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诊断十四法
userphoto

2020.02.19

关注

第一章 头诊

第一节 头诊的理论依据

头居人体的最高位,为五体之尊,百骸之长,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凡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与头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中手足三阳经脉直接循行于头部,主一身之阳的督脉亦达巅顶,脏腑清阳之气循经脉上于头注入五官诸窍,故头为:“诸阳之会”。头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王清任指出:“灵机记忆在脑不在心”。

把思维归于脑的功能。有元神之府之称,为精、神、思的府舍。这都说明头的重要性。因此,诊察头部不仅能了解头部局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诊察头部,探知与其相关脏腑的疾病。

第二节 头部望诊法

头部望诊,是医生通过眼睛来观察头颅外部形态及动态,来判断疾病的方法。这种诊法,虽在儿科较为常用,但对成人来讲,观察头颅变化,也能反映出人体内在的疾病,以及人体健康状况。

一、望形态

正常情况下,头为椭圆形。成人除头后的枕骨粗隆及耳后乳突凸起为正常外,其它如有凸起为实,有凹陷为虚。

(一)小儿头颅形态与疾病

小儿在出生后或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及某些疾病的影响,均可导致小儿头颅形态发生变化。因此,在儿科疾病中诊察头颅形态十分重要。

1.小儿头颅过大:为先天性脑积水。

2.小儿颅过小:为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3.方颅畸形:多见于佝偻病,亦属肾气不足。头顶圆及方者,提示脑髓充足,发育良好。而头尖者为大脑发育不良,头顶有凸起或有凹陷,都象征大脑发育异常。

(二)头颅形态、面色与疾病预测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颅面形态可以推测人的气质及寿夭。如《内经》认为:小头、长面、青色之人属于木型人,气质有才多疑,劳心少力,能春夏不能秋冬。面形尖而色赤之人,属火型人,精力充沛,气质外向,思维敏捷,性急,不寿暴死。圆面大头者,属土型人,稳重,敦厚,勤恳实干。而方面白色者,属金型之人,气质内向,精明沉着,善为官吏,能秋冬不能春夏。面不平色黑,大头者,为水型之人,藏而不露,性格奸狡,能秋冬不能春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从以上论述来看,木型人,聪明有才华,好用心机,肝胆主之,故易患肝胆疾病,无病亦有时感肝经不适,如巅顶似有压物感,左胁易痛,这种人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而在秋冬季节时易感受病邪的侵袭,多于秋冬发生疾病。

火型之人,讲求实效,对事物认识很深刻,有气魄,轻财,但少信用,多忧虑,性情急躁,不能享长寿,多急性心脏病暴死。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春夏的温暖,不能耐受秋冬的寒冷,秋冬季易感受外邪发生疾病。

土型之人,待人诚恳而忠厚,宽心不计较,做事取信于人。人喜安静,不急躁,好帮人,不争逐权势,善于团结人。但是,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稍迟钝而不敏感。因土属中央戊己,故易患脾胃和风湿性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就容易生病。

金型之人,行动轻快,性急,其人清廉,洁身自好,不动则静,动时则猛悍异常。此种人易患肺部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春夏季感受外邪易患病。

水型之人,多谋善虑,勇于创新,性稳而坚之,对人的态度既不恭敬也不畏惧,善于欺诈。此型人易患肾和膀胱疾病。对时令的适应,能耐受秋冬,不能耐受春夏,若春夏感受外邪易发生疾病。

以上论述可见,不同的头部形态,则标志人的不同性格,对自然界的适应程度,以及可能发生疾病的预后情况,这些都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近年来日本学者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对头形特征与疾病的预测研究比较深入。他们把头面部分为三个区域,即眉以上为上亭,显示脑的部位;眉与鼻孔之间为中亭,显示呼吸部位;鼻孔以下为下亭,显示消化部位。因此,根据不同的头形特征归纳为:呼吸型、消化型,肌肉型、脑型。

1.呼吸型:面呈两头小中间宽,面颊骨突出,下巴呈钝角,两眼瞳孔间隔窄(见图1—1)

此型人呼吸能力较强,由于体壮积热,易患咽峡炎、咽痛、气管炎等咽部及肺部疾病。

2.消化型:头面呈上小下大的正梯型,此型又称“中风型”,其头下部肌肉柔软膨胀,嘴大,唇厚(见图1—2)。

此型人消化力较强。由于消化力强,常因过食而易患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及胆囊疾病。

3.肌肉型:头面呈长方型上下一致,面部各部位匀称(见图1—3)。

此型人运动力较强,由于肌肉型者体强过劳,易患关节、肌肉各部位的疼痛,以及关节炎等运动疾病。

图1—1呼吸型头面图 图1—2消化型头面图

图1—3肌肉型头面图图1—4脑型头面图

4.脑型:头面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型,头盖骨大,前额宽.下巴尖细(见图1—4)。

此型人智力较为发达。脑型人因自恃智强而过用,故易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精神病等。

二、望动态

(一)仰头不下

头后仰,颈不能直立,也不能低头俯下,眼睛上吊。常见于破伤风、小儿惊风等。

(二)垂头不举

头垂下,抬起困难。多见于气血虚弱很严重的病人(除外颈项受伤者)。

(三)头偏向一侧

头侧视型(好像总是向左或向右看一样)。多见于疼痛肿胀等。

(四)头摇不止

如患者有不由自主的一些摇头动作,多由肝风内动所致,如老年性震颤病。

第三节 头部触诊法

头颅的触诊法,是医生用手触摸病人的头部,以检查囟门闭合情况,以及百会穴部位的变化,用以判断相应的脏腑疾病。

一、囟门触诊法

囟门属肾,肾主骨髓而藏精,乃人生之根本,故囟门主要候肾。小儿门及骨缝闭合的迟早及其异常情况,对肾气的盛衰,胎儿禀赋的厚薄,大脑发育状况,皆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一)囟门高突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隆起高突,称为“囟填”。多属实热证,多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如急慢惊风、暑温、邪毒蕴盛。

(--)囟门迟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应合而未闭合,称“解颅”。多为肾气不足,先天发育不良。

(三)囟门早闭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早闭,头顶又尖又小,前额窄,智力迟钝,为先天不足。

(四)囟门下陷

触摸小儿头顶部,其囟门下陷,伴见眼眶凹陷,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常见幼儿泄泻伤阴失液。

此外,囟门冷为阳虚预兆,囟门虚软为体虚及癫痫先兆;囟门青筋为寒;囟门肿起有惊风可能。

二、百会穴触诊法

百会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两耳尖的头顶正中线上,为诸阳之会(见图1—5)。此穴常用于针刺治疗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如阳虚阴盛、阴毒症、痰饮症等。百会穴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紧束型

手指推移,按压不动,主气、血、水之症,属实。如肝阳上亢、高血压、眩晕(美尼尔氏征)等。

(二)圆墩型

穴位下如圆墩状充盈,主气分或水分郁滞,如神经性头痛、咳喘等。

(三)筋豆型

穴位可摸到条索状或小豆状物。主血瘀、痰浊,如妇科病、肿瘤等。

(四)软胖型

穴位皮肤下虚软、膨胀、松弛感。主气血虚弱、水湿诸疾。

(五)弛缓型

穴位部皮肤松弛,无弹性,主虚。如小儿发育不良,慢性疾病。

第二章 面诊

第一节 面诊的理论依据

面部的变化与内脏的疾病息息相关,当内脏发生病变,即在面部有所反映。因面部为脏腑气血的外荣,又为经脉所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络脉丰富,气血充盛,加之面部皮肤薄嫩,故色泽变化易于显露于外。《望诊遵经·五色相应提纲》说:“尝考《内经》望法,以为五色形于外,五脏应于内,犹根本之与枝叶也。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有病必有色,内外相袭,如影随形,如鼓应桴”。故脏腑气血的盛衰,邪气对气血之扰乱,都会在面部有所反映。从面部的望诊,不仅能诊察出面部本身病变,而且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及邪气的深浅,推测病情的进退顺逆,确定其预后。因此,面诊在诊断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现代面部各部分属,是在生物全息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它在面部呈现一个倒置内脏图形,亦就是整体内脏在面部的缩影。下面分两部分介绍。

一、古代面部分属

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见图2—1)。

图中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为首面,阙上为咽喉;阙中(印堂)为肺;阙下(下极、山根)为心;下极之下(年寿)为肝,肝部左右为胆;肝下(准头)为脾;方上(脾两旁)为胃;中央(颧下)为大肠;挟大肠为肾;明堂(鼻端)以上为小肠,明堂以下为膀胱、子处(见图2—2)。

此外《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为肝,右颊为肺,额为心,颏为肾,鼻为脾。

二、现代面部脏腑分属

现代面诊的脏腑对应分布,与古代面部脏腑对应分布全然不同,它如同一个倒置的人体内脏器官在面部的缩影。如额头正中近发际处为子宫、膀胱;额中线两侧为输尿管;输尿管近子宫,膀胱处两侧为左右卵巢;额中部为小肠;额中两侧右为升结肠,左为降结肠;前额眉骨上为横结肠;两眼上下胞为左右肾;两眼之间(即山根处)为胰腺;鼻端为十二指肠;鼻端两侧为左右肾上腺;鼻头为胃;左颧处为脾;右颧处为肝1人中处为食道;鼻唇沟处为膈膜;口唇处为心脏;下唇下为甲状腺;下颏处为咽喉;两颊为左右肺;支气管位于唇角两侧至下颏(见图2—3)。

图2—1明堂藩蔽图图2—2面部色诊分属部位图

第三节 面部色诊法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一、白色

白色主虚、寒证、虫症。常见的面白色有如下几种:

面部脏腑分布图

1.膀胱、子宫 2.右卵巢 3.升结肠 4.输尿管 5.横结肠 6.右肾 7.胰腺 8.右肾上腺 9.肝 10.胃 11.右肺 12.食道 13.右支气管 14.甲状腺 15.咽喉 16.左卵巢 17.小肠 18.降结肠 19.左肾 20.十二指肠21.左肾上腺 22.脾 23.膈膜 24.左肺 25.心脏 26.左支气管

(一)面色鱿白,虚浮

多属阳虚,可见于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三)面色苍白

多见于急性病的阳气暴脱。如大出血、休克引起的血容量急剧下降,以及剧烈的疼痛。

(四)面色灰白

多见于铅中毒、肠内寄生虫病(面部灰白兼见白点或白斑)。

此外,若白色见于两眉之间,是肺脏有病;肝病见白色为难治之病。

二、面赤

面赤主虚热、实热、血瘀。

高血压面部红亮;结核病两颧部呈现绯红色;红斑狼疮面颊出现蝶型红斑;心脏有病两颐(两颊及腮)呈赤色;煤气中毒时,面部也泛出樱桃红色;急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常见面部通红并伴有口渴,甚至出现抽搐。

