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届高考第一轮语文复习——文言文之实词和虚词(附江苏题)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和虚词

9单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题:(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

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

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其议己,请丰,丰不以实告,乃杀之。其事秘。

丰前后仕历二朝,不以家计为意,仰俸廪而已。韬虽尚公主,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时得赐钱帛,辄以外施亲族;及得赐宫人,多与子弟,而丰皆以与诸外甥。及死后,有司籍其家,家无馀积。

(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其父不愿其然            然:这样

B.及即尊位                及:等到

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制:节制

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      诫:警告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然”是“这样”的意思,古文中常出现,如《劝学》中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的句子。B.“及”是“等到”“到了……的时候”的意思,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如《项羽本纪》中有“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的句子。C.“制”,句中将“制”理解成“节制”,显然不合语境,结合下文,应解释为“制度”。D.“诫”是个常用词,古文中既可理解成“告诫”,也可以理解成“警告”。“警告”这一义项至今还保留在一些词语中,如“诫勉”。  答案:C。

〖参考译文〗

李丰,字安国,是以前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凭借父亲的关系被征召随军。当初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年纪在十七八岁,在邺下有品行纯洁的名声,善于品评人物,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不重视他的。后来随军到许昌,声誉一天比一天高。他的父亲不愿意他这样,于是让他闭门,命令他断绝同客人往来。起初,明帝还是太子,李丰是文学侍从。等到明帝登基,得到吴国一个投降的人,问他:“你在江东听说中原地区的名士是谁呢”?投降的人回答说:“听说有个叫李安国的人。”当时李丰担任黄门郎,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越广为传扬吗?”后来李丰转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死后,李丰担任永宁太仆,因为他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能够被任用的机会很少。

正始年间,李丰升任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台省,经常假称有病,当时台省的制度,有病满一百天应当停止俸禄。李丰称病不满几十天,就暂时复出工作,不久又称病休养,像这样达几年。起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及李伟,做官几年之间,都担任郡守。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宣王司马懿长久生病,李伟担任二千石的官职,沉溺于酒中,使新平、扶风二郡的治理混乱,而李丰却放任不管,众人认为他这是依仗得宠而不问事。

曹爽专权,李丰在曹爽、宣王司马懿两派之间态度暧昧,李丰似乎没有什么偏心,所以当时有毁谤他的文字说:“曹爽的权势如开水一样热,太傅父子的气势如浆水一样冷,李丰兄弟如游动的光。”它的意思是认为李丰虽然对外表现出无欲无求,而内心却有所图谋,就好像游光一样。等到宣王司马懿上奏诛杀曹爽,把车停在宫阙之下,把情况告诉李丰,李丰害怕,立即吓得大气不敢出,腿脚像粘在地上迈不动步了。

到了嘉平四年宣王死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提出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自认为同国君联姻,想依附皇上,就伏地谢恩没有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朝廷任用他。李丰担任中书令两年,皇帝接连单独召见他与他说话,不知说的什么。景王知道他们议论自己,请求李丰(告诉他情况),李丰不以实情相告,景王就杀掉了他。这件事做得很隐秘。

李丰当官前后经历两代皇帝,不把家产放在心上,仰仗俸禄生活而已。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经常约束命令他不得侵占夺取财物,不时地得到皇上赏赐的钱帛,就用来送给亲族;如果是得到赏赐的宫人,别人大多送给自己的子弟,而李丰都把他们给自己的那些外甥。等到他死后,有关部门登记他的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江苏省《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辨析文句意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鉴赏评价 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四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两个: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活用等语言现象。课改前《教学大纲》所列必须掌握的120个常见实词(见《附录》),可作为我们复习的范围。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有三个要点:着眼于“理解”,立足于“常见”,侧重于“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所谓“用法”,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虚词的词性,二是虚词的语法作用,三是虚词与现代汉语语词的对应关系。

尤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2014年《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参见本书“附录”。备考中,除了必须熟记这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注意兼词和复音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透视

命题范围:江苏卷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以单音节词为主,也涉及双音节词;以一词多义为主,同时涉及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考查。考查对象多为常见常用词,即附录中所举的120个实词,这提醒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此外,近年也偶有生僻词出现,比如,2009年的“魁垒”,2010年的“容止”,2011年的“戢”“蠲”,这类词语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命题方式: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实词释义正误判断)和翻译题上。

设误特点:

1.不辨词义:主要是针对一词多义的现象,命题者常常用以“甲义项”代替“乙义项”的方式设置错误。

2.忽略活用:命题者有意忽略某一词的活用现象,用活用前的词义解释它,设置答题陷阱。

3.以今释古:命题者常借用以今义释古义的方式考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这种设误角度多针对古今异义词而言。

4.不看语法:命题者常常会通过故意忽略词间搭配,造成词性错误的方式命题。

典题例析

例1:(2010·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卑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          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思维导引〗A.“归”释为“出嫁”,现代汉语不常见,但为其基本义项,中学教材有“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归有光《项脊轩志》),代入文中亦可通。B.“容止”应为并列式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容,仪容;止,举止。不单指形貌。C.“著”有“明显,显出”“写作”“登记”等意,将“彰显”代入原文可推断意思正确。D.“庶几”有“差不多”意思,表可能;也有“但愿”的意思,表希望。结合语境来看,此处作“希望”讲符合文意。  答案:B。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谢希深的妹妹。希深父子当时都是很有名望的人,并且世家荣耀。谢氏生在一个富盛的家族,她20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17年就去世了。死的那天晚上,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一贯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美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一世贫穷由来已久,外出时有幸能与贤士大夫共游而感到快乐,回家又能见到我妻子的淡静怡然从而忘掉烦忧,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天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夏的战争威胁还没有解除,天下苍生赋税很重、生活困难,盗贼又在江淮地区出来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的原因,是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大多像这样。哎!她一生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得到厚葬,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而且她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希望能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多次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

例2:(2011·江苏卷第5题,文本《陈公弼传》见第75页)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县大耸                耸:震惊

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

C.甲不能戢士              戢:约束

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

〖思维导引〗A.“耸”是个常用词,词语中就有“耸动”“耸人听闻”,其义项为“震惊”,解释准确。B.“易”是个多义词,有“更换”的意思,但结合前后文来看,“侮法粥狱”的人是名叫曾腆的老吏,陈公弼担任县令,老吏怎能“更换”他呢?显然不合逻辑,因此这里的“易”应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如《高祖本纪》中有“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其中的“易”也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C.“戢”有“收敛”的意思,句中由这一义项引申为“约束”。D.“蠲”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我们将“免除”这一义项代入原文理解,意思通顺,可以推测其正确。  答案:B。

