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茶花女》|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24岁凭借《茶花女》在高手林立的法国文坛站稳脚跟。他还获得过一项极高的殊荣——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得过这项殊荣的人还有《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和思想家伏尔泰。

关于本书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这部出版于19世纪的小说,直到今天艺术生命力依然旺盛,给包括电影、话剧、芭蕾舞在内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核心内容

第一,《茶花女》的故事来自小仲马的一段情史,女主人公的原型是小仲马的情人玛丽·杜普莱西。
第二,法国的交际花文化在1848年前后盛行,一战之后式微。交际花的生存逻辑是通过美貌和才智,跟男权进行交易获得财富、名声、贵族头衔。
第三,小仲马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是因为他能精准地描摹出人世百态,剖析出社会问题。他的剧本能够紧跟时事热点,非常受欢迎。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音频为你解读的书是经典文学名著《茶花女》,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

小仲马曾经说自己是父亲“伟大的儿子和卑微的同行”,他的父亲就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文学成就非常耀眼。然而,跟父亲相比,小仲马的文学成就一点儿都不逊色。

1848年,年仅24岁的小仲马就创造了一个文学神话,他凭借《茶花女》这部小说在高手林立的法国文坛站稳脚跟。到了19世纪下半叶,小仲马在戏剧界的名声远超父亲。他还得到了父亲梦寐以求的荣誉,当选了法兰西学院院士,这在法国是一项极高的殊荣,《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和思想家伏尔泰都当选过。

今天解读的这本《茶花女》是小仲马最著名的代表作,讲述了男青年阿尔芒·迪瓦尔和巴黎上流社会交际花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其实,很多法国作家都写过跟交际花有关的小说,比如左拉的小说《娜娜》、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莫泊桑的小说《泰利埃公馆》等等,但是为什么一提到交际花,人们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茶花女》呢?一个原因是,小仲马写得太过情真意切,毕竟,《茶花女》的故事来自他的一段情史。

1847年,小仲马听到老情人玛丽·杜普莱西病逝的消息,他回想起这位绝代佳人的风姿以及两人曾经有过的美好时光,一时百感交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完了《茶花女》。玛丽就是这部小说中的交际花玛格丽特的原型,小仲马也从不避讳男主人公阿尔芒里有他的影子。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法语名字的首字母缩写是A.D.,阿尔芒(Armand Duval)的首字母缩写也是A.D.。可以说,《茶花女》这部小说里承载了小仲马的真情实感。

人们提到交际花就会先想到《茶花女》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拥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一本小说有没有生命力,除了看现代读者还会不会阅读它,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看它的内容衍生能力和改编频率。《茶花女》给包括电影、话剧、芭蕾舞在内的艺术形式,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拿电影来说,《茶花女》的电影版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家都有过非常经典的版本。比如,20世纪30年代,瑞典国宝级女演员葛丽泰·嘉宝演过好莱坞版《茶花女》,女演员于佩尔在1981年演过法国版,女演员妮可·基德曼在2001年演的歌舞电影《红磨坊》也是《茶花女》的变体。在内容衍生和改编方面,小仲马的《茶花女》要胜过父亲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一筹。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小仲马和玛丽的那段情史,以及他跟父亲大仲马的关系。

1844年,20岁的小仲马在一场戏剧演出中遇到了交际花玛丽,一见钟情。在玛丽家做客拜访时,小仲马发现玛丽咳血,就劝说她要保重身体,玛丽被感动,不久之后成了小仲马的情人,两人度过了一段短暂却美好的日子。有一天,小仲马和玛丽因为一场争吵而分手,吵架的导火索很俗气——钱。玛丽是个混迹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需要大笔的钱维持日常开销,这是二十岁出头的小仲马无力供养的,他供养不了,自然有其他慷慨的恩客愿意为玛丽献上千金。小仲马妒火中烧,就写了分手信给玛丽。4年后,小仲马写《茶花女》时也用到了这封信。

小仲马和玛丽分手后没多久就有了新女友。在风流多情这点上,小仲马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大仲马一生声色犬马,遍地留情,小仲马就是他跟一个缝衣女工生的私生子。小仲马跟母亲一起生活,直到7岁,才被大仲马正式承认,离开了母亲,由父亲抚养。小仲马回到了父亲身边,但“私生子”这个称号给他带来的屈辱和阴影,不仅伴随他一生,还影响到了他对女性地位、家庭问题这些议题的立场。在小仲马的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他怜惜女性、同情女性,愿意为女性发声,用现在的说法,是一个“暖男”。

