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综合测试(三)语文试题

华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质/客         血/嗽          差/丢三

  B.望/寂         纹          静/缺毋滥

  C.麻/疲         /飞          责/翁失马

  D.攻难         职/疑          应/呈堂口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不动声色,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切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长,散发着牛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上,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

   A.不动声色   B.不计成本   C.殷切   D.成千上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铁路总公司在政企分开、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这不仅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也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

   B、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 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C.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D.《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昧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它的内容不是别的,即是我们自己熟知的思维,和思维的规定。

   ②因为它所处理的题材是抽象的感觉表象,是纯粹抽缘的东西。

   ③但这种熟知反而加重了逻辑研究的困难。

   ④因为,我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究这样熟悉的东西。   

   ⑤但在另一种意义下,也可以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

   ⑥在某种意义下,逻辑学可以说是最难的科学。

 A.⑥⑤②④①③  B.②①③⑤④⑥ 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⑤①③④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一9小题。

   ①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口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服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

   ②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机累迁太子洗马、著作郎。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①。”志默然。

   ③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成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之必能康隆晋室隧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④太安初,颖与河间王顒起兵讨长沙王义,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遂行。颖谓机曰: “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机曰: “昔齐桓任夷吾以建九合之功,燕惠疑乐毅口失垂成之业,今日之事,在公不在机也。”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 “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颖默然。

   ⑤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用。超宣言于众曰:“陆机将反。”及战,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口没。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士卒痛之,莫不流涕。是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

   ⑥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华尝谓之曰: “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注】①卢毓、卢廷:这两人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固辞都督   固:坚决

   B.机录其主者   录:记录

   C.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   害:嫉妒

   D、机司马孙拯劝机杀之,机不用   用:采用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机身长七尺,口声如钟。

   ②燕惠疑乐毅口失垂成之业

   ③超不受机节度,轻兵独进口没

   A.①而  ②为 ③其   B.①其  ②以  ③所

   C.①而②其 ③以      D.①其  ②以  ③而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B.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C.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胃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D.机见朝廷屡有变难/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机少有异才,倾心儒学,恪守礼法,勤奋好学,他的祖辈和父辈在江表有大的功勋业绩。

   B.吴亡后,陆机和弟弟一起到了洛阳,受到张华的赏识,张华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

   C.成都王赏识陆机的文才,主动把他招到自己身边,并让他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陆机起先坚决推辞,后来还是接受了。

   D.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战前放任士兵抢掠,骄纵不法,战时不听陆机指挥调度,轻兵独进,导致覆没。孟玖衔恨诬陷陆机,陆机含冤被杀。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3分)

                                                                                        

                                                                                        

②若功成事定,当爵为郡公,位以台司,将军勉之矣! (4分)

                                                                                        

                                                                                        

(2)根据④⑤段内容,分析陆机的死因。(3分)(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④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牛。③涑水翁:即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④招魂:屈原写《招魂》,表达对死于异国的楚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

(1)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个字,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料峭春风吹酒醒,                                    。  (苏轼《定风波》)

(2)守着窗儿,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3)                  ,竹西佳处,                  。(姜夔《扬州慢》)

(4)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宗白华

   ①人类社会的法律、习惯、礼教,使人们在和平秩序的保障之下,过着一种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忘记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迹,心灵内部的诡幻与矛盾。

   ②近代的自然科学更是帮助近代人走向这条平淡幻灭的路。科学欲将这矛盾创新的宇宙也化作有秩序、有法律、有礼教的大结构,像我们理想的人类社会一样,然后我们更觉安然。

   ③然而人类史上向来就有一些不安分的诗人、艺术家、先知、哲学家等,偏要化腐朽为神奇,在平凡中惊异,在人生的喜剧里发现悲剧,在和谐的秩序里指出矛盾,或者以超脱的态度守着一种“幽默”。

   ④生活严肃的人,怀抱着理想,不愿自欺欺人,在人生里面体验到不可解救的矛盾,理想与事实的永久冲突。然而愈矛盾则体验愈深,生命的境界愈丰满浓郁,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人生与世界的“深度”。

   ⑤所以悲剧式的人生与人类的悲剧文学使我们从平凡安逸的生活形式中重新认识观察到生活内部的深沉冲突,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奋斗,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是痛快,觉得是超脱解放。

   ⑥大悲剧家作家席勒说:“生命不是人生最高的价值。”这是“悲剧”给我们最深的启示。悲剧中的主角是宁愿毁灭生命以求“真”,求“美”,求“权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在悲剧中我们发现了超越生命的价值的真实性,因为人类曾愿牺牲生命、血肉、幸福,以证明它们的真实存在。果然,在这种牺牲中人类自己的价值升高了,在这种悲剧的毁灭中,人生显露出“意义”了。

   ⑦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战胜矛盾,在虚空毁灭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命的价值,这是悲剧的人生态度!

