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基层民主实现的推思
这个世界上的先发文明是如此幸福,他们可以从容不迫发展自己,根据民众的需要完善自身,最多,也就是回头看看后面亦步亦趋的文明们还有多远;有时候还能以原发式现代化的角色,摆出师傅的架子,教训下后来仿效者这里那里做得不够好。中国这种后发国家,要同时面对内外压力,在满足民众要求的同时追赶先进,在民主这个问题上,就尤其显得焦灼。

  一方面,民主作为民众应享天然权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经过先发国家的验证,民主又是现代国家发展的最有效形式,后发国家要发展,只能施行民主。拉美、阿拉伯、东南亚、东亚、黑非洲诸多国家都运行着各自不同的民主制度,然而,成功发展的国家只有少数,这就引人思考,民主本身没有问题,产生问题的难道是享受运行民主的各国民众?

  中国向来没有民主传统,但民主权利又与其他个人权利不同,它的行使会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与组织状态,是直接影响外在世界的权利形式。因此,民众怎样看待、行使、运作、调整民主权利,将影响社会结构、国家制度以及它们的落实。换句话说,有怎样的民众,就会有怎样的国家。

  中国目前的直接民主实行于县乡村,县乡依然是选出代议代表,村与居委会为直选领导机构。二十余年来,村级权力的产生与分配,反映着中国基层民众对民主的种种适应不良。更有甚者,有论者据此说明,中国人的素质尚不足以实施民主,否则国家必会乱得像一个个村子一样。然而,从村落、社区开始进行的民主在慎重持国、逐步试行的角度之外,果然是真实反映民众操作民主、管理国家的能力了么?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民主制度的运行,也使得民众的民主试炼得不到应有成效。

  社会关系的存在,是民主的载体,也是其生存依凭。保存着中国最传统、保守社会关系的村庄,真的是理想的民主实验田么?生活于其间的村民,真的适合首先被训练成现代民主制度下的公民么?

  在中国的农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宗族关系,即使宗法制已被打碎,农民依旧会习惯地从简单的姓氏划分入手,划分出所谓亲疏远近。有没有严格的宗法组织,不大会影响到村民直选时的投票喜好。所以在村庄,原有的社会关系将直接动摇基层民主的施行过程,更不用说,农村在人员净转出的同时,社会经济关系走向复杂化的过程,将远超过宗族作用,产生财产强制力与非官方非血缘人身关系强制力,对基层民主的干扰项也越发增多。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城市居委会的基层直选,居委会的情况与农村冏然不同,在这里没有宗族制等传统残余,却有大量以单位为联系的关系链,原因是中国当前许多城镇小区,都是以单位为共同要素聚居的。不管单位的存在感强弱,始终都是一种集体与个体的统御与从属社会关系,其不平等与层次性甚于宗族更多。与农村基层组织要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不同,居委会和社区的任务往往只解决共同财产的管理,而不涉及生产和分配活动。因此,切身利益只有受严重影响时,才会引发对管理改进的需要。若是以单位为社区组织单元,大部分管理协调工作都会消化于单位的协调,这就大大减少了诉诸民主的机会。即使少数居民提出特殊利益要求,没有比上下级、身份从属关系的存在,对以平等主体为核心的局部选举关系更有杀伤力的,少数人的民主要求很容易被单位的社会关系统合力所遮盖压制。

  反观美国民主制度的肇始,基层有效的民主单元是一个个的社区小镇,最初可能以农业村庄为主,如今包括城市化完成后的郊区小镇,对公共事务、财产组织的管理莫不以此为基础。表面上看,这种农业或工业城镇的民主形式与中国的村委会居委会是何其相似,但实质上,美国小村镇的生发源自移民与殖民,尽管有着财产的多寡之分,但绝无宗族这一旧大陆农业关系残留,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均等的陌生;这在工业化和后城市化时期的表现也相同,既没有强有力人身从属的单位,也没有大面积流动性强的同源租赁或承租关系,在保持各自居住稳定的同时,又能以相对弱的社会关系与社区其他成员相联系。如此看来,没有占先存在的强力社会关系,民主制度成为成员间最主要社会联系,是民主在各基层单元内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而且,对所属社区单元管理改进的迫切需要,能极大增强社区成员的实施民主需求。

  再观察欧洲民主实施进程,上述民主自然生长的必要条件同样得到验证。欧洲的民主始于自由城市,正是由摆托了封建领主制的自由职业者组成,他们之间的联系正是无优先的弱社会关系,这为用民主制度重组城市内部结构成为可能。以欧洲的农村社会结构,是不可能在其上自然生长民主制度的,只有等待城市完成了民主化任务,甚至用工业化力量完全击碎重组封建农村,民主制度才能运行在关系变得平等而陌生的新的农业生产部门。

  再回头看中国的基层民主,并非民众不能民主,而是嵌套在旧的社会人身关系上的基层组织,本就不适于首先进行民主实践。按美欧经验来看,中国首先进行的民主实践,更有可能生发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崭新造就的社区组织,如自住或常住情况较好的商品房社区,以随机形式组织的拆迁福利安置社区,高消费群体组织的昂贵社区,甚至移民为主的城市级组织等。只有这种摆脱原有社会联系的社会组织形式,才是基层民主的最佳实验田。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消化农业人口,一方面使农业人口在各个城镇重新组织为适合民主实施的弱联系群体,打破亲戚邻里间的故有关联;另一方面在人口减少后的农村,实施以高于行政村组织结构的较大范围的民主,这样既减少了村民间的干扰联系,也在乡镇的尺度上实现了陌生人之间的民主管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将人身依附关系强大的国企事业组织置换为普通公司企业,业已形成的国企事业单位社区,由于工作关系传递和住房财产关系继承的不一致性,在一两代人之后,就转变为不必受单位节制干预的陌生人集合体。以时间的力量,将上下组织关系干预高的社区,逐渐过渡为适合民主关系运行的居民区。若是有提前发生的拆迁改造,则能有效加快这一进程。

  与农村有密切联系的第一代农民工、最初于国企事业单位以传统方式参加工作享受房屋安置待遇的职工逐渐退出劳动市场,且通过代际替换逐渐丧失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一条件满足与否,将可以推测中国基层民主真正具备可能性的时间。

  当然,具备了必要条件,并不一定能实现民主的正常运行,还有诸多条件,民主才能真正落实。比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新的人身依附型社会关系再次抬头,干预民主关系发展和最终成为社会主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宗族势力在乡村存在的原因
深圳前海综合规划正式发布(附股)
对宗族的简单历史反思
两岸城市基层治理与社会变迁
“全民+全网+全员”打赢“村霸”持久战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