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须懂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须懂得“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作者: 吾乃自得其乐翁(和讯博客
 
       发表:2010-11-07

老子《道德经》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为:名声和身体相比哪一个更亲切?身体与利益相比哪一个更贵重?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更为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东西,过分的屯积财富就必然遭到更为惨痛的消亡。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得到平安。几千年前出生的老子在诘问世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时,我们是否知道老子也看到人世间为名声货利、荣辱得失忙得不亦乐乎的人们,当然,当名利与生命,生命与利益,得失与存亡孰轻孰重时,人们不难回答,当然是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身外之物,这似乎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在我看来,老子不是反对人们对虚名货利和宠荣权重的追求,而是告诫人们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不要过度贪图虚荣与名利,地位与权重,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其实每次不当利益的得到,不法地位的取得,不光明角色的扮演,都是对自己尊严的出卖,价值的降低。也许你混得不错,经常有人花公款请你吃喝;也许你混得比较潇洒,经常有人花钱给你服务,达到你的满意;也许你混得比较高就,拿着消费的条子就有人颠巴颠巴地为你报销;也许你主宰一方,每天都有排队给你上贡之人。但是,正如老子所说得,孰亲?孰多?孰病?自己能否分得清。如今各行各来都有什么“潜规则”,难免给人非分的判断,本来一张长得清秀漂亮的脸,为争角色而出花边新闻,难怪在人们的思维模式里,虽然上了节目出了名,挣多了钱,女跟妓有什么区别,男人虽然得到了满足、抱得红颜归解了私欲,人格却没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说的是要能把握“度”的界限,任何事物超过了极限,就会向它的反向发展。贪图的名利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追求的财富越多,损失的越惨重。老子《道德经》中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子的观点虽然有些消极,但在如履薄冰的社会里,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后悔,知道适可而止才能少遭遇危险。

未来是变数,我们所要做的是只看现在、剖析现在,依据现在的种种现象决定去留。就拿股市操作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条操作中的主线,这条主线不随基本面、技术面而变,它就是“知足、知止。”这点非常重要,任何一只股票的运行过程最终都是完整的。确定什么地方应该出局,哪怕可能还要高点,也要勇于割舍;还要明确什么点位可以建仓,哪怕立刻就能见到最低点,也能从容接受,因为我们是知足者,进进出出都是从容之间。现代人确实很幸福,衣、食、住、行都是现代化的。这种情形是老子那个时代做梦也想像不出来的。你看,老子当年出关的时候,骑的是一头青牛,一挪一挪的多老土啊,多慢!今天我们有飞机,有汽车,有轻轨,有地铁,他哪里想像得出来呀!再看老子写的《道德经》,用毛笔好艰苦!然后写在一个竹片、一个竹片上,一个字、一个字写,今天我们大家用电脑一弹而就。但古代人是人,现代人也是人,古代人有七情六欲,现代人也有六欲七情,人性是相通的,所以现代人和古代人有好多共同的话题,不过现代人碰到的问题更复杂、更多、更麻烦。老子上面文章中的有关教导是非常有价值的:老子说,你太爱名声必定有大耗费;你积累太多的财产,你必然有大损失。如果你知道满足,你就不会受到屈辱;如果你适可而止,你就不会遭到危险,这样就可以保持长久。这是多么深刻的人生智慧!多么好的心理调节。

再比如说和珅,他的名字起得美极了,和珅的“和”是中国文化中审美的一个字,太和殿用的“和”,和平、和和顺顺用的“和”。再看那个“珅”字,不是“王”子旁,是“玉”字旁。中国人的人名上凡是有玉的都是审美的,林黛玉,贾宝玉,玉一样的人物。所以和珅这个名“珅”是玉的名称。和珅这个人并不是一点才能都没有,而是很有才能。例如,他精通好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所以清政府要翻译文件都是他翻译。和珅是正红旗人,生员出身,然后世袭,然后做到乾隆的侍卫、户部侍郎、军机处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然后做到一等公,是一级一级上去的。特别是乾隆皇帝晚年非常喜欢他,还跟他结成儿女亲家,更不得了!环境与地位的变化让他不能“虚”不能“静”,到处都要去捞一把,捞到各个地方给皇帝的贡品他都敢捞!据说,他捞了两千万两白银。两千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是12亿元,这贪得多厉害!和珅贪污了这么多,他却不害怕吗。因为这么大的官谁敢碰?跟皇帝是儿女亲家,又培养了那么多党羽。正因为这种心理,人格的不健全让他不怕。如果我们请老子来给他分析,老子必然会对和珅冷笑三声说,和珅,你不是说你权力高,没人碰得过你吗?那我也跟你讲三句话,第一句话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二句话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你看历史上,几千年大富大贵的人到最后守得住吗?都守不住;第三句话是“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你富贵了还要跋扈,那你怎么会不自己招来灾祸呢!

我们分析和珅不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玩笑来说的,也不仅仅是讲了一个历史的故事,而是今天的许多贪官都有像和珅一样的心理毛病。其实,开始我们今天有的官员贪污,他开始刚出道的时候,也不敢贪的。但是到后来地位变化了,地位升高了,拍马溜须的人多了,心理就出问题了。所以,我们如果能懂得“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这句话,应该说能够挽救很多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书《道德经》第44章俗解【筑迹文学】作者 胡说胡又说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161. “身与货孰多?”“多”是重要的意思吗?
名与利
现代人的四条天规:1:一个人的名声不能大...
南怀瑾老师:“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