   ⑧另一种人生态度则是以广博的智慧照耀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在伟大处发现它的狭小,在渺小里却也看到它的深厚;在圆满里发现它的缺憾,在缺憾里也找出它的意义。于是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一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惘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越一切,使灰色黯淡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觉得人生可爱。可爱处就在它的渺小处,矛盾处,就同我们欣赏小孩们的天真烂漫的自私,使人心花开放,不以为忤。

   ⑨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识它不过如此;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一种愉悦,满意,含笑,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⑩“幽默”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背后与里面有“热”。

  悲剧和幽默都是“重新估定人生价值”的,一个是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一个是平凡人生里肯定深一层的价值,两者都是给人生以“深度”的。

  莎士比亚以最客观的慧眼笼罩人类,同情一切,他是最伟大的悲剧家,他的作品里充满着何等丰富深沉的“黄金幽默”。

   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是两种意义的人生态度。

   (原载南京《中国文学》创刊号,1934年1月)

   12一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s分)

   A、和平秩序的保障,平凡安逸的生活,使人们忘记了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奇迹,心灵内部的诡幻与矛盾。

   B.矛盾体验愈深,生命的境界就愈丰满浓郁,人生与世界的“深度”就愈能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来。

   C.悲剧式的人生是为了超越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毁灭了生命以殉这种超生命的价值,觉得超脱解放。

   D.生命的最高价值就是求“真”,求“美”,求“权力”,求“神圣”,求“自由”,求人类的上升,求最高的善。

   E.悲剧和幽默两者都是给人以“深度”的,悲剧肯定超越平凡人生的价值,而幽默是平凡人生里   肯定深一层的价值。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莎士比亚具有悲剧的态度也具有幽默的态度。

   B.钱钟书的人生态度里透着冷隽的幽默,在冷隽背后与里面都有“热”。

   C.悲剧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是剧作家发现了超越生命的价值的真实性。

   D.我们以深挚的同情看待人生中的一切矛盾冲突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态度。

14、请根据原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中“透入”“超脱”的意思。(4分)

                                                                                        

                                                                                        

                                                                                        

                                                                                        

15、史铁生生前曾于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那年他才2l岁。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靠透析维持生命,健康状态日益恶化。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作品《我与地坛》、《病隙碎笔》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请结合文中观点,阐述史铁生“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雨夜的红灯笼

   林决定下来了,要走。

   林望了望那两间又低又矮的教室,心中便一片怆然。夕阳斜下,屋子中砖头支着木板的桌子,以及那块发白的黑板,在余辉中发散着金灿的昏光。

   村支书老黑叔更是怆然。“林老师,你真的要走?”“走!”林咬咬牙,重重地从喉腔吐出,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五天前,林接到了师大同学的来信。同学在广州是一家IT公司的老总,准备在北京设立分公司,力邀林出山。

   山风悄悄地吹了起来,凉凉地直往领子里扑。天上的云彩也不知什么时候聚起了厚厚的一层,黑压压的把夕阳西下仅有的一点余辉,遮了个精光。黑暗中,老黑叔静静的蹲在地上,只有那长长的烟枪在一明一暗中才能映出他那张沉默的脸。

   “要走,你就走吧!”老黑叔使劲吐了口烟,屋内的烟雾更浓了。“林老师,难为你待了这么长的时间。几年来,苦了你呀!乡亲们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谁让咱穷哇!”老黑叔一跺脚,脸别在了一边。“林老师,你想走就走吧,不能在咱这山旮旯里耽误了你的前程。这些娃娃识上几个字,将来到了城里,莫走错厕所也就够了。”