解题指津

首先,丰富的积累是解答好文言文实词题的根本,我们应该通过理解、记忆教材中出现的重要实词的意义,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要特别关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几种语言现象,对常见易误的词义应重点记忆,对次常用意义应勤翻字典整理记忆。

其次,对陌生词语学会推断至关重要。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来判断。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①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如“典题例析”例2B项。

②课文迁移法。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典题例析”例1A项。

③结构分析推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呈现出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情况。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可大致推断为小步(实为“半步”);再如“追亡逐北”中“亡”“北”对应,均指“溃军”;再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中,“用”“以”对应,均为“被任用”之意;又如“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中,“腰”与“戴”对应,可推断“腰”用作动词“佩”。

④成语联想推断法。不少成语源自古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语,借助我们熟知的成语,对阅读材料中的文言实词的词义作推断或印证,有时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从成语“日薄西山”中“薄”的含义,可推知“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和“义薄云天”中的“薄”,均为“迫近、接近”的意思。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透视

命题范围:江苏《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命题方式:一是单独命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整体阅读尤其是翻译题中有所涉及。自2007年后江苏卷就没有针对虚词单独命题。

典题例析

例1:(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送丁琰序

[宋]曾 巩

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

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

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

求余文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

(本文有删节)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思维导引〗考生对选项涉及的四句课内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熟悉的,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再结合文意,A项“材且良”的“且”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皆且为所虏”的“且”是“将要”的意思。B项两个“也”均为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C项前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可翻译为“就”;后一个“则”也是连词,表转折,可翻译为“却”。D项前一个“之”作前置的宾语,是代词;后一个“之”是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答案:B

〖参考译文〗

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这是显而易见的。我曾经(这样)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治理千里之州的州官,一个一个地数,没有一个是贤良太守,治理百里的县官,环视一圈,找不到一个贤良县令。这致使天子和大臣时常忧虑这些,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人,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监察,用来约束惩治他们(不贤官吏)。或被降职,或被罢免,被处理的地方官一个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每回举荐都有名有姓,叫到跟前来考察,推究那才干品行确实能胜任的人,到最终也没有见到过。举荐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凭借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私下里估计那些人有谁真该被举荐,最终也没有见到过。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的人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与地位并且所闻所见也特别广博的人请教,从他那里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举荐,可也一直没有见到过。难道说天底下有人才原本就是非常虚妄的,还是上天压根就没在当今降生下人才呢?

这让天子和大臣们担心天下的弊病,于是就多次更改法令来防备这种弊端。法律条文一天天地愈加周密,然而弊端一天天愈加繁多。难道今天离古代已远,治理天下最终没有办法了吗?古人有学校,有师友的交往,有相关部门的考评,因而奖励惩罚从乡里开始及于天下,施教详尽到如此地步。士人有圣人的学说,那么都能推行圣人的教化;有可教之人,那么都能成为人才并且是良材,所以古代的贤人多。贤人多,那么从公卿大夫开始,到管理牛羊粮仓的这些小官的人选,都是适宜的,难道会缺乏掌管千里之州郡、百里之县的长官吗?他们为官施政难道不是既遵守法律并且处事严明,他们招致天下的人才,难道不多吗?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

如今,学校、师友、赏罚的方法跟古代相比已经变样了,士人有圣人之道,想推广它并且要在乡里在天下施教,那么就行不通了。人愚笨,却没有士来教就只能愚笨下去!可以通过教育使他贤能的,到最后谁来教他呢?所以如今的贤人少。贤人少,那么从公卿大夫开始,到管理牛羊粮仓的这些小官的人选,经常不足,难道仅仅是太守县令人选不足吗?所以对人才的索求没有不到的地方,那法律一天天地愈加细密,却都不足以用来治理好天下,那原因都是这样造成的啊。唉!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苏州人丁琰辅佐县令治理南城,南城的政事安定。我询问南城的县令,县令说:“丁琰辅佐我才这样太平。”我又询问南城的百姓,百姓没有不乐于称道丁琰的。现在丁琰要去淮阴做县令,是居于上位的人知道丁琰的才能而推荐举用他。对于县令这一职位而言,是得到人才了。假如丁琰能一如既往地推广这颗爱民勤政的心,能在这里得到信任,能不在别的地方得到信任吗?

请求我写文章的人很多,(我)都拒绝而不给他们写。唯独丁琰即将赴任,没有求我写文章,但我却乐于写出自己前面议及的观点来送给他,以此表示我推重丁君,并且以此勉励他,并且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人。

例2:(2012·江苏卷第8题,文本《伯父墓表》见第88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思维导引〗(1)中的第一个“之”在这里作助词,翻译为“的”;第二个“之”作代词,代指苏涣;“以”作介词讲,可翻译为“把”。(2)中的“以”也作介词讲,翻译为“作为”,“于”在这里当介词“比”讲,“贤于言事官”即“于言事官贤”,翻译时应调整语序。(3)中的“之”作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也”作语气助词,可不译。  参考答案:(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题指津

在文言文翻译中,虚词的含义和虚词引起的特殊句式的考查依然十分重要,个别虚词的含义被设为采分点;另外,古汉语特殊句式中,定语或状语的倒装常由虚词引起,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须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而这也常是高考的采分点。

那么,我们如何快速、准确地判别其意义和用法呢?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①词性界定法。首先根据语法特点,辨明词类。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②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但其意义实际上已被语境明确限定,因此也可“因文释词”。另外,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比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表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表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表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的。

③位置分析法。文言虚词有的用在句首,有的用在句中,有的用在句末,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助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则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④结构推断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⑤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像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可帮助你快速答题。


 

 

 


 

板块一 文言实词

1.与“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C.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

D.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爱”都是“吝啬、爱惜”的意思。A.疼爱,指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C.顾惜;D.爱慕、羡慕。)

2.与“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安”都是“安逸、安乐”的意思。A.使……安定;B.安稳;D.疑问副词,哪里、怎么。)

3.与“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B.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D.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被”都是“遭受、蒙受”的意思。A.表被动;B.穿着;C.披散、散开。)

4.与“尤倍重于三十年前”的“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倍”都是“加倍”的意思。A.倍数;C.同“背”,违背、背叛;D.同“背”,背靠。)

5.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本”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本”都是“根本、基础、本源”的意思。A.草木的根;B.稿本;C.推究、考察。)

