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军事医疗案例:联合创伤照护系统

●作者/Kyle N. Remick及Eric A. Elster

●译者/李育慈(台)

●审者/马浩翔(台)

整理/Nangwa

取材/2017年第三季美国联合部队、《G防译萃


2016年1月26日,一名来自德州拉克兰空军基地(Base San Antonio-Lackland)第59牙医支持中队(Dental Sup- port Squadron)的资深空军士兵正进行牙齿保健,提供致力于提升全球牙齿护理和教育的高质量健康系统。

美国民间创伤系统在过去30年间发挥作用,已将民众到院前伤亡率降低15至20%。2006年,军方与民间医界高层连手将此民间模式应用至战场上,期能在黄金时间内将伤者就近后送至医疗基础设施接受治疗,然而在执行上却多有障碍。

国防部联合创伤系统(Joint Trauma Sys- tem, JTS)透过建立战场创伤救护系统来革新战斗伤亡救护。过去30年间,美国民间创伤系统已将伤亡率降低15至20%。2006年,军方与民间医界高层连手将此民间模式应用至战场上。过去这套部署在两个战区的联合创伤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搜集与分析,研究如何快速运用医学知识与卫勤物资,建立最佳临床诊疗指导准则,并导引战区指挥官成为各单位创伤系统永续学习的关键要角,直接拯救战场上的生命。

如今联合创伤系统必须调整,以因应分散且遍及全球的非正规战区作战,以及更少医疗专用资源所带来的新挑战。就此而言,发展地区性的相关创伤救护系统战略,可望降低此一全新全球作战环境下的伤亡率。欲建立此一全球创伤救护系统战略,有赖整合四大创伤导向要素,即全球创伤救护、医疗作业互操作性、医疗稳定行动,以及健康外交。以下将说明前揭要素对总体全球创伤战略的重要性与独特贡献。 

===全球创伤救护===

就创伤系统与医疗作业而言,「全球创伤救护」一词意谓着不同于战区作战行动,需要投入大批救护人员与充足的军事资源,甚至早已无此必要。随着为数众多、小规模且扩及全球分布式作战行动刻正如火如荼进行,一项专门针对重伤者提供实时创伤救护的行动计划就变得更加重要。

图:国家收入分群表(世界银行分类)

想让伤员从创伤中存活下来分秒必争,美国国防部试图尽可能在一小时内,以美军创伤资源来支持所有任务。若不可行,另一个选项则是借重于由委托国或先前经确认为伙伴国所提供的军事创伤资源。不幸的是,现实面却是我们并非总是有能力运用自身或伙伴国的军事创伤资源,来支持所有作战行动。

因此,美国国防部将需借助有地缘关系伙伴国的创伤救护能量。此战略存有数项挑战。首先,这些作战环境可能位于中低收入国家。其次,这些需要创伤救护支持的军事行动可能位于偏远地区。最后,这些国家的民间创伤中心与创伤系统,即便有,亦可能无法由军方提供合乎标准的创伤救护。在缺乏事前规划下,贸然使用中低收入国家的医疗救护资源,作为美国全球创伤救护战略的一部份,恐造成一场灾难,甚至可能提高发病率与死亡率。

已有确凿之数据证实有必要发展伙伴国创伤救护医疗能量。2013年12月,全球最新建立的国家南苏丹再次爆发内乱:听命于现任合法总统的军方与支持前副总统的叛军发生武装冲突。12月21日,四名军人在距离首都朱巴(Juba)约125里外的琼莱省(Jonglei)波尔市(Bor)后送美国公民时受伤。「鹗式」(Osprey)斜旋翼机在运送过程中受损,所幸仍能飞抵乌干达的恩特贝(Entebbe)。负伤的美国人在此改由C17运输机运送至肯尼亚奈洛比(Nairobi)的医院。他们在内罗毕接受治疗后,接着透过德国蓝施图尔地区医疗中心后送回美国。

南苏丹是低收入国家,其医疗基础设施(包括创伤救护)的质量远低于美国军人所能接受的程度,因此无论民间医院或军医院均非可接受的医疗救护选项。前述四名军人被送至约745里外的内罗毕的医院约耗时三小时,其中包括在乌干达将伤员从鹗式斜旋翼机转移到C17运输机。这段到医院前之时间远长于目前普遍能接受及预期的急救「黄金时间」。再者,这些军人系在担任后送载台的飞机上受伤,故毋须另外等待医疗后送,否则势将大幅拉长到院时间。结论是,抵达可接受的医疗救护地点,其距离实令人望之却步。后送时间被拉长的偏远地点,是应变计划中的挑战,因而有必要发展区域伙伴国创伤救护中心。