   林静静地站在低矮的讲台上,竞不知该如何劝慰这位忠厚的庄稼人了。唉,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一会儿,同学的轿车就要来了,也就要告别这个小山村,告别这个昔日的三尺讲台了。

   一道闪电划过,窗外沥沥地下起了细雨,一滴一滴地下着,似乎也下在了林的心上,使他的心一痛一痛的。“嘀嘀.嘀嘀”同学的轿车驶进了村边这个只有两间房舍的小学,向林发出了到来的信息。

   林终于坐在了轿车上,对雨中的老黑叔挥挥手说:“黑叔,您回吧!下着雨,小心着凉了。”老黑叔点点头,指指村口的小路说:“林老师,你看乡亲们送你来了!”只见村口整个小路上布满了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手中都提着一盏盏红红的灯笼,默默地站在那条泥泞的小路上。一股湿热的液体在林的脸庞悄然滑落,使他分不清究竟哪是雨水哪是泪水了。

   林突然有了种悲壮的感觉,犹如一名即将奔赴沙场,身有使命的将士!不成功便成仁!终有一天我还会回来的。林咬咬牙暗暗对自己说。

   终于,三年后的山村小学耸立起了三幢崭新的教学大楼,这在山村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林坐着轿车带来了十几个和他当年一样援教的年轻老师。孩子们终于又坐在了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村口又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

   开学典礼上,老黑叔拉住小学名誉校长林说:“这回你还走吗?林老师?!”

   林点点头又摇摇头嚅嚅着:“别的地方,还有更多的孩子没上学啊!如果,当初我没走的话……”望着远方巍峨而又贫瘠的大山,他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两间破旧的教室,又浮现出那雨夜中鲜红动人的红灯笼。

16、你怎样理解文章最后“林点点头又摇摇头”这句话?(4分)

                                                                                        

                                                                                        

                                                                                        

                                                                                        

17、文中的“林”主要的形象特征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18、本文是写山区教育的,但不以“山区教育”为标题,而以“雨夜的红灯笼”为标题,为什么?请说明理由。(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完工没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现在被网民称为“短命建筑”。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加快,各地频现“短命建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人确认身边存在“短命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认为“短命建筑”频现会让公众没有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70.6%的人表示身边“最短命建筑”历时不过10年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身边最短命的建筑是建成几年后被拆除的”时,70.6%的人选择“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选择“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刘晓蕾最大的感触是北京永远在建设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项目的工   地,拆迁新闻也不绝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两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让她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她充满疑惑,“网上有人调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们造不出高质量的建筑,还是因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命建筑”出现不是因为缺乏施工技术或质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观念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很多领导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迁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绩’。”

   乔新生指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选择把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建房子收效虽快,建成后就没利润了,所以只有缩短其寿命进行重建,才能不断获利。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张磊认为,导致“短命建筑”大量出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价值观问题。“现在GDP俨然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城市规划也就按照短期经济利益频繁变动。”

   (二)“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

   开出租车的王师傅是个老北京人,他感叹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无几,到处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以为北京城原本就是这样啊?政府可以拆迁,但也得有保护和继承,你看现在新盖的房子有几个带着咱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

   张磊认为,频繁拆迁可能会破坏城市固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给民众生活和心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外来居民,由于建筑频繁更新,会导致他们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单元数量减少,被迫迁移住址或重新寻找就业机会,从而增大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成本。

   “频繁拆迁会让一些人处于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焦虑状态,无法实现安居乐业,这还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乔新生指出,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香港人还可以去陆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许只能去星巴克了,传统的东西难以为继。”

   乔新生认为,频繁拆建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乔新生曾前往全国各地调研,他发现一些城市近郊的农民,也会难掩喜色地告诉他,自己花了几千元钱又盖了一间房,就等着拆迁拿补偿款了。

   频繁拆迁会造成什么影响?调查中,66.5%的人首选“浪费社会财富”,其次是“城市规划近乎儿戏”(59.6%),另有55.5%的人认为,频繁拆迁会让公众失去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仅8.0%的人认为“常变常新,有利于城市发展”。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时地方政府拆迁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环境和营造城市新形象。”张磊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旧建筑通过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体现融合多元丈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 “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将废弃的面粉车间改建成博物馆,把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工作间等。”

