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活动等意义,见下表:

表示寒来暑往(四季)的变化(8个)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象征气温变化(5个)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量(7个)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反映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4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编出大量与节气有关的农谚,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下种,谷雨栽秧”“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

   现代农业气象学兴起以后,很多地区将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资料相结合,编制农业气候历、农事历或农事活动表,使古代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相互参照、补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字典附录到联合国非遗名录:24节气的“认证史”
七嘴八舌说“二十四节气联”
张 勃: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濒临消失的陕北农谚
中国传统农事指南: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二十四节气的青铜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