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中国的时候,我更喜欢去自由市场,而不是超市”|独居、微小众与未来的生活

提起原研哉、隈研吾,相信很多读者都听过他们的大名:原研哉,无印良品设计总监,隈研吾,2020东京奥运场馆的总设计师,而今天推文的主角土谷贞雄,他相比自己的这两位好友,确实“低调”了很多。但也有熟悉日本建筑设计界的读者说,如果要拍日本建筑的《老友记》,他们三位缺一不可。

土谷贞雄,1960年东京生人,他除了在2010-2018跟原研哉共同策划HOUSE VISION之外,也曾担任“无印良品之家”以及其“生活良品研究所”的企划运营,08年以顾问身份独立之后,开始从事一系列与住宅商品开发相关的工作。在形容HOUSE VISION的合作上,原研哉形象地比喻自己跟土谷是挥着长长跳绳的两个好朋友,通过对未来生活的探索,让各个领域的企业都能跳进来参与其中。

土谷与原研哉在杂志《生活艺术家》封面

如果你愿意走进建筑师土谷贞雄的世界,你会知道他为何在好朋友身边如此“不显露”,在他那里,你感受不到钢筋、水泥、混凝土构造的建筑美学,能感受到的是源自生活细琐的一个又一个小问题:洗衣机放在哪里?客厅大还是卧室大?是否一定需要浴缸?住宅需要多少承重墙做隔断?……

他被很多人称为是“生活研究家”,热爱观察不同的人,特别是小众的生活方式,新作《家:好好想想如何住》,就是他和团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实地走访了中日的不同家庭,以“家”为思考对象,尝试将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和生活形式呈现出来。这一次他的老朋友隈研吾也不吝溢美之辞,称赞道:“土谷拥有敏锐的嗅觉,能够嗅出一般建筑师察觉不到的细微变化。这一本书,汇集了他提出的关于未来住宅的独家预言。”

在土谷看来,生活研究这项工作更大的价值是,随着不断提问和回答小问题,最后大的课题会越来越显著。在做产品研发的时候,他会更愿意多关注那些偏离多数派一点点的少数群体,持续关注这些小众现象,而非普遍的、大众消费市场,从这些细微的变化、少数人的生活方式当中也许更能捕捉未来的研究方向,因为有时时代的变化通常就是源于这些小众的地方。

近十来年,土谷的生活研究还扩展到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深圳。

土谷提到每次来北京,他都选择与人合租,2018年更是住在燕京里(共享社区),他喜欢去菜市场买食材做饭,而不是超市。问到为什么不住酒店,或者干脆在北京再安一个家,他说喜欢燕京里那种共享社区的氛围:“不把自己孤立的环境,让他觉得很舒服。”

他也谈到其实中国的北漂和日本的上京一族非常相似,“这种不远不近,平时碰到面打个招呼的距离感,我觉得在城市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独自一人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在陌生城市孤独的生活,对身心的影响都不好。对于他们来说,共享住宅也许是一个好选择。”

土谷贞雄喜欢看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观察共享办公、共享自行车的领域。与此同时,他也能带来新鲜的日本解读,比如共享住宅,“比起中国人,日本人其实更难接受共享居住”。

无论是看土谷贞雄的书,还是和他聊天,你总能在短时间内就获得超强密度的信息量,且视角独特,并佐以多维度的案例说明。他严谨,试图打破刻板印象。借由土谷贞雄之眼,我们进入另外一个思考维度。

土谷贞雄

01.独居与老年

我(土谷贞雄)想分开谈独居问题,还有老年人的问题。首先是独居的问题,这个问题不管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这其中既有晚婚、不婚以及离异等等原因带来的独居现象,也有老年丧偶形成的独居。如果只观察年轻人的话,进入成熟社会,独居的人口自然会增多。

这种背景下解决独居人口问题的有效方法,我觉得共享空间、共享住宅会是其中一种。和他人一同居住这一件事的可能性,其实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关于这一点,在以往的HOUSE VISION的展示当中,例如长谷川豪在北京展出的MUJI员工宿舍,日本的话则有2013年由山本理显提出的500人共同居住的社区、2016年由藤本壮介提出的共享住宅。参与HOUSE VISION的设计师当中,成濑·猪熊早在2011年左右就设计出了共享住宅。

