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荣耀易逝:朱可夫元帅的浮沉|历史上的今天(11.3)


告微友:全年366天生日花已整理完毕,感兴趣的微友可回复所在的月份,调取查看生日花及花语。如回复“2月”,可调取1月1日-2月29日生日花及花语。对此不再进行连载。


1957年11月3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朱可夫被撤职


朱可夫,苏联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最重要的军事指挥官。他组织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指挥了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和同年12月对德军的大反攻。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新的政治领导人希望得到军队的支持,任命朱可夫为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朱可夫接替布尔加宁继任国防部长。此后朱可夫实施一系列提高军队素质的计划。由于这种努力减弱党的政治顾问的作用,从而减弱党对军队的控制,他的政策使他与赫鲁晓夫发生冲突。


1957年11月2日,赫鲁晓夫和莫斯科军区的高级司令员们举行了一次会议,可能是讨论朱可夫的命运。赫鲁晓夫,惧怕这位国防部长的力量和声望,起初打算把他提升到其他岗位,例如副总理,这个职位可以剥夺他对军队的控制,而又避免公开摊牌。


这天朱可夫由机场直接去参加主席团的会议。他拒绝了会议上提出的对他的“提升”,于是开始摊牌了。辩论的时间很长,以致赫鲁晓夫和其他已接受伊朗大使馆招待会邀请的人不得不两次推迟他们的到会时间。


朱可夫返抵莫斯科六小时以后,塔斯社发表了一项会议公报,不到一小时以后莫斯科电台广播了这个消息,作为晚间新闻节目的第十五项。这项简短的通告11月3日早上刊登于《真理报》背页的一个个明显的角落,但却成为全世界各地新闻报纸的大标题新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苏联元帅罗吉昂·雅各武莱维奇·马林诺夫斯基为苏联国防部长。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免去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苏联国防部长的职务。”


通告发表后的一星期内,西方观察家们试图分析这种调动。有些人认为朱可夫将被提升,另一些人预料他会被清算,还有些人则从这次调动中看出朱可夫元帅企图推翻现政权。莫斯科当局保持沉默,有效的新闻封锁使世界报刊一无所获。


现在事情似乎已经清楚了,即:在封锁新闻的那一个星期内,朱可夫和赫鲁晓夫关起门来在中央委员会内展开了权力之争。苏联军事报纸现在处于新任同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的控制之下,报上刊登的文章表示克里姆林宫内部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军队和党之间的斗争。《红星报》告诉读者:“一个高级军人”如何被他自己成功的军事经历迷住了心窍,以致犯了“严重错误,为此他受到了党的严厉制裁”。海军杂志《苏维埃舰队》对于“大模大样的军事领袖们”作出了类似的抨击,它宣称:“对于贬低政治机关在军队生活中作用的企图必须加以坚决谴责。”这个杂志多少有些尖锐地声明,“不论一个共产党员的级别多高,如果玩忽职守,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在党的会议上对他加以批评。”


对朱可夫的主要攻击,是他企图削弱党的工作者在军队中的作用,以及他公开坚持要为被斯大林清洗的红军领袖们恢复名誉。在苏联历史悲剧性的这一章中朱可夫并不感到自己有什么责任,但是党的其他高级人员,包括赫鲁晓夫在内,却显然感到自己有责任。而且,朱可夫可能掌握了与清洗中的反党集团有关的秘密文件。赫鲁晓夫害怕这些文件也可能损害他,苏联的公民们可能要间他们自己:“当斯大林清洗党的干部时,赫鲁晓夫在干什么?”


荣耀易逝:朱可夫元帅的浮沉


朱可夫与斯大林


文:杰弗里·罗伯茨


苏联红军传奇人物朱可夫元帅被认为是二战中最有才干的将领。《朱可夫:斯大林的将军》一书以朱可夫本人未经删节的回忆录及最新解密的苏联档案为基础,全景式地记述了朱可夫的一生,内容不仅涉及1941-1945年朱可夫作为前线指挥官、与斯大林关系最为密切的军事幕僚所发挥的作用,还包括他的家庭纠葛、他在冷战的军事谋划中的地位,以及他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政治上受到的冷遇。