三、面青色

面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临床常见面部青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面色青白

多见于阴寒内盛,气血凝滞。常见风寒头痛或里寒腹痛。

(二)面色发青

以鼻柱、眉间、口唇为甚,在小儿高热时为惊风之兆。

(三)面色青紫

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心力衰竭、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缺氧及某些内脏剧痛疾病,如心绞痛和胆绞痛等。

四、面黄色

面黄色主湿、主脾虚。临床常见面部黄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黄色鲜明

色如金色属湿热,为阳黄。多见于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及中毒性肝炎。

(二)黄色晦暗

色黄如土少光泽,属寒湿,为阴黄。多见于肝硬变、肝癌、胰头癌等。

(三)面色淡黄

干枯或虚肿同时见口唇苍白,但巩膜不黄,称为“萎黄”,是脾胃气虚之象,也是黄肿病的见证。多由于失血或大病之后气血亏耗,或寄生虫病等原因所致。

五、面黑色

面黑色主寒、痛、瘀血、水饮,肾虚。临床常见面部黑色变化,有如下几种:

(一)面色黧黑

多为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面色青黑

多见于寒凝瘀阻、剧烈疼痛。

(三)紫黑、灰黑

常见于瘸瘕积聚、心肺瘀滞,如肝硬变、肝癌、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综上所述,根据面部色泽望诊,可以很快了解疾病的性质.及部位。如面色现隐黑的多为神色外现,隐黄的系脾色外露,色青主肝病,色白为肺虚,色赤为心火等。尤为可贵的是,通过分部位望诊可进一步确定病位,如颐黑多为肾病,眦青为肝病,颧赤为心病,鼻黄为脾病,印堂咣白为肺病。因此,色诊在疾病定性、定位方面有很大意义。医者可根据面诊图,再通过色泽变化来确定内脏疾病。

第四节 现代面诊法

现代面诊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生物全息论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面部相应脏器分布、诊察方法上与传统中医面诊有所不同。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见图2—3)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功能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第五节 现代面诊研究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又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面部蟹爪纹分布与疾病

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分布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分布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病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人面色甚黑或黑如炲;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搏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

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年寿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浅者是新病,其色深者为久病。胆囊炎患者鼻翼两侧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

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故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眵,眼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第三章 鼻诊

第一节 鼻诊的理论依据

鼻为肺之窍,乃是呼吸门户。五脏之气,均达于鼻。在内肺为五脏的华盖,在外鼻为五官的华壁。

《灵枢·五色篇》日:“五色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说明鼻占主要位置,面色可取决于明堂。鼻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内外相应。因鼻为肺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肺主鼻”。《难经·四十难》说:“鼻者肺之候,足阳明胃之经络,循于鼻”,手阳明大肠经“上夹鼻孔”,手太阳小肠经支脉,“上出页鼻”,而且根据中医“内外合一,中以候中”的原理,鼻部位于面部正中,集五脏之精气,其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因此,明堂及四周的色泽,可以反映五脏六腑的变化,预测疾病。

第二节 鼻部与脏腑对应分布

中医认为,鼻上端连于额部,名为颊(又名山根、下极、五宫),前面下端尖部高处,名鼻尖(又名准头、面王);鼻尖两旁圆形隆起为鼻翼(又名方上);额至鼻尖隆起为鼻梁,(名直下、天柱、鼻柱);鼻之下部为鼻孔。

鼻是脏腑组织的缩影,各脏腑组织在鼻部都有一定的相应部位。这些部位系统地、有选择地反映了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正如《灵枢·五色篇》所说:“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石室秘录》则认为,两目之间为明堂,属心部;明堂下面,鼻的中端为肝部;肝部两侧为胆部;鼻尖为脾部;鼻翼为胃部;两颧上方为肾部;肾部上方为大肠部;肝胆位下,鼻的两侧为小肠部;肺部上为咽喉;颊上方为头面;心位两旁,为膻中,人中为膀胱;三焦无部位,分别附属于肺、肝、膀胱的部位。关于鼻部脏腑分布(见图3—1。)

圈3—1鼻部脏腑分布图

1.头面 2.喉 3.肺 4.心 5.肝 6.脾 7.肾 8.外生殖器 9.卵巢、睾丸 l0.胆 11.胃 l2.小肠 13.大肠 14.膀胱 15.耳 16.胸 17.乳腺 18.头、颈 19.腰 20.上肢 21.臀部 22.膝关节 23.足

第三节 鼻及山根色诊

鼻部是人体全息现象最完整、最明显的代表部位之一。根据《灵枢·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这便是观色泽出现面部何部位,以审脏腑身形之疾的面部色诊法。根据鼻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可测知相应区域的脏腑病变。即《灵枢·五色篇》所说:“五色之见,各出其部”。如曰:“男子色在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圆直为茎痛……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因此说,鼻部色诊在疾病的诊察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鼻部色诊

正常人的鼻色明亮、红润,为健康色。若见鼻色晦暗、赤红、青紫均为病色。兹将临床常见的鼻色变化与疾病之关系介绍如下:

(一)鼻头色赤

鼻头色赤为肺脾实热,鼻头微赤为脾经虚热;鼻孔内缘赤红,兼见鼻中隔溃疡,多患梅毒。鼻孔外缘红,是肠内有病的表现,多数肠内有寄生虫。

此外,妇女鼻翼部见于赤色者,多为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闭经。

(二)鼻部色黄

鼻部色黄,表示里有湿热,如面目俱黄,是黄疸,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

(三)鼻部色白

鼻色发白,多见气血素虚,为贫血表现;若鼻尖色白而有白色粟粒小突起,常有经期延后,经色淡而量少。

(四)鼻头色青

鼻头色青是疼痛的征象,往往是腹部剧痛;若鼻尖色青而又有红色粟粒样小突起,是肝胆火旺或下焦湿热,或内分泌不调。妇女为经血暗红而量多,小腹呈持续性坠痛;色青黄者,多见于淋症患者。

(五)鼻部色黑

鼻部色黑,是水气为患,多见胃病

男子鼻翼部出现黑色,下连人中,多见腹痛及阴茎、睾丸抽痛;妇女鼻翼色黑,则见月经不调或痛经。若鼻黑如烟熏者,表示病情危重。

(六)鼻尖色蓝

鼻尖部呈紫蓝色者,为患心脏病的征象。

此外,国外学者发现,鼻子带有蓝色、棕色或黑色,表示脾脏和胰腺发病的征象。

二、山根色诊

山根,又称下极,位于鼻根部,两目内眦之间。根据《内经》“中以候中”的原理.山根部位正好候心。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间,由于手少阴心经脉“还目系”,手太阳小肠经脉到达目内眦,心又与小肠经脉相表里,其经气均能上达目内眦间。因此,山根的色泽变化最能反映心气的存亡,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很多的心脏病人山根部均显现白色,心阳虚时尤甚。在心血瘀阻时轻则现青色,重则紫暗。

在儿科临床中,山根色诊更显得十分重要。如:小儿山根青灰表示心阳不足;山根色青可能会发生惊风;发暗又可能出现厥气等。总之,山根色诊对心脏及小儿临床观察极有价值,应加以研究及发展。

第四节 鼻部形态与疾病

前面已经讲到鼻的各部与内脏相应,当内脏发生疾病后,其相应的部位就会有所反映,如色泽变化等。而鼻的形态发生改变,也能反映出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正常人的鼻子大小适中,鼻梁直,外观漂亮,表明人体健康,如果鼻子外表发生变化,表明将有不同的疾病发生。兹举例如下:

1.鼻尖小而薄者,小指亦小,这种人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容易患病。

2.看鼻孔的下缘,鼻孔大的人气管不好,是支气管过细的表现。

3.鼻子大而硬者,可能有动脉硬化,或胆固醇太高,心脏脂肪积累太多。

4.鼻子发生肿块,表示胰腺和肾脏有毛病。

5.鼻尖红肿,心脏可能肿大。

6.鼻头色赤,生出丘疹,久之皮肤变厚呈紫红色,表面隆起,高低不平,状如赘瘤,俗称“酒鼓鼻”,为胃火熏蒸于肺,血壅肺络。

7.鼻部出现碎小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后出白色粉汁,为肺经血热壅滞。

8.鼻梁垮塌如鞍鼻,伴有湿糜、溃烂为梅毒。

9.鼻根部出现静脉怒张,为肠内瘀血的显示。

10.鼻子歪斜,与脚有一定关系,如鼻尖歪向那一侧,那一侧的脚有疼痛。另外,鼻子歪斜还可见于面神经麻痹。

11.鼻梁根高者,脚踝有病,多数内踝压痛,但左右相反。

12.鼻子高但肉薄者,易患肺结核。

此外,鼻子的动态变化亦能反映内在的疾病。如鼻经常流涕者,多患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鼻翼呼吸煽动者,为呼吸困难,多见于小儿肺炎;鼻出血者,见于高血压、慢性肾炎、代偿性月经,以及一些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坏血病等。

第四章 人中诊

第一节 人中诊的理论依据

人中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经脉篇》日:“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人中位于鼻与唇之间正中凹沟部,在望诊中主候膀胱、子处。如《灵枢·五色篇》日:“面王(鼻)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即提示人中主候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状况,而事实上人中有着更深远的作用,是候人体生命功能的重要处所,因此临床上用人中穴常有复苏之效。

人中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贯注的要地,如手阳明大肠经“交人中”,足阳明胃经也行人中部位。如“还出挟口,环唇”,足厥阴肝经“环唇内”,冲任二脉循行也与人中相近,而督脉经气则直贯人中。因此人中为人体经气汇聚之地,脏腑经络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人中。督脉为阳经之海,其气与肾通,故人中尤可反映阳气的存亡和肾气的盛衰。概括之,人中是反映肾、命门阳气的重要部位。

第二节 人中色诊

人中反映肾气、命门的盛衰状况,因此对生机的盛衰存亡有着重要的预测意义。根据临床观察,人中宽直,色泽明润,沟道红活,说明肾气盛,命门火旺,阳气充足,并提示女性子宫、卵巢、外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男性睾丸、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反之,人中窄短、色泽枯滞、沟道发黯者,说明肾气亏乏,命火偏衰,阳气不足,预示男女生殖系统有病。年轻人的人中部位,明润而光泽无杂色,年老或肾虚病人则暗淡无华;肾气衰亏,尤其命火衰微者更能出现黑色枯夭。命门火竭者,人中先黑。人中两旁候生殖系统及膀胱,临床所见,天癸气竭,冲任不足的人,人中处往往现黑褐色,或片状黑斑。肾虚不孕妇人,此处色泽偏晦滞和枯夭,或见色素沉着。孕妇人中处显得特别光泽明润,表示气血旺盛,母子安康。故人中部位色泽变化可作为早孕的诊断参考。若孕妇人中处见隐黄,可能发生胎漏下血,子死腹中。男子人中处色黑者,见腹痛牵及睾丸、或茎痛。

