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有一种人生态度,叫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顺命才能逍遥

人类最大的焦虑不是权势不是婚姻和金钱,从深层次来说,人类最焦虑的是时间。线性的单向的时间,带来人生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看到明天的太阳,也不知道未来我们将以什么方式走向死亡。纵然我们可以很乐观,但我们确实不知道未来怎样。

对人生不确定性的焦虑,对自身无法把握的无可奈何,催生了命运观——也许,为失败找到借口,是我们保持心平气和的最佳方法。

命运既联系着当下,又指向遥远的未来,对命运的认识,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和处世态度。假如你认为命运主宰一切,你就可以混吃等死,伸出脖子等待命运的裁决;假如你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对你承受的幸与不幸就能够淡然视之;假如你决定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坚信“我命在我不在天”,你就可以奋起挑战命运,寻找自我命运的高点和极限。

命运观决定了人生的价值观。

中国哲学家对命运的看法大有不同。孔子认为命运是一种独立于意志之外的存在,但他更重视现实人生当下的生活,所以他很少谈命,他只想践行仁爱与秩序,在有限的人生中过奋斗的生活。孔子对天命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他要求君子“畏天命”、 “知天命”。先不管命运如何安排,我尽到最大努力再说。从“畏天命”到“知天命”,孔子走出了一条“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道路。

孟子认为命可以分为性与命两个部分,性是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得到的,命则是外在于人的意志之外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君子注重对性即道德境界的提升,对于命那就顺其自然吧。

墨子根本不相信有可以控制人的力量,因为人是有“强力”的,只有人才可以决定自己。他坚信,人能通过自我努力战胜自然,驱使自然为人类服务。

儒家相信天命是一种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异己的力量,但他们不准备全部接受命运的安排,他们想把命运放在一边,先努力再说,至于结局是好是坏,都可以坦然接受,这就是王安石所说的“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的人生态度。墨家倡导“非命”,因为墨子认为,人一旦相信命定论,人就丧失了向上的动力,连国家都将走上灭亡的道路。

总的来说,儒墨两家对命运的认识决定了他们人生价值观,是热情勇于奋进的脚踏实地的人生哲学。

道家与此完全不同,道家相信天命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老子对命运并不重视,因为他相信,自然就是人类的命运,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归宿。庄子绝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对世界充满了绝望,他把社会比作囚笼与死地,他说人一生下来就没有自由,人人都生活在神射手后羿的射程之内,不是今天被射中,就是明天被射中,总之被射中是命定的安排,谁也逃不过人生悲剧的命运。庄子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了他特有的“安时处顺”的游世主义人生哲学。

相对于孟子对命运的定义,庄子更加深刻。他说“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一切事物没有完全成形的时候,区别的萌芽已经暗自存在了,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这就是命。也就是说,命是一种自然的必然性,是自然冥冥的注定,谁也无法改变的东西。对于人来说,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命,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能逾越。庄子说,“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袋子很小,容纳不了更多的东西;井绳短,不能获得更深处的水。他告诉我们,面对命运最好的方式是“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适”,对于命中注定要承担的,要坦然待之,如此才可以获得安适与自由。

命定与自由难道不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吗?

天才的庄子找到了调和命运与自由矛盾的方法——“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既然一切都是命运,那就意味着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最好的安排,你顺着命而不违逆它,你就能得到最大的自由。这也意味着你不要去挑战命运,只能安于命运,否则就会大祸临头,连命都没有了,更何况运的存在。

庄子又开始讲寓言故事了。“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 :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一块金属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它不安于命运,跳出来要求把它铸造成干将莫邪的宝剑,铁匠认为它是不祥之物,人如果自恃为人而不安分,也会被视作不祥之物。

在庄子看来,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因为“生死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事之变,命之行也。”人世间的一切,都如自然一样存在,非人力之所及,因此知道事情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只有修炼到大境界的有德之人才能做到,普通人无法把握这一点,自然就活得焦虑慌张凄凄惶惶。

基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认识论,庄子提出了他的处事原则——“安时处顺,挨哀乐不能入”。安于你所处的位置,安然承受你应该承受的一切。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要做到一个“顺”字,不与自然闹矛盾,不和别人找别扭,老老实实守着自己的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自适与自足。而顺的具体方法就是,“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町畦 ,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亦与之为无崖;达之,入于无疵。”

也就是说,别人是春天,你就清风徐来百花盛开;别人如婴儿,你也天真无邪;别人不讲界限不论是非,你也随声附和随波逐流;别人随心任性,你也无拘无束。总之,别人怎样你就怎样,如此才能全身才能养生,才能获得心灵上的愉悦。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切都随声附和随波逐流,那人的价值何在?人难道只能是做别人的影子、提线木偶,做一块随别人怎么摆弄的橡皮泥吗?庄子逍遥的人生难道只是让人做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吗?如胡适所批评的那样,庄子真的是一个庸俗的苟且媚世的小人?

其实,庄子早就打好了埋伏,专门应对我们的质疑。庄子说“安时处顺”的最高原则是“顺人而不失己”,他要求我们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不失己”,如此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做真的自我。

既要“安时处顺”,又要“顺人而不失己”,既要在世又不能执着于世,这就是庄子逍遥游世的人生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墨家和道家如何看待命运?
庄子:人生哲学中的“命”与“天”
(5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启示录045 :平静地接受自己无力改变的一切
人生道理,生活点滴(550)
抑郁丨面对人生低谷,苏东坡是这样处理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