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植物
   它们其实都身怀绝技,却默不作声的生活在我们周围。我们当然不会去注意它们,竟争激烈的城市生态群落是这样的拥挤和容易滋长欲望,被功利和实用主义驱使的我们成日奔忙,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可一旦进入不动声色、一切以本原面目示现的大自然时,欲望立即变得象在北极喝冰水一样不合时宜。

我想说的是,或许,一棵不起眼的小草也比我们更懂得怎样在地球上生存。因此它们会相伴地球直到洪荒,而我们以为恒久远的,却只一瞬间。

 


    酢浆草又叫三叶酸草,相信大家还是小盆友的时候都尝过这种味道酸迷迷的草,对了,它还有一个别名就叫:酸迷迷草。在我们还是小盆友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让我们玩“斗草”!挑根最大最粗壮的,轻轻剥去长茎上多汁的外壳,留下中间的芯和顶端的三片叶子,相互缠绕在一起用力一拽,哈哈,高下立见。

酢浆草多年生草本,为酢浆草科植物酢浆草的全草。最城市里最常见到它们的地方就是住宅小区楼下的花坛、公园的草坪和马路中间的绿色隔离带。
酢浆草茎叶含多量草酸盐,另有谓叶含柠檬酸及大量酒石酸,茎含苹果酸。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消肿解毒的功效。

 

 




     我们小时候都叫它“指甲花”。采下来,捣碎,调点碱面,然后将花泥小心的堆在指甲上,停留一段时间。它卓越的染色功能让俺小时候的小指甲盖经常是红红的。

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全草入药。嫩叶用酒渍半天后吃别具风味;嫩茎用盐腌渍后食用,味如莴苣;嫩芽氽烫后晒干可以和豆腐一起炒来吃。

 

 

 


 

    紫背天葵如今已然登堂入室,成为餐厅和餐桌上的常见菜,菜市场里也随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原来可是地地道道的野菜,吃得人多了,自然就有人种,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又有清热解毒作用、提高免疫力还能抗癌,各位同学尽可能多吃哦。吃法简单,蒜绒清炒就行了,有独特的香味。

 

 

 



 

    犁头尖也叫烙铁草,是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田间地头,向阳的坡上,特别是农民家的房前屋后,最喜欢长了。一丛一丛的,三角型的特别好认,只要想象犁头长什么样就行了

  解毒消肿,散结,止血。用于毒蛇咬伤,不可内服。

 

 



 

     白轴草,也叫三叶草。豆科车轴草属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据说有300种以上,真不可想象!原产旧大陆,现已广泛归化世界各温暖地区。车轴草富含蛋白质、磷和钙,很有营养,是优良饲料。在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等地,有不少人拿它和河豚、河蚌一起烧来吃,没吃过,但想象中滋味应该不错,我曾经采鲜叶咀嚼过,不同于酢桨草的酸,它是微甜的口感。有兴趣品尝的同学可以自己采来烧河鲜,或是去江苏辐射采暖一带的农家乐吃三叶草烧河豚。

 



 

    生活在福建广东的盆友们对茅根肯定不陌生。在夏天,妈妈一定没少用它熬凉茶你们喝吧?有一年俺去了大俞山岛,岛上扑天盖地的白茅根在海风中飘丫飘……

 

 




    茅根,禾本科毛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入药,味甘,性寒,有凉血益血、清热降压的作用。广东人也特别喜欢用白茅根煲汤水,比如:“鲜茅根煲竹蔗红萝卜水荸荠” 清热利尿去湿,尤其适合春天皮肤病患者,因为此汤是所有皮肤病的辅助汤水。还可以用它炖肉汤,怕麻烦的人直接把茅根丢到水里煮一会也是凉茶。

夏天农民们经常会挖出茅根进城来卖,如果想要自己动手可别忘了带把锄头或是军用铁锹,这东西用手可拔不出来!

 

 

 


 

    尖叶薯蓣,也叫野山药。村里人喜欢在门前或路边种上几株。薯蓣科尖叶薯蓣属,大家都习惯叫它薯,其实薯分很多种。但统统不能生吃,生吃了就准备叫人拨打120吧。但可以把块茎磨成粉来吃,或是用水浸泡数日后煮来吃,或是和肉一起炒来吃,那就是健康食品啦。

 

 



 

    这种植物在公路边阴湿的山坡上、石缝里最容易找到,大叶金花草,也有人叫它雪仙草。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发炎和肝炎。

 

 



 

    铺地蜈蚣,也叫鹿角芼。石松科植物全草入药。能找到大叶金花草的地方基本上都有铺地蜈蚣的身影,绒绒的象一支支小鹿角。它有舒筋络、活血、止血的药效,如果在野外不慎跌打损伤了,用铺地蜈蚣全草15克,煎服,可治。

 

 

 



 

    五加科植物楤木,又名鸟不宿。看名字就能知道它的厉害,全株长刺,连鸟都不敢往上站,更何况你我的皮肉乎?但它的根和皮是可以入药的,性甘、微苦、平。可以治肾炎水肿和糖尿病,痛风也能用。

 

 




    天胡荽也有人叫它满天星。城市里的我们应该也不会太陌生,因为它能盆栽观赏,能保持四季常绿,所以公园里会常有它的身影。

    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的天胡荽有特殊香味,嫩蔓芽叶可炒食或煮汤,属无公害保健绿色型野香菜。同时它又是清热解毒药,时不时吃点可预防肝炎,盆友们不要错过它。

 

 

 


 

    菊属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苦荬菜和蒲公英差不多,只是它初长出来的叶子是长椭圆型的,开的黄色小菊花,千万不要把它和黄鹌菜弄混了。不过,总算弄混了也没关系,因为这两种植物都是非常好吃的野菜!有些地方的人叫它牛舌头,习惯吃蒲公英的人一定会喜欢它略苦的清香。有的地方拿它来包野菜饺子,吃过的人齿间会留香三日。还有些大餐馆起它起了好听的名儿,一盘子清炒苦荬菜就卖出了68元的天价,真是吓煞我等平民百姓。

凉拌苦荬菜的嫩茎叶时,千万不要放过它的根,不然就只有香味,没有那脆脆的口感了。凉拌方法都差不多,我个人认为油酸汁的拌法最好吃。不过吃这类菜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去掉大部分的苦味,可用水氽烫后,多用清水漂几遍,然后用力挤干水份再拌吃。

 

 



 