此外,人中色黑,或有黑斑、黑块者,往往预兆肾阳虚,提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脑垂体功能不足的阿狄森氏病、西蒙氏病、席汉氏病等肾虚疾患;人中色灰暗,常伴有畏寒、肢冷、溺清,女子宫寒不孕、子宫颈炎、附件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病;男子阳痿、性欲减退、前列腺炎,睾丸炎等肾阳虚者;人中微赤者,为发痈之病;人中呈紫色或稍带黑色为伤食的表现;人中微青为寒病;人中赤黑相间伴有脐下忽胀大疼痛者,为胞中出血之候;人中见有赤颗小粟疮或常见黑斑,如烟煤晦暗者,为胃或前阴(生殖器)湿热糜烂、瘀血凝积作痛之象;人中暗绿者为胆囊炎、胆绞痛表现;人中自者,为不治之危候。

从以上论述可见,观察人中色泽变化,对男、女科疾病确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第三节 人中形态与疾病

正常人的人中位居鼻与唇的中央直线上,形态端直,沟道深浅适中,上端稍窄,下宽呈梯形,说明子宫及生殖系统发育良好,月经、排卵、生殖功能正常。若临床所见人中形态发生改变,与正常形态相异,则提示男女生殖系统、子宫、卵巢、睾丸、阴茎均有疾患或发育不良。因此,人中形态对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人中形态变化有如下几型(见图4—1):

图4—1人中形态图

1.人中短浅型人中特短,沟道扁平,沟缘仍显或隐约可见,一般提示女子的子宫小(常为幼稚型子宫),发育差,多无内膜增生,宫颈短;男子的睾丸先天发育不良,或阴茎短小。此型人性欲较低,多有不育症。女性可有月经初潮迟,经量少;男子阳痿遗精,精液检查,精子成活率往往低于50% ,精子计数亦偏少。

2.人中浅坦型沟道浅而平坦,沟缘不显(宽狭均有)。浅而窄的提示后天性子宫萎缩、质硬、活动较差,常表现经期紊乱,经量逐渐减少而致闭经;浅而宽的提示后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生殖机能低下,或子宫萎缩(多见老年妇女)。

3.人中狭长型沟道狭窄细小,沟缘显著.或中段尤细,上下稍宽。提示宫体狭长,宫颈细窄。男性可见包皮过紧或过长;女性多出现痛经。临床所见,人中长度大于中指同身寸者,常见子宫下垂,沟深者常为子宫后位,浅者多为前倾,宽阔者为有子宫肌瘤。

4.倒梨型人中上端宽,下端窄,似倒梨型,提示子宫前位或前屈,常有经行胀痛。

5.双人中型沟道中间有凸起纵线、条索或结节,位置不定。提示可能为双子宫、双阴道横隔。

6.人中隆起型沟道中有位置及形态不定的增生物,甚至引起沟形改变。提示情况较复杂,一般为宫颈糜烂;一侧增生或变形,则多有一侧腹痛或压痛或腰瘦以及月经不调等症。妇科检查多有附件炎或增厚、子宫肿瘤、息肉、囊肿等。

7.人中起疹型沟道内可见散在疱疹或红点,提示女性有宫颈糜烂、附件炎、子宫癌;男性则可见前列腺炎、精索炎等。

8.人中有瘀斑型沟道内可见晦暗的瘀斑,提示子宫内膜结核、附睾结核、精索静脉曲张等。

9.人中偏斜型沟道或一侧沟缘向左或右偏斜(除外先天性、损伤性及神经鼻唇沟变形),提示宫体偏右或偏左(人中偏斜方向与子宫偏斜方向相反)。

10.人中凹陷型沟道边缘可见凹陷圆窝,略呈鞍形。提示骨盆异常或狭窄,易发生难产。

11.人中八字型上端甚窄,下端宽,呈八字型,提示子宫后倾,常表现经行腰疫,严重者可影响受孕,多见于矮胖之人。

12.人中交叉型为多种异形人中复合出现,提示其表现与上述各型相同,同时可见多种人中形态所示疾病。

人中形态的变异有的是先天的,如八字型、短浅型、双人中,有的是后天继发的,如沟道隆起型、起疹型。说明由于胎产经带或其它疾病导致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男性病症,均可引起人中形态的变异。

由以上论述可见,观察人中形态变化对妇科疾患、男性病症确有一定诊断价值。

第五章 唇诊

第一节 唇诊的理论依据

“唇为脾窍,乃脾胃之外候”,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脾……其华在唇四白”。《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在唇”。《素问·金匮真言》曰:“脾开窍于口”。《灵枢·阴阳清浊》曰:“胃之清气,上出于口”。皆说明唇与脾胃密切相关。唇不仅候脾胃,而且与大肠、肝、督脉等都极为相关。如《灵枢·经脉》篇记载:“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肝足厥阴之脉……环唇内”。《素问·骨空论》说:“督脉者……上颐环唇”。其它还有任脉、冲脉、肾脉等,其循行与口唇相近,说明唇与脏腑关系都很密切,故唇可反映脏腑精气状况,观唇能预知疾病。如《灵枢·经脉》日:“胃足阳明之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喁,唇胗”。现代医学也认为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灵敏地反映内脏的疾患。

第二节 唇的脏腑对应分布与主病

唇是一个翻转了(由上翻下)的八卦图,脏腑与唇为对应关系,脏腑在八卦方位上所占的区域就是唇相对应的部位。具体的对应关系如下:

将口微闭,自两口角画一横线,再自鼻中沟经上、下唇中央画一垂直于两口角的竖线,将口唇分成四等份,再划两条过直角中点的斜线,将口唇分成了八等份,每份为一个八卦方位,每个脏或腑分配在一个方位上,然后根据每个方位上的形态、色泽等来判断生理、病理变化(见图5-1)。

1.乾1——属肺、大肠。肺热发烧病人,多在口唇下方起疱疹。

2.坎2——属肾、膀胱。急性肾炎的病人此处红紫,慢性肾炎的病人此处暗黑。

3.艮3——属上焦、膈以上,胸背部、胸腔内脏器、颈项、头颅、五官。凡是上焦火旺的病人此处易起疱疹、口角溃烂。

4.震4——肝胆区。凡是肝胆有湿热、瘀热、肝胆火旺者,均有疱疹或肿胀、痛、痒等。

5.巽5——属中焦。凡是中焦疾患(包括膈肌以下,肚脐以上,上肢部,腰背部及其内脏器官)均在此处有胀肿、疱疹等。

6.离6——属心、小肠。凡心经有热、小肠经有热,鼻唇沟右侧起疱疹。

7.坤7——属脾和胃。凡是脾、胃有病的均在此处有疱疹或红肿。

8.兑8——属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部、腰骶部、盆腔、泌尿生殖系统)。凡是下焦有湿热、瘀血者,均易在此处起疱疹、肿胀、烂口角等。

图5—1唇的全思对压图

第三节 望唇色

唇色望诊,是观察唇部的色泽变化,来判断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以预知人体所患病症。正常人的唇色红润、明亮,若唇色发生变化则为病色。

1.唇色淡白多见于失血过多,或妇女带下、崩漏。乃属气血衰少,这种人多数为不孕症者。

2.唇色红多数为热证,但有虚实的不同,一般常见以下几种唇色:

(1)唇如胭脂红色此色多因脏腑久受湿热,蕴郁不解,化生蛔虫。凡见此唇色者,验其大便,必有蛔虫卵。如兼紫色,略见鲜明者,乃寒热交杂之蛔虫症。

(2)下唇深红但红而晦黯无华,多属脾虚运化不强,症见食少神倦、四肢困乏等象。

(3)唇色红如血染两唇闭合缝处,隐见烟熏色,此为三焦热炽之象。如唇外侧红如血染,内侧反淡白无华,此为脾胃虚寒。

(4)唇色干红多因血热之故,症见热气上冲、眩晕、烦躁或兼见失血征象。

(5)唇色绛紫红多见于气血瘀滞,病见肺心病伴心力衰竭者、缺氧等症。

3.上下唇异色上唇红而鲜明,下唇淡白微青,多见能食易泻而赤、四肢困倦,此为胃热脾寒之象。下唇深红,上唇淡白,为胃冷脾热之兆,症见欲呕、不思饮食、头昏、胸痛。

4.唇色发黄多因饮食内伤,兼湿热郁于肝脾之故,症见精神倦怠,四肢困乏,头晕等。

5.唇色发黑为痛极、寒极、呼吸困难,是肾气绝的表现。此外唇黑又有深浅之别,证有寒热不同,病有轻重之分。

(1)唇色灰黑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之象,症见眩晕咳逆、大便结、小便黄,有时略感恶心。

(2)唇色乌黑皮厚此瘀热壅于上焦,肺气失于清肃,心阳失其宣化。此种现象多见于老人,症多表现心悸气喘、下肢肿胀、行动困难。

(3)唇微黑兼紫红多为内实之邪瘀积在腑,症多见心烦、口千思饮,腹坚满微痛,夜不得寐等象。

(4)唇紫黑如猪肝此系瘀血攻心之象。多见于产妇血晕及剧烈的心绞痛。

此外,若唇上出现黑色斑块,口唇边缘有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阿狄森氏病);若在唇部、口角,特别是下唇及口腔粘膜上有褐、黑色斑点,有时很密集,没有不适的感觉,则可能在患者的胃肠道中发生多发性息肉。

6.唇色泛青多为气滞血瘀,主寒、主痛,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血管性病变,如血管栓塞、中风等急暴之症。

7.唇色发紫或有黑色斑点是患梅毒的表现,这种人即使不是梅毒病人。也是维生素C缺乏。

8.唇色发蓝是病情危重。肝胆急性疾患、卒中暑毒,唇偶呈浅蓝;如唇肌枯萎无华,唇色发蓝,是肝脏之真气将败,病多难救。唇呈紫蓝色,是贫血以及心脏病的表现。

9.唇粘膜异常色斑可预报内脏疾患。如下唇粘膜有紫色斑块,呈圆形或椭圆形,或融合成不规则形,色紫黑,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可考虑消化系统的肿瘤。如胃癌、食管癌、肝癌、肠癌。

第四节 唇的形态主病

唇有上下两片,离则口开,合则口闭,唇的形态与口的形态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里所讲的唇的形态,绝大部分是讲口的形态。

1.唇燥裂口唇干燥裂开,表面粘着一些零碎的小皮膜,甚至裂口较深而渗出一点血来,是燥热津亏所致,患热病之后往往有这种情况,有些人不耐秋冬的干燥天气,也会这样。

2.唇红肿口唇的大部分或局部红肿,肿起最高的地方生了个小疮,初起似豆,其后大如蚕茧,坚硬而疼痛,甚至发热恶寒,一般叫做唇疽。如果肿处在口角,形如粟米,色紫坚硬,又痛又痒,叫锁口疔。这些病都是邪毒壅结所致,要赶快治疗,不然就可能发生全身的严重病症。