在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的一生中,所有胜利的时刻都无法与1945年6月他在红场胜利阅兵仪式上接受致礼的那天相比:朱可夫,骑着名为“茨皮基”的白色阿拉伯骏马,伴着多达一千四百人的乐队演奏的格林卡的《光荣》(属于祖国俄罗斯),从斯帕斯基大门进入广场——克里姆林宫在他的右侧,正前方是圣巴希尔大教堂著名的洋葱形圆顶。等待着他的是由若干混成团组成的、代表苏联武装力量各兵种的一个个方阵。在广场中央,朱可夫与K·K·罗科索夫斯基元帅会合。后者向接受检阅的部队发出立正的口令,然后陪同朱可夫策马走向每个混成团并向他们致敬。


致礼完毕,朱可夫和约瑟夫·斯大林一同站在列宁陵墓上方的主席台上并发表讲话,庆祝红军对纳粹德国的胜利。此时的天空乌云密布,并下起了细雨,而且越下越大。朱可夫曾想把自己被淋湿的帽子摘下来擦一擦帽檐,但看到斯大林并没有这样做,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骑兵出身的朱可夫对阅兵仪式中的致礼环节还是非常期待的,但发表讲话就不同了,那可是世界上无数的人都会看到和听到的。想到这,他就有点儿紧张。他尽自己所能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还在女儿叶拉和埃拉面前进行了试讲。发表讲话是经过精心安排的,稿子的边上都有提示,告诉朱可夫在讲的时候要抑扬顿挫,以及什么时候语调要庄严。


朱可夫表现得比较紧张,不过很威严。他的讲话磕磕巴巴,但很有力,最后还用这样一句话掀起了高潮:“光荣属于我们英明的领袖和统帅——苏联元帅、伟大的斯大林!”此时,礼炮齐鸣,乐队奏响了苏联国歌。


讲话之后,朱可夫站在斯大林身旁检阅了部队。在这中间,阅兵队伍还停了一会儿:两百面缴获的纳粹旗帜在鼓声中被堆靠在克里姆林宫的墙边,就像1812年库图佐夫元帅的手下打败拿破仑之后把法兰西旗帜扔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脚下一样。


对于斯大林让朱可夫来领导这次阅兵,没有人说三道四。因为不管怎么说,他是斯大林的副最高统帅,而且被普遍认为是苏联战胜希特勒德国的主要设计师——那场胜利不仅使苏联,也使欧洲避免了纳粹的奴役。阅兵式新闻片在世界各地放映,这进一步加强了朱可夫作为二战中最伟大的苏军将领的地位。


1941年夏天德军入侵苏俄的时候,是朱可夫领导了红军的第一次成功的反攻,迫使德国国防军后撤,从而向全世界证明,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并不是战无不胜的。1941年9月,当列宁格勒遭到德军的围攻时,被斯大林派去解救那座危城的还是朱可夫。一个月后,为了指挥保卫苏联首都的战斗,朱可夫又被斯大林召回莫斯科。朱可夫不仅遏制住了德军向莫斯科推进的势头,还在1941年12月发动反攻,从这座城市赶走了德国国防军,从而粉碎了希特勒要用闪电战一举击败红军并征服苏俄的妄想。


六个月后,希特勒企图对红军再次施以重击。这次的攻势是在南方,目标是占领苏联的巴库油田。在德军向南推进的势头正劲的时候,朱可夫发挥了核心作用,策划了1942年11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反攻——那是一场包围战,把三十万德军士兵困在了那座城市。继这场辉煌的胜利之后,他又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中大获成功,消灭了德军仅存的装甲后备力量。1943年11月,朱可夫和未来的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驱车进入被收复的乌克兰首府——基辅,受到了成群结队的人们的热烈欢迎。1944年6月,朱可夫负责协调从德军手中解放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季昂行动”。“巴格拉季昂行动”使红军兵临华沙,并于1945年1月占领了波兰首都。“维斯瓦河-奥德河行动”由此拉开序幕,朱可夫的军队在这次攻势中横扫波兰,进入东普鲁士,并将柏林置于打击的范围之内。1945年4月,朱可夫指挥苏军向柏林发起总攻。夺取德国首都的惨烈战斗让苏军付出了八万条生命的代价,但到4月底,阿道夫·希特勒自杀了,苏联旗帜飘扬在帝国国会大厦的废墟之上。1945年5月9日,正是朱可夫正式接受了德国的无条件投降。


