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罂粟壳不等于毒品

罂粟壳不等于毒品

 

山东电视台的小唐记者就火锅店等餐饮业在菜品、汤料中添加罂粟壳的问题想采访我,问我这样做是否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我思考了一下,食品中添加罂粟壳对人体有没有毒害作用?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可能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有毒害作用。其实不然!  









    

罂粟最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的两河流域就被人们发现。当时那里的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罂粟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植物,并且逐渐掌握了提取罂粟汁的方法。后来把种植罂粟、提取罂粟汁的方法传到了古代的埃及、希腊、罗马。希腊人、埃及人已经认识到罂粟汁液具有安神止痛、多眠忘忧的功效,并以之作为药材使用。鸦片就是“罂粟汁液”的希腊语的音译。

我国最早记载罂粟的书籍是唐代陈藏器编写的《本草拾遗》,罂粟花分红白两色,果中含有细米,又称作“御米”,因此,罂粟壳又时也称御米壳。由此可见,唐代已经开始了罂粟的种植。一般认为罂粟的传入是由阿拉伯人干的。大唐盛世,万国来朝,促进了文化交流,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就好像现在很多新的物种随着对外开放交流的深入被引进了我国。有些引进的物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有些物种的引进会对我国现有的物种具有破坏、甚至灭绝作用。罂粟的最初引进,起作用是进步的,因为她首先是作为药品引进治疗人们的病痛的。唐朝最早药物学专著,也就是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本草》,收载的药物底也伽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含有罂粟壳粉末的药物。罂粟壳作为药物,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疗效卓著,主要用来治疗剧烈咳嗽、严重腹泻及疼痛。很多偏远的山区、农村,缺医少药,致使许多老百姓都能很熟练的使用罂粟壳治病。

药食同源是中医很重要的理论之一,很多药物本身就是食物,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物。譬如山药、苦菜、羊肉、牡蛎、花椒、八角、小茴香、白胡椒等,数不胜数。罂粟壳能否作为调味品应用于食品的加工、以提升食品的口感?这个问题我还未有研究过,也没有查过相关的资料或者请教相关的厨师。如果确实能提升菜品的味道,用点也未尚不可。罂粟壳作为天然有机的产品至少要比鸡精、味精、三聚氰胺、人工明胶要安全吧!但是有的饭店目的不纯,大量的使用罂粟壳,不是为了提味,而是想让食客产生依赖感、频频光顾,以便获取更大的利润。怀有这种不良动机做生意,是不会发财的。试想,你天天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而不是改善菜品质量、改善服务质量,你的生意能长久吗?能发财吗?这种耍小聪明的伎俩、损害食客的行为必然会招致食客的反感、唾弃,招致食品监督部门处罚,最终关门倒闭、生意衰败!在国家公布的食品添加剂中,罂粟壳是排除在外的,主要目的还是防止人们滥用罂粟壳。罂粟壳作为药品使用,每服药用上10g20g,水煎服,一般不会产生成瘾性的!

罂粟壳作为调配料能否上瘾?这主要看用量与服用的期限。既然是调味品,用量应该非常少,而且也并非天天食用。偶尔食用一点,甚至用上一周,也不会成瘾的。譬如茶叶及一些饮料(含有少量咖啡因),也不会成瘾。含量太少,人体很快就代谢掉了。另外,含量太少还不至于使人的神经系统产生欣快感,也就不会成瘾。当然大剂量食用、高频度的食用,肯定就会成瘾,对人体产生损害。就像酒精一样,有的人偶尔喝一次,不会成瘾,对身体也不会产生损害,有时少量饮酒还会对身体有益,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抗寒保暖等;但如果长期大量饮酒,每饮必醉,而且只有喝醉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欣快感,这就是成瘾了,势必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损伤!

怎样理解罂粟壳的毒性?我们经常说的罂粟壳的毒性主要是指罂粟壳带来的成瘾性,由于使用人有瘾了,就对罂粟壳产生了依赖。其实,罂粟壳对人体的肝肾功能的损害至今还是不确定的。少剂量服用还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的报道。

罂粟壳与毒品是两码事,罂粟壳不是毒品,相反,还是具有一定疗效的药品!就像麻黄一样,虽然麻黄素是制造病毒的原料,但麻黄不是毒品,而是一味常用的发散风寒的解表药!

运动员不要食用含有罂粟壳调料的食品,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尿检时出现兴奋剂阳性,被误认为服用兴奋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沙某市民吃完卤菜后尿检居然呈阳性?点开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警惕罂粟壳成瘾
很香?罂粟拌的卤菜,你敢吃吗?
罂粟壳吃了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怎么识别食物里面有没有加罂粟壳?
罂粟壳自述
罂粟壳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