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统编本教材解读第993篇
《一棵小桃树》是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重点学习“状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法。教学时首先要进行充足的教学铺垫:1.了解作者2.了解背景3.识记生字4.理解词语。


设计三个学习实践活动:
一、自由阅读,概述故事。
在这个板块,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上“我”“小桃树”两个词语来概述这篇课文所写的故事。
比如:课文写了我和一株瘦弱、可怜、丑陋的小桃树一同成长的故事。


二、比较分析,梳理写法。
阅读课文和批注,可以再补充一些批注,比较分析“我”和“小桃树”之间的相似之处,完成表格,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
小结:
双线并行的结构: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样子猥琐, 被人忘却)—有院墙高了(被猪拱折过,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暗线,"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从小有梦想—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后,方知人世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和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


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写自已的理想和情志。作者笔下的小桃树瘦弱而顽强,寄寓着深刻的含意。作者明写小桃树,暗写自己。小桃树就是作者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的遭遇,二者同病相怜。作者受到挫折,陷入迷茫,觉得自己的幸福是那么渺茫,心情十分愁苦,又恰逢自己的奶奶去世了。他看到寄托着自己的梦想的小桃树在历尽风雨的磨难后还保留着一个花苞,他就仿佛看到了希望,坚定了信心,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强


三、话题说话,体会情感。
请选读课文部分内容,以“我的小桃树”为话题,选用文中语句组成一段话,体会作者的情感。


晨光孟语,相信微光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一棵小桃树》教案(1课时)
桃树蓄梦想,旁批巧助读
第19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品味小桃树的成长经历
【张敏专栏】整合对比 观物思悟 ——部编语文七(下)第五单元整合备课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