长谷川豪设计的MUJI员工宿舍

我本人也在去年2019年深圳国际精装住宅展上邀请田中元子及中日建筑师,提出公共空间的不同使用方案,探讨公共空间的形态。说到中国的建筑师,值得一提的是META - PROJECT做的共享住宅,另一组建筑师便是MAT(超级建筑)。

另外一个趋势,我觉得在中国的发展势头比日本更猛的就是工作场所与居住场所的互相融合。在今年深圳国际精装住宅展的建筑部分,META和MAT就都带来了相关提案。

MAT Office“超级巴比伦”共享社区提案

关于老年人这个话题,其实同样的问题,在日本也一直在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身体健康的老人能够活多久,这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问题,却是没有明确答案的。

这里其实涉及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面向社区的老年人住宅,其二是涵盖不同年龄层的名为“福福连携”的、老年人、社会福祉、儿童等群体都能使用的设施或住所。前面提到的独居生活,较多地与工作、艺术创作等功能结合,而老年人的居住则较多地与多年龄段、多层次的人群共同居住相关。这也成为最近常见的一种较为完善的形式。

2020年深圳展会上展示的案例之一,就是为老年人与社区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退缩、缩小的社会、人口过疏化的社会,不将某个社会议题孤立起来看待,而是将它们糅合到一起,寻求解决方向。我认为这便是日本正在发生的动向与趋势。

土谷贞雄为老年人设计的“坐式”厨房,来自前作《如果有这样一个家就好了》

02. 在中国的时候,

我会更喜欢去自由市场,而不是超市

在北京的时候,我住在燕京里,那儿住着很舒服。可能因为年纪比较大,有时候也觉得挺累的。但我基本上认为跟许多人一起住是一件好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不排斥跟其他人一起居住,更进一步说,我还挺喜欢这样子的。因为我一直都是自己煮饭,所以非常有必要跟其他人时常接触。对于独居的人来说,共用住宅这样子的环境变得重要。

当你独居的过程当中,还能随时感受到有人在周边活动的那种气氛。例如吃饭,路过的时候打个招呼。这种不把自己孤立的环境,让我觉得挺舒服的。这种不远不近,平时碰到面打个招呼的距离感,我觉得在城市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只身一人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孤独的生活,对于身心的影响都不好。对于这些人而言,共享住宅也许是一个好选择。

唯一我比较在意的一点是,因为中国自己做饭的人越来越少,共享住宅里面的厨房灶台数量,我觉得是不够的。一方面对于喜欢研究厨艺的人来说,厨房当然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如果厨房确实太小,那也没办法实现共享。一味地吃别人做好的东西好像也不太对。对于互相还不太熟悉的一群人来说。共同居住的诀窍、该注意的地方等等,实际上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点。这一方面的技巧和认知,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会越来越完善的。

而且可能比起日本人,中国人对于共同居住这件事的抵触会更小。日本人更习惯于住在独立的单间,尤其是最近几年,日本人对于共享共同居住,这件事还不太习惯。与之相对地,中国的大学基本都有宿舍,大家早就适应了多人共同生活的模式。

META - PROJECT参与设计的燕京里共享社区

去到其他国家,我都会选择住在Airbnb或者民宿里。尤其是一个人出差时,解决吃饭问题时,选择市场总不会出错。我会去到市场,选择当地人日常吃的食物,把自己当成本地人,而不是把自己当客人,住进酒店享受服务。

因为我是去观察生活的,不把自己放到当地的生活里,是没办法拉近距离的。因此我会自己买菜做饭,让自己化身成为当地的“居民”。这是我最看重的一件事。在中国的时候,我会更喜欢去自由市场,而不是超市。

03. 关注稍微偏离多数派一点点的那个群体

我做产品研发的时候,会关注稍微偏离多数派一点点的那个群体,例如占比20%、16%的那些回答,而不是完全边缘化的那些所谓少数派。

稍微偏离大众的那个群体,很可能就是引领下一个流行趋势的人群,从他们身上也更容易找出与他人区分开来的点。新的商品并不会总来自于占比大的回答,更多的时候产品研发做的是去挖掘潜藏于稍微偏离核心区、蕴含着未来发展潜力的群体,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从没想过把调研的结果直接用到产品研发上。我要做的事情是,观察微小众群体的生活,理解生活的更多细节,找到灵感。关键在于不仅要找到这些人,更要学会如何理解他们。