3.唇生疱疹唇的某些部位生个小疮,如米粒或高粱米大小,聚集在一起,这叫唇部疱疹。疱疹的每个小疱里面,有一点黄色透明或浑浊而带血的液体,数天后结痂。疱疹周围的皮肤并不红肿,稍痒而不适,疼痛不明显,一般自行痊愈。在疱疹出现的同时可考虑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及麻疹。

4.唇裂唇部裂开一个大缺口,系先天畸形,这叫唇裂,大都在口唇,有单侧,有双侧,轻的裂到唇四面,重的甚至裂到鼻孔。

5.下唇内面有颗粒 下唇内面粘膜上有细小颗粒,呈半透明突起,这是蛔虫病的象征。

6.唇翻上 唇向上翻,人中已满,那是脾阳已绝的征象。7.下唇有肿块下唇红,唇外缘有凹凸不平的肿块,基底坚实,容易出血,其后表面破溃糜烂,有臭味,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唇癌。

8.口唇歪斜 口唇歪斜,张口时特别明显,或与舌歪并见,也常见口角流涎不能自禁,这是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9.口张不闭 口张不闭合,两目瞪圆,双手舒展,呈惊恐的形象,那是大惊卒恐所致。张口呼吸,气之出入既短又频,即所谓短气,那是肺气衰和肺痿的征象。如果开口不闭,只见气呼出不见气吸入,出气多入气少,那是肺绝险恶征象。另外,口中生疮、癫痫、中风脱症、痉病也有口开不闭的现象。如果神志不清,口开作圆形,即所谓口如鱼,气出多而返少,也是非常险恶的,以前认为是死症。

10.口闭不开口闭不开就是口噤,“噤”读音同禁。前面说的癫痫、痉病以及中风的闭症、妇人子痫,还有破伤风、急惊风等症,都可能出现口噤不开。此外风寒乘袭或热极神伤,也可因筋脉拘急而出现口噤不开。口噤不开与口张不闭都是病症严重的征象。但是单凭这么一个征象难以断定是什么病症,要与问诊合参。

11.口撮 唇口收缩变窄变小,不能开口,叫做口撮,“撮”音搓。口撮多因肝风引起,每与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等一些严重的征象并见。如小儿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就口撮不能吮乳,这也是一个险恶征象,有时由于痉痛后出现口撮的现象,这就未必是险恶征象。

12.口唇颤动 口唇的颤动是有区别的。时开时闭,频频运动叫做动,动是不规则的,多由于烦躁,常在抽搐将发作或神志不清而昏迷未深的时候产生。颤动兼牙齿格格作响,往往与身体发抖并见,且较动为快,似有节奏。如因恶寒严重而引起,称为寒栗鼓颔.疟疾发作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情况。

此外,通过望唇系带的小白点还可以诊断痔疮。方法是:让病人面对亮处,翻起他的上唇,观察唇内区口中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如果那上面有几个小硬结或小白点,就是患痔疮的征象,其准确率达80%。

第六章 舌诊

第一节 舌诊的理论依据

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如《灵枢·经脉》篇日:“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灵枢·经筋》篇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说明舌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心、肝、脾、肾、胃、膀胱、三焦诸脏腑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心主舌,心气通于舌,所以心与舌的联系最为密切。至于肺、胆、小肠、大肠等。与舌虽无直接联系,但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于脾胃;足少阳胆经络于肝;手太阳小肠经与心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又连络于肺,故肺、胆、小肠、大肠等脏腑之经气,亦可间接联系于舌。由于舌与脏腑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使舌能客观地反映出体内各种生理、病理变化,显示机体的外在表现和功能状态。可以说舌蕴含了生命活动的内在信息,是反映机体信息的一个窗口。故舌被认为是机体系统中包含它在内的整个信息贮存库的一个全息元。

第二节 舌体的脏腑对应分布

舌分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部分,中医舌诊中又把舌体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其尖部为上焦,中部为中焦,根部为下焦。其脏腑分属,因心肺居上,故舌尖候心和肺;脾胃居中,舌中则候脾胃;肝胆之脉布胁肋,故舌之两边候肝胆;肾居下焦,则舌根候肾(见图6—1)。国外学者R.A.Dale博士,通过针刺测量仪(AML)测量得出:躯体在舌的投影中,其上部相当于舌体前部,其下部相当于舌体的后部。与中医将舌体的前、中、后部分别应上、中、下三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舌尖主心肺,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通过以舌的部位候脏腑的理论,以观察其部位的变化情况,就测得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的病理变化,反映气血、津液的输布状况,观测疾病的性质及病位所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6—1舌体腑脏分布图

第三节 舌的形态主病

舌的形态,包括舌形和舌态两个方面。正常人舌的形态应该是柔软灵活,不胖不瘦。当体内有病时,舌的形态就会有异常变化。

一、舌形异常

1.裙边舌又称齿痕舌。当舌伸出时显得浮肿而娇嫩,加之舌边有牙齿压出来的舌印,犹如女人裙子的边缘,这就是“裙边舌”。这种舌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良,尤其缺乏蛋白质,引起舌的水肿。舌组织的反映较一般器官灵敏,所以可能此时身体其它部位并无水肿表现。舌现齿痕而舌淡白湿润,属寒湿内盛;淡红而嫩,属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苔黄腻,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2.肿胀舌舌体肿大、胀塞满口,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内盛。若舌胖大得口内装不下,只能把舌头伸出口外,这是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特点。成年人如果舌头特别肿大,就要考虑是否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引起的肢端肥大症。如果舌体充血肿胀,舌质是蓝红色,则是肝硬变的特异表现。

3.瘦瘪舌舌体瘦小枯薄者,谓之瘦瘪舌,是由于灼血消肉所造成。舌色淡白而瘦瘪者,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舌体,长久失其濡养而成;舌鲜红或绛而瘦瘪者,或为阴虚火旺,或为热盛灼阴;舌紫如猪肝,细长而枯者,责之肝血枯竭,心气已绝;舌由淡红突变色棕而干枯者,发于热病将死。无论新病久病,凡见瘦瘪之舌,兼枯萎无津者,多预后不良。现代医学认为瘦瘪舌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4.芒刺舌即舌生芒刺。此为热毒内伏,心肺火盛,胃有实热所致,常见于高热和肺炎。经常吃些粗渣滓食物像甘蔗一类,舌乳头受连续刺激也会有芒刺,两者可由有无其它症状来区别。

二、舌态异常

1.舌痿软舌体软弱,伸卷无力,转动不便者,谓之舌痿软。痿软舌总源于气血虚极,阴液亏损而筋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唾液分泌减少,神经系统疾患、舌肌无力等症。

应引起重视,因少数人可能就是肝癌患者,见此舌者应及时进行有关检查。

2.强硬舌舌体强硬,运动失灵,屈伸不便,甚或不能转动致言语蹇涩者谓之强硬舌。是热扰神明,邪蒙清窍所致。常见于乙型脑炎高热昏迷、肝昏迷、脑血管意外、脑震荡、脑挫伤等症。古人认为,舌强直发硬,转动不灵是一种危象舌征,应引起重视。

3.偏歪舌舌体斜偏一侧,张口伸舌时尤以舌体前半部明显者,谓之偏歪舌。偏歪舌多由风邪作祟,致气血不畅,营养不调所致。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舌下神经损伤、面神经麻痹等症。如舌头伸出时偏向一侧,是舌下神经受损的重要特征。

4.震颤舌舌处口中或伸出口外而舌体颤抖,动摇不宁,不能自主者,谓之震颤舌。是气血虚弱、肝风内动所致。常见于体质虚弱、甲状腺功能亢进、衰老、神经官能症等。

5.舌纵舌常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不能收缩者,谓之舌纵。是由舌体失养不收或热邪上攻、神明失主所致。常见于克汀病、伸舌样痴呆、毒血症等,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肢端肥大症患者,舌头也常伸出口外。

6.短缩舌舌体短缩,难以伸出口外,甚至难以抵齿者,谓之短缩舌。是热极、邪陷三阴、风邪挟痰梗阻舌根的表现。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的休克期,肝性脑病,乙脑深昏迷等症。古人认为,舌头敛缩似荔枝干,无津液,也是一种危象舌态,预示疾病十分严重。

第四节 舌质主病

舌分为舌质和舌苔两部分。舌质是指舌的本体,舌苔是指舌面上的苔垢。检查舌质主要是看舌尖和舌两边的颜色,因为上面没有舌苔覆盖,较易看清舌质的本色。正常舌质呈淡红色,不深不浅,生气盎然。患病时,血液的成分或浓度有所改变,舌的色泽也会有所改变。

1.淡白舌

舌色较正常舌色浅淡,白多红少,甚至全无血色,称为淡白舌。此乃阳气低下所致。阳气不足,生化阴血的功能减弱,血液运行无力,致使血液不能充分营运于舌中,故舌色浅淡而白。为气血双亏,可见于贫血症。此外,淡白舌还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肾炎、内分泌腺功能不足等疾病。

2.红舌

舌色较淡红舌深,甚至呈鲜红色者,称为红舌。临床主热证,常见于高热症或化脓性感染症。如高热不退,舌质由红转绛,患者神态不安,要预防败血症。

3.舌质红而有刺

舌色深红,舌上生刺类似杨梅,称为“杨梅舌”。多见于时疫,为诊断猩红热典型舌象。还可见于高热持续几天以上的患者。

4.舌边发红

舌的两侧发红多为肝胆热盛,常见于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发热。

5.舌尖发红

常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失眠,心火过亢,致使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它营养物质所致。

6.青紫舌

青紫舌总由于血液瘀滞之故。如舌粘膜下血管严重缺氧或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青紫舌。青紫舌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变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青紫舌不是一种疾病的特殊症状,许多妇科疾病和胃肠疾病也会出现青紫舌。中医认为,青紫主要与血瘀有关,可以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当瘀血化去后,舌质颜色即可恢复正常。

7.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

见此舌要警惕癌症。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舌质呈暗红或紫色,其中食管癌、贲门癌呈现率最高,其次为白血病、肺癌等。

8.舌的两侧边缘有青紫色的条纹或形状不规则的黑斑

9.少女舌尖或舌侧部出现了分散的青紫色瘀点或瘀斑常表示有月经失调、痛经或子宫功能性出血等病症;成年人出现这种舌象则表示体内有瘀血存在。

第五节 舌苔主病

看舌苔包括看苔色和苔形两个方面。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而清净,干湿适中,不厚不腻,不滑不燥。

一、苔色异常主病

1.舌苔白厚而滑(滑是指非常湿润,看上去反光增强)多是寒湿、痰饮和水肿。在一些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病人中,常可见到这种现象。这些病人常会大量咳吐痰液。