    野芹,又叫毒芹、白头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似芹菜,有剧毒,千万要和水芹菜区分开来,不要误食,到时就是打120都来不及了。

 

 

 



 

    割人藤的学名叫葎草,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同时也是很多的食草动物的食料。如果你有皮炎、湿疹和脚癣,用它和苍耳草一起捣烂,或洗或搽,可治。相信我,相信你的选择。

  葎草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恶性杂草,你想看不到它都难啊。

 

 

 


 

    连钱草小小的象枚缺了角的铜钱,成片的铺在地上,很养眼,所以也有人叫它铜钱草。是唇形科植物,喜欢生长在阴湿的地面,有辛香,性微寒。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活血丹”,外用可以去积止痛,内服又能疏风消肿、工业取暖器活血、通络。

 

 





     又一名野菜界的重量级选手登场! 音乐~~~灯光~~~~ 黄鹌菜是菊科黄鹌菜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它有很多小名:野芥菜、黄花枝香草、野青菜、黄瓜菜   听听这些名字就该知道它是能吃的,并且很好吃。能食用的部份当然是它的嫩叶和幼苗啦,和吃苦荬菜一样,要先氽烫后漂洗,然后可以炒来吃、拌来吃、做汤吃,随你发挥啦,同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

 


 




    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喜欢生长在低湿或近水的地方,全草入药,秋季还可以挖的根茎。外用可以拔毒,内服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三白草的根茎和猪尾骨炖汤,还有治腰部酸痛的功效。如果把它的根和猪膀胱一起炖吃,可以治疝气。

 



    植物们排着队想出场,今天就先到这儿吧,有兴趣了解它们的盆友们请听下回分解,最后出个小题目:有谁能说出上图荷茎这坨粉红色的东西是什么?



“莫更留连如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李煜

 

    这蓼花愁的蓼花,就是水蓼的花。看似在水边田畔铺天盖地狂长的野草,做为蔬和调料的食用史可追溯到战国至秦汉年间或更早。《本草纲目》中有记载: “古人种蓼为蔬,收子入药。故《礼记》烹鸡豚鱼鳖,皆实蓼于其腹中,而和羹脍,亦须切蓼也。后世饮食不用,人亦不复栽,惟造酒者用其汁耳。”  时珍老先生要是活到今天就会发现,这人不复栽的水蓼已经结结实实的长成了无处不在的野草,想看不到它都难。




  

  水蓼又名水红花、水辣蓼,是蓼科蓼属植物。味辛辣,无毒,在初春的季节,采集它刚冒出来的嫩芽,在沸水里氽过后再放清水里漂洗,然后清炒来吃;或是把切碎了裹在鱼肚、鸡腹中当香料,可以去除鱼肉的腥味,并有特殊的异香。特别是做鱼汤时,把它塞进鱼肚子里一起煮,煮出来的鱼不但没有腥味,汤的味道还更加好,盆友们可以试一试。
     你生活在郊外,经常被屋旁水沟里的孑孓、蝇蛆所困,不妨将捣碎的水蓼倒入水中,就可以杀死这些蚊蝇的幼虫,并防止它们再次滋生,这种民间除四害的法子古早有之,随着敌敌畏等农害杀虫剂的诞生,这些老法子渐渐就失传了。在采摘水蓼时注意别穿浅色的衣服,如果沾上了水蓼花汁,就别想洗干净了。

 

 

 

 


 

    糯米团乍一看跟水蓼长得颇有几分相似,但其实它是荨麻科糯米团属的,跟水蓼即不同科也不同属。也有人叫它糯米草,多年生草本。和水蓼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水蓼的花是开在顶端的,而糯米团的淡绿色的花是簇生于叶腋,一节一节的。这是一种可以健脾胃的植物,全草入药。春天幼嫩的茎叶采下来用些蒜绒、辣椒清炒了吃,做法和水蓼一样。

 

 

 



    火炭母草也是蓼科蓼属的,但它的叶片要比水蓼大得多,是多年生蔓性草本,也叫苦荞麦、冷饭团、清明山水,瞧瞧这些名字!火炭母草内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去湿滞。外用水煎后冲洗坐浴可以治妇女的霉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瘙痒。同时也是野菜!吃其幼茎叶,食法同糯米团。

 

 

 




    空心莲子草也喜欢长在潮湿的水边,是苋科莲子草属。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它。和我家今年仙逝的巴西龟一样,不幸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也原产于巴西,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被做为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看来巴西不仅足球踢得好,连动植物的生命力都比别处的更顽强。尤其可笑的是,它还是日寇侵华的一大罪证!因为是日军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将它做为军马饲料引入上海的。如此看来,日军侵华真是铁证如山啊~~~~

    不过,它的嫩芽茎采下来氽烫后既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炒着吃,也是春天里一味不错的野菜,清热败火,让外来入侵物种灭绝在我们的嘴巴里。

 

 


 

    灯芯草是多年生草本,它也喜欢生长在有水的沼泽湿处,一簇一簇的发芽。不论是初发的幼芽,还是长得一人多高的成草,都显得姿态优雅,很有诗意。  在那万恶的旧社会~~~~~没有电灯的时候,古人们就知道拨开它的外皮,取芯做油灯的灯芯来用,故名灯芯草。做灯芯的办法好多种,有兴趣的盆友自己去百度查。灯芯草的全株还经常被用来织成草席和草帽,现在在乡下应该还能买到此物。

    不仅如此,也一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用它的鲜草煎水代茶喝,可以治疗失眠,总比吃安眠药强。做鸡鸭汤时还可以扎一小捆同炖,有利尿的作用。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曹植。

 “悟此长太息,我生如飞蓬”------苏轼。

 

    飞蓬,多年生草本。  不是小盆友们在《仙剑奇侠》中看到的飞蓬将军,它是生长在瓦顶房前的杂草,看来它的历史也相当久远,古人为它吟的诗句也不在少数,但总有野外飘零,身不由已之感。 做为中老年盆友的老姐对它深恶痛绝,因为小时候被派去拔草,这种草让她非常困扰。

   “转蓬”是指蓬草团随风旋转飞舞,据说古人也因见其风中之姿而触发制车轮的灵感,可我是没看出来它和车轮有什么太大关系。反正靠近村庄的地方尤其爱长这种草,荒村野店那更是如此,被人废弃的房屋瓦宇上也有它亭亭玉立的身姿,让人心生凄楚。

