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高勇浅谈书法艺术章法形式

摘要:书法是我国五千年来历史悠久的汉字文化,也是文明四大古国唯一保留悠久历史的基础。书法以汉字特有的规律和线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运笔、章法和气势,反映人们的气质及审美思想,不断的实践美化书法形式,创造出艺术形式的效果,让人们得到普遍的喜爱,也是一般艺术不能取代的、唯一的、特有的中国传统艺术。

关键词:章法;王羲之;和谐;运笔;苏轼;表现形式;形体组合

Abstract: calligraphy is China's five thousand years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is four civilized ancient country only reserv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Calligraphycharacters peculiar rules and lines, showing a colorful brushstroke, tricks andmomentum, reflecting people's temperament and aesthetic thought, practice constantlybeautify the form of calligraphy, create art form, let people get universally loved,is also the general art cannot replace, the only, the unique Chinese traditionalart.

Keywords: art; Wang Xizhi; harmony; pen; Su Shi; form;form combination

前言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并且与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一样,它与其他艺术不同之处在于他是问字的媒介,且借助笔、墨、纸、砚等工具,运用一定的章法、字体、形式表现出来,营造出书法之氛围、书法之情感、书法之气势……等来陶冶书者和观赏者的美好情操。

书法与其他艺术相比显得更为抽象,让人难以琢磨,一副书法作品让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欣赏,就产生各有各的看法,审美结果大相径庭之下是常有的!即使一代书法大师的作品也有千口不一之说,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效果是不同的,当今“流行书风”盛行让许多可造之才走入误区,走入不正当的道路也有“江湖书法”之称!那么书法艺术审美是否存在一定的标准呢?肯定有,问题在于审美者所占的角度,所持的依据,特别是个人的品德修养!

艺术上许多范畴,豪放粗野、夸张微妙、飘逸轻浮……差别都是惟妙惟肖,在观众者的欣赏中评价之时就会产生不同之说,得相反之结论,俗话说:“专业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书法的了解程度不同,当然审美结果也就大大的不同,古往今来,遥看古代,在看今朝,有关书法艺术章法的审美著作浩浩荡荡,我乃选其要点,归纳如下:

一、章法之主宾关系

就是说一副上乘之书法作品中每个字之间的关系如同““”主人与宾客”之关系,作品讲究章法首先就要分清“主宾关系”那么我们从一般的书写者思想来说,写一幅书法作品总是想把每个字都写的尽其人意,尽善其美,我曾经听过咱们国家一位书法老教授他给我说:“如果我写单个字来说有可能没你们写的标准,但你们写出的整幅作品就没我的韵味十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一幅作品内容的字体如果字字有相同之意那么这幅作品就失去了魅力之存在,所以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之时章法上就必须有几个字要有提人醒目之意境,正如俗话说要有:“池中之龙,鸟中之凤”的说法,要有主导作用,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人回味无穷,妙不可言。如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之作《兰亭序》中的“永”字,他以正楷的形式表现,起到醒目之意,因为兰亭序从开始有楷书之意,但但最后就有行楷之风韵,也就阐明东晋尚韵之风,兰亭序也就是当今天下第一行书之称,这整幅作品可以看出:“万字异同,各尽其妙。不同的字写成不同的形态,相同的字写的各具特色,就拿整幅作品的二十个“之”字来说,今其观之绝非偶然,形态各异有用中锋,也有侧锋之意,或长或扁,且有楷行草之分,笔法则更是妙不可言哉!如此等等。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吸引读者认真品尝其中之奥妙,玄机之存在!

写一幅书法作品,在章法上必须先确认主体字,整幅作品才能文絮不乱,作品中每个字的高矮、胖瘦、姿势的调换、参差与错落、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就应该避让,相互顾盼,才能各得其所,占取各自重要位置,全片才能气脉相通,有一气呵成之势。一句话在章法上首先要注重:“主宾”关系。充分运用首尾顾盼、相互呼应、避让迁移的表现手法,中国历代书法主张:“方圆兼备”,“藏露互见”,“纵收得体”,“中锋用笔”,“侧笔取势”,“沉着痛快”,“力透纸背”,“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丰富变化以体现多样统一的审美特点。

二、章法虚实之谈

章法上讲究“统视连行,相承起复”,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上下连带,左右呼应”,“密不能风,疏可走马”“密处不犯,疏处不离”,“计白当黑”,等等。

