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喝酒的最高境界

品酒和封坛的文化意蕴

                           ——在中粮孔乙己第三届封坛节的演讲

朋友们好,很高兴出席中粮孔乙己第三届封坛节。我这个人喜欢喝酒,黄酒、白酒、红酒、啤酒都喝,酒量还不小,但是,对于酒,我其实是个外行,无论酒的工艺,还是酒的文化,我都没有什么研究。

我是研究西方哲学、德国哲学的,尤其是尼采哲学,真正要说与喝酒有什么联系,尼采有一个很著名的思想,叫做酒神精神。酒神精神,细说起来很复杂,简单点儿说,是指人生离不开这样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小我,与宇宙大我合为一体。这种境界就是酒神的境界,醉的境界,没有这样的境界,人生是找不到根本意义的。

尼采的这个思想,和我们中国庄子的逍遥游思想是一致的。庄子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造物者游”,说的也是这样一种与宇宙合为一体的境界。

那么,怎样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呢?最直接、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喝酒。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品酒和封坛的文化意蕴》,题目很大,其实就是围绕为什么要喝酒,为什么要封坛,说一说我的看法。

一、酒的历史很悠久

酒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个历史,可以分成喝酒的历史、造酒的历史和品酒的历史。

喝酒的历史,应该说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了。大自然里已经存在野果和谷物自然酒化的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猴子对于野果自然酒化产生的液体很喜欢,由此可以推断,人类的祖先一定也是很早就喝这种自然酒化的酒了。人类开始造酒,其实就是受了自然酒化现象的启发。

造酒的历史,可以说和文明的历史一样悠久。按照传说,中国酒是杜康发明的。杜康是夏朝的第六代君王,离现在大概是四千年的历史。从考古发掘来看,商朝有大量盛酒用的青铜器,而在甲骨文和金文里,也有大量“酒”字,写成“酉”,就是酒字去掉三点水,是酒器的形状,距今大概是三千年的历史。

至于品酒的历史,所谓品酒,是指有文化意蕴的喝酒,喝酒和文化发生了联系。先秦的典籍里,已经有许多谈论酒的文字。比如《诗经》里说:“即醉以酒”。《礼记》里说:“酒者可以养老”。《左传》里说:“酒以成礼”。尤其从魏晋开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大量的文学作品里,大量的诗歌里,有许多对酒的歌颂,许多对饮酒和品酒的感受的描写。这个历史有两千多年了。

二、中国的国酒应该是黄酒

我们说杜康造酒,那么杜康造的是什么酒呢?《说文解字》里说:“少康(杜康)始作秫酒。”秫,禾字旁一个技术的术,就是高粱,泛指谷物、粮食。谷物经过发酵酿造出的酒,是什么酒?就是黄酒、米酒。杜康造的酒是黄酒。世界三大古酒,黄酒、红酒、啤酒,其中黄酒是中国人的独创。

黄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酒。谷物酒分为黄酒和白酒,黄酒没有经过蒸馏,度数低,白酒经过蒸馏,度数高。蒸馏技术是成吉思汗从阿拉伯带入中国的,所以白酒是元代才出现的,至少在南宋之前,中国古人喝的基本是黄酒。

所以,如果要说国酒,不应该是茅台,而应该是黄酒。要称得上国酒,我认为应该符合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历史最悠久。在中国,黄酒的历史当然最悠久。我从小在上海生长,上海人把黃酒叫做老酒,老酒老酒,就是历史悠久的酒。第二个条件,是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黄酒是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第三个条件,是和中国的文化有密切联系。中国的大诗人,从陶渊明到李白、杜甫、苏东坡,是喝着黄酒写出那些伟大诗篇的。

可是,我们今天看到,在中国的酒类产品里,黄酒的产量和销量是最低的,只占了一个很小的比例。虽然历史很辉煌,现在却成了没落的贵族。怎样让黄酒重现辉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包括黄酒的复兴。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在生产、包装、营销各个环节进行革新。我认为重点是要吸引两个人群,一是高端人士,这样才可以成为品牌,二是年轻人,这样才可以成为时尚。

三、人为什么要喝酒?