    它除了能让古人心生诗情,也有药用价值。性甘、凉,入肺经。可发汗解表,用于温热病。

 



    扛板归三角型的叶子相当容易辩认,多年生蔓性草本。《纲目拾遗》:“雷公藤,生山阴脚下。立夏时发苗,独茎蔓生,茎穿叶心,茎上又发叶,叶下圆上尖如犁耙,又类三角枫,枝梗有刺。又出江西者力大,土人采之毒鱼,凡蚌螺之属亦死,其性最烈。以其草烟熏蚕子则不生,养蚕家忌之。山人采熏壁虱。” 也叫蛇倒退,可见刺之多。它能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  现在更发现它对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看来身价要大涨了

 

 


    菊科一点红属:一点红  也叫青香菜、野芥兰。根据我的经验,凡是别名中带“菜”字的,都是可以当菜吃的,呵呵……味道微辛苦、性凉无毒,全草入药,主治目赤肿痛、出鼻血、急性扁桃体炎等。

    其食用部位为嫩茎叶,食法多样,可炒食,也可作汤或火锅用菜,口感清爽,具有类似茼蒿的香味。一点红采摘嫩梢,沸水焯后,加蒜蓉炒食,作汤。食味柔滑,清香可口。  明年春天,大家不要放过它。

 



    只要爬过山、趟过草的人,没人没被鬼针草粘过裤腿。它又名“一包针”、“粘身草”,是菊科鬼针草属的。这玩艺粘到裤腿上后轻易掉不下来,必须用手一点一点去摘,动物们更是带着它的草籽儿到处跑,所以,大好河山从南到北,无处没有它的小身影。它可是治流行性感冒、急性甲肝和偏正头风痛的好草药。嫩苗氽烫后还可凉拌、可做汤、可炒来吃。

 



    野葛在福州周边的田野山间非常多,藤叶枝枝蔓蔓往往绵延一大片,让想找它块茎的人不得其门而入。野葛豆科葛属,也叫葛根,块茎用来磨粉可以做凉粉,现在超市里卖现磨粉的地方都能买到葛根粉,价格不菲,是很好的保健品,老人吃更好,这是比较常见的吃法。其实野葛的嫩芽和花也都能吃,嫩芽沸水氽烫后搓去上面的小细毛,可以炒也可以凉拌;花用沸水氽烫后,再用清水漂洗,之后可以用它和在面里做饼,也可以拖上面粉油炸吃,还可以用醋来拌着吃,把花晒干后还可以煲汤,和霸王花吃法一样。

 




    野牡丹往往长在路边的灌木丛中,也叫活血丹,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结出的果子象地捻放大了一号,全株都可以入药,包括它的根。主要治偏头痛、风湿关节炎、乳腺炎等。

 

 

 


笔管草也叫木贼、节节草,是木贼科植物木贼的全草。《纲目》云:“此草有节,而糙涩,治木骨者,用之磋擦则光净,犹云木之贼也。”

 

 

 




   “革命菜”开起花来特别有趣,象是柔弱的花茎支撑不了沉重的头,所以总是垂着,垂头丧气的。它是菊科三七草属,长得可高大了,俗名:野茼蒿、飞机菜。吃了它能健脾、消肿、清热解毒、行气利尿。革命菜又叫野茼蒿,是海南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的野菜。它以其丰富、水灵的外观,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据说当年冯白驹将军统率的琼崖纵队能在五指山区坚持革命斗争23年红旗不倒,靠的就是这种野菜,故名“革命菜”。《本草纲目》有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它性平,味道甘辛,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份。每年春、夏、秋三季,可摘其嫩茎叶、幼苗,炒食甜滑可口,味道极美,食谱有:凉拌野茼蒿,野茼蒿炒肉丝。

 

 

 

 


 仙茅也叫独茅根、婆罗门参,仙茅科植物。中医取其根茎入药,或泡药酒,福州周边的村子附近常有。

 

 

 



    绞股蓝名气大,很多中成药里都会含有它的成份,具有消炎解毒、止咳袪痰的作用,是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鸟足状复叶,多有5-7片叶,中间小叶较大,侧生小叶较小,颜色比一般的藤要更为深绿,千万不要把它跟葎草搞混了。记得前两年的夏天,有一次我和妈妈去杭州边上的农家乐避暑,我没事就跑到路边扯了好些葎草当成绞股蓝,回到农民家的小院里又是洗又是晒,一通忙活,等晒干了才被人告知采错了,真是汗死……现在应该不会再认错了。绞股蓝晒干后放起来当凉茶冲泡很好,能促消化和机体免疫功能,嫩茎叶摘下后可以炒来吃。

  

 

 




     紫苏在古代时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辛,温。归肺、脾经,村边路傍常有。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异香。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和水蓼一样,在古时是作为蔬菜出售的。宋代地方志《赤诚志》里记载:台州常见上市的蔬菜有苏等。这苏便是紫苏。

古人有“鲜鲤之脍,秋黄之苏”一词,大概意思就是用紫苏叶包着新鲜的生鱼片。紫苏叶夹在生鱼片中有去腥提香的作用,和肉类一同烹调也能增香。清代《调鼎集》说:剖鱼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  元代《饮食须知》说食蟹中毒,可服紫苏汁。  《本草纲目》里也说: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  紫苏叶中还含有芥酸物质,有助于人体消化和吸收,能降低胆固醇及阻止血栓形成,适合高血压、高胆固醇的人群食用。

    紫苏炒田螺、焖鸡鸭肉或是做鱼都很好,味道格外香浓。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周南.芣苢》

 

    远在三千年前西周的一个春日,艳阳之下一群快活的姑娘们在田野上忙碌,她们一边采撷一边无忧的吟唱:“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这样的歌这样的景如在二虎兄的笔下又是一篇让人心醉的散文吧?这却是当时最普通的生活场景,姑娘们采撷的芣苢,就是我们天天都能看到的车前草。

    车前草做为一枚又贱又多的植物,几乎天下无人不识君。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味药材,可知道它也是一味非常好吃又有营养的野菜的人,却不多。它还有别名叫:牛甜菜、车轮菜,是车前草科植物车前草属。