   张磊认为,建筑除了有投资和增值作用外,还应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11一09内容有删改)

19、请结合全文,分析“短命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本文第(二)部分运用的引用和列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5分)

                                                                                        

                                                                                        

                                                                                        

                                                                                        

21、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城市拆建中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陈述。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把下面长句变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句子原意。(6分)

   为期三天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

                                                                                        

                                                                                        

                                                                                        

                                                                                        

23、某校高三(12)班要召开“我的梦·中国梦”主题班会,请你以班会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要求:①主题鲜明,将“我的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②符合班会主持人的身份;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100个字。(6分)

                                                                                        

                                                                                        

                                                                                        

                                                                                        

六、本大题l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4年11月26日上午,一段“瓜子哥牢骚不断被狂揍”的视频在网间热传。原来,11月24日,苏州一男子在公交车上大声嗑瓜子,并将瓜子壳直接吐在车厢内。一名身着西装的男子提醒他,让他注意场合。“瓜子哥”非但不听,还纠缠“西装男”,不断说“我和你什么仇什么冤”达数十遍,并扯坏“西装男”衣服,“西装男”终于忍无可忍,怒揍其十几拳。视频中未见有其他乘客劝阻“瓜子哥”嗑瓜子,也没看到有乘客拉开揍人的“西装男”。事件发生后,经警方调解,当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西装男”赔偿“瓜子哥”1OO元,“瓜子哥”答应不再纠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华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综合测试(三)

语文参考答案

1.B【B、liào/liáo  zhōu/ zhòu  níng/nìng A、qián  kǎ/ké  luò/là  C.bì  biāo sè/sài  D.jié dú/dòu  gōng/gòng】

2.A【A项“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句中用来指“种子的传播与生长”,使用对象不当,语义也不符合。应改为“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B项“不计成本”是不考虑成本的意思,非不计算成本之意。C项“殷切”指深厚而迫切。D项“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文本节选自李丹《感谢生命》)

3.D【A.语序不当。“这不仅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也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改为“这不仅是为自身发展寻求新的机遇,也是为大型国企改革创造经验”。B.中途易辙,改变了主语。第一个分句只有主语和状语,主语是“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个分句改变了主语,主语是“众多粉丝”。C.成分残缺。后一个分句滥用介词“当”导致主语残缺,删去“当------的时候”;另,“文明”与“提高”也不搭配。】 

4.C【比较⑥和⑤,根据关联词“但”可以推断⑥在⑤前;而②是对⑥的诠释,①是对⑤的诠释;③是对①的进一步阐释,且两者之间有一个一致的提示词“熟知”;④是对③的解释。】

5.B(录:逮捕。)

6.D

7.D

8.C(主动把他招到身边,与原文不符,赏识文才也不符。)

9.(10分)

 (1)(7分)

   ①陆机仗着他的才气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难,所以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负”、“匡”、句意各1分)

②如果大功告成大事办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台司的职位(或:把台司的职位授予你),将军好好努力吧!(“爵”、“位”、“勉”各1分,句意1分)

 (2)(3分)

   ①陆机才能出众,引起他人怨恨(原文:“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②卢志、孟玖等人进谗诬陷(原文:“颖左长史卢志心害机宠,言于颖曰:‘陆机自比管、乐,拟君暗主,自古命将遣师,未有臣陵其君而可以济事者也。’”);③王颍宠幸宦官,误信谗言,没有做到用人不疑(原文:“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有异志。颖大怒,使秀密收机。”)

(答对1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引用原文作答只要与所给要点符合,照样给分。)

【参考译文】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陆机的祖父陆逊,是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陆机身高七尺,声如洪钟。年轻就有奇才,文章当代无双,信奉儒家学说,举动都合乎礼仪。陆机二十岁时吴国灭亡,陆机退居故里,闭门勤学,这样共过了十多年。陆机的祖父父亲都是吴国将相,在江表有大的功勋业绩。

到太康末年,陆机和弟弟陆云都到了洛阳,拜访太常张华。张华向来看重他们,像老朋友一样对待他们,还说:“讨伐吴国的战役,好处是得到了这两位青年才俊。”张华把他们推荐给各位公卿。陆机多次升迁到了太子洗马、著作郎等职位。范阳卢志当众问陆机:“陆逊、陆抗与你关系是近是远呀?(陆逊、陆抗是你什么人啊?)”陆机答道:“就像你跟卢毓、卢廷一样。”卢志哑口无言。

