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一):正侧、顺逆、提按、顿挫、转折

毛笔书法就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字的法则,它不是简单的拿起笔来在纸上写出墨痕就行,毛笔的运行有基本规则和严格要求,否则写出的线条就会质量不好。这就是古人强调的笔法问题。

所谓笔法,其实应该包括执笔法和行笔法两个范畴。执笔法常用的有三指和五指执笔两种,这是最基本的技法问题,还要根据个人的书写习惯来确定,不是书法的根本问题,在这是就不赘述了。在这个专题里我主要讲一下学习书法首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法。


中锋行笔是千古不易的笔法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说“笔法千古不易”。他说的千古不易的笔法就是中锋行笔。现代书法将毛笔笔锋的应用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中锋,二是侧锋,三是偏锋。中锋和侧锋是正常的笔法,而偏锋是病笔,古人历来十分忌讳。

中锋,也叫正锋,是指笔锋铺开后,其方向与线条发展方向平行(下图1);

侧锋则是指笔锋铺毫与线条发展方向略有角度,一般多不超过45度(下图2),如果铺毫与线条发展方向的角度接近垂直则成为偏侧,就是败笔(下图3)。若就其作用而言,正锋写出的线条多道劲圆浑,深厚含蓄而富有弹性。侧锋写出的线条以坚挺雄削、凌厉外露而颇具锋芒。

其实古人在书论当中很少论及侧锋的概念,而将中锋和侧锋都归为正锋,侧锋是一个现代书法术语。中锋和侧锋是古人常用的笔法,但写楷书应该以中锋行笔为主

顺锋和逆锋都要尽量保持中锋行笔

顺锋和逆锋都是书法中的重要笔法,在楷书中以顺锋行笔为主,在行草书中则顺逆锋交替使用,不分彼此。

所谓顺锋,一般是指直握笔管,如通常写字行笔的走向由左向右(如写横)或由上向下(如写竖)的行笔(上图4)。所谓逆锋,则是指笔管的倾倒方向与行笔方向相反,逆着笔锋向前推进,所以一般笔管稍侧(上图5)。顺锋则是笔管几乎没有倾倒方向或是倾倒方向与行笔方向相同,如此书写的效果是笔着纸后,经过调整,顺向写下去,锋不过、不偏,写出来的点线易厚重圆润,平稳流畅。逆锋写出来的点线涩重泼辣,飞白明显。例如书法用笔有一种“逆入平出”的动作,就是在写横竖笔画时,入笔先用一种反方向的逆行,这时笔锋因受阻而得到铺开,然后随着笔势的调顺依正常行笔方向通畅地写下去。书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笔法叫做“衄挫”,这也是一个快速顺逆交替的笔法动作。这可以说明一些顺逆的动作,同时也可说明多数逆锋往往表现在笔画中的阶段性的应用。

提按是毛笔在垂直方向的运动,主要目的是控制线条的粗细

古人历来主张行笔要避免“直过”。所谓“直过”,是指笔锋在运行中始终是处在一个力度的润滑顺溜,没有一点阻力,不见一点变化的状态,这样写出的点线就容易显得呆板、轻浮无力。

其实即使是在写一笔凝重的直线中,行笔也常有极其微妙的提按运动,只是不容易察觉。如此微小的提按可以产生人们常说的一种“排鳞”效果,按现在的说法可称之为“点动”,也就是“积点成线”(如下图),这样写出的线条才容易是“毛”的,不是“光”的,有力度,有厚度,有弹性,结实饱满而富于变化,这就要靠行笔当中的微妙的提按,而不是始终如一的按或提。

一般来讲提和按是运用笔锋相对的两个基本动作,许多运笔方法都离不开提按的动作,按书法要求运笔不能是一个劲儿地按或提,无论这个提按动作是轻微的还是显明的。提按可以说是用笔的轻重变化,因为“提”可以让笔和纸的接触达到不同程度的减压,这时会发现指腕相应的放松,笔锋收拢,于是便于旋转、滑行;“按”可以让笔和纸的接触达到不同程度的加压,这时会感觉到指腕相应的沉重,笔锋铺开,于是便于留锋蓄力。如果我们用一条有粗有细,有转有折的长线练习提按动作,可以发现笔在重按的过程中若能不同程度地及时放松,或是笔在轻提的过程中能及时不同程度地加重,笔画就可以出现浮沉、轻重、粗细等等的变化。同时还可以感到一提一按和指腕的一紧张一松弛联系着。比如指腕收紧、笔锋自然地下沉,压力大了,笔触纸面就重些;相对来说指腕放松,笔锋自然地上浮,压力减了,笔触纸面就会轻些。可见提按是通过指腕的松紧变化而造成笔锋压力变化的轻重,以取得不同笔画效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的提按是指腕对笔锋相对压力轻重的变化,纵观众多经典作品中的笔线以及书家艺术实践可以发现,提按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味的提也没有一味的按,而是在按中有提,在提中有按,不能孤立地对待用笔的提按动作。

顿挫是同提按相关联和笔法,多用于一个笔画的收笔

“顿”就是要求笔锋在某一部位停留片刻。“顿”可分为提笔顿和按笔顿两种表现形式,其出现的部位多在点线两端的起止笔处。顿的目的在于使线条的力量感觉充分凝聚起来,不致产生松懈轻飘的现象。顿与按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动作比较突然利落,一般总有一种停留或轻柔的动作,后者动作比较缓和,可是许多人开始习字时常容易在“顿”时犯与“按”几乎相同的毛病,致使笔线显得臃肿、呆板、松软。这是因为笔锋骤然加力着纸时,只注意一味地向下加重力量,而忽视了同时共存的一种向上牵引的拉力所造成的。

“挫”是指笔锋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下按造成与纸面摩擦力增大,使笔锋运行中有一种阶段跃进的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只能产生于那种难以观察的笔锋微妙动作,并且这种笔法多用在线条改变运动方向的部位,有时用于直线也会取得坚实凝重的效果。在书法上,“衄挫”是同一种笔法,一般连在一起表述。

转折是行笔方向发生改变时的笔法,有方圆内外之别

随着线条运行方向的改变,为了使笔锋保持中锋就要做相应的技术变化。在这些变化中我们把不过分强调提按动作,以弧线的形式转换行笔方向的方法叫做“转”,把有较明显的提按顿挫动作,且在方向改变的部位有较清晰棱角变化的行笔方法叫做“折”。

“转”又可分为“圆转”与“方转”。前者是指笔锋方向变化是沿着一条圆滑不间断而富有弹性的弧线进行,产生流畅自然、洒脱舒展的效果;后者是把笔锋方向变化的线路分解为若干段直线,利用不同角度的直线连接形成弧线变化,产生深沉凝重、朴抽厚重的感觉(如上图)。

“折”又可分为“外圆内方折”与“外方内圆折”(如上图),前者是线条外侧轮廓线有圆的意味,而内侧轮廓线则在方向转换中相对显示出方折的意味,后者正与其相反。这样处理“折”的变化,可以避免由于棱角太过而使人感到刻露单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调锋?笔锋扁了,弯了如何处理?
陈春论书法的五种视觉效果
[转载]书法作品的笔法分析
重“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三种不同的笔锋
书法与国画之笔法
什么正锋、侧锋、偏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