6.与“鄙人不知忌讳”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B.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鄙”都是“自称的谦词”。A.轻视、看不起;B.庸俗、浅陋;D.把……当作边邑。)

7.与“弃甲曳兵而走”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又兵象也,于行用金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C.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D.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乎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兵”都是“武器、兵器”的意思。A.战争;C.士卒;D.兵法。)

8.下列句中“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答案 A (均为动词“生病、患病”。B.忧虑、担心/困苦;C.名词,疾病/缺点、弊病;D.生病/疲劳。)

9.与“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的“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D.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察”都是“观察、仔细看”的意思。A.考察;B.举荐、选拔;D.看得清。)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上朝;②朝廷;③通“增”,增加;④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简直”。)

11.与“鲁君与之一乘车”的“乘”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B.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若夫乘天地之正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乘”都是“量词,一车四马的合称”的意思。A.趁着;B.骑、驾驭、驾车;D.顺应。)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④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C (①②均为副词,确实、的确;③连词,表假设,如果;④真心诚意。)

13.与“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的“除”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C.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

D.为汉家除残去秽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除”都是“任命、授职”的意思。A.修治、整理;C.台阶;D.清除、去掉。)

1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推辞;②找托词、找借口;③带领,使……跟从;④通“纵”,合纵的盟约。)

15.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的“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B.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殆”都是“几乎、接近于”的意思。B.危险;C.大概、恐怕;D.疑惑。)

16.下列句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应当”的意思。A.对着、面对/挡住,遮挡;B.通“倘”,假如、如果/对等,比得上;C.掌管、主持/占据、把守。)

17.下列句中“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道理”的意思。B.主张、学说/风尚、传统;C.途径、方法/说、讲;D.通“导”,引导/动词,取道、经过。)

18.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B (①得意、满足;②通“德”,感恩、感激;③④均为“估计、推测”的意思。)

19.与“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C.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人非生而知之者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非”都是“不是”的意思。A.非难,责怪;B.违背;C.错误的、不对的。)

20.与“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的“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

B.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C.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复”都是“恢复”的意思。A.免除赋税徭役;B.回答、答复;D.再,又。)

21.下列句中“负”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背负”的意思。A.辜负、对不起/承受、承担;C.依恃、凭仗/违背、背弃;D.使……承担/败、失败。)

22.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B.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C.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D.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盖”都是连词,表推测原因,“大概由于、因为、原因是”的意思。A.车盖或伞盖;B.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D.发语词,放在句首,可不译。)

23.下列句中“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与'新’相对”的意思。A.缘故、原因/变故、事故;B.旧交情/过去、从前;C.衰老/特意。)

24.下列句中“固”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本来”的意思。B.坚固/坚决;C.固执、顽固/使……稳固、巩固;D.确实,实在/究竟、到底。)

25.与“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D.相如顾召赵御史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顾”都是“但是、只是、不过”的意思。A.看望、拜访;B.顾念、顾惜;D.回头、回头看。)

26.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周代诸侯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②国都、京城;③出嫁、嫁;④归向、归附。)

27.与“求!无乃尔是过与”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C.一日,大母过余曰

D.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过”都是“责备”的意思。A.过失、过错;C.探望、看望;D.超过。)

28.与“此三者,吾遗恨也”的“恨”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恨”都是“遗憾”的意思。A.怨恨、仇恨;C.怨恨;D.怨恨。)

29.下列句中“疾”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憎恶”的意思。B.强、猛烈/快、急速;C.痛心/速、捷;D.患病、生病/痛苦、疾苦。)

30.下列句中“及”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C (均为“赶得上、比得上”的意思。A.到、至/涉及、关联;B.追上、赶上/等到;D.接近/连词,表并列,和。)

31.与“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的“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即”都是“立即、就”的意思。B.副词,就是;C.介词,表时间,“当、就在”;D.走近、接近。)

32.与“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的“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既来之,则安之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D.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既”都是副词,“已经”“……以后”的意思。A.既然;C.尽、完;D.副词,和“而”连用,不久。)

33.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的“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假”都是“凭借、借助”的意思。A.借;B.临时的、代理的;C.假装。)

34.下列句中“间”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C (均为“从小路、抄小路”的意思。A.期间、年间/离间;B.参与/中间,当中;D.间或、有时/悄悄地,秘密地。)

35.下列句中“见”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表被动,“被”。A.会见/看见,看到;C.用在动词前,相当于“我”“自己”/同“现”,出现、显露;D.谒见、拜见/召见、接见。)

36.与“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的“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D.杀数人,故虏益解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解”都是“解开,脱去”的意思。B.解释、解答;C.撤退、离散;D.通“懈”,松懈、懈怠。)

37.与“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的“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B.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D.金就砺则利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就”都是“完成”的意思。A.赴任;C.受、接受;D.靠近、接近。)

38.下列句中“举”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全、都、整个”的意思。B.举出、提出/举起、抬起;C.推荐、选拔/拿、拿来、用;D.发动、兴起/攻占、攻取,此处为被动,被攻占。)

39.与“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绝”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C.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绝”都是“断绝”的意思。A.与世隔绝的;C.横渡;D.绝交。)

40.与“众不能堪,抶而仆之”的“堪”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B.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D.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堪”都是“经得起、忍受”的意思。B.可以、能够;C.胜任;D.能够。)

41.与“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伯克段于鄢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克己复礼为仁

D.三纳之而未克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克”都是“能够、胜任”的意思。A.战胜、攻克;C.克制、约束;D.完成、成功。)

42.与“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的“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举类迩而见义远

B.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

C.佛印绝类弥勒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类”都是“类似、好像”的意思。A.事例;B.同类;D.种类。)

4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哀怜、同情;②可惜;③满、遍;④越、更加。)

44.与“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的“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B.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D.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莫”都是否定性无定指代词,“没有谁、没有人”的意思。A.没有;B.不;D.同“幕”,幕府。)

45.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的“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内”都是通“纳”,“接纳、让……进入、放进”的意思。B.内部,常指国内、朝廷内;C.内室,指家里;D.内在的。)

46.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期”都是“规定的时日、期限”的意思。A.约定;B.周期,指一周年;D.注定。)

47.与“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的“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奇”都是“特异、罕见、优异、卓越”的意思。A.杰出的;C.余数、零头;D.命运不好、运气不好。)

48.与“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的“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C.顷襄王怒而迁之

D.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迁”都是“贬谪、放逐”的意思。A.变化、变动;B.升官、提拔;D.迁移、转移。)