在1945年6月检阅了红军陆海空部队之后,作为苏联的顶级战士,朱可夫的战后生涯似乎注定会同样辉煌。1946年3月,他被任命为苏联所有地面部队的总司令。可是,三个月的时间都还没到,斯大林就解除了他的职务,并把他贬为敖德萨军区司令。


朱可夫之所以被解除职务,表面上是因为他对斯大林不忠、不敬,并把苏联人所谓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过多地归功于他自己。但实际上,朱可夫忠于斯大林,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说有谁该得到“斯大林的将军”这一称号的话,那就是朱可夫。的确,在自我吹嘘方面,朱可夫不甘人后——至少私下里是这样——可那是全世界高级将领的通病,其中也包括他在苏军统帅部的支持斯大林解除其总司令职务的许多同僚。事实上,让斯大林真正感到不满的是朱可夫独立的个性以及他按照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真话的习惯。这种品质在战时对斯大林是很有用的,但在和平时期就不怎么值得称道了。因为此时的斯大林感到,除了自己,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建议。


然而,朱可夫的麻烦才刚刚开始。1947年2月,他被开除出苏共中央委员会,理由是他有“反党情绪”。惶恐不安的朱可夫恳求斯大林,想私下里当面向独裁者为自己辩白。不过,斯大林未予理睬,于是,反朱可夫的运动继续进行。1947年6月,朱可夫受到严厉批评,原因是他在歌唱家利季娅·鲁斯拉诺娃于1945年8月访问柏林时给她颁发了军功章。不久,鲁斯拉诺娃和她的丈夫V·V·克留科夫将军就被逮捕并关押起来。“1947年的时候,我成天提心吊胆,害怕被逮捕,”朱可夫后来回忆说,“我还准备了一只袋子,把我的内衣放在里面。”


对朱可夫的进一步惩罚是,就当他这个人没有存在过一样。书面的卫国战争史中没有他,描写1945年胜利阅兵的绘画中也没有他。在1948年的一部讲述莫斯科战役的纪录片中,几乎没有看到朱可夫的面孔。在1949年的一幅描写斯大林和他的高级将领们策划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招贴画中,也看不到朱可夫的身影。


就像在斯大林时代被外放一样,朱可夫在赫鲁晓夫时代剩余的时光里,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从历史书籍中除名。例如,苏共在从1960年开始出版的大部头、多卷本卫国战争史中,在极力夸大赫鲁晓夫的作用的同时,对朱可夫几乎只字不提。


让朱可夫聊以自慰的是,他可以写自己的回忆录。他的作家角色的榜样是温斯顿·丘吉尔。他读过后者以回忆录的形式撰写的二战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出版并限制发行的俄文译本。丘吉尔写那部书时的座右铭是,历史会证明他是对的——因为他将会书写历史!朱可夫似乎也抱有类似的想法。


只要赫鲁晓夫还在继续统治苏联,朱可夫的回忆录就不可能出版。当他的女儿埃拉问他为什么还要劳神费力的时候,朱可夫说自己是为书桌的抽屉写的。不过,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了,为恢复朱可夫作为重要军事人物的名誉的工作也开始了。


1969年4月出版的那版朱可夫回忆录很漂亮。苏联公众对这部回忆录非常期待。最初印刷的三十万部很快便销售一空,接着又卖出了几百万部。这部回忆录很快就成为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最有影响力的个人记述,而且现在依然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时在两国担任元帅 曾主持卫国战争胜利阅兵式的传奇战将
赫鲁晓夫上位之后, 先把朱可夫元帅软禁, 又这样安排朱可夫的三个女儿
他曾在二战战场上改变历史,一生战功赫赫却晚景凄凉
苏联真正大功臣,铁血男儿,若不是他,苏联可能会提前40年解体!
二战世界十大名将之首,苏联战神朱可夫元帅,到底有多强?
元帅醉酒闯大祸,苏联连忙道歉,周总理:这绝不是“酒后失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