    关于车前草名称的来历,民间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有关西汉名将马武的。马武为西汉名将,河南人。据说他在征讨羌人的战斗中,由于地形不熟,被困荒无人烟的地带。时值盛夏,天热无雨,士兵们又饥又渴,人困马乏,纷纷病倒。而且患病后的表现都很相似,就是小便淋漓不尽,尿赤涩痛,小腹胀痛,痛苦不堪。随军郎中诊为“血尿症”,治疗需清热利湿药物。但前不着村后不靠店,去哪里找呢?正在危难之际,一马夫手捧一种绿叶草进见,言他管的马吃了这种草不尿血了,他试着采来吃,不多时也尿了长长的尿、尿色由红变清,感觉精神也好了许多。马武让官兵们采此草试之,结果不几天人与马都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之后此草就被命名为:车前。

    车前草清热利尿,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含铁量也非常高,所以也有“野菠菜”之称。《本草纲目》说:久服轻身耐老。  每年的春天,在车前草刚刚发出嫩芽,尚未开花之时采摘,用之做豆腐羹、车前草粥或是清炒都好,但切记要先焯水,不然会有苦味。就冲着“久服轻身耐老”女性盆友们都应该吃一点。

 

 

 

 


 

    鸭跖草,又一味清香甜美的野菜。看了我这篇博文的小盆友有口福了,初春时摘下刚发出的鸭跖草嫩芽,只需搁少许的油盐,急火爆炒,一盘叶子软滑如木耳菜,叶杆清脆如筒篙的鸭跖菜,就能让你知道什么是春天的味道。

    鸭跖草是鸭跖草科鸭跖草属的,别名三英菜、竹根菜。对暑热口渴、急性肝火和流行性感冒等都有疗效。但它做为野菜更显得出色,据说一些大城市的大超市里,四五月份就有鸭跖草卖了。

    鸭跖草可以凉拌,也可以炒肉丝、清炒或是和鸡肉一起做汤。 凉拌和清炒时要先焯一下水,放汤时则不必。

 

 

 



 

     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另有一种植物和鸭跖草长得如同双生姊妹,那就是饭包草。饭包草也同是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植物,同样可以吃,味道其实一样。有兴趣区分二者的可以观察它们的花,鸭跖草和饭包草都开蓝色的花,但鸭跖草的花蕊是白色的雄蕊,而饭包草则是蓝色的花蕊。还有就是叶片细看是不同的,鸭跖草叶片狭长,是披针形的,先端急尖或渐尖,象片小竹叶,饭包草的叶片却比较圆润,叶片的边上有规则的起伏,叶子中间偶有白色。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

“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

                                                      --------陆游《小园春思》

 

    初次闻到豆蔻的味道时,我一下子仿佛回到了东南亚,在那些炎热的国度,在旅行时。这种奇异的香味让我更加怀念那些地方,那些味道酸辣的菜肴。

    豆蔻又名草果。多年生草本植物。高丈许,秋季结实。种子可入药。南方人取其尚未大开的,称为含胎花,以其形如怀孕之身。但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这倒令我感觉有些不解。

    豆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的食品中,常会用到这味调料,有令人难忘的异香。在不识豆蔻前,怎么也想不到豆蔻原来竟是我在村头路边经常能看到的一种姜科形的植物,摘下它的叶子揉碎,立刻便能被那种复杂的香味迷倒,当时就想: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呢?查了植物谱才知道,这就是大名顶顶的豆蔻,难怪会有这样的芬芳。豆蔻在我们国内只食用它的种子,气味苦香,味道辛凉微苦,烹调中可去异味、增辛香,也可可去膻腥味、怪味,为菜肴提香。在做卤肉、火锅时常会有人用到它,在超市和调味品市场也随时能买到。

    但在我们福州地区,更经常使用的是它的叶子,用叶子垫在做好的米粑下面上笼蒸,蒸好的米粑会带有强烈的清香,我们叫它“啵啵粿”这老百姓经常使用在食品中的一种植物。

   在清代历史上豆蔻更有一段很凄美的故事:豆蔻是扬州名商汪如龙精心训教的“进献美女”之一,比冯氏更加多才多艺。和绅随乾隆下江南之时,汪如龙在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了和绅。和绅在乾隆面前极力保举汪如龙做了两淮盐政。和绅对豆蔻很是宠爱,从她那里可以享受到知识,享受到关怀,享受到理解,可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绅吊死的消息,悲痛异常,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一缕青丝坠玉楼”,追随和绅而去。

 

 

 



 

    图片中这株野苋野的学名叫“凹头苋”,它还有一个兄弟叫“刺苋”它们俩都叫野苋菜,都是苋科苋属植物,都能吃。喜欢生长在荒野、山坡和村前村后的野地里。是这段时间我餐桌上的常见菜肴

    野苋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有较多的氨基酸等。它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都比较高,野苋菜所含的铁质比菠菜还多。由于含铁及钙质较多,是贫血患者、婴儿手术后及骨折病人食用的佳蔬之一。特别是贫血患者,更适宜较多食用。因野苋菜中的铁、钙由于没有草酸的干忧,其利用率较高,没有副作用,有利于血液的合成与再生。

 

 


  


    野苋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补血菜”、“长寿菜”可明目除邪、通窍,利大小肠、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止痢、消炎退肿的功效,可用于治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扁桃体炎、尿路感染,便秘、血吸虫病、丝虫病、甲状腺肿、子宫癌等症,外用可治蜈蚣、蜂蜇伤等。

    而且很多人恐怕想不到,野苋菜比我们在菜场买到的那种红色的栽种苋菜口感要好得多!野苋菜肥厚易烂,口感很糯,而且比栽种的苋菜更多一份天然的香味,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怪不得明人滑浩在他的《野菜谱》中叹到:“野苋菜,生何少!尽日采之充一饱。城中赤苋美且肥。一钱一束贱如草。”

 

 



  

    野苋菜更有一个好处是它的采摘时间比较长,能从初春一直吃到七月份,只要不断采摘它的嫩叶嫩芽就可以了,表皮老了也没关系,撕开表面的纤维,中间的茎更糯。

    苋菜的吃法实在太多了,可以用来煮面、放汤、放蒜泥凉拌、和皮蛋一起炒、清炒…………请各位自便

 
    不过,野苋菜可以长吃,但不宜一次吃得过多,否则易引起日光性皮炎。

 

 

 

 


    香附,原名“莎草”,也叫“香附米”、“莎草根”,是莎草科植物。《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五、六月中抽一茎三棱中空,茎端复出数叶,开青花成穗如黍,中有细子,其根有须,须下结子一、二枚,转相延生,子上有细黑毛,大者如羊枣而两头尖,采得燎去毛,暴干货之”。秋季,挖出香附子的根茎,制成中药,可以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同时它还是古人随身携带的香囊内必不可少的一味香料。不知道林妹妹送给宝哥哥的香囊中有没有放入香附子呢?