49.与“璧有瑕,请指示王”的“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

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D.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请”都是表敬副词,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请让我、请允许我”。B.问候;C.请示;D.请求别人做某事。)

50.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穷”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入深林,穷回溪

B.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穷”都是“不得志、不显贵”的意思。A.动词,穷尽、走遍;C.困窘、处于困境;D.穷尽、完结。)

51.与“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的“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B.为汉家除残去秽

C.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D.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去”都是“距离”的意思。A.过去的;B.去掉、除掉;C.离开。)

5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勉励、奖励;②劝说、劝导;③使退、击退;④退后、退却。)

53.下列句中“如”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往、到……去”的意思。A.及、比得上/遵从、依照;C.连词,或者/如同、好像;D.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连词,假如。)

54.下列句中“善”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擅长、精通”的意思。A.友好地、好好地/交好、与……友善;B.好/做好、处理好;C.善行/好、正确。)

55.与“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的“少”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少”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B.轻视;C.时间短、不久;D.年少的人。)

56.与“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B.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C.(陈)球少涉儒学,善律令

D.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涉”都是“渡、渡过”的意思。A.进入、到;B.经历;C.涉猎、学习。)

57.下列句中“胜”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尽”的意思。A.战胜、取胜/胜利;C.胜过、超过/盛大的;D.经得住、能承担/美好的、优美的。)

58.与“默而识之”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B.而今识尽愁滋味

C.好学勤力,博闻强识,世间少有

D.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识”都通“志”,“记、记住”的意思。A.通“帜”,标志、记号;B.体会、了解;D.认识、知道。)

59.与“臣愿奉璧往使”的“使”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C.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D.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使”都是“出使”的意思。A.派遣;C.假使;D.使者。)

60.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B.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C.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D.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是”都是“此、这、这个、这样”。A.判断动词,是;C.正确、对的;D.宾语前置的标志。)

61.与“而彼且奚适也”的“适”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B.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适”都是“往、到……去”的意思。B.出嫁;C.恰巧、正好;D.刚才、刚刚。)

62.与“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的“书”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书”都是“信、书信”的意思。A.著作;C.记录、记载;D.写字、书法。)

63.与“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的“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C.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孰”都是“仔细、周详”的意思。A.谁;B.与……相比,哪一个;C.通“熟”,庄稼成熟、丰收。)

64.下列句中“属”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连接、连续”的意思。A.隶属、归属于/亲属;C.劝请、邀/类、等辈;D.写作、撰写/通“嘱”,请托、嘱托。)

65.下列句中“数”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C (均为“多次、屡次”的意思,读shuò。A.表不确定的数目,几、几个/命运、天数;B.技艺/计算;D.责备、列举罪状,读shǔ/密、细密,读cù。)

66.与“秦伯说,与郑人盟”的“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C.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说”都通“悦”,“高兴、喜悦”的意思。B.通“脱”,解脱;C.文体的一种;D.劝说、说服,读shuì。)

67.与“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的“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子路率尔而对曰

C.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率”都是“带领、率领”的意思。A.全都;B.轻率;C.大抵、一般。)

68.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的“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私”都是“私下、暗中、秘密”的意思。A.亲信、心腹;C.个人的、自己的;D.偏爱。)

69.与“素善留侯张良”的“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C.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D.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素”都是“一向、平素、向来”的意思。A.朴素、质朴、未加修饰的;B.预先;C.白色的。)

7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D (①热水、沸水;②通“烫”,用热水焐、温使之热;③眼泪;④动词,流泪。)

71.与“徒以吾两人在也”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B.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

C.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徒”都是“只、仅仅”的意思。A.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B.跟从的人、随从;D.空、白白地。)

72.下列句中“亡”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C (均为“逃亡、逃跑”的意思。A.丢失、失去、损失/败兵、逃跑的敌兵;B.使灭亡、灭掉/死;D.通“无”,没有、不能/外出、不在。)

7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C (①②均为动词,“称王”的意思;③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④怨恨、责怪。)

74.下列句中“微”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如果没有”的意思。A.微妙、深奥/暗中、秘密地、偷偷地;B.巧妙地/卑贱、地位低下;C.稍微、略微/衰败、衰微、衰弱。)

75.与“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B.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D.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危”都是“高”的意思。A.端正;B.危险、危急;C.不稳、不安全。)

76.与“死亦我所恶”的“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B.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

C.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D.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恶”都是“讨厌、憎恶、不喜欢”的意思。A.嫉妒;B.疑问代词,何、什么;D.恶人、坏人。)

77.下列句中“相”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辅助、辅佐”的意思。A.看相/相貌;B.扶助盲人的人/共同、一起;C.互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78.与“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谢”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令张良留谢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谢”都是“认错、道歉”的意思。A.辞别、告辞;C.感谢、谢恩;D.凋谢、衰亡。)

79.与“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B.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C.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D.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信”都是“的确、确实”的意思。A.诚信的;B.随便、随意;D.相信,信任。)

80.下列句中“行”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品行、行为”的意思。B.实行、施行、遵行/经历;C.做、从事/前往、去;D.五行/行走。)

81.下列句中“修”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长”的意思。A.整治、修理、维修/修建;C.善、美好/致,表达;D.实行、采取某种措施来加强/编纂、编写。)

82.与“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的“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杂然相许

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D.且君尝为晋君赐,许君焦、瑕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许”都是“答应、应允”的意思。A.表示大约的数量;B.赞同、赞许、同意;C.处所、地方。)

83.与“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阳”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B.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C.(寇)准心知二人谋,乃阳装不知

D.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阳”都是“山的南坡”的意思。B.太阳、日光;C.通“佯”,假装、表面上;D.温暖。)

84.与“张良出,要项伯”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B.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要”都是“邀请”的意思。A.相约;B.总括、概括;D.重要、关键。)

85.下列句中“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遗留、剩余”的意思。A.离开、脱离/舍弃、抛弃、遗漏;C.给予、馈赠/寄、送(信);D.遗失、丢失、损失/排泄。)

86.下列句中“幸”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期望、希冀”的意思。B.侥幸/幸运;C.宠爱、宠幸/表希望;D.幸亏/特指封建时代皇帝去某处。)

87.与“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的“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B.以乱易整,不武

C.其次易服受辱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答案 B (例句和B项中的“易”都是“替代、取代”的意思。A.轻视;C.换、换上;D.改变。)

88.与“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的“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C.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阴”都是“暗中、暗地里、秘密地”的意思。A.山的北坡、水的南岸;B.阴影、树阴;D.阴暗。)