凡此种种,都在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支配之下。它曲折地反映着中华文化思想和时代气息,也折射出书家的秉赋、学养、性格、追求、理想、情操、瞬间感情波变。“笔墨当随时为心画”也就是从这个意议上讲的。

一幅书法作品作品,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黑处即实,白处即虚。实虚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说:“虚无不能实,反之亦然”,对于行草书来说,实虚尤为重要,书者往往在笔画密集之处用长的竖画来对比实虚的结合。书法艺术中,主要是以无墨处施展才华之变,如:怀素《自叙帖》中就是虚实相生例子比比皆是,在一张纸上有墨即为实,无墨即为虚,老子的思想是对立又统一,被书法中的白当黑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虚实相生给观赏者带来无穷的想象,在如:“北宋苏东坡的《寒食贴》中的年、中、苇、纸”这几个字的竖画写长,一是表现苏东坡被砭黄州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有一颗报国之心却不被赏识而感到伤心之事,二是为自己当下的生活处境感到悲哀而长叹!所以这几个字每一竖都代表这自己心理之未解之气,再说这幅作品虚实对比相当明显,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之感,虚实相生、阴阳之意,随之产生出书法上无穷意境。

从而产生了书法上线条美感,也就是线条姿态美和和谐美!

(一)线条姿态美

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由粗狂豪放,优雅俊秀的线条来完成的,而体现线条的美感,且需要富于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用要好的毛笔尖来引领时尚,所以写一幅作品就要选好自己逞心如意的东西,毛笔注重笔尖的弹性,书写的快慢、轻重缓急、提按顿挫、枯湿浓淡、方圆等千变万化的线条,充分体现出线条的姿态美,因为他们具有生命力!

第一和谐美

一条线条,大家不要看这是一个很简单而很平凡之东西,但也有其精道之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需求高了,不管做什么就要一美来下结论,如同桌、椅、板凳……等都要以长短、高低、疏密、粗细、曲直……等变化来选择,同样在艺术中也亦如此。中国的书法艺术就讲究以线作为生命之根本,而汉字就是由点线组合而成,且点是线的浓缩之精华,线择是点的扩张之延伸,点和线也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存在。因而中国的书法艺术称线条艺术,古人说:“学书亦能变通,达则变,通则久”,就是在运笔中掌握提按、顿挫使线条进一步有形式美的变化,通过按笔可以体现“高山坠石”然而线条如同“轻如蝉翼”,从而投出作品的美感,楷书:端庄典雅、遒劲有力,隶书姿态飘逸,行草书则酣畅淋漓、千姿百态,怎能不体现出线条和谐美吗?四大楷书之一就拿柳公权来说他的笔法:“笔法勁练、稳而不俗、老而不枯……笔画均有君子之刚劲,横画大多都是方起圆收,短梗粗壮,长横瘦长”这就是柳体字的特征,同时也体现了线条的优美结合。

第二动态美

每幅作品每个字体他们都是动静结合的微妙之处,所以他也是章法中不可缺少之处。古人云:“力透纸背,方可入木三分”就是表现书法中线条的夸张表述,那么这说明什么呢?这里就是说明这样才能体现线条的力度美,似有飞动之态,那么线条的力度与姿态就造成线条的动态之美。这样的动态或许你在书法作品中会感到有小桥流水之柔、似有飞流急湍之燥、有时则是惊涛骇浪之勇……这些都是书法家自身从外界环境对其影响从而对用笔的控制,才能挥舞出神态各异,丰富多变有动感的线条,体现出中国笔墨风趣之精神内涵,我们从优秀的书法作品中不但可以看出书家对笔墨技巧的熟练,更能看出对整幅作品“神韵”的把握,让人不由的就产生抑扬顿挫、高山流水、自然、自在、自觉的感触,领略到美不胜收的艺术美动态之感。

三、章法之气脉相同

气脉相同是章法的重要环节,气脉相同则在书法中据我所知就是追求一个字“连”,尤其是在行草中最能体现出连,但连与断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楷书还是行草书都能体现出断连的效果,只有巧涉墨色才能体现出气脉相同之意。也就体现了一幅作品中运笔和形态组合才是真正的四面楚歌相同!