       做香囊的原料:(来自网络)

       材料如下(中药香囊):
                  中药饮片: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

                  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

 

 

 




       马齿苋又叫“长寿菜”、“酸菜”、“长命菜”,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它的味道酸酸的,肥厚多汁,该种为药食两用植物。全草供药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现代研究,马齿苋还含有丰富的SL3脂肪酸及维生素A样物质:SL3脂肪酸是形成细胞膜,尤其是脑细胞膜与眼细胞膜所必需的物质;维生素A样物质能维持上皮组织如皮肤、角膜及结合膜的正常机能,参与视紫质的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性能,也参与体内许多氧化过程。所以,马齿苋一直是非常难得的野菜,有很丰富的营养价值,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我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

    马齿苋可以凉拌、做馅、做汤、和面蒸食或晒成干菜来吃都可以。小时候感觉这种植物真是多极了,特别是我们学校或里农村的厕所傍边,那叫一个生机勃勃……可现在几乎找不到这种植物了……这一小棵也是偶尔在路边发现的,瘦骨伶仃、形单影只的,难道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是好东西,吃绝种了?可我怎么没见有谁吃这种菜呢?至少福州人是不知道它能吃的……所以,对它的绝迹非常困惑,特发出马齿苋通辑令,有谁知道这种植物躲哪去了,速速缉拿归案!

 

附马齿苋菜谱如下

                           ⑴马齿苋芡实瘦肉汤

 

马齿苋50克,芡实100克,瘦猪肉150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摘去根、老黄叶片,用清水洗净,切成段;瘦猪肉切成丁,芡实洗净。把马齿苋、芡实、瘦猪肉丁同放入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滚,再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食用时加入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祛湿止带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色黄、黏稠味臭、小便短黄、口渴口苦、舌红苔黄、脉滑者,亦可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

 

 

                           

                       ⑵糖醋马齿苋

马齿苋200~250克,食醋30克,白糖适量。马齿苋洗净后,煎取浓汁250克,去   渣,加入食醋、白糖适量,调匀后即可饮用。以上为1日量,1次或2次空腹温热饮用,连服3天为一个疗程。如需要进行第2、第3个疗程,可间隔半月再服。

  【功效】该品有驱虫功效,适用于小儿钩虫病。

 

                              ⑶马齿苋炒鸡蛋

马齿苋60克,鸡蛋4个,精盐、料酒、花生油、酱油、味精各适量。将马齿苋用温水泡10分钟,摘去根、老黄叶片,清水洗净,切成段,备用。把鸡蛋打散,加入马齿苋调匀,加精盐、料酒、酱油、味精调味。炒锅洗净,加花生油,烧热,将马齿苋和鸡蛋倒入锅内炒熟,趁热佐餐食用。

  【功效】该品有清热解毒、止泻痢、除肠垢、益气补虚功效,适用于治疗久痢

 

 

 

 


     最早知道它的名字是“金线吊葫芦”,但这个名字用得实在太广,于是细细去查,才知道原来它的学名应该“蓝花参”也叫“细叶沙参”。是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很难不将它一下子从杂草从中认出来,因为它长得真是太漂亮太纤细了,象个窈窕淑女一般。纤细瘦长的茎上顶着一朵蓝色的小花,叶片也是细细的,闪闪发光。

 

 




     细叶沙参是煲汤的好原料,它益气补虚,祛痰,补脾胃,益肺肾。用于病后体虚,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不论是煲鸡汤、鸭汤、或是炖猪牛肉都可以放一束,而且用新鲜的细叶沙参煲汤,一点也尝不出任何草药的味道,无损于肉汤的原汗原味,我非常喜欢。

 

 

 


 

    山莴苣也叫“野生菜”,长得跟蒲公英象极了,很容易弄错,只有等它开出花来,才能一眼分辩出来。它是菊科山莴苣属,可全株入药,也同样在它很嫩很嫩的时候,当野菜吃。在《救荒本草》里说它:“味微苦。”入肺经。能够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疣瘤。

    鲜嫩的山莴苣前要先用沸水氽过,之后再放进清水里漂几次,去除它原本的苦味,然后凉拌也好,做包子饺子馅也好,或是清炒甚至把它晒干后做为干菜和肉一起炒来吃,都别有风味。不怕苦的盆友还可以学学北方人的吃法,将鲜嫩的山莴苣洗干净后直接沾甜酱生食,具有清热解毒,降脂、降血压的作用。

 

 



     吊竹梅,也叫“斑叶鸭跖草”,在福建是一种大量培植广泛栽种的园林植物,在村里也时常会有野生的出没。是鸭跖草科吊竹梅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能。

 

 



 

 

 

    这是我小时候经常在玩的一种植物,那时我生活在北京,我家院子外到处都是它,有白的、桃红的、紫的、黄的,非常好看。等它一结出籽来,那就更好玩了,因为它的籽象一颗一颗精致的微型小手雷,我总是把它们都收集起来,舍不得丢掉。现在才知道,原来它的名字叫紫茉莉,是可以入药的,同时它晚间开花能散发香气,可麻醉及驱除蚊虫。这种花从南到北到处都有,无论我曾经生活过的北方,还是我现在居住的南方。

 

 

 



    东南景天也经常被人用于园艺培植中,初次见到它们是在贵安到连江的山路边,大片的种植在路基上,既是观赏植物,又起到了护坡的作用。那时见它长得鲜嫩喜人,开着小小十字型的黄花,就忍不住拍了下来,回家后仔细查找,最后才确认是“东南景天”。

    东南景天是景天科景天属的植物,别名“石板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和马齿苋一样,它的茎叶和幼苗摘下后在沸水中氽一下,然后可炒食,可凉拌。


 

    扇叶铁线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情趣,象梅花一样有一种凌绝清冷的美,挖一些来盆栽在家中倒是和中式家俱很契合。是铁线蕨科,铁线蕨植物,据说铁线蕨科的植物一共有850多种,想要一一认来的确是件不简单的事。这是我在林阳寺后山上高僧佛骨塔前的石阶上发现的,山夜与高僧相伴听经闻法,植物也有了脱俗的仙气。

 

 

 



 