89.与“太子日造门下”的“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B.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

C.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D.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造”都是“往、到……去”的意思。B.建立;C.制定;D.时代、年。)

90.与“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的“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B.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再”都是“两次”的意思。A.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B.第二次;C.重复、再现。)

91.下列句中“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通“智”,“智慧、明智、聪明”的意思。B.知道、懂得/知识;C.了解/管、过问;D.主持、掌管/知觉,这里指视觉。)

92.下列句中“致”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D (均为“传达、表达”的意思。A.到、达到/送达、送到、送来;B.招致、引来/取得、得到;C.情趣、意志/得到。)

93.下列句中“质”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典当、抵押、做人质”的意思。B.质疑、询问/通“锧”,杀人时做垫子用的砧板;C.正、刚刚/质朴、朴实、缺乏文采;D.质地、底子/通“贽”,指初次拜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

94.下列句中“治”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治理得好、太平安定,与'乱’相对”的意思。A.惩处、治罪/治理、管理;C.对付/训练、部署;D.讲求/医治。)

95.下列句中“兴”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A (均为“兴起、产生”的意思。B.起来、起身/兴致、情趣;C.动、发动/振兴、使……兴盛;D.兴盛、昌盛/引起、引发。)

96.与“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族”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族庖月更刀,折也

B.虽然,每至于族,……怵然为戒

C.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D.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答案 D (例句和D项中的“族”都是“灭族、刑及全族”的意思。A.众、群、一般的;B.交错聚结之处;C.类。)

9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C (①②均为“终于、终究、最后”的意思;③众、各;④兼词,相当于“之于”。)

98.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的“贼”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骂逆贼当死

B.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C.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D.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

答案 C (例句和C项中的“贼”都是“害、伤害、残害”的意思。A.作乱、叛国等危害国家的人;B.强盗;D.狠毒。)

99.与“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的“走”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答案 A (例句和A项中的“走”都是“疾行、跑”的意思。B.逃跑;C.趋向或延伸;D.谦辞,相当于“仆人”。)

100.下列句中“坐”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 B (均为“因为、由于”的意思。A.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徒然、空;C.因犯……罪/“坐”同“座”,座位;D.入罪、判罪、定罪、获罪/坚守、守定。)

板块二 文言虚词

指出下列句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①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③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④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蟹六跪而二螯

⑥弃甲曳兵而走

⑦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

⑨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⑩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参考答案 ①连词,表转折,却。 ②连词,表承接,就。 ③连词,表转折,却。 ④连词,表因果,因而。 ⑤连词,表并列,不译。 ⑥连词,表修饰,表方式或状态。 ⑦连词,表修饰,地。 ⑧代词,通“尔”,你,你的。 ⑨连词,表递进,而且。 ⑩连词,表假设,如果。

2.何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之二虫又何知

③其间旦暮闻何物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⑤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⑥今日之事何如

⑦如太行王屋何

⑧不然,籍何以至此

⑨何不改此度

参考答案 ①疑问代词,作谓语,为什么。 ②疑问代词,作宾语,什么。 ③疑问代词,作定语,什么。 ④疑问副词,为什么、怎么。 ⑤疑问副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⑥疑问副词,怎么样或怎么办。 ⑦固定结构,加强反诘语气,把……怎么样、怎么。 ⑧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为什么、怎么。 ⑨疑问副词,为什么。

3.乎

①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参考答案 ①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②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③助词,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④助词,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⑤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 ⑥介词,相当于“于”,在……方面。 ⑦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比。 ⑧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乃

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③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⑤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参考答案 ①副词,表顺承,就。 ②副词,表转折,竟然、却。 ③副词,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才、只、仅仅。 ④副词,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条件,才。 ⑤副词,加强判断,是、就是、原来是。 ⑥代词,你,你的。

5.其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③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其一犬坐于前

⑥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⑦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⑧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春与秋其代序

参考答案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 ②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③指示代词,这、这个。 ④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⑤指示代词,其中的。 ⑥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⑦语气副词,表商量,还是。 ⑧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恐怕、也许。 ⑨语气副词,表期望或祈使,一定、希望、可要。 ⑩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音节助词,无实义。

6.且

①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⑦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

参考答案 ①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②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又。 ③连词,表转折,但是。 ④连词,表让步,尚且。 ⑤副词,将、将要、快要。 ⑥副词,将近、将要。 ⑦副词,姑且、暂且。

7.若

①吾儿,久不见若影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⑤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⑦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参考答案 ①第二人称代词,你的。 ②第二人称代词,你们。 ③代词,表近指,这、这样、如此等。 ④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⑤连词,表选择,或、或者。 ⑥形容词或副词词尾,表示状态,……的样子。 ⑦连词,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至于。

8.所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参考答案 ①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的地方。 ②助词,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的东西。 ③和“为”一起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④复音虚词“所以”,表因果。 ⑤复音虚词“所以”,表凭借,用来……的(人)。

9.为

①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②为之奈何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⑥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⑦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⑧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⑨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参考答案 ①介词,和“所”一起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被。 ②介词,表对象,对。 ③介词,表对象,替、给。 ④介词,表对象,替、给。 ⑤介词,表对象,向。 ⑥用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呢。 ⑦介词,表被动,被。 ⑧介词,表原因,因为、因而。 ⑨介词,表目的,为了。

10.焉

①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②将焉取之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

④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⑤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⑥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⑦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⑧焉用亡郑以陪邻

⑨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参考答案 ①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件事上。 ②代词,哪里。 ③代词,相当于“之”,代老师。 ④助词,表疑问语气,呢、啊。 ⑤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或不译。 ⑥助词,表感叹语气,啊。 ⑦助词,表陈述语气,了、啊等。 ⑧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⑨助词,句中停顿,不译。

11.也

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④何为其然也

⑤毋从俱死也

⑥嗟夫!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参考答案 ①助词,表判断语气。 ②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③助词,用在句末,表感叹语气。 ④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 ⑤助词,用在句末,表祈使语气。 ⑥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12.以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②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

④不赂者以赂者丧

⑤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⑥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⑦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⑧作《师说》以贻之

⑨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⑩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以啮人,无御之者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参考答案 ①介词,表处置对象,用、拿。 ②介词,表凭借,凭借、靠。 ③介词,按照。 ④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⑤介词,表时间,在。 ⑥介词,表对象,和、跟、与。 ⑦连词,表并列,又、而。 ⑧连词,表目的,来。 ⑨连词,表结果,才、得以。 ⑩连词,表修饰,着、地、而。 ?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助词,表时间,不译。