2.舌苔色黄在舌上常有一层厚厚的黄苔,多半是浅表性胃炎,也许是胃溃疡又复发了。黄色的深浅与炎症的轻重成正比。胃热伤津者亦可见黄苔。

3.舌苔呈灰色是先有体弱再兼热性病,或久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4.舌苔呈褐色常见于肠梗阻。

5.舌苔色黑多见于滥用各种广谱抗生素的人。因为抗生素把寄生在舌苔上的正常细菌都消灭了,对抗生素不敏感的霉菌,便乘机大量繁殖。霉菌大多是棕黑色的,于是舌苔也就发黑了。所以不可滥用抗生素,也不要没弄清楚病因连续使用抗生素。

中医认为体内邪热内炽,热极化火、灼伤津液而见黑燥苔;若体内肾阳不足,阴寒极盛,亦可见黑苔且湿润。此外,临床常见患有肺癌、胃癌、食管癌及经常使用化疗和放疗的病人,由于津液涸竭,血象低,可出现干燥绛紫质的黑舌苔;有些攫性病,诸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是病情危急的征象。

以上讲的是苔色与人体疾病的关系。此外,苔色的变化,还可推断病势的吉凶。如舌苔由白转黄,显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性质由寒转热。反之,舌苔由黄转白则是好的兆头。

二、苔形异常主病

(一)苔的厚薄、干燥与湿润

l.苔的厚薄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如果舌苔太少,甚至在舌上看不到舌苔的天鹅绒状的外观,表示此人身体不好,体质较虚。舌苔厚,呈毛发状的称为“毛苔”,表示外邪比较厉害,体内有积滞。

2.苔的干燥与湿润正常人口腔内不断分泌唾液(每分钟约1毫升左右),舌苔常润泽而有津液。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如失水)或舌面水分蒸发过快(如高热),看上去舌苔十分干燥,称为“燥苔”。严重的舌苔上津液全无,用手指去摸一下有涩手的感觉,称之为“涩”。如果干燥进而使舌苔根根竖起像芒剌,称为“糙苔”。燥、涩、糙常代表程度不同的伤津现象,多见于热性病过程中。一般讲,舌体润泽,显示津液充足;舌绛干燥失荣,显示阴津已涸,是危险的信号。前人说:“存得一分津液,即有一分生机”。津液在中医学温热病辨证中,显得特别重要。根据有关资料,舌苔的厚薄干润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比较密切。当人在便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时可见厚腻苔;肠梗阻时舌苔干、厚、腻。临床表明,观察苔的厚薄干润对分析病情轻重也有一定意义。一般讲,薄苔、润苔病情轻;厚苔、干燥苔病情重。在病程中,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渐增重;舌苔由润转燥,显示热邪炽盛,灼伤阴津。反之,舌苔由燥转润,由厚转薄,由黄转白,往往为津液复生,正复邪退,是趋向康复的佳兆。

(二)剥苔、无苔

正常人均有薄白苔,如出现剥苔、无苔则表示体内有病。

1.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

2.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一般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热。

3.镜面舌即舌头光滑,像镜子一样没有苔。其轻者表示营养不良,常提示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铁;重者表示体液亏乏,病情危笃。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常表示有肺心病存在。

另外还有一种是,舌本有苔,病久则无苔,或是液体干涸,显示胃气衰败或胃阴大伤。历来医家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若胃气不衰,预后较好;若胃气已绝,则预后不良。所以中医学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因此,对此现象决不可等闲视之。

综上所述,看舌苔的确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但是,看舌苔必须结合其它症状,才能正确诊断疾病。同时,观舌诊病时,不要刮掉舌苔,也不要吃容易染色的食物,以免掩盖舌苔本质,引起误诊。

第七章 眼诊

第一节 眼诊的理论依据

目为视觉器官,属五官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素问·解精微论》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精”。说明目与五脏六腑、经络筋骨、精神、气血都有密切关系。眼之所以能明视万物,辨别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常可反映于眼部,甚至引起眼病。反之,眼部的疾病也可通过经络影响相应的脏腑,以致引起全身性反应。因此,通过眼诊既可辩别眼睛疾病,亦可察五脏六腑的变化,且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见微知著”的意义。《灵枢·邪客》篇日:“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说明眼诊与面部五色具有同等意义。

第二节 彭氏眼诊法

彭静山教授根据《内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华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内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夕卜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是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都可以在两三分钟内一目了然。

彭教授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张、怒张、延伸分岔、隆起一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具体分述如下。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

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区、八个等区。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一区为肺、大肠;二区为肾、膀胱;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内在脏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四区为肝、胆;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内在脏器);六区为心、小肠;七区为脾、胃;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骶、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各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此类推(见图7—1)。

图7—1眼区划分示意图

二、络脉形色诊法

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内脏,或由内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就像肺结核愈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一)络脉的形状

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张或怒张络脉出现曲张,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张,以致于怒张。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着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二)络脉的颜色

白睛上络脉的色泽,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愈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

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陈旧性病灶,疾病旱已痊愈。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第三节 白睛诊法

白睛诊法主要通过观察巩膜、球结膜出现的血管颜色、形态变化,来判断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预后的一种诊断方法。白睛的诊法与彭氏眼诊法基本一致,只是对彭氏眼诊中络脉形态、颜色主病略作补充,并增加部分脉络形态及颜色主病。因此,在诊察疾病时,可同时参考彭氏眼诊。此外,在眼区的划分上又与彭氏眼诊不同,此处选用全息论,将人体脏器分布与眼的不同区域相应(左右相同)。但两者观察络脉形态、颜色是一致的,互为参考,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白睛脏腑定位

白睛诊法也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部疾病的眼部络脉变化,应在瞳孔水平以上体现;躯体下部疾病的眼都络脉变化,应在瞳孔水平以下体现。同样,瞳孔内侧白睛主躯体内侧疾病;瞳孔外侧白睛主躯体外侧病变,且左眼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主躯体右侧疾病;部分疾病,在双眼都可以表现。躯体上部疾病也可以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内饲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见图7—2)。

图7—2白睛诊法定位规律图

二、白睛络脉识病法

白睛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在于相应区域血管发生的形态、颜色的改变上。

(一)形态识病

有关以脉络形态判断疾病,在彭氏眼诊中已论述了七种脉络的形态变化,在此结合有关病症略作补充,又增加七种络脉形态及主病。

1.根部粗大若见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多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多见此形。

2.曲张或怒张若见相应区域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瘀证或病情较重、较急。如急性肺炎、急性肝炎等,可见此形。

3.延伸指血丝很长,延伸到其它区域,这多表示病情的发展方向以及疾病的范围,说明该部位疾病向另_部位发展或传变。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可见此形。

4.离断指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间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瘀点分开,此征往往表示该部位器官局部血液循环有障碍,如狭窄、阻塞等。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白睛上的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该器官炎症的播散、扩展或血液供应障碍等。如痔疮,可以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别痔核的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该病为急病、新病,或为急性炎症开始。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多见此形。

7.雾斑即片状青紫斑,像瘀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于气滞血瘀症(虫积除外)。提示患者有该部位的胀痛症状。如在肝、胆区见此征,多提示肝气郁结症状。但见于女性还可提示有乳房疾病,如乳腺小叶增生等。

8.黑点即血管末端的黑色瘀点,往往与雾斑相兼出现,一般多属血瘀症。提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损伤大。可见于肝硬变、陈旧性损伤(包括手术伤口)。如见于儿童,则多提示为虫积。

9.黑圈在观察白睛时,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比黑点稍大的黑色圆圈,这不仅是一种严重的瘀血症状,而且提示在该部位已有包块状肿物出现,必须高度警惕,注意其它体征,并建议患者作进一步检查,以便探明病情。

10.螺旋形状如在白睛上见到螺旋形状血管,表示躯体内血液循环严重障碍或者是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导致血络挣扎延伸。临床往往以疼痛、刺痛、灼痛症状出现。部分癌症病人也常见。

11.蜘蛛网状蜘蛛网状血管,提示患者有风痰、血瘀。如哮喘病,由于血液供氧不足,造成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也由于长期哮喘,血管破裂、散乱等,导致此形状。

12.叶脉状即血丝像树叶茎脉状分支,这亦表示体内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或者是体内瘀血症。临床上癌症病人多见。

13.横行血丝即指白睛上部的血管横行走向,呈“一”字形。一般正常人或普通疾病患者,眼球上半部血丝呈纵行,向瞳孔方向纵行走向。如血丝呈横行走向,则提示患者有消化系统方面的严重病变。

14.贯瞳即指血丝延伸进入黑睛,或穿过黑睛,俗称赤脉贯瞳。其中又以1条赤脉为病轻,2~3条赤脉为病重;赤脉不穿过瞳神为病缓,穿过瞳神为病急。临床上见到此象,多属淋巴系统严重疾病。

(二)颜色识病

此处所述的络脉颜色识病,与彭氏眼诊相同,所以在观眼识病时参考彭氏眼诊对白睛络脉颜色的论述,对诊断疾病,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三、白睛识病与临床

近年来,各地学者对白睛识病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白睛络脉形态变化与人体内在疾病有一定联系,其临床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达90%以上。此外,白睛的颜色异常与内在疾病亦有密切关系。

(一)络脉形态与疾病

1.肝炎在肝炎患者的白睛上有巩膜肝征现象出现,即在眼的内下方(3、4点间),巩膜与结膜间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呈淡青色。

2.胃肠病在两眼瞳孔的下方6点处,巩膜与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称为巩膜胃征,据此可诊断为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

3.疟疾在眼结膜与巩膜间的毛细血管末端或弯曲部,呈现着黑色、青紫色、紫红色等各种色素斑点,叫做疟斑,为疟疾。疟疾发作时,疟斑多呈黑色或青紫色,略凸出表面,境界清晰,血管的末端呈膨胀样;疟疾治愈后,可恢复正常或成为斑迹。

4.蛔虫症在巩膜上的小血管端有蓝或紫褐色小点。此外,白睛的上部或下部、内部或外部呈现蓝点、蓝斑,都可诊为蛔虫症。

5.钩虫在患者眼巩膜与结膜间的毛细血管上端和边缘,呈多样状的浅紫色,云絮状斑块。斑块大,为感染程度较重,斑块小,为感染程度较轻。

6.蛲虫在黑睛左、右上方的白睛区见黑色斑点,可以诊断为蛲虫病。

7.瘰疬在眼巩膜部,有充血样血管贯入瞳孔,即赤脉贯瞳,是瘰疬病(淋巴结核)的一种征象。独立一条为病轻;有2-3条赤脉贯入者为病重;赤脉不入瞳者为最轻。

8.内痔在眼球结膜5、6点间部位附近,见有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的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的标志,可诊为内痔。如果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右侧生痔。且痔征的条数与痔核的多少相对应,痔征的粗细与痔棱大小成正比。