    商陆,这名字乍一听来带着从泥土中刨出来的古早气味,象是千年前某位才子或佳人的芳名。再看它妖艳的色彩,直觉就是一株有毒的植物。其实不假,商陆的根茎是有毒的,而且长得很象人参,曾有不法商人将商陆根蒸熟后当高丽参卖的,也有将商陆蒸熟后捏扁当天麻卖的。商陆的毒性能随着高温蒸发,所以商陆根蒸熟后服用可以去水肿、消胀气。

 

 



 

    据说在五六十年代三年大灾的时候,很多人患了水肿和乳肿病,结果一下子全国中药库内的商陆成了热门货,被一抢而空。《本草元命苞》说:“水气浮肿,同粟米煮粥饮。”、《本草纲目》上还有记载,古时有人种它当蔬菜,苗、茎、叶都可以吃。它的花阴干后磨粉,每晚冲服二钱,可治失眠、多梦和健忘症。

 

 

 

 


   

   商陆又名山萝卜,也有人叫它野菠菜。现在能看到的多数是美洲商陆,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生命力极强,到得到有它的身影。在我周围能看到最多商陆的地方就是贵安泡温泉的农家澡堂外,路边一溜的商陆自生自灭无人理睬,更是有越长越旺盛之势。

 

 

 




    很多人对于商陆究竟能不能吃心存疑虑,加之网上也有着报道说商陆是毒草,有人误吃中毒吐血的事件,这里我要为它澄清一下。商陆的叶苗在农村是有不少人吃的,村里人叫它山萝卜,也有不少人登山时也会采它的嫩茎来吃,大家都叫它野菠菜。偶尔吃一二回不至于中毒的,而且还有去泻消肿的功效,用它和羊肉同煮粥,也是一味很好的药膳。网上报道的那二位夫妻是因为生吃了商陆的菜汁导致中毒,可见这个菜一定要煮熟了再吃。味道真的和菠菜十分相似。

 

 

 


 

    盐肤木,漆树科盐肤木属。因它能产生中药中有名的五倍子,所以又叫五倍子树。

    它的嫩叶、幼枝受一种寄生芽虫的刺激,形成虫瘿,这就是五倍子。五倍子即是有名的中药材,也是墨水、染料、军工等工业原料。

    盐肤木树成熟时会结出一串串的小果子,吃在嘴里咸咸的,跟盐一样,这也可能就是它名字的由来了。在户外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当盐来用,呵呵。但它很容易跟同是漆树科的漆树搞混,它们实在是太难分辨了!如果你想在一棵漆树上找五倍子或是咸果子,那非旦是不可得,还能弄你一身皮肤过敏。

分辨漆树和盐肤木:  漆树的叶片是全缘,偶有齿;盐肤木的叶片边缘有粗锯齿,也就是说全部都有齿。

                    漆树叶轴无翅;盐肤木叶轴常有狭翅。(如图中红圈圈内)  结果这二种特点分辨漆树和盐肤木,是很准确的。

    盐肤木春天长出的树芽整个采下来用盐腌渍一下可以炒食,名曰:龙芽。我没有吃过,北方常有人吃,味道我想大概和香椿差不多吧?

  

 



 

   三白科鱼腥草也叫蕺菜,全国认识和食用它的人可不少。它从叶到根都能食用,根茎白白的,象一节一节的莲藕。成都人称鱼腥草为“猪鼻孔”喜欢吃它的嫩苗,一般都是生吃。贵州人的生活里更是处处离不开鱼腥草,他们食其茎,称之为“折耳根”,无论任何菜肴都会加上此物,所以去贵州旅行的人一定要学会吃扎耳根,不然恐怕就无法适应到处飘荡着的鱼腥草味了。

    唐代苏颂称其:“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在古籍里,多以”蕺菜“出现。据说2000多年前的绍兴(古越国首都)有座蕺山,勾践当年为了雪耻报仇,经常登上蕺山采食一种带有鱼腥草味的野蕺菜,以牢记国耻。这是”卧薪尝胆“故事里的附带产品,不过说明鱼腥草的食用历史至少已有2400年了。

    福州地区鱼腥草不可谓不多,只要留心观察一下真是到处都有,也有不少农民将它移殖到自家菜园里,带到城里随便卖卖都是抢手货。

 

 



 

   红毛蛇也叫阴石蕨,是蕨类骨碎补科,阴石蕨属。它喜欢附生在溪边的树上、或石上。根茎部分入药,活血散瘀,清热利湿,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木耳也叫做“黑木耳”。总在长在大大的腐木或树杆上,这是好东西,吃的人不少,降血脂的天然食品。但切记不可鲜食,一定要干制后经水发过以后才可以炒食或做汤。

 

 





 

   蟛蜞菊也叫路边菊、黄花蟛蜞草,福建很多,既有野生的,也有用来当做园林植物栽培的。是菊科,蟛蜞菊属植物。性寒,无毒,以全草入药。内服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止血、泻水养阴。外用消炎消肿。

 

 



 

    夜来香是六月最好的名片,这个时节入夜时便四处弥漫着它的香气,熏得人昏昏然……也让人有“夏天真的来了”的切实之感。最近的连连暴雨让夜来香来势汹汹的香气也消失殆尽。

 

 

 


 

    说“魔芋”,我妈妈那个时代的人知道的比较多,因为那时代的人大都有吃过“魔芋豆腐”;说“蒟蒻”,那只怕是三岁的小盆友都知道了,因为超市里到处都在卖“蒟蒻”果冻。它是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30种,光我国就有30多种,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1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更具有低蛋白、低脂肪、高纤维、吸水性强、膨胀率高等特性,药用功效方面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减肥、美容、保健、通便润肠胃等多种疗效。

    早在公元250~306年,我国晋朝的《蜀都赋》就提到“其圃则有蒟蒻”。蒟蒻的根白色,用灰汁煮之,即凝成,可泡在苦酒中食之,蜀人对其珍之”。

 

 

 



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

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

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

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徐寅

 

    蜀葵属锦葵科,多年生大草本花卉。它的根、茎、叶、花、种子是药材,清热解毒,内服治便秘、解河豚毒、利尿、治痢疾。外用治疮疡、烫伤等症。它的花儿,是食品的着色剂。

    据《西墅杂记》记载,明代成化甲午年间,日本使者来到中国,见栏前蜀葵花不识,问之才明白,遂题诗云:“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蜀葵伸过五尺栏杆,尚有一半在外,足有一丈高。蜀葵别名一丈红,想由此而来。古时候,人们除认为在端阳节食用黄豆芽、黄鱼、黄鳝、黄瓜和饮用雄黄酒祛病强身外,还在家中的瓶中插蜀葵、蒲蓬等物,用以驱鬼、避邪。据说,取蜀葵的叶片研汁,用布揩抹在竹纸上,稍干后用石压平,就成了葵笺。唐代许远曾制此笺分赠白居易、元稹、彼此作诗唱和。传说此种纸色绿而光滑,可惜现今无人有此雅兴制作这种纸了。