第一运笔节奏

“道无先后,达着为尊,心到意亦到,笔到神亦到”这就需要学书之人要虔诚的信仰,从源头开始专攻,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领取书法的更高境界,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纸上运笔自如,跃然纸上。书法艺术与戏剧、音乐、舞蹈之美恰有相似之处,就是整幅作品都要讲究点与点、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且整幅作品要有节奏韵律之情趣。

书法和音乐一样,书法讲究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中和为美、方圆兼备、纵收得体、讲平整与险倔,古典音乐讲究气势磅礴、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以主调和声风格为主,才能引起欣赏着各种联想。在书家的笔下就能创造出博大、深远、心旷神怡,使人的精神达到升华境界,就如同优美的音乐激动人的心神,就如同一幅气势雄伟的书法作品能让你在运笔的节奏中点画布白中体现出美,打动自身的心境,实际上这就是来自一种修养。

第二形体组合

书法的形体就是有章法、结构、笔画三者组合而成,章法上字体的大小、高低、宽窄、布白、虚实行气贯通,协调统一,结构之疏密、错落、照应周到就达到了生动,笔画枯湿浓淡、粗细、方圆等用笔流畅,中国的字体就是方块字为准,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特点,为书法艺术创作空间拉开了帷幕,写出来的字要有“寄妙语于豪放之外,出新语于法度之中”所以应努力做到险中求平、中宫紧收、曲中求直……才有别趣,人们追求的真情流露符合当代人们的情趣。张猛龙碑的字体点画多变,无一处相同,此碑结字外疏内密、大小突变、收放自如、具有奇趣,王羲之《兰亭序》中21个“之”字,各具特色,影像生动,无不让古人还是当今的书法者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优秀的作品变幻莫测、参差错落、时天朗气清、时密不透风,字随势出,且变化无常。书家只有从形体上得组合,并且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高尚的修养品格与之融为一体,才能是观赏者产生情感共鸣。

四、章法之作品内容情感

所有的艺术都与情感紧随其后,如果某个艺术作品失去了情感,那么就无魅力之存。书法也亦如此,书法家借助抽象的点画,借古人的先碑再加自己的艺术融合,创造出有情调的作品。如颜真卿的《寄侄文稿》笔力苍劲,帖初雅致规范,后帖可见大量笔画抹擦,书者不能掩丧侄之痛,飞白,枯笔愈多,更迸发对叛贼的痛恨之情,后帖萧杀雄浑,体现了颜真卿此时的悲痛更是愤恨之情。这就写出了颜真卿情感真实流露!同时还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满江红》、毛泽东《沁园春·雪》……优秀的作品不单是书写形式优美,更是表现出作者的情趣,书者就是借自己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的下笔成章,用文字形态加上线条的美感,变化多姿、错落有至,使欣赏者领会其中的玄机之存在!

五、章法之表现形式

一幅优秀书法作品,首先要有正能量,能给欣赏者传递正确的信息。如同绘画、音乐、设计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世人们推崇,内容决定形式,书法艺术表现形式长以书体为依据,因为各种书体的用笔和字的结体都有大的差异,于是在想法上也就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除了匾额、对联等特殊表现形式以外,在经常常见的就是:“纵有行,横有列”“纵无行,横无列”如:

1、篆、隶、楷适用有行有列得表现形式。

2、行、小楷适用纵有行,横无列。

3、草书适用无列无行,这种章法完全摆脱了限制,就可以笔随意转,让笔墨在纸上自由驰骋,尽情的书写壮志胸怀。

在谈书法作品的载体纸张的表现形式,如中堂、对联、长联、条幅、四扇屏、横幅、扇面等的表现形式,都有不同的美感,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各具特色。

七、章法之落款钤盖印章

任何一幅书法作品还是国画、油画、版画……等,完成后都需要补充说明的文字,就是章法中组成的最重要部分,在钤盖印章之后就是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在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之后落款印章也是画龙点睛,不可大意。中国印章的印泥是朱红色有鲜明的刺激力,使书法作品破除平板,起到整幅作品的平衡作用,也就是完整的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如何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
儒家文化对中国书法的影响【书法园地】
郭有生书法论文集---作于陕北榆林
1编文章教学会欣赏书法
如何欣赏书法作品(任波涛)
从当代书坛现状看启功书法的美学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