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

如果法律和道德允许,不仅是古代男子,估计有很多现代男子,也会选择娶十三四岁的女子,毕竟喜欢吃嫩草的不光是老牛,还有很多小牛和壮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低于18岁的,比如俄罗斯是14岁,荷兰是12岁,伊朗是13岁,西班牙是12岁,菲律宾是14岁。

以今天我们国人的眼光来看,娶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是在古代,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事情,是女子正常的婚嫁年龄,甚至还有更小的,比如上官皇后6岁嫁给汉昭帝,鲁元公主的女儿张嫣11岁嫁给汉惠帝。

如今,过了30岁的女人被称为“剩女”,但是,在古代,过了15岁就是“剩女”了,这可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还是直接的经济问题,因为你不结婚,朝廷是要罚款的。

比如刘邦的儿子汉惠帝时期,就有规定,凡女子15-30岁还未出嫁的,开始征税,从15岁开始起征,15岁不结婚罚一个人头税120钱,每3年一个台阶,最高到30岁罚600钱。600钱,就相当于一个成人全年的口粮了。

《墨子·节用》: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

由此看来,在古代,男子娶十三四岁的女孩,不仅仅是正常现象,还是国家法定,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婚恋主旋律。

那为什么古代女子要那么早结婚呢?

第一,女孩是赔钱货,早嫁早安心,晚了就砸手里了

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如果谁家生了个女儿,当爹的会把大腿拍断:“哎呀,又是一个赔钱货”。哪像现在,谁家生两个女孩,出门就可以横着走了,反倒是生两个儿子的,成为人人消遣的对象:“赶快准备两套房吧”。

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古代,女孩出嫁以后就是婆家的人了,基本和娘家没啥关系了,前十几年都是白养活的,出嫁的时候,还得搭上一笔嫁妆,怎么算都是亏本的买卖。

那为什么是十三四岁,而不是更早呢?这和女子的生理发育是有关系的。唐代张守节所著《史记正义》中说:

“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而女孩子呢,则是“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

古代虽然医学不发达,但是千百年的智慧传承告诉他们,女孩在十四岁左右就有生理期了,可以为人妇,为人母了。

因此,女孩的十三四岁就是一道门槛,过了这个槛,就意味着果实成熟了,要赶紧出手,再多留两年,就烂到地里了。

为什么古代女子的地位如此之低?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决定的。

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和人口,而人口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劳动能力,有生产能力的男子,男人是社会的主导,女人只是生育工具和后勤服务。

一旦发生战乱,首先损失的就是男丁,而且会大量的集聚减少,因此,在古代,家里有男孩的,尤其是有七八个男孩的,出门时可以横着走的,也是家族兴旺的代表。

第二,古代平均寿命低,晚几年可能就直接见上帝了

有一组数据,说出来肯定很多人不相信。

夏商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18岁,秦汉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22岁,唐宋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0岁,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3岁,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35岁,

而现在,我们的平均寿命是77岁。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这组数据,请注意,这个是平均数。古代当然不乏活到六七十,七八十岁的人,但是要知道,古代婴儿的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疾病对儿童吞噬,比如天花,加上战乱中人口的死亡,一平均,这个数值就很低了。

同男子相比,古代女子的平均寿命也要略低一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生孩子是一个鬼门关。古代医学不发达,没有现在的一剖了之,一旦出现难产,大概率都会出人命,因此,古装电视剧中一旦有生孩子难产的场景,稳婆都会出来问一句:“保大还是保小”。

因此,古代女子要及早的婚配,及早的传宗接代,她们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就是15-30岁,过了30岁,她们就可能已经当奶奶或者姥姥了。

第三,早结婚,早生娃,娃越多,越兴旺

前面我们说过,人口,在古代社会是重要的资源。

对于国家来说,有了人口,就用了兵源,就有了战斗力,有了人口,就有了赋税和免费的劳动力,有了人口,就有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获得更多的粮食。