产品研发是一件综合多元的事情,如果想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么肯定做不出来像样的住宅产品,于是有了标准原型;而当你研发、设计标准原型的过程中始终记得那群不太一样的人,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就会不一样。

所以说,要记得这些微小众群体的存在,却又不能把它们看得太重,因为只参照这群人的意见去研发,做出来的产品受众范围也是有限的;反而言之,如果只参照占比最大的人群的需求来研发,出来的产品则容易趋同。

新书《家:好好想想如何住》中有关“在卧室做什么”的调查

第三点,关于对未来的预想,当前研发的产品在未来会产生什么价值?会塑造什么样的生活场景?吸引什么样的用户?我理解的产品开发并不是要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应该是去创造需求。深挖需求再依据需求去开发产品,这是理所应当的,没有太大意义。

做调研,于我而言就是提升感度的最有效途径,它帮我了解更多知识,放大世间万物的可能性。它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基本上它并不是能够直接用到产品研发上的。它对于产品研发是有效的,却不能原封不动地直接使用。

具体的例子,比如无印良品的住宅,虽然它是企业、品牌推出的产品,但我所在的团队提出的内容,也并不是正贴合当时社会主流的。不过它进入了某个特定人群的视线、改变了部分特定人群的生活品质,相对于无印良品住宅的规模而言,我认为它是成功的产品。所以说企业、品牌不一定要追求很多的量,根据自己的规模、体量来研发产品就行。

无印良品的住宅

04. 当前的这些微小众,

很有可能形成未来的标准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关注、观察微小众群体的方方面面,其实就是在寻找未来的新方向,而这些提案会塑造出未来社会之中的标准。这就是我一直在研究的东西。找到那些微小众群体,把它们打造成未来的大众群体,这个环节很重要,因为当前的这些微小众,很有可能形成未来的标准。

所以说,如何找到具有发展潜力的微小众,这里的眼力显得很重要。因此我始终觉得,为了提高眼力,就需要提升日常、标准的品质。当眼前的标准提升品质,它会成为下一个阶段的标准,而这个过程并不是特殊解。

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大多建筑师会通过建筑作品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而我是想办法去除包含颜色、气味在内的一切个人特质,把“土谷贞雄”这个标签、特殊解尽量消除,想办法找到普遍适众的解答。我认为我是在设计社会建筑、基础设施,我作为建筑师的角色就是体现在这里。之所以喜欢住宅,不论是普通公寓楼还是无印良品的项目,我做的住宅并不是土谷贞雄的住宅,而是为社会设计基础设施,为更多人提供更优质的住宅。

但光靠建筑设计是达不到这个目标的,因此我也通过专栏文章、营销等等渠道来呈现,可以说我眼中的建筑是属于社会运动的一部分。我理解的建筑师这个角色,除了做建筑设计,对于生活场景的思考、提案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生活研究于我而言非常重要。

当然,建筑师们对于建筑本身空间设计、美感的追求也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那不属于我的主业。对于未来极有可能发生的现象展开解读,这才是我的主要工作。

新书《家:好好想想如何住》中的探讨:分房睡不是因为夫妻感情不好,正因为彼此独立,才会尊重彼此的独处空间和独处时间,可以说这是现代生活的形态之一

05.未来的生活中,

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不需要太大

如果不算公区面积的话,我觉得像目前日本的大开间,不到40㎡就足够住得很舒服了。尤其日本的住宅都带浴缸,如果去掉浴缸只剩淋浴的话,就是36㎡左右。但如果是共享住宅的话,如果卫生间、浴室、厨房都是共享的,那么完全隐私的睡觉的空间只需要15~20㎡我觉得就够了。

这里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你是否把住宅看成完全私有的空间。我认为一个丰富多元的社会,会有很多人选择分享部分事物。私人所有的厨房可能只有1.6m~1.8m,大家共享的厨房,则会大到5m,设备齐全。我更倾向于后者,我觉得未来的生活中,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不需要太大,有配套的共享空间例如图书室的话,就能过得充足、多元。

摄影:朱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个集装箱改造的人民生活住宅
石山修武: 从“异端分子”到“世界级工匠”
格拉诺列尔斯1014住宅设计方案
国外装修精品:木板小屋的改造
让建筑师一见难忘的小住宅
15个集装箱变成了设计师的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