关于父子之间的关系,西方有个说法叫作弑父情结,它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要杀死父亲,而是抗拒父亲、否认他的存在,或者超越父亲,让自己的影响力盖过他的。大多数人可能以为,大仲马和小仲马之间的关系会夹杂恩怨情仇。毕竟,从私生活角度来看,因为大仲马,小仲马才会顶着“私生子”这个尴尬身份;从事业角度看,两个人都是作家,难免会文人相轻,同行成冤家。然而,他们这对父子的关系,却意外的和谐。我们开头提到,小仲马说自己是父亲“伟大的儿子和卑微的同行”,这句话能够证明小仲马对父亲的爱慕和尊敬。

不过,小仲马可没有对父亲言听计从。大仲马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会找枪手组稿,他很认可儿子的写作才华,还邀请儿子当他的枪手,但小仲马拒绝了。大仲马还帮助小仲马塑造了文学品味,写作技巧也是他教的,但两人的写作风格南辕北辙。大仲马属于浪漫派,而小仲马和他的《茶花女》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先驱。大仲马的畅销秘籍是跌宕起伏、构思巧妙的故事情节;小仲马的剧本能在巴黎剧场独领风骚几十年,靠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他总能精准地捕捉到法国社会的热点,引发民众的共鸣和追捧,比如,在股市上投机发财、男女两性关系、私生子和未婚母亲,都是那时的热门话题,当然,还有交际花的神秘世界。

1848年,随着《茶花女》出版,以及报刊、戏剧等各种媒介的轮番宣传,交际花这个话题突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成了法国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通过《茶花女》,好奇的人们能够窥探到那些绝代佳人的奢靡生活,就像这部小说开头的第一幕。

第二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茶花女》,整个故事小仲马都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

小说一开头,“我”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拍卖广告,说一位物主已经过世,这次拍卖的是她的家具以及珍贵的玩赏物。“我”是玩赏物的爱好者,决定上门去看看。到了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交际花的住所,更让人惊讶的是,屋里聚集了很多上流社会的贵妇。这些女人为什么会来一个高级妓女家呢?纯粹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罢了。这些贵妇看着交际花的遗物,要么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要么露出艳羡的眼神,想必这位交际花的精致生活让她们都觉得自叹不如了。

“我”在拍卖会上花了100法郎,买到了一本属于交际花的小说,书名叫《玛侬·莱斯科》,“我”翻开书,发现有这样一段题词:“玛侬对玛格丽特,惭愧。”落款是阿尔芒·迪瓦尔。玛格丽特就是死去的交际花,那阿尔芒·迪瓦尔是谁?这本书是他送给玛格丽特的吗?他俩是什么关系?

虽然“我”有种种疑问,但这只是生活中一个小插曲,“我”很快就把这本书抛在脑后,直到年轻男子阿尔芒登门拜访。他失魂落魄地出现在“我”家中,愿意出高价买回那本《玛侬·莱斯科》。他曾经和玛格丽特相爱,但没来得及赶回来见她最后一面,也没能赶上拍卖会。现在,他想买回书,也算是留个念想。“我”被年轻人的痴情打动,愿意把书送给他。阿尔芒看出来“我”对他的情史充满兴趣,就承诺下次来访会和盘托出。可这次之后,阿尔芒没了音信。

故事先讲到这里。我们来聊一聊那本《玛侬·莱斯科》,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小仲马为什么会选它作为《茶花女》的引子?这本书比《茶花女》早了100多年,一出版就因为内容伤风败俗被封杀。现在,这本书的知名度已经非常有限了,但在小仲马的时代,这本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时候的读者在《茶花女》里看到《玛侬·莱斯科》,就会立刻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也会猜出《茶花女》的故事走向。

《玛侬·莱斯科》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小说女主角玛侬原本应该进修道院,男主角德·格里厄原本应该成为骑士,但两个年轻人在客栈相遇一见钟情,于是各自抛弃前程,私奔去了巴黎。生活贫困,玛侬找了个有钱的金主,德·格里厄在牌桌上出老千赚钱,俩人就这么过起了男盗女娼的日子。后来,玛侬被指控是妓女,流放到美洲大陆,德·格里厄追随她同去,但玛侬得了重病客死他乡。