对于小家来说,有了人口,就能保证传宗接代,家族人丁兴旺,有了人口,就有了更多的劳动力,为家庭创收。

因此,一旦女子达到了能够生育的年龄,就会及时的婚配,实现早结婚,早生娃,多生娃,生好娃。

古代人为何对人口如此的执着?因为古代人口经常性的大规模减少。

首先是战争。

我们知道,从秦汉以后,每个王朝的历史不过200-300年,每个王朝的结束,都会伴随着战争,刘邦和项羽楚汉争霸,人口减少到2000万,唐朝开元盛世时期,人口达到8000万,安史之乱后,迅速降到2000万。明末人口达到2.5亿,清初迅速降到了7000万。

项羽攻陷咸阳,一次性坑杀秦兵就多达20万,长平之战,秦国斩杀赵国士兵45万。汉武帝三次征讨匈奴,损失了全国50%的人口。

因此,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时,都会修养生息,出台政策,鼓励生育,恢复人口。

其次是疾病。

古代新生儿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谁家还没有个夭折的兄弟姐妹,莫说是普通百姓家了,即便是帝王家里,孩子夭折的也是很常见的,比如顺治和董鄂妃所生的孩子,只活了104天,连名字都没有起就夭折了,顺治悲痛的封他为最高等级的“和硕荣亲王”。

即便能活下来,还要面临下一个关口,致命疾病。

我们现在有疫苗,每个孩子都会定期接种各种疫苗,一直到上小学前。但是古代没有,如果一旦遇到,只能硬抗,不过大分部是抗不过的,比如天花,康熙和黄金荣两个人小时候都得过天花,不过这两个人比较幸运,都扛过来了。

即便能顺利长大,还会遇到更大的关口,瘟疫。

中国历史上大的瘟疫,就有700多次,那个年代,没有钟南山,没有张宏文,人们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向上天祈祷,所以,能不能活下来,完全看命。

东汉末年,发生了一次大的瘟疫,曹植在《说疫气》中写道:“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第四,国家法律规定,当时的婚恋主旋律

就像我们现在规定的男二十二,女二十的法定结婚年龄一样,古代对婚配年龄也是有规定的。

比如,唐朝时规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明太祖朱元璋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听其婚配”。

当然,这只是结婚年龄的起步线,表示你可以结婚了,但不是必须结婚。但是,如果国家需要恢复人口,就会有强制性的结婚要求。

比如越王勾践曾经宣布:“女子十七岁不嫁,其父母有罪。比如汉惠帝刘盈就下圣谕,凡是家中女儿15岁以上到30岁之间,还未嫁人的,每人每年罚款120钱,最高罚到600钱。

因此,古代十三四嫁人,是那个时代的婚恋主旋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和我们现在的女人30岁嫁人一样。

第五,男权社会下,女子的无奈

这一点,主要是指古代皇帝选妃和民间的老夫少妻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代,天下的女子都是皇帝的挑选对象,皇帝可以通过选秀,把民间的女子征集到皇宫,做皇帝的妃子。

比如李世民50岁的时候,纳13岁的武则天为妃,雍正51岁的时候,纳15岁的谦妃为妃。

晋武帝司马炎最厉害,选了1万人充实到自己的后宫,每天赶着羊车选妃,羊停到哪里就在哪个妃子那里过夜。

进宫当妃子,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民间有女子的家庭,都是早早的定下婚约,防止女儿被选入宫。

当然,在民间,也有很多年龄大的男人,选择十三四岁的女孩为妾。这些男人基本都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30岁以上还没有孩子,需要传宗接代,第二,家里有钱,觉得老婆老了,不新鲜了,找个更新鲜的。第三,看见别人娶了,自己不能落后,也得娶一个,这是面子。

比如北宋词人张先,在80岁的时候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还生了两个儿子。苏东坡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词: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而愿意嫁给他们当妾的女孩,只有一个原因,穷!

所以说,在古代,男子娶十三四岁的女孩为妻,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是那个年代主流的婚恋年龄,即便是老夫少妻,也没有什么可非议的,毕竟那是男人本色,而且在当时,也是合法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何感觉古代男子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
古代男子为什么都喜欢十三四岁的女孩?
婚姻匹配配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属兔女孩和属狗男孩应加快订婚速度
小姐姐效应:姐弟恋真的越来越多了吗?
古代的男子为何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是什么原因?
揭秘:古代男子娶妻都是十三四岁的女子 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