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文言文单元)试题

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文言文单元)试题

一、文言基础知识选择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2.下列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遂见用于小邑            见:表被动  B.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
C.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待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3、下列句中相同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二虫又何知                     B、实迷途其未远

   识盈虚之有数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C、何则,质性自然                   D、将有事于西畴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访风景于崇峨

4、下列句中词语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B、时矫首而暇观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5、下列特殊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彼且恶乎待哉

C、童子何知              D、纤歌凝而白云遏

二,课内阅读(每题3分,共9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特别    B、小知不及大知             知:智慧

C、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比:联合  D、若夫乘天地之正           乘:顺应

7.下列句子中,相同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复驾言兮焉求
B.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彼且恶乎待哉

D.旬有五日而后反                    怒而飞

8.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一般人和他相比,不也是很可悲的么?
B.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译:背负青天,认为正确后打算南飞,并且适合南冥。
C.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译:在蓬蒿之间翱翔,这也是飞翔的最高限度
D.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译:世人都非议他,却不因此沮丧,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

三,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9-----13题(共22分选择题每题3分)

                          《王定国①诗集序》       ()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

    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

   【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

9.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特恐死岭外       特:特别      B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穷:困窘。

   C畏其敏           畏:敬服。    D饮酒不衰             衰:减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相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乘月而归                          B.  定国且不我怨

   临清流而赋诗                         臣死且不避

C.  又以病止酒                       D.  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

   既自以心为行役                      置杯焉则胶

11.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定国豁达或洒脱的一组是(    )(3分)

①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

 ②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③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

 ④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

 ⑤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

 ⑥所至翱翔徜样,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

A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⑥    D 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开篇引用司马迁对《国风》《小雅》的评论,指出其局限,意在肯定王定国诗作继承了《诗经》、杜诗以来一脉相承的发于性止于忠孝的传统。

    B作者在评论王定国诗歌时,称赞他的清平丰融之作,认为有治世之音;但对他的幽忧愤叹之作则有否定之意,因而废卷而叹

    C本文善用对比,突出了王定国的心志气度。如他的贬谪遭际与其忠君情怀对比,对他的揣测与其宽阔胸怀对比。

    D本文先议后叙,叙事中夹有描写,议论时饱含情感,从而避免了说理枯燥之弊;辞简义丰,文情酣畅。

                      第二卷(共11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1)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2)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

 

 3)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

 

14、名句填空(86,共6分)

1)渔歌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4)既自以心为行役,                                                  

5)云无心以出岫,                                          

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滕王阁诗》,回答问题。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1)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1):帝子,神仙,这里代指滕王阁的主人。

问题: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结合全诗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四.翻译文言文句。

16.翻译下列句子(共8分,每句2分)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7.阅读下面一篇短文,翻译文中句子。(共4分,每句2分)

                     酒以成礼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

 翻译句子:

 ①且托寐以观之。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18.阅读下面一篇短文,翻译文中句子。(4分)

                     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翻译文中句子: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养 竹记

白居易

竹倾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菶(běng)茸:草木茂密貌。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心空,空以体道体:实践B.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假:借

C.刑余之材,长无寻焉寻:寻找 D.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贻:留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②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①由是筐篚者斩焉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①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②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①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②赵岂敢留壁而得罪于大王乎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B.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C.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D.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

9.文章写竹如君子,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写目的是什么?(4分)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4分)

文:

(2)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

译文:

(3)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12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鹧 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试分析“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5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共22分)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我们决定为母亲节举行一次特别庆祝。我们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它使我们大伙儿都体会到: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

   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贴满格言。我们请母亲来写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母亲把两顶帽子都修饰了一番,使它们显得挺好看。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沿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父亲有了一个新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说反正车也租了钱也付了,我们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哩。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  

   我们大伙儿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能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19.分析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20.赏析下面文中的两个句子。(6分)

   ①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②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21.本文以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章作分析。(6分)

 

 

22.对文末我们得到的最大的报偿你如何评价?根据文意,写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6分)

 

六.作文: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一头牛嚼完一把枯草后,眯起眼睛,反刍起来,一脸幸福的样子。一只养尊处优的狗见了,不解地问:牛大哥,一把枯涩的干草,用得着来回地嚼吗?你这不是吃二遍苦,受二遍罪吗?