《玛侬·莱斯科》的结局暗示了《茶花女》女主角玛格丽特的宿命。《茶花女》在一开头就揭示了玛格丽特会和玛侬一样红颜早逝,小仲马采取这种手法,体现出了他的自信。他并不避讳早早抛出故事的结局,因为他确信,自己的写作技巧会让读者欲罢不能。一个老到的作家,不会一直用故事高潮来紧紧攥住读者,他懂得张弛有度,懂得卖关子。就像小说中,阿尔芒露了一面之后就没了踪影,让讲述者“我”和读者都被吊起了胃口。

于是,“我”就想可以去玛格丽特的墓地打探消息。这个小小的坟地上铺满了白色茶花。公墓的园丁告诉“我”:有个年轻人特意关照他要定时更换鲜花,因为他最近不能来,要去办迁坟的事儿。这时,“我”终于知道了阿尔芒的去向,而且感受到了他的用情之深。阿尔芒要给玛格丽特迁坟,有两个目的:一是想把她安葬在更体面的墓地;二是想再见她一面。

“我”接受阿尔芒的邀请参加了迁坟仪式,在场的只有5个人:两个掘墓人,“我”和阿尔芒,以及办事的警长。交际花玛格丽特生前被人前拥后簇,死后却无人问津。美丽的皮相死后也化为一堆腐肉。小说里,小仲马费了不少笔墨描写裹尸布揭开那刻的场景,玛格丽特“一对眼睛只剩下了两个窟窿,嘴唇烂掉了,雪白的牙齿咬得紧紧的,干枯而黑黑的长发贴在太阳穴上,稀稀拉拉地掩盖着深深凹陷下去的青灰色的面颊。”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美人到头还是一把白骨,就像这对情侣的爱情最后落得仓皇收场。

小仲马接着笔锋一转,借阿尔芒之口,回忆起他第一次见到玛格丽特的场景。那是在玛格丽特去世的两年前,玛格丽特每次去剧院看戏都会随身带上一束茶花,这就是“茶花女”这个名字的由来。第一眼,阿尔芒就被玛格丽特迷住了,他在剧院演出的间歇来到玛格丽特的包厢里,想认识她,没想到被美人奚落。阿尔芒感觉受到侮辱,落荒而逃。

读到这里,读者会以为玛格丽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其实只是表面上的风光,说到底,玛格丽特这样的交际花还是依附在男权之上,一旦美人迟暮,就会断了财源,生活没有着落。而且,交际花的社会地位也不高,会被正经人家唾弃。比如,在小说中,墓地其他死者的亲人提出抗议,认为和交际花葬在同一个墓园是奇耻大辱。

说到交际花,这个社会现象是不是只有法国才有?交际花和妓女有什么区别?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交际花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在各个国家的文化里都有体现。

交际花在日本就是艺妓,在朝鲜半岛叫作妓生,艺妓的妓,生活的生。交际花在中国,有鱼玄机、柳如是、赛金花等。法国的交际花文化是在《茶花女》出版前后盛行的,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式微。法国著名的交际花有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时尚教母香奈儿。

不少交际花都拥有惊人的美貌,但这不是关键,智慧和才华才是她们的立足之本。玛格丽特的原型玛丽是个爱读书、勤思考的姑娘,和小仲马分手后,她还交往过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这些交际花游走于权贵、富豪和文人之间,过着风雅、奢华的生活。简单说,交际花代表了妓女浪漫化、理想化的一面,然而从本质上说,她们只是高级妓女。在讲究门第、血统的社会中,交际花都摆脱不了被主流不齿的命运。

这其实也是玛格丽特怠慢阿尔芒的原因,她用傲慢的举止来对抗追求者的逢迎,她明白,自己在男人心中只是个玩物,那她就报复性地玩弄他们。两人初次相遇的两年后,阿尔芒又遇到了玛格丽特,这次,他终于受邀去了玛格丽特家中。众人饮酒狂欢的时候,玛格丽特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一个人躲去了梳妆间,只有阿尔芒担心地跟了过去。阿尔芒再次表达爱意,可玛格丽特早已听惯了甜言蜜语。情急之下,阿尔芒说,两年前玛格丽特得病时,他天天到她家门口关心病情。这番话打动了玛格丽特,她明白阿尔芒是真的关心她,怜惜她,而不是一时兴起贪恋她的美色。