9.癌症眼球巩膜有薄雾斑状阴影圈,中间有黑色瘀点。其眼球上半部血管紫暗,呈“一”字或“U”形走向,可判断消化系统的癌症。如在眼部发现此现象,应提高警惕。

10.内伤如在眼球白睛出现青紫红筋浮起,在红筋末端有瘀血点,称为报伤点,该点须在血管末端。点在瞳孔水平线之上的,是伤在胸胁;点在水平线之下的,是伤在背部;点在左眼,表示伤在身体左侧;点在右眼,伤在身体右侧。点色淡黑如浮云,散而不聚的,是伤在气分;若色黑而沉着,形如芝麻的,是伤在血分;若色黑点圆,周围色淡如云彩的,是气血两伤。如两眼巩膜上有红筋,外虽无伤,但内必有瘀;瞳孔失神者,预后不良;眼珠火热,流泪不止者,定是险证。

通过望白睛血管的变化,容易诊断的疾病除上述者外,还可以诊察心血管病、腰腿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胆囊炎、消化不良、肌肉消瘦、呃逆、气喘、头面五官疾病、肾病、癫痫病等。

(二)白睛颜色与疾病

白睛的颜色青白洁净为正常色,说明身体健康无病,如果白睛的颜色发生变化,则说明体内有不同的疾病发生。

1.两眼球结膜与巩膜部不同颜色呈黄色,多为胸部疾病;红色者多为胸腹部病变;黑色者多为下腹部病变;青蓝色者多为两侧少腹部病变。

2.白睛呈蓝白色主要见于儿童和孕妇。这些人眼白发蓝,外观显得干净漂亮,其实这是贫血的表现。凡患中、重度贫血者,眼巩膜都呈蓝白色。

3.白睛上出现绿点这多半是患有肠梗阻。

4.白睛变黄这是出现黄疸。是肝病或胆道疾病、妊娠中毒及一些溶血性疾病所引起的。

5.白睛有出血片这是动脉硬化,特别是脑动脉硬化的信号。

6.白睛常有小红点这是毛细血管末端扩张的结果。,最多见于糖尿病人。

7.白睛苍白显示患有心脏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眼球严重发白者肺部有病。

第四节 黑睛诊法

中医学所讲的黑睛,相当于西医解剖学的虹膜、角膜部分。黑睛诊法,实际上也就是虹膜诊法。它是一种借助检查虹膜结构、颜色等变化来确定存在人体其它部位器官的病变、损伤及其位置和机能紊乱的方法。由于黑睛(虹膜、瞳孔)与脑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的联系,使机体各部位的平衡或失调,得以通过虹膜上睫状血管的扩张、收缩或肌肉的挛缩、松弛呈现于虹膜面上。故观察虹膜上的斑点和变化,就可发现一些器官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改变,从而引导人们了解疾病发生的过程,是简单的炎症还是慢性疾病,甚至推测出演进中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等等。现将虹膜诊法介绍如下:

一、虹膜的结构及功能

虹膜是葡萄膜的最前部,在角膜之后,晶状体之前,是一圆盘形而略成平面的薄膜,其中央稍偏鼻侧有一圆孔,即是瞳孔。我国人的虹膜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白种人含色素少,故成浅蓝色或灰色。虹膜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皱襞、隆起和大小不规则的陷凹(即隐沟,亦称窝孔),皱襞和隆起多数呈放射状排列,靠近瞳孔的部分,皱襞特别显著,呈圆齿轮状,即是虹膜卷缩轮(亦称收缩褶)。

虹膜由前向后分五层:①内皮细胞;②前界膜;③实质层;④肌肉层;⑤色素上皮。肌层包含两种平滑肌,即瞳孔括约肌和瞳孔扩大肌,其作用是缩小瞳孔和扩大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内皮细胞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呈透明的薄纱状,而由前界膜至色素上皮均含有色素细胞,一层比一层浓密,故色素上皮的颜色最深最黑。若虹膜上的缺损较浅,颜色呈浅黑色,表示病程短、症状轻;若虹膜上的缺损较深,颜色呈深黑色,表示病程长、症状重。

二、虹膜定位法

(一)同心环定位虹膜可比作一个射击靶子,分成几个环带来进行诊断(见图7—3)。从中心到周边,也就是说从瞳孔到睫状部虹膜外缘,由6条圆线分成几个环,标志7个(虹膜)功能环带(两眼相同)。

图7—3相应的周边器官疾病及其病损或功能紊乱在虹膜投影部位的标志法

1.代掰区域及动眼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投影环2.消化区域——胃功能环3.消化区域——肠功能环4.虹膜卷缩轮——交感神经系统环5.体循环及淋巴系统环6.器官投影节段(某些消化结构除外)7.周边血管结构环和皮肤投影环(同心环方式左右眼一致)

1.瞳孔区域①代谢环:红褐色,饰以略暗花边而形成瞳孔缘,预示代谢性疾病和副交感神经疾病。②消化环:有两个,占瞳孔区域的代谢环和卷缩轮二者之间的地带,内侧预示胃功能变化,靠近卷缩轮部分预示大肠和小肠功能变化。

2.虹膜卷缩轮其结构的变化,表示神经系统和几种代谢性功能病症发生、发展及预后。卷缩轮被虹膜体循环围衬出一个饰边状环,此环原属睫状部虹膜之一部,也是淋巴投影区。

3.睫状部虹膜睫状部虹膜分为两个环,内环占本部位的内2/3,与各部不同器官节段的投影区相对应。外环占外1/3,显示周边血管的病症变化。

(二)节段定位

每侧眼环整个睫状部虹膜上可划分16个节段,每个节段分别确切地代表相应器官的投影,按时钟划分虹膜面,左右两眼的虹膜分别表示躯体各半侧之对应器官(见图7-4)。此外,Jensen氏虹膜图又在16个节段上,进行重新划分,使虹膜定位更细,对诊断内脏疾病更为准确(见图7—5)。

图7-4vega氏虹膜图

图7—5Jensen氏虹膜图

三、虹膜诊法的几种异常改变

根据Jensen氏虹膜学理论,杨文辉等人在中国人的虹膜上验证300多例门诊及住院病人,得出初步印象:Jensen氏的虹膜定位法,与中国人的临床病症反应是大致相符的,不同的是欧美人虹膜色较淡,病变部位出现多种颜色和形态,而中国人虹膜颜色单纯,主要是黑色,只是深浅和形态不同而已。这对确定疾病的性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随着检查方法的不断改进,准确性会不断提高。根据目前所见,中国人虹膜异常的变化,主要有如下几种改变:

1.黑点它可见于任何部位,形状大小不一,颜色可深可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等,在心脏区常出现黑点;扁桃体炎见于咽喉部;泌尿系统的疾患通常在肾和膀胱区见到黑点等。

2.黑线多呈放射状排列,颜色有深有浅。慢性肾炎病人在肾上腺和肾区常见;咳嗽、胸痛、气喘病人黑线多在肺区、胁部出现;腰腿痛病人于腰背区或腿膝区多见。

3.缺损以虹膜上方缺损多见,许多颅脑外伤病人或脑供血不足者多有此表现。

4.苍白在虹膜上出现大小不等的苍白区,多是急性炎症的表现,如果在膀胱、尿道区出现,多为尿道感染;如果在靠近外周出现苍白点,多是淋巴结炎。

5.窝孔亦称隐沟,是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凹陷,散布在各个区域,见于多个器官的损害,慢性贫血的患者,多数患者属于先天性缺陷。

6.卷缩轮正常人卷缩轮靠近瞳孔,纹理均匀而纤细。病变时此轮明显增粗、扩大,状若蔷薇花环,俗称花环扩大,是有毒物质的刺激。常见于腹腔炎症,如急性肝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若仅见于十二指肠区出现纤维增粗,多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7.收缩圈(亦称神经圈)少数病人在靠近虹膜外周边缘,可见到1~2个白色的不完整的圆圈,此类多见于偶遇交通事故,或创伤受惊吓者,表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称之为“惊恐圈”。

8.白环老年人在虹膜周围出现一圈乳白色或灰暗色圆环,俗称老年环。如果单纯出现于上部脑区,多为脑部供血不良,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或低血压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是头晕、头痛。

许多作者认为,虹膜差不多全部是血管组织,大部分血管呈放射状排列,虹膜表面的辐射状条索样组织,实质上是埋藏在虹膜实质里的血管。花环的扩大,纹理增粗,并呈现条索状黑线,是虹膜血管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在病理情况下,虹膜还可以出现黑痣、结节、萎缩、缺损、红变,甚至出血、穿孔。但这属于虹膜本身的病变,不属虹膜诊断范围。

四、检查方法

检查者备小型手电筒一支。病人可采取仰卧或坐位,医家面对病人,然后轻轻用拇指食指将病人上下眼睑撑开,病人眼睛凝视正前方,手电筒光从眼侧面射入,记录所观察到虹膜的特异反应迹象。例如颜色的深浅,反应点的形状呈点状、线状、窝孔状等。

第八章 耳诊

第一节 耳诊的理论依据

耳是人体重要的信息接收站,前人称为“采听宫”,耳是人体信息的窗口,也是人体脏腑重要的外相。耳为人体宗脉之所聚,故《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脏腑经络的病理尤可反映于耳,通过耳可以较早预报体内疾患,因此耳是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通过耳相可以窥测内脏的疾患。耳部是人体信息输出、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故耳具有重要的预测疾病的意义。

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皆相关联,耳尤与肾、心最为密切。

耳与肾关系:耳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肾主耳”“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此外,《难经》与《中藏经》也有记载,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足见耳与肾的特殊关系。

耳与心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日:“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关于心开窍于耳的意义,《甲乙经》上即有解释,认为心气本通于舌,五脏皆有窍,舌非窍,故心窍寄耳,原文曰:“心气通于舌,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在于耳”。杨上善《太素》也持上述观点,并指出心开窍于耳是因“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于耳,故以窍言之,即心以耳为窍”。今人实验观察证实手少阴心经的刺激感传可以上传耳廓,表明心耳之间确实以经络为媒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耳只应为肾窍,其言心窍者,无非说明耳不独与肾有关,且和诸脏腑皆有密切联系。首先,从经络来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为听”。说明经络与耳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直接循环耳部的经络有:足阳明胃经“上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者……却入耳中”。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者……上项,系耳系,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因此,胃、膀胱、三焦、胆经,其经气皆直通于耳,其病候也皆反应于耳。如手少阳三焦经“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焯,嗌肿喉痹。是主所生病者……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在十五络脉中,手太阴之络会于耳中,因此手太阴肺经与耳也有经络联系基础。经气间接影响耳的经络有六阴经别,借其阳经通路上达于耳,此外阴跷、阳跷,其经气也上通于耳,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所聚也”。即是对耳与脏腑关系的总括。

