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区域协同发展重点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把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机遇,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加快构建资源互补共用、要素充分流动的多层次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一)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争取组建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推动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重大园区、平台、项目落户大邑,推动与重庆江北、武隆等地合作,与重庆景区联合打造成渝红色旅游、三国文化旅游等精品线路。承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功能,争取川渝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农产品交易中心、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落地,推动成渝两地智慧农业等领域合作。推动优势企业参与成渝产业分工合作,支持和引导本地龙头企业加速重庆及经济圈节点城市布局,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对接重庆协会商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提升供应链区域配套水平。
(二)加快推动省内区域协同发展
大力推进川西文旅产业合作,依托川西旅游环线、龙门山精品旅游环线,与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等景区共建精品景区联盟,共同打造川西旅游黄金走廊,联合“大熊猫”文旅发展联盟成员单位,协同打造大熊猫主题旅游环线,共建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大熊猫”文旅品牌。积极融入成雅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雅安毗邻县(区)协同发展,在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等领域协作联动,共建成雅绿色发展经济带。推进省内其他区域合作,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以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为重点,持续深化与泸州、松潘、米易等合作,加强与成德眉资有关县(区)合作,规划建设援藏产业园区,通过共建产业园区、飞地经济、企业调迁和兼并重组、“总部+基地”等方式,构建产业协作共进格局。
(三)加快推进市内区域合作联动
共建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融入天府旅游名县等旅游联盟,加强与“西控”及周边区域合作,共同搭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平台,建立文旅品牌共建、文旅资源共享、文旅市场共拓等协同机制,推动产业功能区错位竞争、协同联动,共同开发一批主题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构筑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与龙门山脉相关地区合作开展生态修复、监测和保护,共同打造龙门山生态环保示范走廊,联合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相关区(市)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推动碎片化的大熊猫栖息地实现良好连通,筑牢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基底。
(四)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瞄准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推进与浙江临海、黄岩等合作,围绕智能文旅装备、医药美妆、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主动承接国内发达地区高端产业转移。加强服务业领域合作,主动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发达城市在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引入龙头文化企业、优质教育品牌在大邑设立分支机构或连锁机构,主动承接研发、设计和科技成果孵化转移,促进优质资源向大邑集聚。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区域协同发展重点工程
成渝文化旅游合作工程
围绕成渝地区在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等方面合作,策划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现代产业协作共兴工程
加快推进泸州老窖·大自然青梅全产业链综合开发等合作项目。
生态共治共保工程
推进与龙门山脉、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相关区县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开展合作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医药产业区域布局及特色
建设“一圈”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成都,再定义“极核城市”
四川省省长4000字解读成渝发展,这14方面信息非常重磅!
深入推动川渝全方位合作 携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深度|2020,融创有“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