 

 

 



  

   龙须藤别名:羊蹄藤、乌郎藤。蝶形花科、羊蹄甲属。它根系发达,穿透力强,常生于岩石、石缝及崖壁上。

在我国南方地区,作为绿篱、墙垣、棚架、假山等处攀援、悬垂绿化材料。该种木材茶褐色,纹理细,横断面木质部与韧皮部交错呈菊花状,称为“菊花木”,供作手杖、烟盒、茶具等用。

    龙须藤的藤可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切片,蒸过,晒干。可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健脾理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跌打损伤,胃痛,小二疳积。

 




   绣球花在福建地区随处可见,不论是公园、小区绿化还是乡村小院,它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它为山茱萸目绣球花科绣球属,落叶灌木,花几乎全为无性花,所谓的“花”只是萼片而已。



    并不美丽却有夺人芬芳的桅子花总和青春的记忆、浪漫的心情有关……

    栀子(栀子花),茜草科,栀子属。在过去的很多年,我总习惯在桅子花开的季节定时去买几束回来养在清水里,在深夜归家时,开门的瞬间有暗香浮动。



   苦菜是闽北人饭桌上的明星产品,“苦菜小肠汤”、“苦菜排骨汤”用的是晒干后的苦菜干,在我去闽北旅行的时候,也吃过当地人用新鲜的苦菜做的汤,有微微的苦,却是清凉败火。苦菜是败酱属,败酱科植物,如果要吃新鲜的,必须要氽后后在水里再漂上一段时间,不然那苦味可是够你受的。


 

    羊蹄,《诗》云,言采其蓄。又一种极相似而味酸,呼为酸模,根亦疗疥也。当你能一眼就发现它时,它基本已是这副模样了,好象它从来没有过青春期,从长大到衰老只是瞬间的事情。  蓼科,酸模属植物,别名:东方宿、鬼目、败毒菜根、羊蹄大黄、土大黄、牛蹄。其根部是止血、凉血的好药。  春夏之交,万物蓬勃之时,万绿丛中一束枯败焦黄的植物,一定是它无疑。


    这一片茭白,是在永泰的塘前看到的,长在一个小小的水塘边,水塘因为有了这片翠绿的菰,而有了诗意。茭白学名叫“菰”,奇怪的是,当它当作蔬菜栽培并食用的,只有我们国家和越南。据《礼记》记载:“食蜗醢而菰羹”。菰食就是菰米饭,可见周朝已用茭白的种子为粮食,是“六谷”(稌、黍、稷、粱、麦、菰)之一。可见古代的中国是把茭白的种子当六谷食用的,而后才慢慢的又刚它当蔬菜来吃,现在还有谁吃过茭白的种子呢?

 

 

 





 

    龙船花原产我国南部地区和马来西亚。在17世纪末被引种到英国,后传入欧洲各国。是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它也是缅甸的国花,缅甸的依思特哈族人自古以来临水而居,凡有女儿的人家都会早早地在临近房屋的水面上用竹木筑成一个浮动的小花园,并在里面种满龙船花,然后用绳索将它系住。等到女儿出嫁那一天,就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让她坐在这个浮动的小花园里,最后将绳索砍断,任其顺水而飘。新郎则一大早就在下游的岸边等待,准备迎接载着新娘飘来的小花园。当小花园飘来时,新郎就抓住绳索将它拉上岸,然后牵着新娘一同回家举行婚礼。

 

 

 



    桑科楮属植物构树是落叶乔木,它的叶子非常奇特,象古代的某种纹饰,大自然的神奇就体现在每个细枝末节中。构树在我国的温带、热带均有分布,不论平原、丘陵或山地都能生长,它的叶子是很好的猪饲料,树皮是造纸的高级原料,材质洁白,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树液可治皮肤病,经济价值很高。

 

 

 



   风车草又叫伞草,莎草科莎草属草木植物,它适宜书桌、案头摆设,如果你哪天亲手用它配以假山奇石,制作小盆景,恭喜你,你进入了有情趣人的行列

 在南方公园露地里很多,常被种在溪边、假山、石隙这些地方作点缀。

 

 

 



    油桐,大戟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林木,它与油茶、核桃、乌桖并称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油桐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直到1880年后,才陆续传到国外。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周南·卷耳》

    苍耳别名卷耳,是菊科苍耳属植物,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较大。但如果能妥善利用,也是治病的良药。我不知道诗经中的女子为何要背着筐子去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或许她采摘的只是提篮不满的相思罢了。



    马蹄金,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是一种清热燥湿药,活血药,也是很漂亮的园林植物,被称为“绿色地毯”。



    大薸, 天南星科大薸属,多年生浮水草本。在园林水景中,常用来点缀水面。庭院小池,植上几从大薸,再放养数条鲤鱼,能让环境优雅自然,别具风趣。它有发达的根系,直接从污水中吸收有害物质和过剩营养物质,可净化水体。   这片大薸就长在塘前那片茭白的脚下,相依相存。


 一串红又名爆仗红,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为中国城市和园林中最普遍栽培的草本花卉。



  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碎米莎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茎杆是三棱状的。


    软枝黄蝉别名黄莺,夹竹桃科黄蝉属,常绿灌木类木本植物,原产地为巴西。这枝黄蝉是那天雨后,在我每天必经的公园的小径上拍到的,它美得很简单,却也被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那天雨后的公园小径上,萼距花静静开在黄蝉枝下。萼距花又名满天星,为千屈菜科植物,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中。


     花生属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被用做公路的隔离带或护坡。 远看只是一大片匍匐生长在地上的草坪,用微距拍出来的花朵,象一枚小小的黄色蝴蝶。



    它就长在我家楼下小居花坛靠墙的地方,东倒西歪的,全体居民们都对它熟视无睹。 它是吊竹梅的近亲,鸭趾草科,紫竹梅属。是我们南方公园常见的园林植物,在强光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光照强烈时则叶色呈浓紫色,荫蔽处叶色转褐绿。