13.因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⑤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⑥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⑦相如因持璧却立,怒发上冲冠

参考答案 ①介词,表方式或途径,经由、通过。 ②介词,表依据或凭借,凭借、依靠、按照等。 ③介词,表时机或条件,趁着、趁机、乘。 ④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⑤连词,表原因,因为、因此。 ⑥连词,表承接,于是、就。 ⑦副词,于是、就。

14.于

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③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④故燕王欲结于君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⑩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参考答案 ①介词,引出处所,在、从等。 ②介词,引出时间,在、从、到等。 ③介词,引出对象,对、对于。 ④介词,引出对象,和、同。 ⑤介词,引出比较对象,比。 ⑥介词,表范围,在……方面、在……中。 ⑦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 ⑧介词,表被动,被。 ⑨复音虚词“于是”,表承接,同现代汉语。 ⑩复音虚词“于是”,在这个职业上。

15.与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⑤是谁之过与

参考答案 ①介词,表对象,和、同、跟。 ②介词,表比较,同……相比。 ③介词,表替代,替、给、为。 ④连词,表并列,和、同、跟。 ⑤通“欤”,表疑问,吧、呢。

16.则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②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④欲速则不达

⑤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⑥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⑦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参考答案 ①连词,表并列,加强对比,可不译。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 ③连词,表转折,却。 ④连词,表转折,反而。 ⑤连词,表假设,假如、如果。 ⑥连词,表假设的结果,那么。 ⑦副词,表判断,是、就是。

17.者

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④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参考答案 ①助词,用在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的东西。 ②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 ③助词,用在后置的定语后,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用在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⑤用在否定词后面,有假设语气的作用,……的话。

18.之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是寡人之过也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参考答案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 ②第一人称代词,我。 ③指示代词,这。 ④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⑤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得。 ⑥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⑦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⑧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⑨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单元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题:(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公弼传

苏 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试题解读〗本题重点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应注意联系前后文句,抓住每句话的得分点,这些得分点一是关键的实词、虚词,一是特殊句式。第(1)句中的关键词是“淫”“勒”。“淫”是“过分、过度”的意思;“淫祠”即不合礼义而设置的祠庙。“毁淫祠数百区”是定语后置句,在翻译时应将定语“数百区”提到“淫祠”之前。“勒”为动词,“强制、勒令”的意思。第(2)句中的关键词是“前行”“持满”“发”。“前行”是“队伍的前列”的意思,“持满”是“将弓箭拉满”的意思,“发”即“拉弓射箭”;同时注意补充省略的主语。第(3)句中的关键是“贷”“流”“以”。“贷”是“宽恕、从轻处罚”的意思,如“严惩不贷”的“贷”即此义;“流”是“流放”的意思;两个“以”均是介词,第一个可译为“把”,第二个可译为“用”;“且以守仓库”中“以”后省略宾语“之”,翻译时要补足。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陈公名为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中进士。起初担任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结交了几个掌权的显贵的人,(倚仗着他们的势力)肆意做坏事从中获利,人们没有谁敢用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了他并依照法律治他的罪,全县的人都感到震惊。后来陈公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处他的重大罪责,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训诫后宽免了他。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公弼)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改行务农的有70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今湖北房县一带)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离这里。陈公组织起牢城的士卒和剽悍的山民共计好几百人,昼夜训练检阅,名声响震武当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管制好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报告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帅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身处最前列号令士兵将弓箭拉满但不射出。士兵都如同木头人一样笔挺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您是政府的军队啊。”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残暴之事的十几个人,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都说寿春太守王正民不能胜任自己的官职,正民因此被免职。朝廷下诏让陈公乘传车前往取代王正民。转运使征调乡里的大米并且免除乡民的劳役,得到大米一共13万石,称之为“折役米”。米价因此飞涨,百姓更加饥饿。陈公到了以后就废除征米,并且将此事上奏朝廷,又上奏说正民没有罪,在任职内治政有方。朝廷下诏又任命王正民为鄂州太守。

调任陈公为庐州知州。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们正惶恐不安。一天,有个士兵暗中进入公府房中将要做不利之事,陈公笑着说:“这个人必定是喝醉了酒。”(陈公弼)宽恕了他,将他流放,并把其余士兵全部交给公府下边的人使用,并且让他们看守仓库。

陈公担任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反叛,他们的首领周元,在汝州、洛州之间引起震动。陈公听说了这件事,当天率领轻骑出去巡视。杀死了周元来示众,其余人都像当初一样派遣他们去做劳役。陈公退休后逝世,享年64岁。他为人仁慈,所以治事严厉但不残暴。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四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两个: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不同的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省略句和文言固定格式。

“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活用形式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求将文言文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句子,同时又能保持原文在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理解”是指对句子在文中意义的了解、领会和把握,“翻译”是指用现代汉语把文言文表达出来,“文中的句子”是指依托原文语言环境又有相对独立性的语句。正确理解句子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概括其主要内容;二是能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语句的深层含意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句子,往往涉及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有时须着眼全篇加以综合考察。就考试而言,理解是基础,翻译是重点。翻译是对理解正确与否的检测,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考点透视

命题范围: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须要注意的是,《考试说明》未列的其他特殊句式和用法,在翻译题中常有涉及,这提醒考生无论《考试说明》是否列出,复习该考点时都不可偏废。

命题方式:高考江苏卷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除了2005年第10题虚词判断题涉及介词宾语省略和被动句,2006年第10题内容分析和概括题涉及使动用法之外,其他全部体现在翻译题上。近几年的江苏卷都将句式列为翻译的采分点之一。

典题例析

例:(2010·江苏卷第8题,文本《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见第61页)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思维导引〗此翻译题句式体现得较为集中。句(1)要注意“殓以嫁时之衣”是状语后置,“以嫁时之衣”在句中充当动词“殓”的状语,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应提前,同时要注意此句省略了“殓”的宾语,在翻译时应调整为“以嫁时之衣殓(之)”;“甚矣吾贫”是主谓倒装句式,应该还原为“吾贫甚矣”后再翻译。句(2)中的“累”为使动用法,还含有被动的意味,意思是“使……受牵累、使……有负担”,可以对等替换成“焦虑”;“抑吾妻之助也”是判断句,翻译时要补上判断词“是”。句(3)注意“君所交皆一时贤隽”属判断句,“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反问句,要译出反问语气。  参考答案:见第61页“参考译文”画线处。