下一个政治性问题是,美国军方是否可接受奈洛比创伤救护的医疗质量,更广泛来说,任一中低收入国家提供的创伤救护质量是否可让人接受。一般而言,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提供最适化治疗的数个选项包括:将美国创伤救护资源部署于每一场军事行动的1小时可及范围内;前进部署空中后送资源,以涵盖所有军事行动的1小时可及范围;或确认地区伙伴国,并发展其创伤救护能量达美军所能接受的程度。上述每一个选项短期内皆有助于弭平创伤救护落差,但最可行的长期解决之道乃是第三个选项。

残酷的事实是,美国许多作战行动地处世界各地偏远之中低收入国家(如图),但透过长期捐输这些中低收入伙伴国,可望将提升其医疗救护水平至美军可接受的程度,以降低死亡及伤残风险。

再次重申,此方式仍有赖美国长期承诺当地的巨大工程,可想而知这亦是创伤救护的重大缺口,未来数十年尚需要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及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加以解决。在美国地区军事司令部医疗领导高层的协助下,可针对每一个责任区,发展一套联合统一区域性创伤救护系统计划,并确认应发展哪些战略性部署的伙伴国民间或军事创伤救护中心。

2017年5月,在越南岘港举行的「2017太平洋伙伴演习」(Pacific Partnership2017)期间,美海军德耶(JustinDye)少校(右立者)和越南武(Minh Hoaug Vo)医师合作为伤员进行脊椎手术。 

===医疗作业互操作性===

美军可能更常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及其他国家合作,支持未来的战斗与非战斗作战。就提供创伤救护而言,基本上必须促成国家间的资源作业互操作性以确保底线。作业互操作性利用创伤救护作为未来资源有限作战环境中的战力倍增器。此乃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伙伴关系,有赖国防部和军事医疗系统支持以奏效。美军已开始与其他国家的军医团建立关系,从阿富汗近期冲突中可以看到数个案例,了解作业互操作性的益处。这些案例强调,成功的合作主要取决于部署前的准备。

案例一:阿富汗堡垒营(CampBastion)的英国三级野战医院。北约国家间作业互通的最佳案例,当属位于阿富汗堡垒营,支持英国「赫里克行动」(O pera- tion Herrick)的英国三级野战医院。自2009年6月起,美海军被要求提供人力支持该医院。

2014年9月在堡垒营关闭前,该医院于2012年移转给美陆军接管。阿富汗堡垒营的英国三级野战医院当年实乃英国军医团的耀眼明星,以及医疗作业互操作性的成功典范。

在初期,英国即建立完整的部署前训练与鉴定模式。此模式充分整合美国与英国医疗人员,以支持三级野战医院。如同任何多国军事合作的情形,战术、技术与程序总是存在差异。就此例而言,美、英两国的医院指管程序与创伤救护工作,在医疗战术、技术与程序上仍有显著之差异。大部分情况是,这些差异无所谓好坏,只是不同罢了。这些角色、责任及临床医疗上的差异其实早在部署前便已厘清完毕,可确保国际盟友间的互信、合作及作业互通顺利。英国军医野战医院演习促成作业互操作性。此演习乃一次集英军成功部署前训练与检视模式之大成。英国在约克附近的一个宁静小镇斯特伦瑟尔(Strensall),设立一处小型英军基地,其中仓库内矗立着一座仿真的堡垒营三级野战医院模型。由一名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的参谋主导为期一周的验收演习,其中包括三级野战医院全面性的指管作业程序,以及急诊室、手术室、加护病房以及一般病房伤员照护;管理多人伤亡与重大伤亡想定;处理伤员后送程序与留置人员程序。在经过完整测试后,英国军医院小组通过参加「赫里克行动」的考验。此一海外部署前之医疗野战演习亦可作为英、美两国部署前作业互操作性训练。此项成功的案例殊值加以复制,成为未来行动典范。

案例二:位于赫拉特(Herat)的西班牙二级野战医院。西班牙和意大利支持西阿富汗战斗作战达十年。西班牙二级野战医院乃西部区域司令部最大的创伤救护设施。2010年1月起,美军派遣外科医生进驻其中。虽非刻意计划,此伙伴关系却是北约伙伴国在战区特定区域承担创伤救护主责的佳例。美军外科小组进驻此西班牙设施,亦说明了作业互操作性需求。

案例三:结合外科小组支持特战的意大利一级医疗设施。2008年,一支美军外科小组受命支持阿富汗一处意大利基地的特战任务。意大利军方拥有一个既有的一级外科小组设施,系由基层医疗医师和医务员提供急诊服务。美军二级外科小组的任务,是在美军于当地遂行作战时,暂时强化意大利小组的能量。美军二级小组成功支持此一短暂的特战任务,但若能在战前与意大利进行联合训练,当能提升协同性。

