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持情绪稳定对你来说难不难

当代人现状,20 多岁的年龄,有着 50 多岁的体力,60 多岁的腰,70 多岁的颈椎,还有 80 岁的发量,以及 10 岁的情绪管理。

说到情绪管理,如果你关注过招聘相关,可能会在招聘启事里看到一条要求是:

「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情绪稳定到底有多难?

能做到不处在崩坏边缘的现代人是少数,你唯一能保持的稳定,大概是:

「稳定地崩溃」。

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他多宽容多周全,而是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控制情绪的人,往往最能解决问题。

大家可以试着去培养情绪稳定这种品质,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

做一个靠谱的、能够独当一面的、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好不好?

以下内容出自心理学教授 Lisa Feldman 的ted《How to tame your wandering mind》以及行为科学家Alison Ledgerwood的《Getting stuck in the negatives and how to get unstuck》陷入了负面情绪怎么走出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情绪不是天生的,是被后天建立的。

你可能会觉得情绪是天生的,被触发后就会有情绪,也可能会认为大脑内天生就建有情绪电路,但实情并非如此,地球上没有任何一颗脑袋含有情绪电路。

过去所有研究的结果都有非常惊人的一致性:情绪是大脑在当下建立的猜测。在大脑中,数十亿个脑细胞合作进行,你能控制那些猜测的程度比你想象的还要高。

换句话说,情绪并不是出生时就内建在你的大脑中的,而是被建立起来的。

当你看着一张图,试图找出它的意义时,你的大脑会疯狂运作,神经元火力全开,筛选一生的经验,同时做出数千种猜测、权衡各种可能性,而这一切都在一眨眼间发生。

预测基本上是大脑运作的方式,大脑「照常营业」时就是这样,而你拥有的所有经验、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是以预测为基础。

预测是原始的,能协助我们用快速有效的方式赋予这个世界意义。所以,大脑并非对这个世界做出反应,而是使用过去的经验,预测并建立起对世界的经验。

我们怎么看待别人的情绪,也是深根在预测上的。从对方的面部表情中读出情绪,就好像和读纸上的文字一样,但实际上,你的大脑正在做预测,根据相似的情境,采用过去的经验试着建构出意义,例如噘嘴或扬眉。

当你似乎从别人身上察觉到情绪时,那情绪有部分来自于你自己。

Google、Facebook 花了数百万美元在研究上,想要建立情绪侦测系统,试图侦测面部和身体中的情绪,但这些并没有内在固有的情绪意义,而是我们让表情和动作有意义。

当我们把动作和情境连结时,动作才会有意义。所以,微笑有时候可能意味着悲伤,而哭泣可能意味着开心,不露出任何表情的面孔可能意味着你正在气愤地计划要如何杀死敌人。

人的大脑确实天生就会制造某一些感觉,即那些来自生理状况的简单感受,诸如冷静、激动、兴奋、舒服、不舒服等。但这些简单的感受并不是情绪,它们只是体内发生状况的简单总结而已,有点像气压计,并没有什么细节信息,而人需要细节信息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二、我们的大脑决定了我们会被困在负面情绪里。

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事情有很多不同的思考方式,盛有半杯水的杯子,就可以被看成半满和半空的。

社会科学上有大量的研究表示,当你向人们描述这个杯子的时候,半满和半空的表达会改变人们对其的感受。

如果你说它是半满的,你是在获益框架下思考,因为你关注的是得到的那部分,人们便会喜欢这个杯子。

相反,如果你认为这个杯子是半空的,你则是在损失框架下思考。

如果你试着去改变思维方式,又会发生什么?人们能否反复改变思考的角度?还是被困于一种固定的思考模式?

为此,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们告诉实验参与者目前一种新手术,然后我们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

对于第一组参与者,我们强调手术的正面效果,有70%的成功率,对第二组,我们强调有30%失败率。

手术步骤完全相同。

不出意外,当人们得知成功率为70%时,他们会肯定这个手术,相反的,他们不会愿意接受这个手术。

但我们随后告诉第一组实验者,你们也可以认为手术有三成的可能失败,他们改变了想法,不再倾向于这个手术,也告诉第二组,有7成可能成功,但与第一组不同,他们保持了原有意见。

他们似乎从始至终都在一开始的损失框架下思考,损失框架会延续。

为什么会这样?

是不是对人类来说,思想上从损失到获益的转换,比从获益到损失的转换更难?接着我们又做了研究,旨在探索人们转换思考框架的难易程度,这一次我们告诉实验者,

想象现在一种罕见的疾病开始大规模爆发,600个生命可能会受影响。

第一组实验者被问到,如果100个人得救,有多少人将因此失去生命?