以上说明了耳与五脏皆密切相关,耳为肾之窍,故耳为肾之外候。肾藏精,精充耳始能听,故《灵枢·脉度》日:“肾气通于耳,耳和则能闻五音”。心主神,心神明始能审听。肝藏血,耳受血始能听。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合司宗气,肺朝百脉,宗气上贯于耳,耳方能闻。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日:“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即可说明。脾胃为升降之中轴,脾胃升降正常,清阳之气上达贯耳,耳方能聪,因此耳不仅为肾窍、心窍,同样亦为肺窍、脾窍、肝窍。耳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不过占人体总面积的百分之一而已,然却具有对全身脏器预报的全息作用,就是因为耳通过经络系统与内脏有着纵深联系的缘故。事实上,耳下确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脑及人体各部组织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耳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气象预报站”。

以上说明耳与人体脏腑经络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脏腑有病也必然反映于耳,故耳先兆是有其物质基础的。

第二节 耳廓的形态

耳廓分前外侧面和后内侧面。

一、前外侧面

图8—1 耳廓前外侧面图

1.耳轮为耳廓周缘向前卷曲部分。

2.耳轮脚为耳轮在外耳道口上缘伸入耳甲内的横行堤状隆起。

3.耳轮结节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结节状突起,又称达尔文结节。

4.耳轮尾耳轮下端与耳垂相接的无软骨部分。

5.耳轮棘在耳轮与耳轮脚交界处,因该处有软骨突起如棘状故名。

6.对耳轮耳轮前方与其相对的平行弓状隆起。由对耳轮体部、对耳轮上角和对耳轮下脚组成。

7.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上支。

8.对耳轮下脚对耳轮上端分叉之下支。

9.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构成的三角形浅窝。

10.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构成的凹沟。又称舟状窝。

11.耳屏:又称耳珠,为耳廓外面前缘,外耳道口前方的瓣状隆起。耳屏的个体差异较大,常有单峰、双峰、三峰等型。

12.对耳屏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对耳轮下部弯向前方的隆起。

13.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槽状切迹。

14.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或叫前切迹。

15.耳甲为由耳屏、对耳轮下角、对耳轮、对耳屏,屏间切迹等所围成的凹陷。耳甲被耳轮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耳甲艇,下部为耳甲腔。

16.耳甲艇又称耳甲窝,为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分。

17.耳甲腔为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分。其底部有被耳屏遮盖的外耳道口。

18.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9.耳垂指耳廓最下端,无软骨的皮垂。以上,见图8—1。

二、后内侧面

图8—2耳廓后内侧面图

1.耳舟后隆起耳舟背面的隆起部分。

2.对耳轮后沟与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3.耳垂背面耳垂的背面部分。

4.耳轮尾背面耳舟后隆起与耳垂背面之间的平坦部分。

5.三角窝后隆起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位于对耳轮后沟与耳后上沟之间。

6.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艇的背面隆起处。

7.耳后上沟对耳轮下脚之背面,三角窝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

8.耳甲腔后隆起耳甲腔背面的隆起处。

9.耳轮脚后沟耳甲腔后隆起与耳甲艇后隆起之间的凹沟,于耳轮脚的背面。

10.耳轮脚后沟上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上支。

11.耳轮脚后沟下支耳轮脚后沟分叉的下支。

12.珠形隆起耳轮脚后沟上下支之间的小隆起。

13.屏间切迹后窝耳垂背面上方、耳甲腔后隆起下方的凹窝,与屏间切迹相对的背面。

14.对耳屏后沟对耳轮后沟与屏间切迹后窝之间的凹沟,位于对耳屏背面。

15.耳轮背面即耳轮的外侧面,因耳轮向前卷曲,故此面多向前方。

归纳起来,耳廓后内侧面共有:一窝、三面、四沟、五隆起。

一窝:屏间切迹后窝。

三面:耳轮背面、耳轮尾背面、耳垂背面。

四沟:对耳轮后沟、耳后上沟、耳轮脚后沟、对耳屏后沟。

五隆起:耳舟后隆起、三角窝后隆起、耳甲艇后隆起、耳甲腔后隆起、珠形隆起。

以上见图8—2。

第三节 耳廓的脏腑分属

人体内脏在耳廓对应分布是有其规律性的,它在耳廓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臂部及下肢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即头面部在对耳屏、耳垂;上肢分布在耳舟;躯干分布在对耳轮;下肢及臀分布在对耳轮上脚和下脚;盆腔分布在三角窝;消化道分布在耳轮脚周围;腹腔分布在耳甲艇;胸腔分布在耳甲腔;鼻咽部分布在耳屏;内分泌分布在屏间切迹(见图8—3)。

图8—3 耳与脏腑相应部位图

一、三角窝部分(三角窝相当于盆腔)

1.子宫(精宫)位于三角窝的最凹陷处。

本穴是诊断妇科疾病和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

2.盆腔位于三角窝之外角,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的内侧。

本穴是诊断盆腔炎、附件炎的参考穴。

3.卵巢,在三角窝中,子宫穴上下,呈双穴。

本穴是诊断卵巢疾病的参考穴。

二、耳甲艇部分(耳甲艇相当于腹腔)

1.肾脏位于耳甲艇上缘,对耳轮下脚下方,盆腔的直下部位。

本穴是诊断肾脏疾病、性功能障碍、神经衰弱、骨骼疾患的参考穴。

2.膀胱位于耳甲艇上缘,对耳轮下脚下方,大肠的直上方。

本穴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参考穴。

3.输尿管位于肾与膀胱穴之间。

本穴是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参考穴。

4.前列腺在膀胱穴的两侧。

本穴是诊断前列腺疾患及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

5.胰胆位于耳甲艇的边缘,肝、肾两者之间。

本穴是诊断胆、胰疾患的参考穴,若右耳出现阳性反应时,胆病的可能性大,左耳出现阳性反应时,胰腺疾病的可能性大。

6.肝脏位于耳甲艇外下方边缘,胃的外上方。

本穴是诊断肝胆、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肌肉运动系统疾病的参考穴。

三、耳轮脚周围部分(耳轮脚周围部分相当于消化系统)

1.口位于耳轮脚下缘,外耳道口外上方。

本穴是诊断口腔疾患的参考穴。

2.胃位于耳轮脚消失处。若耳轮脚延伸至对耳轮时,则取外耳道口上方之耳轮脚部位至对耳轮内缘所作联线的外2/3处。

本穴是诊断胃、脾疾病的参考穴。

3.食管位于耳轮脚下缘,口与胃之间内1/3处。

本穴是诊断食管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参考穴。

4.贲门位于耳轮脚下缘,口与胃之间中外1/3交界处。

本穴是诊断贲门疾病的参考穴。

5.大肠位于耳轮脚上缘内1/3处,与口相对。

本穴是诊断大肠疾病和肺部疾患的参考穴。若大肠穴阳性,阑尾穴强阳性则考虑阑尾炎;若大肠穴与荨麻疹区同时出现阳性,应想到过敏性肠炎。

6.小肠位于耳轮脚上缘中1/3处,与食管相对。

本穴是诊断小肠与心脏疾病的参考穴。若心、小肠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是风湿性心脏病。

7.十二指肠位于耳轮脚下缘外1/3处,与贲门穴相对。

本穴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参考穴。

8.阑尾在大、小肠之间。

本穴是诊断阑尾炎的主要穴位。

四、耳甲腔部分(耳甲腔相当于胸腔)

1.心脏位于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约平外耳道口中央。

本穴是诊断心脏疾病的参考穴。

2.肺在心的上、下周围。

本穴是诊断肺部疾患、皮肤病的参考穴。

3.支气管在肺区偏内侧1/3处,上下各一点。

本穴是诊断气管炎的参考穴。

4.气管在外耳道口外缘与心之间,与心平行。

本穴是诊断感冒、气管炎的参考穴。

5.脾脏位于耳甲腔的外上方,胃的外下方。

本穴是诊断消化系统疾患的参考穴。

五、轮屏切迹部分(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

脑干位于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

本穴是诊断脑部疾患的参考穴。

六、对耳屏部分(对耳屏相当于头部)

1.腮腺位于对耳屏中区的最高点。

本穴是诊断腮腺疾病的参考穴。

2.脑点在脑干与腮腺之间。

本穴是诊断脑及内分泌疾病的参考穴。

3.额在对耳屏前下方对耳屏软骨边缘,与皮质下相对。

本穴是诊断前额头痛的参考穴。

4.皮质下位于对耳屏内侧面,同额点相对。

本穴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瘤的参考穴。

七、耳屏部分(耳屏相当于鼻咽部)

1.肾上腺位于耳屏下缘(如耳屏为双峰状,则在下面隆起)的稍内侧。

本穴是诊断癌症的参考穴。

2.外鼻位于耳屏软骨前缘与肾上腺、屏尖呈三角形。

本穴是诊断鼻部疾患的参考穴。

3.内鼻在耳屏之内侧面下1/2处,与肾上腺相对。

本穴是诊断鼻部疾患的参考穴。

4.咽喉位于耳屏内侧面1/2处,屏尖内侧。

本穴是诊断咽喉疾病的参考穴。

八、屏上切迹部分(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

外耳 位于屏上切迹前方凹陷中。

本穴是诊断外耳疾患的参考穴。

九、屏间切迹部分(屏间切迹相当于内分泌)

1.内分泌位于屏间切迹底部稍内约0.2厘米处。

本穴是诊断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如月经不调)的参考穴。

2.卵巢2位于屏间切迹与对耳屏交界处,内分泌外上方,皮质下前下方。

本穴是诊断妇科疾病、性功能障碍的参考穴。如本穴与内分泌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妇女可能是月经不调或不孕症;若与盆腔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卵巢炎、输卵管炎;男性若与精宫、肾穴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是阳痿或性功能减退。

3.目1、目2目1位于屏间切迹前下方;目2位于屏间切迹外后下方。

本穴是诊断眼疾的参考穴。

十、耳垂部分(耳垂相当于颜面部)

为了叙述和临床取穴方便,一般将耳垂前面划分为九个区:在屏间切迹软骨边缘处画一水平线,由此至耳垂下端等分,画两条平行线,再将第一条线分三等分,垂直画两条垂直线,这样就将耳垂分为九个区。由内向外,由上向下分别为1、2……9区(见图8—4)。

图8—4耳垂前面分区图

1.扁桃体在耳垂8区中央。

本穴是诊断咽喉疾病的参考穴。

2.内耳在耳垂6区中央。

本穴是诊断美尼尔氏征及内耳疾病的参考穴。

3.眼在耳垂之中央,即5区中心。

本穴是诊断眼疾的参考穴。

4.舌在上腭与下腭穴中点稍上处。

为诊断舌疾的参考穴。

5.面颊区在耳垂前面5、6区交界线周围。眼与内耳之间。

本区是诊断面部疾病的参考穴。

6.肿瘤特异区1耳垂边缘轮4~轮6间的弧线。

在患癌症时,常在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穴相应部位及肿瘤特异区同时出现阳性反应。

