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1世纪最伟大图书!比《冰与火之歌》更残酷,比《纸牌屋》更黑暗

书山无尽,知识无涯,Kindle为你量身打造千书随行的“移动图书馆”。

英国《卫报》不久前评出了“21世纪最佳图书100部”,我们曾经做过推送:21世纪最伟大的100本书,这一篇全帮你找齐了!相信有不少好奇的kindler直接划到文章底部一睹TOP.1花落谁家,没错,就是这部被誉为“史上最畅销历史小说“的《狼厅》。

书与剧集成绩惊艳

查尔斯王子都是迷弟

《狼厅》在全球的社媒圈火起来,是从其同名剧集开始的。这部讲述亨利八世时代的宫廷历史剧,开播首日就成为BBC首播率最高的剧集,并且在六集完结后跃居BBC十三年来收视最!高!的一部剧!超人气的它还获得了第73届金球奖最佳迷你剧奖。

当然这部剧之所以屡破记录,是因为它的出身本就很“高大上”——同名原著实在太过优秀。

2009年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狼厅》第一次摘得代表英国文坛最高成就奖——布克奖,随后又获得另一项重量级图书大奖全美书评人协会奖

《狼厅》的销量也扶摇直上,在英国亚马逊比肩丹·布朗的超级畅销书《失落的符号》,更被美国亚马逊评为“史上最畅销的历史小说”。

时隔三年后,曼特尔推出了《狼厅》的续集《提堂》,再度摘得布克奖的桂冠,成为英国文坛乃至整个世界文坛的奇迹——凭借一部小说及续集两次摘得布克奖,这是史无前例的。

“这部了不起的小说,给当今沉闷的小说界带来清爽气息。我从来没想过,继乔治·艾略特那创纪元的《米德尔马契》之后,还会有这样出彩的作品。”

——著名编辑、作家戴安娜·阿西尔

“我们选择布克奖得主的依据在于参评作品的整体内容,包括该书的篇幅、叙述时潇洒驰骋的语言以及场景的设置等,而曼特尔在这些方面简直优秀得不可思议。”

——布克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就像英女王大人是《唐顿庄园》的粉丝一样,《狼厅》也有个超大牌粉丝——万年太子查尔斯!2016年2月,希拉里·曼特尔被封大英帝国女勋爵士,查尔斯王子亲自为她授勋,并当场表示自己是《狼厅》书和剧的迷弟。

小说《狼厅》见证了亨利八世统治下的都铎王朝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风雨欲来的宗教改革以及勾心斗角的宫廷秘辛。

然而曼特尔的笔墨并未着重于这位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而是将目光投向亨利八世身边的首席国务大臣托马斯·克伦威尔。

托马斯·克伦威尔是何许人也?

在以往的各种文艺作品中,他都是一个反面人物或配角出现(比如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形象也非常扁平化,要么是心狠手辣的无耻之徒,要么是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

但在曼特尔的《狼厅》中,他从边缘走向中心,既是作品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还是小说的叙述者,把握着叙事的角度和经脉,牵引着读者的视线和情绪。

《狼厅》 书名就来自于托马斯·克伦威尔终生信奉的格言:“人对人是狼”(homo homini lupus), 历史也证明,能够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铁匠之子,苦心经营,逐渐赢得君王的信任器重,最后登上权利的巅峰,克伦威尔着实深刻地领会了这句拉丁格言的真谛。

从离婚官司到政治斗争

小三上位与平民逆袭的故事

《狼厅》的故事以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王后的离婚案为切入点,伴随着红衣大主教的失势,凯瑟琳王后被废除,“小三”安妮·博林成功上位等一系列事件,想无缝对接到这个环环相扣、起伏跌宕的历史故事中,各位不如先涨一下背景姿势。

话说当年的英国,刚刚结束玫瑰战争,一片萧条惨淡,在欧洲顶多算一个二流国家。初步建立起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要想王冠戴得稳,首要任务就是抱紧欧洲富豪国的大腿。于是,他令长子亚瑟·都铎迎娶当年欧洲大陆“高富帅”西班牙的公主凯瑟琳。

无奈结婚仅数月,亚瑟就突然病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弟亨利就这样继任大统,顺便因为政治原因把寡嫂也“打包“收了。

虽然当年亨利八世只是个十二岁的小正太,凯瑟琳当年已经二十四岁,但或许亨利八世喜欢比自己成熟的女人,或者是因为政权所需,总之,他们的婚姻维持了长达二十四年。

凯瑟琳绝对算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王后,无奈肚子“不争气“,生来养去只养活了一个女儿玛丽。对于王朝而言,没有男性继承人绝对是致命伤,但基督教国家不准国王养后宫,更不能容忍私生子上位,莫非这下要让女人继承江山?

亨利八世觉得万万不可,毕竟都铎王朝也才刚建立不久,前朝旧臣世家贵族对王位虎视眈眈者不在少数,让女儿继承王位太冒险了。

此外来自宗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时的欧洲就是这样,国王、贵族、教廷三大势力错综复杂,相互牵制),按照当时的教法,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结合有乱伦之嫌,加上两人一直没有生出男孩,让他觉得这段婚姻受到了上帝的诅咒。

但真正让亨利八世决定要离婚的,是另一个女人的出现——他爱上了当时凯瑟琳身边的侍女安妮·博林,几番拒绝与追求的恋爱游戏之后,两人秘密订婚。

同时,亨利八世向梵蒂冈提出与凯瑟琳离婚申请。但是等离婚申请书递到罗马教皇手中时,教皇克勉七世犯难了,显然他不想得罪势力强大的西班牙帝国,于是教皇大人拒绝了。

这下亨利八世的暴脾气上来了,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太憋屈。为了成功离婚,他决定自立门户,掀起了新教改革的浪潮,自己立一个教派,这样他离婚结婚就不用再经过谁批准了。

