、复杂性会主导这个世界,标准化只会培养庸人。

哈佛大学教授托斯·罗德和神经科学家奥吉·奥加斯在《成为黑马: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案》一书中提出,社会正在从一个由众多规模巨大、运行稳定、等级分明的机构组织主导的工业经济向一个由自由职业者、独立承包商和自由代理人组成的日益多样化、分散化的知识服务型经济转变。

从互联网的个性化推荐,到大众的个性化消费,再到医疗的个性化服务,一切都在向个性化转变。所以,未来将是属于黑马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如果说要在中国选拔出几位未来通信行业的领军人物,让他们在二十年内把中国通信行业变成世界第一,你会选谁呢?

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从通讯技术的重点研究所、专业院校和国有企业中去选,但是怎么也不会选一位退伍军人,因为退伍军人的专业比得过正规学校、研究所的专家吗?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完成通信行业的基本要求吗?所以你就肯定选不到任正非。

同样地,如果要选一位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让他改变零售商业模式,推出电子支付手段,你会去哪里选拔呢?

我们第一反应会是那些名牌大学出身、海归回国的人物,怎么会想到去从教师中选拔呢?那你就肯定选不到马云。

标准化的成长路线可能根本就出不了大人物,任正非马云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成长。

所以,黑马人物才是在将来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人物。

那么黑马人物都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黑马人物擅长发现并激活自己的微观动机,总是追求做自己。

发现微观动机,就是要发现你内心身处真正的渴望和追求。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不要愚弄自己,其实自己才是最容易遭受愚弄的人。

黑马人物几乎不会询问这个行业好不好找工作、这个职位的社会地位高不高、这个工作的薪资水平如何。

他们问的是“我到底喜欢做什么”。他们更在意对工作本身的享受,他们想要一种“满足感”——不是因为收获而满足,而是做这件事就很满足。他们不是因为卓越而满足,而是在满足中达到卓越。

但光有满足感还不行,你如果从事的夕阳产业,顶破天也就做不成什么大事。

所以第二个关键点也很重要:黑马人物总是通过追求局部最优来达到全局最优。

如果你在起点就选择了一个目的地当作自己的目标,就相当于完全忽略了沿途风景。比如你从小就想当一名科学家,大学志愿选择了北大物理系。你能确定自己读完了几年专业知识,还和当初的想法一样吗?你无法确定,你的价值观、人生观、爱好兴趣都在变化,几年后的你,是你现在想象不出来的。而且,从概率上来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一种对任何人都适用的发展专业技能的“最佳方式”。

要想成为黑马,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每一步,把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做好。从一个个局部最优中寻找全局最优,才是对抗这个充满不确定性世界的最佳策略。

就像你攀登一座从来没有攀登过的山峰,即便先前设计好了路线,但总会因为各种突发原因、意外情况而改变路线。在攀登过程中,你朝某个方向爬了一会儿,发现前面是陡峭的崖壁,然后停下来,考虑从其他位置走,并判断这个时候是否有更好的攀登方向。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与前进,你会爬得越来越高,直到你最终到达顶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成为黑马》 | 潘旭解读
《成为黑马》:哈佛大学教授详解如何在个性化时代获得成功
《学习的升级》| 毛昆仑解读
科学管理理论的简介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思维#学霸秘籍#教育@抖音短视频
那些逆袭的人生黑马,都有哪些共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