第二组则被问到,如果100人因病离世,有多少人将获救?

很简单600-100

但第一组实验者需要将思维模式从获益转到损失,而在计算的同时,第二组则要将思维模式,从损失转到获益,我们对两组人计时,测试他们解决这个简单数学题的时间,我们发现,第一组算的更快,第二组则需要11秒。

所以,一旦我们从损失的角度思考,这种模式更容易长久存在,也更难被改变。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根本上倾向于负面影响。从好变坏很简单,但从坏变好就难得多。

这就需要我们更努力地去看事情积极的一面,这是可以训练和练习的,让你的思想更积极正面的思考。

每天花几分钟时间写写你想感谢的事,能明显提高你的快乐和幸福感受,以及你的健康。

我们还可以复述好消息并和他人分享,我们常认为痛苦需要陪伴,发泄可以帮助我们减轻负面情绪,说出了我们一天有多糟糕,感觉就好多了,所以我们不停谈论那些,把那些逼疯了我们的领导、甲方,那些不会信息的朋友、还有那些恼人的任何细节可能出错的工作会议,但我们忘了倾诉那些好的事情。

可这正是我们大脑需要的。

三、能控制情绪的人,更能解决问题。

如何处理感受?大脑要如何提供细节信息?这就是预测。预测的功能就是把那些让你有简单感受的身体感知,和身边环境发生的事情连结起来,这样你才会知道该怎么做,有时那些建造出来的东西就是情绪。

比如,走进一家面包店,你的大脑可能会预测闻到新鲜出炉的巧克力饼干的美好香味,造成胃部稍微搅动,如果预测正确,确实有一些饼干刚出炉,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建立饥饿感,准备好快速消化它们。

但正在搅动的胃如果发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例如在医院等待检查结果,大脑就会建立惧怕感、忧心感或焦虑感。

所以,情绪看似发生在身上,但其实是由你自己制造的,你对情绪有很高的控制权。

如果你能改变大脑用来制造情绪的原料,那么你就可以转变你的情绪生活。

所有人都曾在考试之前感到紧张,而有些人是根据过去参加考试的经验产生了考试焦虑症,届时大脑会预测强烈心跳、掌心冒汗,强烈到让他们无法进行考试,这样自然表现不好。研究显示,当学生学会制造出充满能量的决心而非焦虑时,他们的考试表现才会更佳。

决心是让大脑用不同的方式去预测未来,这样才不会乱了阵脚。我们称之为:作用中的情绪智慧。

四、每个人都要成为建造自己情绪的建筑师,不要带着情绪工作。

于个人而言,有个性、发脾气真的很爽,但工作中,怕你有太多主观情绪。

不管是开玩笑还是真性情,你是老板的话愿意录用脾气大于本事的员工吗?

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拿来诉苦,减少情绪上的碰撞,直接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办”,跳过“主观感受”,只专注“客观事实”;少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会有效提升沟通效率,降低彼此的消耗。不管是于工作还是人际交往中,都特别实用。

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培养这种情绪智慧,并用在日常生活中。

试着想象一下,早晨醒来,慢慢进入到一种糟透的惧怕感,想到工作要处理的所有琐事,一大堆未读的电子邮件,还有待回复的电话,还得对抗塞车……真的很悲惨的感觉,这时候,大脑就会开始快速思考,这就是预测。

你的大脑要试着解释,是什么造成那些感知,这样你才会知道如何处理它们,那些感知可能并没有暗示你的人生有什么问题,可能只是累了,睡眠不足……

下一次感觉到强烈的烦恼时,问问自己:这有没有可能单纯是身体造成的?你有没有可能把情绪上的苦恼转变成身体上的不舒服?

其实,你比自己想象中更能掌控情绪,且有能力把苦恼调低,从而降低它对你人生造成的后果。做法就是要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经验。

五、越多的控制就意味着越多的责任。

有时候,我们要为某些事负责,并不是因为要怪罪我们,而是因为我们是唯一能改变它的人。「责任」是个很有分量的词,它的分量大到让人们觉得需要去抗拒那些情绪。

「我们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这个想法似乎非常难消化,但试着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倒杯水,拥抱它,也许就会通往更健康的身体,更有弹性、更强大的情绪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周一书:《冥想5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
认知度——心灵活力的助推器
做有门槛的事情
我以为,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新年复工,送你一份礼包
8大消费者行为惯性: 揭开人类不理性的癖好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