其实亨利八世下这么大的决心,也少不了安妮·博林的煽动,安妮是一名坚定的新教徒,更是一名激进的改革派。于是,一场家长里短的离婚官司演变为一个国家围绕宗教信仰的政治斗争。

再说说我们的主角托马斯·克伦威尔。他出生于伦敦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一个白手起家的铁匠,后来拥有了一些工厂的股份,算是还阔以的小康家庭。但可怕的是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酗酒后发酒疯的英国男人,动不动就会暴力发泄到儿子身上。克伦威尔实在受不了凶暴的父亲,在十五岁独身一人去海外闯荡,辗转于法国、意大利等国。

三十岁左右时,由于精明能干,善于交际,克伦威尔已经在意大利成为一名崭露头角的银行家、实习律师及羊毛交易经纪人。

当他返回伦敦后,得到了同样出身平民的大主教沃尔西的赏识,于是从几百名门徒中脱颖而出,成为主教的得力助手及接班人。

在别人眼中,克伦威尔谈吐幽默风趣,有着天然的魅力和敏捷的社交手段,却很难看到他内心深处强硬、多疑而冷酷的一面。在外漂泊从商的经历让克伦威尔接触到许多持新教思想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克伦威尔也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新教徒。

当时致力于推动宗教改革的安妮·博林,到处物色帮手,很快就注意到沃尔西身这位边精明能干的助手,在接触和试探的过程中,她发现克伦威尔也是一名雄心勃勃的新教徒,便向他发出橄榄枝。

克伦威尔审时度势,自然看出加入安妮·博林的队伍,是一个绝佳的向上爬的机会。尽管他知道这样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沃尔西不仁不义,但更大的权势利益面前,他还是欣然接受了安妮·博林的邀请。

随后,安妮·博林与她的父亲、舅舅、兄弟等,伙同托马斯·克伦威尔和托马斯·克兰麦等政治同僚,共同形成国王身边的改革派集团。面对旧臣越来越不合作的局面,亨利八世开始重用像克伦威尔这样的新教徒,而克伦威尔也不辱使命,一步步制定着有利于王权巩固的各种措施。

当时旧贵族已经式微,上议院被天主教会的高层把持,显然他们强烈反对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并认为这样与罗马教廷对着干终将毁掉英国教会。

1529年,克伦威尔当选为国会议员,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的第一步任务,就是打压这些天主教士的特权。克伦威尔通过暗中串联、操纵选举、控制提案和表决程序通过符合自身目的提案,成为国会实际意义上的操纵者。

随后的7年间,他颁布了一系列的宗教改革法案,比如《遗嘱检验法案》、《丧葬费法案》、《兼领圣俸法案》、《剥夺教士司法特权法案》等,从此天主教士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伞和各种财源。

后来,国会进一步通过了《藐视王权法案》,声称若任何英国人企图请求外国势力干涉英国本土事务,将触犯此法案。以及更铁腕的《叛逆法》,规定任何侵犯国王的尊严和称号,不承认国王是最高领袖者,杀无赦。

这些法案的意图,显然就是为了打击那些承认罗马教廷无上权威的人,并给全英国民众洗脑一个概念:皇权才是最高的,贵族、教廷全都靠边站,识相的就站对边,否则你们的下场会很惨。

1532年,时任大法官的托马斯·莫尔被迫辞去职务,克伦威尔接替了莫尔成为国王身边的第一权臣。与此同时,在克伦威尔的运筹帷幄下,安妮·博林小三上位与宗教改革同步展开。1533年1月,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结婚,英国国会宣布立法脱离罗马教廷,英国教会从此转变为圣公会。安妮·博林改革派阵营的克兰麦奉召当选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不但“官宣”了亨利八世的第二次婚姻,也通过了国王与前任折腾了八年之久的离婚。

至此,立下汗马功劳的克伦威尔越来越得国王宠信,步步为营,走上了权利的巅峰,不但掌握了许多重要职务,得到了最古老、最显赫埃克赛斯伯爵头衔和宫廷中高级职位——掌礼大臣,甚至获得了最古老、最受尊崇的嘉德骑士爵位,而这些全是贵族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至高殊荣。

文学虚构?历史真实?

《狼厅》里的克伦威尔

克伦威尔从一介平民,爬到让贵族们都望尘莫及的高位,作为一个逆袭成功者,他是国王眼中的忠仆,是权贵政敌痛恨的“奸人“;在许多平民看来,他则是大家心中的骄傲和榜样。

在《狼厅》中,曼特尔用老练的文笔成功地把克伦威尔从一个空洞的历史符号,写成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刻画出一个百折不挠、冷酷中暗含温情、奸诈中不乏忠诚的更加丰满立体的主人公,呈现了一部自我锻造、自我发展、自我扩张、从乡野革根到荣光之巅的传奇。

历史上对克伦威尔的记载并不多, 因此《狼厅》中的人物刻画与塑造主要来自于曼特尔的虚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史的虚假再现,相反地,它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小说家带给我们的真实,一种关于人性的真实。站在都铎王朝版“纸牌屋”暗潮汹涌的时代背景下,大幕拉开,托马斯·克伦威尔的一切都将由读者心中的标尺来评议。

所以,托马斯·克伦威尔究竟是何许人也?

读完本文,你或许有些许线索。但读完《狼厅》,你自会找到答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铎王朝那些事儿|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
本周好文精选:《狼厅》背后的故事之王后们的命运
关于金球奖最佳迷你剧《狼厅》你得知道这九件事
“人对人是狼”
狼厅|只要还有人读曼特尔,她便没有离开过
历史学家们至今无法回答的 4个历史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