解题指津

要想落实好特殊句式的翻译,须注意三点:①分类熟记典型例句,化繁为简,做到对特殊句式的构成规律和表现形式有理性的认识;②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能敏感地识别这些特殊句式;③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一、常见文言句式简介

1.判断句式。

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是什么”进行判断。在文言文中,判断句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者,……也。”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也。”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者,……。”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也”或“……者也。”如“是社稷之臣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5)主谓排列直接表判断。如“今臣亡国贱俘”。

(6)用副词“乃、亦、即、诚、皆、悉、则、必、素、固、本”等表示肯定判断,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2.被动句式。

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如“而君幸于赵王”。

(2)用“见”“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吾属今为之虏矣”,“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4)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5)无标志被动句。如“洎牧以谗诛”,这里的“诛”是“被杀”的意思。

3.倒装句式。

所谓倒装,是相对现代汉语习惯来说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谓倒装。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把谓语提到主语前。如“渺渺兮予怀”,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予怀兮渺渺”。

(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大王来何操”,现代汉语的语序是“大王来操何”,“何”作“操”的宾语。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宾语“己”前置;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以为莫若己者”。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或“是”只在结构上起前置宾语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而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常见形式有:

①“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马之千里者”,现代汉语的语序是“求可使报秦人”“千里马”。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现代汉语的语序是“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③“中心词+数量词”。如“骑数千过其门”,现代汉语的语序是“数千骑过其门”。

(4)状语后置(也称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在古汉语中,介词结构“于……”“以……

”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是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也因此把这种情况叫“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再如“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按现代汉语的语序是“虽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

4.省略句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短语的介词等。

(1)省略主语。承前省略,如“吾令人望其气,(云气)皆为龙虎”;蒙后省略,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自述省略,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对话省略,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承前省略,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蒙后省略,如“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省略宾语。宾语省略主要是承前省略。省略动词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又如“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介词宾语,“以”构成的介宾短语处在补语的位置时,动词的代词宾语常省略,如“屠惧,投(之)以骨”。

(4)省略兼语。“使”“令”“让”“拜”等使令性或促成性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面主谓短语的主语,语法中将这个词称作兼语。现代汉语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但文言文中的兼语却常常被省略,而且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短语中的介词。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又如“今闻购将军首(以)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5.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

常见的固定结构有:“是以”“是故”“所以”“何如”“奈何”“然则”“无以”“孰与”“与……孰”“直……耳”“无乃……乎”等等。它们的搭配形式固定,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古文时,不能分开来理解。

二、文言句式识别方法

1.寻找标志法。

文言句式多数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规律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格式上或用词上有一些鲜明的标志,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都有其鲜明的结构和词语标志,要理解其构成规律,熟悉其标志形式,从而培养对其识别的敏感性,为准确识别文言句式打好基础。

2.语境推断法。

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大多可以通过句式所在句及其前后句的大意推测出来。

3.语法分析法。

寻找句子的动词结构,进而推究陈述对象和承受对象,就可以基本明确全句的框架结构,从而明确其大意,这是识别的基础。推究句子陈述对象是谓语动词的实施者还是承受者,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被动句(尤其适用于无标志的被动句);检查句子的成分是否齐全,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省略句;检查句子的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是否一致,可以判断句子是否是倒装句。

4.语感判断法。

在明确大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直接按照其固有顺序进行口译,进而判断哪些地方不够顺畅,甚至别扭拗口,这些地方往往包含文言特殊句式。

三、文言句式翻译方法

1.判断句。

(1)对于前述①~⑤种判断形式,翻译时应补上判断词“是”,但当主语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关键词语,主谓关系不一致时,要补充必要成分。

(2)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则、素”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

(3)表示比喻的判断句,可以翻译成“是像……一样”。

2.被动句。

(1)翻译时一般改为“被”字句,或使用表被动的词语表达,如“受、受到、遭到”等。

(2)表被动的介词“于”有时省略,翻译时要注意识别并翻译出被动的含义。

(3)“被”能译成“受、遭受”,尽可能按动词意义翻译,非常明确作介词用的,才译成“被”。

3.倒装句。

(1)主谓倒装。翻译时按照“主+谓”顺序调整。

(2)宾语前置。翻译时按照“动(介)+宾”顺序调整,翻译第③种情况时,把“是、之”去掉,宾语移后即可。

(3)定语后置。①把后置的定语调到中心语前面。②遵循原顺序,先把中心语置于一个范围中,再在定语后加“的”或“的+名词”,即“中心语+中(里)+定语+的(名词)”格式。

(4)状语后置。翻译时,多数都把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前作状语,少数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翻译时无须调整。如果省略介词宾语,调整后补上宾语,再翻译。

4.省略句。

(1)成分省略。翻译前要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省略的内容,译时一般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后再翻译,如果不补出也不影响意思的清晰、明确,可以不补。

(2)介词省略。介词省略句同时也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介词,并将其及宾语提到谓语前面。

5.固定格式。

从其整体意义上理解并翻译,不可拆开翻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考点透视

命题范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命题方式: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主要考查实词释义正误判断)和翻译题上。

典题例析

例:(200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书沈通明事

汪 琬

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

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异,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

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竟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

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思维导引〗第(1)句中“购”是“悬赏捉拿”的意思;“妻子”为古今异义词,应译为“妻子儿女”;“踪迹”原为名词,此处单独处于谓语位置,与“至”构成连动,活用为动词,可译为“追踪觅迹”。第(2)句中“家”原为名词,放在动词“居”之前活用为状语;“异”原为形容词,意为“与众不同”,此处带宾语,为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第(3)句中“卒”是“最终,终于”的意思;“无补于明之亡”是由介词“于”引导的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调整为“于明之亡无补”;“何与”表疑问语气,应译为“为什么呢?”  参考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淮安的沈通明,曾经担任前明朝的总兵官。他行侠仗义,重义轻财,士大夫都称道他。顺治二年,先前有个巡抚叫田仰的人,一向知道沈通明的为人,很是礼待他;等看到明朝大势已去即将灭亡,于是就把家人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乘船出海远去。沈通明把田仰的妻子和孩子藏匿到其他地方。