人类自古以来就喝酒。人为什么要喝酒?如果只是为了生存,吃就可以了,用不着喝酒。吃,是人和动物共同的,但是,动物不喝酒,人喝酒。喝酒,是人和动物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人定义为一种喝酒的动物。

喝酒肯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在人的饮食行为中,饮酒是最具精神性的一种行为,满足的是精神需要。真爱酒的人,追求的不是口腹之欲的满足,而是精神的享受,是为了忘记日常生活的烦恼和单调,获得精神上的放松和欢畅。

所以,从个人来说,一个人滴酒不沾,固然是美德,但是我仍然替这样的人感到可惜,因为他可能错过了人生的一种美妙体验。无酒的人生,毕竟是无趣的。

从人类和民族来说,如果没有酒,无论民俗文化,还是高雅文化,都一定会大为逊色。我可以断定,如果没有酒,许多民俗的节日就不能维持,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就不会产生。

四、民俗文化与酒

民俗文化最主要的体现,一个是逢年过节的喜庆,一个是喜丧嫁娶的习俗。这两个方面,都和酒分不开。

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春节、元宵到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都离不开酒。老百姓辛苦一年,逢年过节,全家人团圆,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饮酒,是一种庆祝,也是一种放松。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喜丧嫁娶是大事,也离不开酒。孩子出生,要喝满月酒和百日酒。女儿出嫁,儿子娶媳妇,要喝喜酒。老人去世,是白喜事,也要喝酒。在这些日子里,摆几桌酒,亲朋相聚,是对人生大事的尊重,也是情感的联络。

五、中国文人与酒

从高雅文化来说,中国文人与酒更是有不解之缘,中国的大诗人都是嗜酒之人。

我钦佩的中国古代大诗人,时代最早的一位是陶渊明。他的《五柳先生传》,讲的是他自己,他这么写:“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翻译成白话就是:我天性喜欢酒,家里穷,经常买不起,亲朋好友知道我这样,就备酒请我去喝,我去了一定把酒喝完,一定要喝醉。

唐朝的大诗人,比如杜甫、韩愈,在我们的印象里是非常严肃的人,其实也是嗜酒之人。杜甫的诗这样说自己:“我生性放诞,嗜酒爱风竹。”他还经常写到因为穷向人借酒,或者借酒钱去买酒,或者到酒店里赊酒,再穷也要喝酒。韩愈的诗,说自己“遇酒必酩酊”,还说“断送一生惟有酒”,意思是这一辈子要过得下去,就只有靠酒了。

宋代大诗人陆游,他是绍兴东浦人,今天我们举办仪式的地方就是东浦。东浦出了一个陆游,非常了不起,他有热烈的爱国情怀,又有动人的爱情故事,你们应该好好打陆游这张牌。他也是嗜酒之人,他的诗很有气势,这么写:“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中国古代的文人是很痛苦的,一方面普遍有生命无常的意识,另一方面仕途坎坷,越有才华就越坎坷,没有酒,人生怎么过?曹操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最早说出生命无常的苦恼只有靠酒来解脱。李白的诗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说的是身后名声是空的,喝酒的快乐才是真实的。你们看一看唐诗宋词,用酒来解除生命无常和仕途坎坷的痛苦,这样的描写多得数不清。

但是,要注意一点,对于中国古代诗人来说,酒和诗是不可分的,喝酒的时候一定会写诗,写诗的时候也一定要喝酒。在他们的诗歌里,有许多这样的表达。比如,杜甫的诗句:“宽心应是酒,遣兴唯有诗。”白居易的诗句:“诗家眷属酒家仙”。陆游的诗句:“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

