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俗语“富不睡大宅,贫不出远门”,古人的金玉良言,越早知道越好

在全世界的国家中,我们是唯一的文化不曾中断的国家,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多次入侵,它们也被我们的包容性和智慧所同化,成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到了近代,西方快速发展看似远超我国,却因过度的资本主义化导致了严重社会乱象,转而开始学习东方哲学思想。我们的文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使自己的文明屹立五千年而不倒,可以使外来文化被同化,可以使西方列强回过头来向我们学习?只因为我们老祖宗千古流传的智慧与经验非常有用。

祖辈流传的智慧和经验,多以俗语的形式记录下来。也正是因为俗语言简意赅,内容精短,读起来朗朗上口才被老百姓口口相传。在俗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常被老人们提起,却被人们一直忽略,不理解这句的真正含义。它就是“富不睡大宅,贫不出远门”,这句话好像到了现在社会完全被反过来使用了,富人开始拼命的买更大的房子,而穷人也都离开自己的故乡,漂泊他乡创业打工。成为了“富一定要睡大宅,穷一定要出远门”的现状。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在今天还适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从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躲避猛兽的攻击和自然灾害,就开始为自己寻找安全的落脚处,那时候远古人多住在洞穴中,随着人类的进步开始搭建草棚,之后就是木屋,在后来就是土屋,石屋,发展到现在,我们住的房子都是钢架结构了。人们从久远以来就一直希望有一个漂亮而坚固的房子,因为这样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使生活更加舒适。同时,房子大小与美观也是一种富贵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古代,有钱人也十分喜盖大房子,人们对有钱人都称呼为“大户人家”。就连古代的富人都会建大房子,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还会给“富不住大宅”的忠告呢?

其实,这句话中的“大宅”并不是指整座房子的面积,而是指人们用来睡觉的卧室。正如另一句老话说的:“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卧八尺”人活在这世界上,在有钱,一天也只吃三顿饭,房子再多、再大,睡觉的地方也只占八尺。但古人是因为人睡觉只需要占八尺,才规定人睡觉用的房间要小吗?当然不是。古人之所以要求卧室小,只因关乎到个人的身体健康!

你可以发现,历代的帝王将相,即使拥有全天下,他所休息的地方也和平常人家的卧室大小一致,甚至更小。这是为什么?在古代十分讲究养生,尤其是帝王将相。而太大的房间,会给人一种空空荡荡的感觉,会非常冷清,这不仅影响人们的心智,还会消耗人们的能量。古代有“人养玉,而后玉养人”的说法,其实我们身边经常使用的一切物品都是这个道理,卧室也不例外。

人在睡觉时,卧室要吸收人呼出的热气,来维持房间的温度,如果房间太大,人呼出的热气是不足以供给房间的温度的,长此以往下来,人就会越来越虚弱,影响到身体健康,这种情况在没有空调、地暖的古代就更明显了。

而“贫不出远门”则告诉了我们,更为现实的道理。贫穷夫妻百事衰,在农村没钱的人家,家里的男人为了生计,多数都外出打工。而这一出去就是上月成年的不回家,家里的妻子长久见不到丈夫,寂寞孤独;而家里的孩子,又成了半个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缺少了父爱的关怀;家里的老人,更是缺少了照顾,万一出个意外,家里又穷又没人的状态下,就更让人难受了。

而如果是年轻人想要外出见世面,纵然现代的科技已经很发达,出趟远门要不了几个钱,但穷人家的孩子也只能付个路费钱。你到了异乡看到的,其实依旧是你这个层面接触的人和事儿。世面是什么?世面是跳脱这个圈层,看到不同圈层的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态度。在没钱的情况下,你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而俗语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流传百年而不消散。而流传百年不消失的原因是,它如实地总结了人类活动的规律,这种规律不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失去其自身的意义,因为它就是人生真相。俗语“富不睡大宅,贫不出远门”,可谓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越早知道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富不睡大宅,贫不出远门,老祖宗的智慧要谨记
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后2句才是经典,老祖宗的智慧
俗语“树夹屋,堂夹房,不败也得亡”,啥意思?老祖宗的生活经验
俗语:宁在坟头墓地过夜,不从空宅老屋过,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
“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是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至今受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