牛微微地睁开双眼,说:有些苦,多嚼几遍,就能从苦中嚼出甜来。

要求:(1)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2)写成议论文

      3)不少于800字。

 

 附参考答案

1C

2C

3D

4B

5D

6A

7D

8B

9A“,只是。

10.B项中均为连词,尚且。A项第一句中的为连词,表修饰;第二句中的为连词,表顺承。C项第一句中为介词,因为;第二句中为介词,D项第一句中为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第二句中为兼词,于此

11.D①句指先王之泽;③句恐死,显然不是豁达或洒脱;④句是苏轼的心理。

12B“幽忧愤叹之作是王定国诗歌的一部分作品,苏轼并无否定;废卷而叹的原因是自恨其人之浅也

13.①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猜测,1分;,偏义副词,偏指一方,代1分)

   ②孔子说:不埋怨上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

,怪罪、指责,1分;不我怨为提宾句,1分)

   3其中一个孩子死在被贬谪的地方,一个孩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病得接近死亡

   ,被动,1分;几,接近,几乎1分)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评论《诗经》,他认为《诗经·国风》虽然有许多描写男女恋情之作,但却不是淫乱;《诗经·小雅》虽然表露了百姓对朝政的诽谤愤怨之情,但却不主张公开反叛。凭我看来,这只是了解《风》、《雅》中周衰之际的作品罢了,怎么察看《诗经》的主流呢?从前先王的恩泽衰微,然后《风》中周衰之际的作品在情理之中而发生,虽然恩泽衰微但没有竭尽,因此,还因道德礼仪而终止,认为贤在没有终止的地方罢了。在情理之中而发生,因忠孝而终止,他的诗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呢!古今诗人非常多了,杜甫可以称第一,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现在定国因为我的缘故而获罪,贬谪到海上三年,一个儿子死在他被贬谪的地方,一个儿子死在家中,定国也生病差点死了。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可是定国回到江西,把他在岭外所作的几百首诗寄给我,这些诗都是言简义丰,语言平易和善,有治世之音,那些语言和德高望重的长者没什么不同。幽愁怨愤、寄寓感叹的作品,大概也有一些,他只担心死在岭外,而来不及报答天子的恩德,而有愧于父亲和祖先罢了。孔子说:不埋怨天,不怪罪别人。定国况且不埋怨我,怎么肯埋怨上天呢!我然后放下诗卷而感叹,自恨看待别人太肤浅了。

    我又考虑到先前定国到彭城来拜访我,住了十天,来回往返中写了几百首诗,我苦恼他的诗作多,但又敬服他的文思敏捷,佩服他诗作的精巧啊。有一天,定国和颜长道(曾良策注:颜长道为苏轼的朋友)游览泗水,登临桓山,他们吹着竹笛,饮着美酒,乘着月色而回来。我也在黄楼上摆上酒宴来等待他们,我说:李白死了,世间三百年没有如此快乐了。

   现在,我年老了不再作诗,又因为生病而戒酒,闭门不出,门外几步远就是大江,过了一个月也没到大江边了,糊里糊涂地,真是一个老农夫了。可是定国的诗更加精巧,饮酒毫不衰减,所到之处安闲自在,览尽山水的胜景,不因为困厄衰老而改变他的气度。从今以后,我敬服定国的原因,不只有他的诗作啊!

14.名句默写见课本,答案略。

15.1)尾联运用了设问修辞的表达手法,用阁中帝子今何在设疑,用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答。1

   2)现在,滕王阁的主人在哪里,无人应答,只有槛外的长江水,永恒东流没有尽头,似乎在回答作者。1

   3)抒发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盛衰无常,寂寞难耐的情感。2

16.要点得分提示:

1)以,因为,1分;见,表被动,1分。

2)谏,劝回,1分;其,大概,1分。

3)状语后置各1

4)辩,变化,1分,恶,何,1分。

17.1)(他的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观看他。(托,1分;以,1分)

2)一会儿,(父亲)问钟毓为什么礼拜。(既而,1分;何以1分)

18.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士人都把经典文学当做学业,宗炳平素有高尚的节操,众人都喜欢跟他学习。宗悫任性义气喜好武术,所以,不被乡里称赞。(并,1分;素,1分;为----所,1分,语句通顺1分)

19.(1)引出下文母亲留守的结局,推进情节发展。

   2)通过写子女们自找理由,以求心安的种种表现,与开头为母亲庆祝的动机形成矛盾,揭示了子女们的自私,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20①夸张的动作描写,讽刺了父亲的自私与虚伪。

    ②以语言和神情描写,表现母亲以子女家人的幸福为自己幸福的内心世界,歌颂母爱。(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

21.(1)能使故事显得真实;      2)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反思,触动读者的情感;

   3)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4)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6分,写出一点得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1)子女们保证了自己郊游,却排斥了母亲;母亲没有获得本来允诺的享受,却忙碌操劳了一天。对于这一切,子女没有一点惭愧,相反,却感到这是对母亲的奉献。孩子心目中的最大的报偿,却是对母亲的最大的剥夺

   2)回报母爱,就应该少一点自我,多从母亲的角度考虑;爱母亲就应该从实际行动做起。(6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3分。第一问,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第二问,依据文意作出合理回答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07年各地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集锦(十五)
200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练习
九年级文言文比较阅读题
2009年中考试题分类精编—文言文阅读专题14--星光永远灿烂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单元测试
2015-2016-2东胜区一中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