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用实践书写青少年的未来

在市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学习的这一天,让市第三中学于泽桐和张程瑞毕生难忘。在一楼正厅,他们惊喜地发现大屏幕上写着对自己生日的祝福。中午,基地的老师还送来了好利来捐赠的生日蛋糕,他们可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喜悦。

为当天参加活动的同学庆生是基地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到这里,我发现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获得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让学习变得很有乐趣。和同学们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个生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于泽桐说。

2017年,高标准的市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立足实践教育、延展学校教育、联结社会教育、践行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基地今年开始面向市直属中小学学生开展培训活动。截至目前,共有6所学校1200余名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预计全年接待约7000人次。

在小工程师工作室里,几名学生被分为一组,正用一次性筷子、纸盒等搭建房屋,一人设计,一人剪裁,一人黏贴……这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每组4至6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究、分工合作。每名学生每天至少“走班换课”完成8节课的学习内容,1节课不超过24人。“第一天来时,孩子们还显得有些拘谨,第二天他们就变得爱思考,敢说话。他们动起来去体验过程,找寻答案。”指导老师讲述着短短两天的课程,在学生们身上发生的变化。

据负责课程开发设计的教师李志强介绍,基地综合设计了“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四大领域的课程,建有28个活动场馆,开设了地震逃生演练、消防演练、心肺复苏急救训练、无土栽培、气象知识、禁毒教育等课程,让学生参加不同门类、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实践学习。“这里的课程都让我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比如模拟驾驶和实物驾驶,我体验了一把当司机的感觉,还学到了交通安全的知识;在生命安全体验馆学到了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的急救办法;在茶文化体验馆里品茶;还有真人CS让我学会如何团队合作,长了很多见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应用呢。”学生白浩成告诉记者。

最近,基地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创建“互联网+素质教育”平台,通过与科技公司共同开发省内首个综合素质教育手机APP,实现素质教育进家庭,线上线下协同育人。平台现已在APP商店审核,将在暑假前在市区各小学完成使用。

本报记者 车晓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市重点初中排名
长铁一中:走进教室外的精彩课堂
投资亿元高质量建四大“中心型”素质教育基地
问题少年等于无可救药?四川三苏立德青少年素质教育打破偏见!
校本课程:实新坚持“素质教育从课程出发”...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