恰逢清军渡淮河,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当时沈通明已经不出门很长时间了。围捕的人包围了沈通明的住所,沈通明来到卧室,喝了几斗酒,撕裂束帛缚上他的爱妾,背在背上,牵着马拿着弓箭出门,大叫道:“你们也知道沈将军吗!”于是拉开弓箭对准围捕的人,围捕的人都左右躲闪后退。沈通明(骑上马)迅速地跑开,和他的爱妾都得以脱险。租赁房屋定居到苏州,改变姓名,以算命占卜糊口。不久(他的)爱妾死了,感情没有了依靠,削发为和尚。不久,又还俗,去北方邓州拜访老朋友。

沈通明,是个身材伟岸的大丈夫,有漂亮的胡须,把饮酒作为豪爽的事情。每次喝醉之后就在邓州的街市上大呼小叫,全街上的人都认为他是个狂人。彭子篯是邓州人,向来在江淮间有声望,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听到这件事而认为他与众不同。打听到沈通明的住址,徒步前往和他交谈,沈通明默不作声。等知道是彭巡抚,才非常高兴地如实相告。彭公抓住他的手说:“先生的相貌不凡,一定会有人注意你的,除了我谁来做鲁国的朱家(汉初鲁国的朱家保护了项羽的旧部将季布,这里指彭子篯想保护沈通明)呢?”带着沈通明一起回家,日夜与沈通明纵情饮酒,非常高兴。住了很长时间,遇大赦(沈通明)才得以公开露面。

沈通明年轻时以勇力著名,曾经和贼寇作战,贼人用箭射穿他的胸部,沈通明当即拔箭撕开衣裳裹好他的伤口,去追逐射箭的贼人,最后杀了那人才回来,全军将士都认为他很豪壮。如今(他)年已八十多岁,臂力稍稍衰减了,饮酒还不减年轻时,行侠仗义自得其乐,还像过去一样。

明朝末年正当战争的时候,四方奇才辈出,像沈通明这样的人,全都是倜傥不寻常的人,这都是我向来所听到的。其他流落埋没、不被我听到而不能够以笔记载下来的人,又不知有多少人。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当这个时候,或有这样的人而不被重用,或任用他们而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至于朝廷掌权的大臣,不是淫邪勾结就是就是一心图财讨好上司之流。当天下一旦有事,这些奸臣不仅牵制那些贤德之人,还一定要罗织罪名加害贤才。等到一旦大势已去,束手无策,就又一律诬称天下没有贤能的人才。唉!难道真的是天下没有贤才吗?

解题指津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识别、翻译方法。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例如:①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②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木匣装。)∥④秦地可尽王也。(王:占有、统治。)∥⑤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打鱼。樵:砍柴。)

识别方法:名词若处在谓语的位置,而且句中又没有其他动词或形容词,即活用为动词了。

翻译方法:将活用的名词扩展成动宾短语,“动”即和该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宾”即该名词,如⑤中的“王”可译成“称王”;将活用的名词扩展成“用+名词+关联动作”格式,如③中的“函”译成“用木匣装着”;将活用的名词替换成等义的其他词语或短语,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扎”;方位名词作动词,按方向性介词“从、向、往+该名词+合适动词”形式翻译,如“顺流而东也”,“东”译成“向东进军”。

(2)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成为该名词。如“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使……作边境。

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是该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吾从而师之”,“师”,译成“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识别方法:首先判定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然后根据该活用的名词与主语和宾语的关系判断。符合主语客观上使宾语成为该名词的,就是使动;符合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是该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物的,就是意动。

翻译方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按“主语+使、让+宾语+作、成为+名词义”翻译;名词用作意动词按“主语认为宾语是该名词”或“主语把宾语当作该名词”翻译。

2.名词用作状语。

例如:①攀援而登,箕踞而遨。(箕:像簸箕一样,表比喻。)∥②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里,表处所。)∥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向东,表方向。)∥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表态度。)∥⑤辞楼下殿,辇来于秦。(辇:乘辇车,表工具。)∥⑥予分当引决。(分:按职分,表道理。)∥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每天,表频率。)

识别方法:如果名词直接出现在动词前来修饰、限制动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翻译方法:表比喻的按“像+名词义+一样”翻译;表处所的按“在、从、到+名词义+上、中、里”翻译;表方向的按“向、在、从、往+方位名词”翻译;表工具的按“用(乘)+名词义”翻译;表道理的按“依、按+名词义”翻译;表频率的可按“每+名词义”(例见⑦)或“(一)名词+名词(地)”(如“日削月割”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地”“一月月地”)翻译。这些翻译格式仅就多数而言,少数情况可灵活翻译,只要译出该名词的意义和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即可。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用作名词,即该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而表示与该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入”,就是动词活用作名词,译成“出产的东西”“收入的财物”。

识别方法:动词不在谓语的位置上,而在主语、宾语或定语的位置上,该动词活用作名词。

翻译方法:动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词(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发出该动作。如“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却”作“使

……退却”讲。

识别方法:分析该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发出的还是宾语发出的,如果是宾语发出的,就可作出判断。另外注意使动词后的宾语有时会省略。

翻译方法:一般按“使+宾语+动词义”翻译,少数可翻译成动补式词语或与使动义对等的一般动词,前者如前例“却”可译成“击退”“打退”,后者如“沛公从百余骑”中的“从”可译成“带领”。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即形容词不表示性状,而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人或事物。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一个“圣”和“愚”,译为“圣人”和“愚人”。

识别方法:如果形容词作了主语或宾语,即活用为名词。

翻译方法:形容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词(名词)。

2.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即形容词不表示性状,而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动作行为。如“素善留侯张良”,“善”,译成“交好、交情好”。

识别方法:如形容词作谓语且跟宾语,即可判定。

翻译方法:扩词法,即该形容词前或后加一个动词语素,如“官盛则近谀”,“近”,译成“接近”;替换法,即换成一个意义对等的其他动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译成“偏爱”。

3.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即主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状,如“既来之,则安之”,“安”,译成“使……安定”。

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即主语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状。如“望西山,始指异之”,“异”,译成“以……为奇异”“认为……奇异”。

识别方法:形容词跟了宾语,初步判定其活用作动词。符合“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性状”的,即为使动;符合“主语思想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性状”的,即为意动。

翻译方法: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按“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义”的形式翻译,或采用对等扩词、替换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可译为“使……活下来”,也可扩词成“救活”或替换成“救”。形容词活用作意动词,一般按“主语+认为、觉得、感到+宾语+形容词义”形式翻译,或“以+宾语+为”形式翻译,少数可以采用对等扩词、替换法,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可替换成“小看”,“轻”可扩词成“轻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文言虚词练习题
【文言文】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项训练,文档!
【语言运用】辨析语病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2009届高三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及答案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