所以,中国古人爱喝酒,最讲究的是喝酒的品位。饮酒要有境界,要有诗的意境。韩愈讥笑说:“长安众富儿……不解文字饮。”翻译成白话就是:京城里的富二代,不懂得饮酒要有诗的境界。

喝酒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是微醺,就是将醉未醉,这个时候妙想联翩,文思泉涌。喝什么酒最能让人进入这样的状态?黄酒。白酒度数太高了,喝多了不是发酒疯,就是睡着了,还写什么诗?为什么唐宋以后,从元明清到现代,再也写不出唐诗宋词这样完美的诗篇,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就是因为黄酒喝得少了,都去喝白酒了。

六、仪式的内涵是恭敬之心

上面讲的是饮酒,现在讲一讲封坛。封坛是一种仪式。仪式不只是一种形式的东西,它是有内涵的。它的内涵是什么?孟子说:“恭敬之心,礼之端也。”仪式的内涵,就是礼,就是恭敬之心,仪式是为了表达恭敬之心的。

仪式有三大类。第一类仪式,以天地鬼神为对象,比如古代的祭祀、基督教的弥撒、佛教的法亊,是向宇宙间的某种神秘力量表达恭敬之心。第二类仪式,以家国人伦为对象,比如国庆、国葬、族庆、族祭、婚礼、丧礼,是向社会上的某种权威力量或者人生中的某些重大事件表达恭敬之心。第三类仪式,以器物为对象,比如以前农村盖房,要喝上梁酒、进屋酒,封坛也属于这一类,是向珍贵的或者重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表达恭敬之心。

这三大类仪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可以没有酒。《左传》里说:“酒以成礼。”有酒,仪式才能够完成。

七、封坛的起源

说到封坛的起源,各种资料都说,是起源于绍兴的民俗。古时绍兴人家生了孩子,就酿几坛酒,用泥土封起来,藏在地下。生下女孩,这个酒叫做女儿红,女儿出嫁时拿出来请客。生下男孩,这个酒叫做状元红,儿子长大有出息了拿出来请客。

关于封坛,最早的记载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植物学家,名字叫嵇含,他在《南方草木状》里说:有南方人在女儿幼小时大量酿酒,埋在水塘里,女儿出嫁时挖出招待宾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嵇含是安徽人,他说的南方人,应该就是绍兴人。

由此可见,封坛寄托了父母对女儿婚姻美满、儿子事业成功的期望。现在男女平等,不论生男生女,应该期望他们都有美满的婚姻和成功的事业,父母的这个心意是不会变的。

八、今天封坛的意义

那么,今天我们在这里,绍兴酒的厂家和经销商聚集一堂,举行这个隆重的封坛仪式,意义是什么呢?我理解有以下三点。

第一,是向生我们养我们的天地自然表达恭敬之心。人是自然之子,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生命之源,当然也是绍兴酒的终极源头,提供了优质的鉴湖之水和生产优质稻米的良好环境,否则就不可能有优质的绍兴酒。

第二,是向历史表达恭敬之心。这个历史,既包括发明以及后来不断改良绍兴酒的祖先,我们要向他们的智慧和勤劳致敬,也包括一边喝着绍兴酒一边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历代文人,我们要向他们为绍兴酒文化做出的贡献致敬。

第三,是向工匠精神和商业良心表达恭敬之心。历经冬天三个月,我们用好米好水好工艺酿造出优质的绍兴酒,现在通过这个仪式,我们是在向消费者宣誓诚信,保证我们对酒的品质是负责任的,他们可以放心购买和饮用。

最后,我祝愿有一天绍兴黄酒能够重返国酒宝座,成为中国第一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酒历史二十辑【1】
黄酒“文化味”还需提炼
绍兴酒的漂流史
(四) 绍兴黄酒最风流
老照片:三十年代的浙江绍兴,人们正在封装黄酒坛子
父亲节,聊一聊关于“酒”的那些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