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范式的新突破

单元教学的提出,对教师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元教学主张学习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单元教学设计的研习。而新型学习形式的转变,目的是为了更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易于学生掌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

以下以语文教材中某一单元教学贯通研习课为例,具体阐述单元教学范式研究和实践过程。

课例选择——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教学设想是围绕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对应“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人文主题“革命建设豪情”,引导学生解决阅读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目标是在层层推进阅读体验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材选文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毛泽东

2.《长征胜利万岁》 杨成武、《大战中的插曲》 聂荣臻

3.《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 冯健 周原

过程解析

环节一:课前研学,完成对《任务单一》的评价,目标指向了解本单元作品写什么。

【研习任务单】(一)

初读课文,写下你对文本的初步感受,包括内容概括、主旨情感、语言表达、写作特色。

【评价】以任务驱动真实学习,以情境创设解决学习中的真问题。

初读反馈主要由学生展示作业,教师就前期单篇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在《任务单一》中预设达成目标:

学生对单元文本的内容、主旨情感、语言表达、写作特色四方面的概括梳理。

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每一部分的填表内容,都会显示出学生归纳的不完整、表达的不确切,这就是真实学习中的真问题。教师从以往单向度教学转变为“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的学习方式,创设情境化教学的场域,使课程内容和课程学习情境化,最终指向真问题的解决。

环节二:群文阅读,理性思维。(体会本单元作品是如何写、为什么这样写)

【研习任务单】(二)

各小组自选一篇课文研读,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选材用材以表达思想立场、记录历史真实、唤起情感体验的,又为什么这么写?

研习方式: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研习成果。

【评价】群文阅读,促进学生语文阅读思维品质发展和提升。

挑选小组代表向大家展示研习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做笔记,展示之后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可以相互补充、解疑。通过这一研习展示成果,预设达成目标:

1.学生能通过细致透彻的梳理,把握单篇文本的特质。

2.学生能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整体把握某一类文本的共性。

3.学生能通过泛读、精读不同阅读方式走进文本,进一步读懂文本内涵,理解文本类型。

本单元的研习教学中,在初步通读课文之后,研习任务重点放在通过群文阅读、比较探究,让学生能把握不同体裁作品的风格特点、写作技巧,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同时,让学生能把握本单元三组课文之间的逻辑链,进而理解作品内涵和作者创作意图,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

从教师在本环节的教学策略来看,不是着眼于教师行为,而是着眼于学生行为——让学生“做”什么。打破被动接受学科知识内容的僵化思维,帮助学生建立大单元学习方向,在归纳、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从低阶浅层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深度学习,带领学生从单篇的初学阶段发展为单元学习高位视角,这就是核心素养所指向的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环节三:深入研读,厘清逻辑链。

思考:本单元三组课文的逻辑链是如何关联的?(学生讨论)

【参考】(见下表)

【评价】从浅层阅读发展深度学习,以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

从初读、泛读走向熟读、细读,进而达到深读、品读阶段,在走向深度学习过程中,再次利用任务单填表形式,预设达成目标:

5篇课文涵盖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革命历程,时间跨度很大;5篇课文既有论说为主的,也有记述为主的;既有以历史人物为主的,也有以历史事件为主的;5篇课文均为实用文体,包括演讲词、回忆录、新闻作品,真实性强,直接反映革命历程。

主题归纳“实录历史、多元表达”。

细读文本的阅读理解是我们阅读经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细读、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逐步解开文本世界的本真意义,达成文本与读者的历史性融合,产生共鸣,最终进入一种理解境界。

课堂研习的学习共同体需要突出学生个体间知识的差异化,尤其要突出领头羊的组织优势,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引导优势,否则学习共同体会流于形式。因此,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来弥补个体认知的不足,进而达到完善个人认知语境的目的。

反思再认知

通过实践课例呈现三个创新点:一是利用任务单,构建学习支架,提供学习途径,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本单元作品鉴赏角度,为写作素材积累和相关文学写作选择切入点提供了知识基础。二是从传统“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教”,利用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明确、构建细化,提供了真实有深度的学习探索情境。三是课堂组织形式变化,以小组合作形成学生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交流,在思维碰撞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终极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教师能打通知识内容与生活世界的壁垒,借用真实情境,促进知识的条件化与情境化,以实现高阶目标、高度投入的深度学习。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践行更关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倡导自身学习、累积学习与反思学习。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建平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18日第5版

作者:吴云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00630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反思
【教学】王红霞丨凸显思辨特性,培养思辨能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内容解析与实施路径
范式转型:指向大概念的单篇教学——王崧舟《梅花魂》课堂教学评析
体验式教学
柯珂|准确定位学习任务群 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实践
小学作文论文汇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