阿尔芒终于得到了玛格丽特,兴奋劲儿过了之后,他陷入患得患失中。阿尔芒微薄的年金根本养不起心爱的姑娘,玛格丽特还在接待其他金主。阿尔芒有时妒忌,有时自卑,有时忧心忡忡,有时沾沾自喜。有时他又头脑一热,写信和玛格丽特分手。这就是刚才提到过的,小仲马写给玛丽的分手信。我们来感受下,年轻人在热恋中的精神状态。分手信里说:“我希望自己能像一个百万富翁似的爱您,但是我力不从心;您希望我能像一个穷光蛋似的爱您,我却又不是那么一无所有。那么让我们大家都忘记了吧,对您来说是忘却一个几乎是无关紧要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忘却一个无法实现的美梦。”

跟小仲马现实生活中的结局不同,这封分手信没有终结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的关系。玛格丽特主动上门求和,还提出去乡村度假,远离巴黎的纷扰。这是两个人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可童话故事终究要让位给柴米油盐。阿尔芒发现,玛格丽特值钱的衣物和首饰越来越少,玛格丽特说她变卖了这些东西维持日常开销,还打算卖掉自己在巴黎的一切,从此和阿尔芒过上普通人的小日子。这一刻,阿尔芒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爱人愿意为了他抛下荣华富贵。

玛格丽特确实做出了极大牺牲,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一下。小说中提到玛格丽特一副钻石耳环价值8000法郎。根据文献资料,1852年,法国五口人的工人家庭靠300法郎就能过一年。也就是说,玛格丽特从云端跌落到中产生活,因为阿尔芒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8000法郎。玛格丽特的举动让阿尔芒很感动,阿尔芒找到公证人,打算把部分财产转到爱人名下。没想到,公证人立马把这件事汇报给了阿尔芒的父亲。老人家即刻赶到巴黎,劝儿子离开交际花。热恋中的阿尔芒根本听不进劝,他打定主意要和玛格丽特长厢厮守,但没想到玛格丽特离开了,还留下一封分手信。

阿尔芒遭遇情变,以为玛格丽特还是贪恋纸醉金迷的生活。回到巴黎以后,他找了一个情妇,还借机在公开场合羞辱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本来就患有肺病,阿尔芒的无情无义加重了病情。其实,阿尔芒也无法从这种幼稚的报复行为中获得快感,他就去外国旅游散心。

玛格丽特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又思念远方的爱人,只能在日记里倾诉心事,但求有朝一日阿尔芒能读到这些文字。原来,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重返巴黎社交界,并不是嫌贫爱富,而是因为她深深地爱着阿尔芒,愿意为他默默牺牲。阿尔芒的父亲也找到到玛格丽特,用阿尔芒的前程等理由逼迫玛格丽特离开儿子。玛格丽特重病在床,形容枯槁,逢场作戏的朋友,以及钱色交易的恩客早就把她抛到九宵云外,只有债权人在家里进进出出,等着她断气,拍卖掉值钱的物件来抵充玛格丽特欠下的债务。最后,玛格丽特在贫病交加中孤独地死去。

第三部分

了解了《茶花女》的故事脉络,我们再来看看,与《茶花女》有关的文艺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以及小仲马如何看待女性。

我们开头说过,《茶花女》为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提供了创作灵感,其中最有名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版《茶花女》,这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人,可能也听过里面那首脍炙人口的《饮酒歌》。威尔第在巴黎看了话剧版的《茶花女》,深受触动,回到意大利之后,迅速把它改编成歌剧。

原著小说中那对痴男怨女的故事,可能也让威尔第想到了自身经历。威尔第的第一任岳父是个成功商人和艺术爱好者,他帮助威尔第在歌剧界出人头地,可惜他的女儿英年早逝,威尔第后来想再婚,遭到了前岳父的阻拦。这段经历不禁让人联想起《茶花女》中阿尔芒的父亲棒打鸳鸯的情节。