鉴于无论在世界何处,都可能发生为数众多且分散的作战行动,实不可能在所有地点同步部署美军创伤救护资源。美国的目标应是与所有北约盟国合作发展作业互操作性,以分摊提供医疗照护的责任。此外,美国亦应找机会与发展程度较低的伙伴国医疗单位合作。 

===医疗作业互操作性===

医疗稳定行动的环节在于美国与地主国进行合作,改善地主国创伤救护能力,以支持其维安部队。为获致成功,这项作为涵盖军方对军方、军方对民间,以及民间对民间的合伙关系,涉及国防部、军事医疗系统、民间大学与医疗院所与国务院。

为支持安定、维安以及反叛乱行动,美国国防部往往会支持关键伙伴国发展基础设施。在此更大战略的重要一环中,美军医疗救护系统领导高层应与伙伴国医疗领导高层合作,发展其创伤救护系统基础设施。此项合作与发展目的,并非特地仅为了照护受伤的美国军人,而是去提升地主国的创伤救护能力,以支持其维安部队。主掌军事创伤医疗照护的美国防部联合创伤系统,可透过领导与指示,以及直接发展地主国创伤救护基础设施与能量来达成上述目标。此项举措可望强化地主国的作战意愿,并对执行维安与反叛乱行动的作战部队传达重要心理优势,直接支持总体国家安全战略。

2013年5月13日,位于阿富汗的东欧刚(Orgun East)前进作战基地内,隶属美国陆军第149团一般支持航空第2营医疗后送C连第3排的战术重症后送小组护士(最前方者)准备执行伤员转送任务。

此支柱确实与国家性质的全球卫生合作(global health en- gagement, GHE)措施相吻合。此系在军事行动而非战争中,特意利用美国国防部联合创伤系统作为全球卫生合作的一环。欲针对地主国维安部队创伤救护系统的发展来制订一致性计划,应于遂行军事行动时将其纳入总体计划中。将美国国防部联合创伤系统应用至全球卫生合作,以执行医疗稳定行动,系利用美军创伤救护专长来强化美国其他国力(即外交、信息与经济)。 

===卫生外交===

卫生外交涵盖各式各样活动,从正式条约到多种利害关系人协议,乃至非正式合作不等。因此,国防部个别单位所执行的非正式卫生外交首先应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就战略措施而言,将全球创伤救护系统之发展纳入卫生外交的一环,有赖地区司令部将这些作为引导至各军事地点,同时顾及国家安全利益。在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投资发展全球创伤救护系统,以此当作全球健康合作的一环,可望为总体战略带来重大益处。

随着美国在全球健康合作上渐有进展,我们必须确保能够衡量各项举措产生的影响。卫生外交不应只为国家利益服务,亦应对全球健康合作目标带来相当益处。再者,发展创伤救护系统并不与先前讨论过的其他重要支柱相悖。这项支柱系奠基于前述两者之上,其中涉及美国国防部联合创伤系统,在攸关国家安全利益的中低收入国家中所扮演的创伤救护系统咨询与发展角色。 

===结论===

我们已准备好因应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这需要以革命性变革作为,改变让行使战力与衡量军事奏效的方式。军事成功的衡量标准,除了取决于实力,亦可同样取决于做为国家安全工具的适当性。为在此一新作战环境中克敌致胜,美国军事医疗支持必须具有适应性与创新性,并探索新计划,善用近期创伤救护经验与专业知识,加强对战士的直接支持并强化外交。地区作战指挥官将推动创伤救护全球战略。欲使伙伴国认同发挥永续性创伤救护系统的最大潜力,这些地区作战指挥官的战场安全计划不可或缺。我们建议美国国防部联参和各军种支持并鼓励此战略,以提供最适合的急救系统,来支持全球反应与地区之联合兵力。

作者介绍

Kyle N. Remick陆军上校系医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州狄翠克堡(Fort Detrick)陆军医疗研究暨卫材指挥部战斗伤员救护研究计划军方代表。

Eric A. Elster海军上校系医学博士,现任美国军医大学及华特里德(Walter Reed)国家军事医疗中心外科系教授兼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伤救护的未来:军事卫生系统准备好了吗?
家庭急救之创伤救护
印专家:印军制造三个危险先例 建议悄悄撤军
美军眼科远程会诊简介及进展
阿富汗战场英美联军伤员后送经验总结
家庭急救之危机时刻-创伤救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