当时中原多灾多难,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地去,陆机仗着他的才气名望,立志救世于危难,所以没有听从他们的劝告。当时成都王颖不居功,能够慰劳和谦恭地对待士人。陆机看到朝廷屡次发生变乱,认为王颖必能兴盛晋朝统治,于是投身于王颖。王颖让陆机参与大将军军事,上表奏请让陆机担任平原内史。

太安初年,王颖与河间王颙起兵讨伐长沙王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之职,督管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路人马共二十余万人。陆机因为三代为将,这是道家所忌,而且客居他乡做官,一下子就处在众人之上,而王粹、牵秀等人都有怨恨之意,坚持要辞去都督之职。王颖不答应。陆机于是领命而行。王颖对陆机说:“如果大功告成大事办定,就封你郡公的爵位,授予你台司的职位,将军好好努力吧!”陆机说:“往昔齐桓公因为统一天下的功劳封任管仲,燕惠王因怀疑乐毅因而功败垂成,今天的事,主要在您而不在我呀。”王颖的左长史卢志嫉妒陆机的才能,对王颖说:“陆机自比管仲、乐毅,却把您比成昏君燕惠王使您无光,自古以来任命将军派遣军队,没有臣子凌驾于他的君主而可以帮助办成事情的。”王颖没有说话。

当初,宦官孟玖和弟弟孟超都被王颖宠爱。孟超担任小都督率领着上万人,还没开战,就纵容士兵抢掠。陆机逮捕了他们的主使者。孟超带领一百余强悍的骑兵,直接到陆机的军中抢人。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孟超,陆机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孟超在众人面前扬言说:“陆机要造反。”等到开战,孟超不接受陆机的指挥调度,轻兵贸然独进,因而全军覆没。孟玖怀疑是陆机杀了孟超,就在王颖面前说陆机的坏话,说他有造反的心。王颖大怒,派牵秀秘密逮捕陆机。于是,陆机在军中被害,当时四十三岁。士卒都为他痛心,没有不落泪的。这天昏黄的雾气布满天空,白天像晚上一样,大风吹断树木,平地下了一尺深的雪,议论的人认为这表明陆机冤枉。

陆机才华出众,文采俊逸,张华曾经对他说:“别人写文章,经常遗憾才华少,可是你却担心才华太多。”陆机所著文章一共三百多篇,都在世上流行。

 

10.(7分)

  (1)“逆”是迎接的意思,“一窗草逆濂溪老”写一窗绿草欢迎诗人归来。“逆”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绿草以人情,写出它们对主人的亲昵之状,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

“私”是偏爱的意思。“五亩园私涑水翁”意思是五亩田园偏爱诗人,诗人也乐于安居此处。“私”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田园以人情,写出它们带给主人的亲切之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3分。字义1分,手法1分,描写效果(亲昵之状、亲切之感)或者抒情效果(回归田园的隐逸之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

(2)“幽情”在诗中包含多重情感:一是伤春之情,一是忧国之情,一是逃避现实的无奈之情。面对“韶光”匆匆逝去,目睹“落花”满地堆积,一种“春去也”的伤感油然而生。由“无赋招魂”可见作者关心国家命运,面对南宋国运衰微、胜景难再表现出一种忧国伤时的痛苦之情。末句说“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可见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只能作诗逃避现实以求解脱,表现出无奈之情。

【4分。写出其中两种感情,给2分,相应分析合理,给2分。】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感春伤时的诗歌,它隐曲地透露了哀国的忧思。

这首诗的开头直抒胸臆:“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他感叹韶光过得太快,内心有一种郁结隐密之情难以倾诉。这“幽情”究竟是什么?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已经过去了,这大宋朝的国运不也如美好春光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么!故这“幽情”既是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

颔联紧承首联之意,写诗人在春景中所见所感:“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上句写眼前景,下句抒胸中情。燕子在寒食节的雨中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燕现时虽未成家,但终有成窝安家之日,而宋朝大势已去,无法挽回。人在落花时节如“中酒”一样昏昏沉沉,黯然伤情。这既写出了梅雨季节身体不适的感受,又写出了伤时的精神状态,把生理和心理上萎靡困顿,哀怨忧愁表现得神形兼似。