从《玛侬·莱斯科》到小仲马的《茶花女》再到威尔第的歌剧版,它们讲述的都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剖开爱情故事的外壳,里面的核心都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比如,《玛侬·莱斯科》的女主角玛侬不愿接受当修女的命运,勇敢选择爱情,然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小仲马写《茶花女》时,法国是一个被父权和宗教统治的社会,那时候,女性一生都是男性的附庸,她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要依赖不同的男性:父亲、丈夫、儿子。有些女性想要突破有限的生存空间,想要登上更大的社会舞台,于是,她们不再依附一个男人,而是一群男人,她们通过交易来获得财富、名声,甚至是贵族头衔,而这就是交际花的生存逻辑。交际花一方面受到压迫和欺辱,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部分自我解放。

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小仲马,算得上是女性之友,他懂得欣赏女性的才智,还和一个女作家乔治·桑保持密切关系,甚至称呼她为“亲爱的妈妈”。1880年,小仲马在一篇序言里倡议说,“应该赋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自由和权利”。要知道,还要再过60多年,也就是1945年,法国女性才第一次行使了投票权。

小仲马怜惜女性、同情女性,但他并不会赞扬所有女性,贪图享乐、不劳而获的交际花就是他批评的对象,当然,《茶花女》里堕入风尘但灵魂高洁的玛格丽特是个例外。小仲马大力赞扬的一种女性是母亲,包括未婚先孕的女性,因为她们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家庭和子女。小仲马看待女性的立场有他的历史局限,但他在19世纪就认识到,女性是独立的个体,女性不是“宗教和法律下的次等人群”,她们也没有“虚弱、无能到无法自主行事,需要男性的引导和保护”。

小仲马是法国戏剧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期间的重要作家。他被人称为“现实主义作家”,主要是因为他能精准地描摹出人世百态,剖析出社会问题,时隔一个多世纪仍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他看来,用金钱物质来物化女性、用美貌为标准对女性品头论足的风气,应该抨击。但同时,小仲马也是个近乎冷酷的作家,他让玛格丽特从一个乡下姑娘飞上枝头变成凤凰,看似成功地对抗了宿命,但最后她还是不被主流社会接纳。小仲马在小说里指出,再美的皮囊死后也会是恶臭的白骨,他还指出,两情相悦的爱情敌不过世俗的阻挠。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道:“除了理想生活,还有物质生活,最纯洁的决心都会有一些庸俗可笑、但又是铁铸成的链索把它拴在这个地上,这些链索是不容易挣断的。”

总结

好,《茶花女》这部小说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知识要点。

第一,《茶花女》的故事来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一段情史,女主人公的原型是小仲马的情人玛丽·杜普莱西。小仲马得知玛丽的死讯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茶花女》。

第二,小仲马的父亲是创作了《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的大仲马。大小仲马的父子关系十分和谐,小仲马当选为法兰西院士之后,他在演讲中表示,他之所以能成功当选,完全是仰赖父亲的荣耀。

第三,法国的交际花文化在1848年前后盛行,一战之后式微。交际花的生存逻辑是通过美貌和才智,跟男权进行交易获得财富、名声、贵族头衔。交际花代表了妓女浪漫化、理想化的一面,但本质上,她们只是高级妓女,摆脱不了被主流不齿的命运。

第四,小仲马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是因为他能精准地描摹出人世百态,剖析出社会问题。他的剧本能够紧跟时事热点,非常受欢迎。小仲马推崇母亲这个角色,看不起不劳而获的交际花。早在19世纪,小仲马就已经认识到,女性是独立的个体,倡导“应该赋予女性和男性同等的自由和权利”。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刘艳导图工坊
转述:成亚

 划重点

1.小仲马被称为“现实主义作家”,因为他能精准地描摹出人世百态,剖析出社会问题。 2.游走于上层阶级的交际花代表了妓女浪漫化、理想化的一面,然而在讲究门第、血统的社会中,交际花都摆脱不了被主流不齿的命运。 3.19世纪交际花的生存逻辑是:通过交易来获得财富、名声,甚至是贵族头衔。她们既受到压迫和欺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部分自我解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少不懂《茶花女》,读懂已是中年人
她是巴黎有名的交际花,却也为真爱耗尽了生命
《茶花女》:看不透这3点的女人,注定活不好这一生
茶花女
《茶花女》|小仲马的爱情故事
爱情是有阶级的,可惜很多人没认清这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