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继续悲剧着(读冒键《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后记)

徐迟,一直是迅哥最喜欢的作家之一。迅哥最早知道徐迟这个人是在迅哥上高三的时候吧。而迅哥真正接触徐迟则是在高二开始的,只是那时对这个人还不是太在意。在上高二时迅哥慕名买过几本书——《瓦尔登湖》《围城》《一代人*远和近》等。只是在那时,买书是网购的,并不是事前看过喜欢再买的。所以买回来后,只是觉得《围城》和《一代人*远和近》还不错,比较喜欢,而对于《瓦尔登湖》刚开始没有怎么放在心上,也许是因为当时心太浮躁了吧,没能真正进入到书中去。也就放下没再看了。

直到高三的某一天,迅哥随手把那本,瓦尔登湖》翻开看了看,不知为何,迅哥的脑子似乎一下子就开窍了,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是不必从头到尾按着顺序来看的,每次拿到都是随手翻开就看,直到基本上把所有内容都看完,迅哥才翻到书的最前边儿。从序言开始看。结果序言的第一句话就让迅哥震撼了:“你能把你的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不会读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明其妙,莫知所云。”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以前不明白的,看了这句话,明白了不少。只是后来,忘了这句话,致使迅哥犯了个错。

那序言也是相当地精彩,以前认为,自己喜欢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此书原著作者,梭罗。当读完序言,迅哥才知道,居功甚伟的,还有它的译者——徐迟。于是迅哥大笔一挥,在书的序言边上写下:“徐迟也很帅!”

从此,迅哥开始对徐迟产生好感,而迅哥对徐迟的认识也仅仅通过《瓦尔登湖》而已,也未进一步去了解他。

到了大学,迅哥也把《瓦尔登湖》带了来。也常常细细地品读着。说来也巧,在大学里,竟然也有一个不小的湖——明远湖。但迅哥是不会到明远湖畔去读《瓦尔登湖》的。明远湖的确很美,只是迅哥往往难以一心二用,在湖边看书,迅哥是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的。看着看着,就会把书撂下。若是在闹市区读《瓦尔登湖》,那是绝对没问题的,而在明远湖边则不行。也许迅哥骨子里就充满了野性吧,而明远湖又如此能勾起人类最原始的野性来。它是如此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让人狂躁不安,而又是如此的静谧、祥和,使一切都变得温驯了,使人像中了催眠术一般,任凭它摆布。

大学里读《瓦尔登湖》又有很大不同的体悟了。以前读《瓦尔登湖》,是从纯自然的方面去看待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到的只是作者对自然的理解,是作者优美的语句,传神的刻画,以及形象的比喻。而现在,看到的则更多的是人性的方面,而且也能和现实生活对照起来。常常感叹,一个半世纪前的作品,放到现代人的生活中,竟一点也不觉得过时。记得有一段时间,迅哥的QQ空间的状态,都来自于《瓦尔登湖》,不得不说,迅哥太喜欢它了,尤其是迅哥在感情方面遇到点问题时,发现好多句子竟像是作者在一百多年前专为后世的迅哥写的似的。《瓦尔登湖》帮助了迅哥,感谢它。

在后来,迅哥听一高中同学说她现在心情很糟糕,很烦躁,迅哥说:“那就多看看书啊。我有一本书倒是挺不错的。反正我都看了NN遍了,就送了你吧。希望它能对你有所帮助。”于是迅哥就快递了她了。其实迅哥错了,后来事实也证明如此。

那序言已经说了,这本书是适合内心安静的人看的,而不是用来安静别人的心的。当时迅哥一时糊涂,认为这本书能使她焦躁的心安静下了。事实证明,迅哥错了。后来迅哥问她书看得怎么样了。她却说:“最近很忙啊,还没看。”这时迅哥也感觉到了,她是不会看了。后来又问了一次。得到的回答却是:“那本书实在太高深,我等凡夫俗子看来有些困难。现在也看不进去,寒假回家再看吧。”迅哥估计她是不会再看了,所以也就没再问过了。只是有些伤感:“吾谁与归?”

迅哥把《瓦尔登湖》送出去时,自以为看了NN遍了,已得了它的精髓了。只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自己还差得太远。于是又萌生了再买一本的想法。只是学校的校园网实在不好,网银根本打不开。后来就在学校买了本别人译的。但是翻开看了看,始终觉得不如徐迟译的看来顺眼。迅哥越看越看不下去了。后来,才通过文学与新闻学院的一位朋友,从当当上买了回来,激动加感动啊!到此,迅哥才开始上当当上买书,因为它比起中国图书网来,不用运费,还是货到付款,好多了。

渐渐地,迅哥开始了解徐迟,先是在百度上,了解了一些他的情况,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位很有才的作家、诗人,再想想,他译的《瓦尔登湖》,发现,也只有足够有才的诗人才能译得出来啊。

只是有一个问题一真困扰着迅哥,1996年,82岁高龄的他竟然跳楼自杀了。唉,一位82岁的老人,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呢?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

直到近来,迅哥读了冒键的《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迅哥才对徐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徐迟竟是浙江湖州人士。迅哥不禁折案惊呼:“徐大哥啊,怪不得咱俩一见如故,原来我到你家去过啊!”迅哥在湖州长兴读的高中,到南浔也是少不了的事。

下面就就《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迷》来谈谈徐迟吧。

“徐迟天生就是诗人,晚年以散文名重世,但他实际仍然是一个纯粹的诗人,从‘二十岁人’到‘八十岁人’,他一直保存着诗意盎然的青春的激情,他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书写对生活最初的感应,他的诗心总是能让读者亲近大地的美和人性的光辉。”

不得不说,徐迟总是充满着激情。对于一个精神饱满的人来说,自杀?开玩笑吧?可事实是,他真的自杀了。

从书中,迅哥找到了答案(迅哥相信是答案),因为他总是充满了创作的激情。“血与火交织的荒谬的10年刚刚过去,已60多岁的诗人一部接一部的作品像雨后的彩虹横空出世,《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生命之树长绿》《在湍流的涡漩中》等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79年他开始钻研《夸克》,一钻就是十几年。1995年,他还满怀激情地说:“到80岁还是妙龄,被计算机和高科技迷住了,热恋三峡的秋波,信息高速公路的软语,以及高能粒子的倩影,天体物理学的怀抱……”熟料他竟在“八二妙龄”时跨鹤仙去。“其实他心中最为凄和悲哀的是他越到晚年越为活跃的诗心与日渐衰竭的禾身体的冲突,诗人追求完美的浪漫主义气质使他的精神境界中那样的高远,而他想守成的创作又是那样的艰巨和繁多,那是令许多作家望而却步的一个个高峰,诗人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身体适应不了他那颗敏锐如初、激情如初的内尽情感,不要说已不可能像当年那样冲寇一怒拍案而起,让杰作横空出世,就是勉强写小作文也非常困难了。”

例子太多,无需再举,有兴可自己去了解。

迅哥只能说,心太年轻,也是一种错。

也许,心就该随老去的身体一同老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从瓦尔登湖到西塞山,寻找真实的自由 | 许静
湖上吹网五十——给梭罗翻翻身
我读《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作者:[美] 梭罗-徐迟 译
海子与《瓦尔登湖》
巨富之镇的世家公子,引宋庆龄抄7页手稿,82岁自尽令世人猜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