颈联,是上二联思想情绪的转折和过渡,作者轻轻荡开其幽情,以草木娱已。作者以“濂溪老”、“涑水翁”喻己,借田园隐逸生活遣怀。联中“逆”“私”二字用得极为精到。逆,迎接之意。私,当“偏爱”解释。这两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公的亲昵之状,曲折而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这两字写活了田园,深化了人物性格。

尾联进一步明朗前意,以超脱现实的闲适态度来排解幽情。“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招魂,用屈原《离骚》典。秦昭王骗楚怀王至秦国,威胁他割地,怀王不从,昭王将其拘留,三年后客死于秦。正在流放中的屈原,得此消息,写了《招魂》,表示了对死于异国的怀王的吊唁和对楚国命运的哀伤。作者生活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回想靖康之难,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至北方,终死于五国城,其遭际颇似楚怀王。北宋灭亡,南宋依然不振,至作者生活的年代已危在旦夕。他心中自是不能平静,但说“无赋”,是克制感情,毅然予以超脱。因为“招魂”不但无济于事,反添忧伤,倒不如置之度外为好,更何况自己难得有这种清欢的时候,姑且赋诗遣兴以酬答春天造化之工吧!上句“无赋”,用得果断!下句“且排”,实属无可奈何,其“幽情”虽得以暂时排解,但又怎能从心中消除呢!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现实的矛盾痛苦,但他又毕竟是位隐逸诗人,故终以逃避现实以求解脱。

“幽情”是全诗的主题,起承转合、凝聚开化,均以此为中心,诗情画意、主体客体融而为一,造语新颖,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11.(6分)

(1)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2)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3)淮左名都  解鞍少驻初程

(4)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12(5分)AE (解析:A对应区间在原文第一段,E对应原文倒数第三段;B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原文是“愈矛盾则体验愈深”,是矛盾与体验的因果关系,而选项中却变成了“矛盾体验”与“生命境界”了,是言此与言彼的错误;C答题区间第五段,原文是“人生的真实内容是永远奋斗,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而选项变成了“悲剧式的人生是为了超个人生命的价值而挣扎”缩小了概念;D项答题区间在第六段,阐述的是“悲剧的主角”,偷换概念。)(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5分)

 

13.(3分)D(从原文“另一种人生态度则是以广博的智慧照嘱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可知“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只是具有幽默态度的一个条件,不能因此判断具备此一条件就是具有了幽默的态度。)

 

14.(4分)

  透入:观察、认识、体验人生中的永久的矛盾。(2分,“观察、认识、体验”1分,“永久的矛盾”1分。如答出“发现”“觉察”等词也可。)

  超脱:以广博的智慧、同情的态度包容和超越人生中的矛盾。(2分,“包容、超越”1分,其他1分。)

15.(4分)

   (1)悲剧的人生态度是肯定矛盾,殉于矛盾,以战胜矛盾,在虚空毁灭中寻求生命的意义,获得生命的价值。(观点1分)史铁生写出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作品,可见其在人生里面体验到不可解救的矛盾时,仍怀抱理想,不自欺欺人,在生活悲壮的冲突里显露出人生与世界的“深度”。(分析1分)

(2)真正的幽默是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它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背后与里面有“热”。(观点1分)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种幽默的态度,不是谩骂,也不是讽刺;这种幽默是冷隽背后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分析1分)

16.(4分)他点点头,表明他还要离开这里,(1分)去找更多的资金及更多的老师来促进山村教育。(1分)他摇摇头,表明他人虽然离开了这里,(1分)但是他的心会一直留在这里。(1分)

17.(5分)林是一位援教老师,他在艰苦的环境里教书已经好几年了。(1分)他给这所山村小学捐建了三幢教学楼,并带来了十几位老师。(1分)他还把眼光投向“别的地方”,要帮助更多的孩子上学。(1分)说明他的心一直扑在山村教育事业上,具有无私奉献精神。(2分)