    当我告诉朋友这叫“红背桂花”时,他不相信:“这明明没有花为什么叫桂花?”它其实是有花的,在夏天从腋芽间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可是最好还是别凑近了闻,因为大戟科和瑞喷鼻科的植物多数含有促癌物质。而红背桂花恰恰是大戟科的一种常绿小灌木。

在这里也顺便公布一下52种致癌植物: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吉祥物冠、猫眼睛草、泽漆、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喷鼻、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喷鼻、细轴芫花、苏方、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


    金银花的学名叫“金银忍冬”,也有人叫山银花,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属,别名糖罐子、山石榴。性味果:酸、甘、平,无毒。果实酸甜可食,并可以熬糖或酿酒。根、叶、花、果均供药用。

    用金樱子30克,粳米100克,将金樱子放入沙锅内,倒入200毫升水,置文火上煮,去渣取汁,放入粳米,再添水600毫升煮粥。  具有固精、止泻的作用。适用于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妇女带下等症。在感冒期间或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我见过不少人喜欢把菖蒲养在家中的水盆里,我很喜欢,有朝一日我也会养上一束。公园水边最常见,山涧溪水中也不少。天南星科,菖蒲属,却是有毒植物,根茎毒性较大。口服多量时产生强烈的幻视。看来跟K粉作用差不多,吼吼。

 

 


 

    知道地球上的蕨类植物有多少吗?是一个吓人的数字。有52科,约2200--2600种,分别占世界科数的80%和种数的22%!绝大多数人都认识蕨类植物,但要说出它们的名字却不容易。肾蕨是蕨科,肾蕨属,为中型地生或附生蕨,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广泛应用的观赏蕨类。在中医上也有清热利湿,宁肺止咳,软坚消积的作用。

 

 

 





    五彩苏是唇形科植物,叶有黄、红、紫、绿诸色,叶面作丝绒状,产云南南部(澜沧,勐往),海拔730—800米的缅寺有栽培。自印度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达伊里安岛,菲律宾至波利尼西亚均有栽培或逸生,我国大城市亦普遍栽培。

 

 

 





    叶下珠样子长得很象含羞草,所不同的是,含羞草用手轻轻触碰叶子就闭合起来,但叶下珠不会,可是如果连根拔起叶下珠,它的叶子也会闭合起来。

  大戟科植物,到处都长,杂草丛中随便找找可能都会找到。一年生草本,夏秋沿茎叶下面开白色小花,无花柄。花后结扁圆形小果,形如小珠,排列于假复叶下面。内服清热解毒散气去积;外用消毒退肿。入脾肺经。

 

 

 

 





 

    为金缕梅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福州绿化大量使用这种植物,多得吓人。2007年,红花檵木被选为湖南株洲市市花。

 

 

 

 



   凤尾蕨科凤尾蕨属的井栏边草,故名思义应该多长在井栏边,石灰岩有些潮湿的缝隙里,就是它们最好的家。

 

 

 

 



   《纲目》:乌蔹莓,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栗,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长一、二尺,捣之多涎滑。 葡萄科植物乌蔹莓是一种很好的药材,非常多的古医药集都有论述过它的功效,福建山区经常可以找到这种植物。

 

 

 





    金粟兰又名珠兰,金粟兰科、金粟兰属,原产我国南部。花形亦像米兰,香味浓烈,为著名的香花。花期5月至10月,第一批花最香。因其花形似鱼子,故又叫鱼子兰。花形和花序又像串串珍珠,亦如鸡爪一般,所以又叫珠兰和鸡爪兰。花可薰茶,还可提取芳香油。全草可入药。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繁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李绅(唐)《朱槿花》

 

    晋代嵇含的《南方草木》中云“其花如木槿而颜色深红,称之为朱槿”。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又名中国蔷薇、也有人叫扶桑花。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现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区花南宁市市花,象征着 “凝聚·绽放·繁荣”的美好寓意。

 

 

 



    和朋友一起骑车在乡间,他说这种草在他小的时候常被拿去捣碎后放在小溪的源头用来毒鱼,多么顽皮的小孩,他们虽然不知道这种植物的名字,却能准确的使用它们。马钱科,醉鱼草属多年生速生半常绿灌木。“ 渔民常采其花、叶用来麻醉鱼,因此得名醉鱼草。”

 

 

 



    蔷薇科植物石楠,又名扇骨木。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所以常用来做园林绿化植物,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秋日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

 

 

 

 



   文殊兰别名很多,有白花石蒜、罗裙带、秦琼剑、文兰树等。通常人们出于对某种观赏植物的推崇,往往会给予“学士”的雅称,比如茶花中的珍贵品种“十八学士”。文殊兰由于其花朵无瑕,每一枝花序上有花20朵左右,所以有时也称之为“十八学士”。石蒜科文殊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

 

 



    五色梅只是它的俗名,它的学名是“马缨丹”,马鞭草科。此花原产南美巴西等地,现在南方公园大量栽培,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

 

 

 



    野牡丹科地稔,披散或匍匐状半灌木,地稔果实小啤酒桶一样的形状,肉质,可生食,甘甜可口。幼果为青绿色,成熟时紫黑色,形状像石榴,故又得名为“地石榴”。是一种很好吃的野果。

 

 

 



    白苏,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种子可榨油,并可与老茎共入药,叶可提取芳香油。嫩叶幼花也可供食用。中医学上称紫苏和白苏茎为苏梗,用于治疗感冒风寒,食积气滞;紫苏种子称苏子,可治咳逆、痰喘等症。白苏种子还可作鸟类的饲料。

 

 

 




    茜草科,玉叶金花属,多年生藤状小灌木,朵生于较阴的山坡、沟谷、溪旁及灌丛中。因其五枚萼片,其中一枚变形为叶片状,神似玉片,花形小而且是金黄色,故名「玉叶金花」。玉叶金花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清热解暑,凉血解毒,常用于中暑,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子宫出血,毒蛇咬伤。对预防肠胃疾病效果显著,对口臭、口腔溃疡、胃炎及胃溃疡等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及调养作用,同时对前列腺炎、妇科炎症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痔疮的克星—— 一次断根的地蔪草
草萬書灋 104 行書單條晉孫綽蘭亭詩一首
14种植物放入室内的功效?......喜欢养花的朋友值得收藏!
亢银中草書《滕王閣序》
请带上我的祝愿
健康生活对照本 (精美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