18.(6分)“雨夜的红灯笼”有引人前行、照明道路的作用,(1分)还象征了乡亲们的热情和希望,意蕴丰富。(2分)正是乡亲们在雨夜打着红灯笼来送他,使他受到感动,终于在三年后回来了。(1分)如果以“山区教育”为标题,则缺少文学色彩,太直太露。(2分)

19.(4分)

 ①一些地方领导的“政绩”观念作怪

 ②一些地方政府为扩大财政收入

 ③城市规划中的短视价值观(或想获得短期经济效益)

 ④很多地方政府在营造城市形象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每点1分〕

20.(5分)

   (1)引用不同人(包括专家)的说法,能全面真实地(1分)反映建筑频繁拆迁造成的危害(1分),具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1分);

(2)采用列数据统计的方法,能科学准确地(1分)反映频繁拆迁造成的影响的总体情况(1分),更具有说服力。

21.(6分)

  (1)保留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

  (2)改造旧建筑,使其体现融合多元文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

  (3)新建筑应考虑投资和增值作用,还应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4)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应该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答出1点得1分,2点得2分, 3点得4分, 4点得6分。)

 

 

22.(6分)【答案示例】

 (1)为期三天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

 (2)本届年会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了“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的特色。

 (3)它充分展现出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

(每句2分,改变原意、句子间连贯不畅,均酌情扣分)

 

 23(6分)【答案示例】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已给出)千千万万个“我的梦”汇聚成一个“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付出。“雄关漫道真如铁”,是对梦想的追求;“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对梦想的执着。同学们,如何通过实现你的梦来为中国梦的实现助力?请大家畅所欲言!

(得分点:将“我的梦”和“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2分;符合主持人身份,说话得体1分;使用两种修辞2分;语义通顺,鲜明生动1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写作提示】

“瓜子哥”角度:在公众场合要讲文明、守秩序。

   不少乘客会在公交车上吃东西,尤其是早上和傍晚。早上,很多上班族因为来不及吃早饭,就边坐车边吃;傍晚,一些放学的学生由于肚子饿了,也会在公交车上吃东西。为了满足一己之需而影响他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西装男”角度:劝阻人的错误行为要注意方法。

   “西装男”出于公德心,劝阻“瓜子哥”吃瓜子的不文明行为,不但遭到了拒绝,反而被纠缠不休,最终采取暴揍手段,制止“瓜子哥”的纠缠不休。“西装男”本来是要维护公众利益,但因采取了错误方法,结果自己侵犯了对方合法权益。

   在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法律不许可的,即使出于公众利益目的,我们也不能做。“西装男”暴揍“瓜子哥”,教训没有公德心的“瓜子哥”,纵然这种举动很解恨,符合多数乘客的利益,但从法律角度说,“西装男”的揍人行为显然不对,伤害了“瓜子哥”的身体健康,侵犯了“瓜子哥”的合法权益。

“其他乘客”角度:维护社会文明公德,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不文明行为绝迹于广大民众的共同谴责和制止之中。

综合角度:要减少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既要加强教育,也要加大惩戒力度。

   “西装男”暴揍“瓜子哥”,未必全因一时冲动,更多的可能是源于对不文明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惩戒,被迫采取不当方式维权。“瓜子哥”在公交车上不停的吃瓜子,并不算侵权行为,最多只能算是市民低素质的不文明行为,公众只能予以道德谴责,并无其他办法。当公众的道德谴责和文明劝说没有效果时,只能任由“瓜子哥”耍无赖,继续我行我素。正是对“瓜子哥”的不文明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制止措施,才逼得“西装男”奋起暴揍“瓜子哥”。要避免“西装男”暴揍“瓜子哥”事件再次发生,除了劝导“西装男”不要冲动,要依法维权之外,更重要的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民的行为,对于“瓜子哥”的不文明行为提供更多有效的制止渠道,比如允许公交车驾驶员要求不文明乘客下车,乃至把不文明行为认定为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允许乘客依法维权,要求“瓜子哥”赔偿损失,而不是止于道德谴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美女太猛了,你敢惹?!
这女的太猛了,你敢要吗?
妹子是少林寺毕业的吧!
笑喷!一句话证明你上过彬哥的课!
瓜子哥成就文学梦表明:只要怀有理想人生定能放光 2月15日
遮天:本该成为女主的绝代佳人,她为何与叶凡越走越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