十一、耳轮部分

1.肿瘤特异区。位于耳轮边缘的中上段。

本区是诊断癌的主要参考穴,若与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穴同时出现强阳性反应时,再查有关脏器穴位,有利于病变的定位诊断。

2.外生殖器位于对耳轮下脚交感穴同水平的耳轮上。

是诊断外生殖器疾病的主要参考穴。

3.尿道在外生殖器穴下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部。

本穴是诊断尿道疾患的参考穴。

4.直肠下段位于屏上切迹上方,与肠穴同一水平的耳轮处。

在诊断时本穴若与大肠、小肠穴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可能患痢疾、肠炎。

5.睾丸在外生殖器与尿道之间稍偏外侧。

本穴是诊断睾丸疾病的参考穴。

6.肛门在直肠下段与尿道之间。

本穴是诊断肛门部疾患的参考穴。

十二、耳舟部分(耳舟相当于上肢)

1.锁骨在耳舟下端与轮屏切迹同水平位置。

本穴是诊断肩背疼痛的参考穴。

2.指在耳轮下缘之耳舟顶部。约平耳轮结节上缘。

本穴是诊断指部疾患的参考穴。

3.肩关节将锁骨与肘两穴之间的耳舟分为四等分,此穴在锁骨上方第一个等分区域内。

本穴是诊断肩关节疾患的参考穴。

4.肘在锁骨上方第三个等分区域内,约平对耳轮下脚下缘。

本穴在诊断时若与内分泌、甲状腺等穴同时出现阳性反应,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5.腕在锁骨上方第四个区域内,约平耳轮结节中部。

本穴是诊断腕部疾患、过敏性疾患的参考穴。

十三、对耳轮上脚部分(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

1.趾位于对耳轮上脚末端偏外侧,与指相对。

本穴是诊断趾疾的参考穴。

2.跟位于对耳轮上脚末端偏内侧。

本穴是诊断足跟部疾患的参考穴。

3.踝关节在趾、跟两穴的下方,同此两穴呈三角形。

本穴是诊断踝关节疾患的参考穴。

4.髋关节在骶椎与趾两穴连线中点。

本穴是诊断髋关节疾患的参考穴。

5.膝关节在髋关节与趾两穴连线中点。

本穴是诊断膝关节疾患的参考穴。

6.膝在对耳轮上脚的起始部偏外侧,骶椎穴外上方。

本穴是诊断膝关节部疾患的参考穴。

十四、对耳轮下脚部分(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

1.臀在对耳轮下脚的起始部。

本穴是诊断臀、骶部疾患的参考穴。

2.交感在对耳轮下脚的末端。

本穴是诊断内脏疼痛之参考穴。

3.坐骨神经在臀与交感两穴的中间。

本穴是诊断坐骨神经痛的参考穴。

十五、对耳轮部分(对耳轮部相当于脊柱和躯干)

1.颈椎位于对耳轮下端的隆起处。

本穴是诊断颈椎病变的参考穴。

2.胸椎位于对耳轮正面隆起部,相当于胃穴的外下方至外上方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相当于胸1至胸12。

本穴是诊断胸椎病变的参考穴。

3.腰椎相当于胃至肾上方之间的对耳轮正面隆起部。

本穴是诊断腰椎病变及腰痛的参考穴。

4.骶椎:在对耳轮上下脚起始部至腰椎上界的对耳轮隆起部。

本穴是诊断骶椎病变、腰痛的参考穴。

5.颈在颈椎与胸椎之间,偏耳甲侧。

本穴是诊断颈部疾患的参考穴。

6.胸胸椎与腰椎穴之间偏耳甲侧。

本穴是诊断胸部疾患的参考穴。

7.腹在腰椎与骶椎之间偏耳甲侧,约与对耳轮下脚下缘相平。

本穴是诊断腹腔疾患的参考穴。

8.甲状腺在颈椎穴之外上方,与颈穴平。

本穴是诊断甲状腺疾患的参考穴。

9.乳腺在对耳轮隆起两侧,胸椎穴上方,与胸椎穴呈等边三角形。

本穴是诊断乳腺疾患的参考穴。

第四节 耳穴视诊法

耳穴视诊是通过对耳廓及耳穴区皮肤进行细微观察,以其病理形态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视诊的准备

耳穴视诊时要求诊室采光充足,室温适宜,环境安静,并充分暴露检查部位。诊前注意不要用力擦洗耳廓,以免引起血管扩张而变色,或把阳性物擦掉。耳廓不洁时,可用棉球轻轻擦净,同时,还要注意性别、季节、气候的差异。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以观察耳廓耳穴皮肤的细微变化。

二、视诊的方法

视诊时医者两眼平视,以一手之拇指和食指轻轻牵拉耳廓,对着光线,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的按解剖部位顺序细致观察。当发现阳性反应物时,用中指由耳背向前顶起,将皮肤绷紧,以观察阳性反应物的大小、形态、色泽等。如一次不易确诊,可将绷紧的皮肤慢慢放松,再慢慢绷紧,进行反复观察。并注意与对侧耳廓对照,以鉴别阳性反应物的真伪和性质。视诊中,如发现有隆起、结节等阳性反应物时,应以手指或探棒触试结节的大小、硬度、移动性、边缘是否整齐及有无压痛等。如有血管变化,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及充盈血管的走向。

三、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和我们的观察,视诊时阳性反应的主要类型为:

1.变色耳穴部位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暗红、暗灰、苍白或中央苍白边缘红晕等,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等和肺炎、肾炎、关节炎、高血压及一些妇科疾病。

2.变形常见的变形有结节状隆起、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条索状隆起或凹陷、线状交叉等。多见于肝硬变,肝肿大、胆结石、结核病、肿瘤、心脏病、胃下垂等。

3.丘疹有水泡样丘疹(似鸡皮疙瘩),红色或白色丘疹,多见于妇科疾病、肠道疾病、肾炎、心肌炎、慢性气管炎等。

4.血管充盈耳穴部血管过于充盈或扩张,可呈顺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成圆圈状、条段状等形态。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支气管扩张、哮喘等。

5.脱屑多为糠皮样皮屑,不易擦去,常见于肺区。多见于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等。

四、阳性反应的临床意义

1.有点状或片状红晕、充血或边缘红晕的红色丘疹,脂溢有光泽时,多为急性炎症性疾患。

2.有白色点状或片状凹陷,隆起,白色丘疹,无脂溢无光泽者多为慢性器质性疾病。

3.有结节性隆起、暗灰色点状或片状时多见于肿瘤。

4.有糠皮脱屑不易擦去者,多见于皮肤病、胃肠病及妇科疾病等。

5.有条段状、线状、圆形或半圆形白色或暗灰色疤痕时,多见于手术或外伤后的疤痕。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健康人的耳廓上有时也可看到色素沉着、白色结节或冻伤疤痕,但压之不痛,此乃假阳性,应注意与之鉴别。

五、常见疾病耳穴视诊阳性反应举例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支气管炎常在气管或支气管穴区看到点状或丘疹样红晕,或呈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有光泽。

2.慢性支气管炎于气管、支气管穴常呈点状、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无或有光泽。

3.支气管哮喘常于肺、支气管、气管穴区看到红色或白色点状丘疹,无光泽。

4.急性肺炎两肺区常呈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的呈点状白色的边缘红晕、有光泽。

5.肺结核病于肺区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点状灰白色钙化点或呈索型,皮肤光亮。若呈点状或丘疹充血、有光泽或轻擦出血者,多为活动期肺结核;若呈点片状暗红凹陷、基底有光泽,则可能有肺空洞。

(二)循环系统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未闭动脉导管等)在心区常可见点状凹陷,或点状白色、边缘红晕等。

2.风湿性心脏病在心区常呈点片状白色、边缘不清。

3.心肌梗塞患者中有1/4的病人于心区可见充血性片状红润,或微血管扩张。

4.冠心病病人常在耳垂部出现斜行皱纹,被称为“耳垂皱”或“耳折症”,同时还可能在心区观察到形态变化,如呈半圆形或条状红色、暗红等。

5.心肌炎在心区可有散在性点状红润或丘疹红晕。

6.高血压病则常在肾上腺、脑点、脑干、皮质下等穴位观察到点状或片状红晕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

1.食管炎在食管区常呈点片状红晕,边缘不清,有光泽。

2.急性胃炎于胃区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3.慢性胃炎则呈片状白色,部分有皮肤增厚。

4.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在胃或十二指肠穴区可见点、片状白色或线状暗红边缘红晕,少数有丘疹。

5.胃下垂患者则在胃区外侧近对耳轮处呈片状白色增厚,边缘不清。

6.慢性肠炎在大小肠区有片状或丘疹充血,并有脂溢。

7.急性阑尾炎时在阑尾区可看到点状或丘状充血,少数有水疱样红晕。

8.胰腺炎于胰胆区呈现皮肤红肿及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9.慢性胆囊炎在胰胆区可见点状白色、边缘红晕。

10.胆结石在胆区有小结节,如小砂子颗粒状,或呈点状白色斑点,边缘清楚,急性发作时边缘红晕。

(四)泌尿系统疾病

1.急性肾炎常见于肾穴区呈点或片状红晕,有光泽。

2.慢性肾炎于肾区多呈片状白色或圆形皱折,少数为丘疹样白色。

3.肾盂肾炎于肾区多呈白色丘疹或红晕,少数呈片状白色。

4.肾结石于肾区呈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呈沙样白点。

5.急性膀胱炎于膀胱穴区则呈点片状白色、白色丘疹或皱折、不光滑。

(五)其它疾病

1.盆腔炎、附件炎于子宫穴区可见点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油脂。

2.痛经常在子宫穴区有点片状白色或红晕,有的呈点状丘疹,边缘有红晕、有光泽。

3.荨麻疹于肺区常见糠皮样脱屑,不易擦掉。

4.增生性脊柱炎常于相应部位呈结节状或条索状隆起,少数则呈点片状白色。

5.胃癌患者常在胃穴区呈结节状隆起、尖硬、粗糙,边缘不清,压痛显著。

六、耳廓色泽与疾病

正常人的耳廓色泽微黄而红润。如果耳部发生不同的色泽改变,则提示有不同的疾病发生。

1.全耳色白,常见于暴受风寒,或寒邪直中。亦见于贫血病。

2.全耳色青而黑,常见于剧痛患者。

3.耳垂色青,为房事过多的表现。

4.耳轮焦黑、干枯,为肾精亏极的征象。

5.耳朵红肿,为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6.耳背上见到红色脉络,并伴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7.耳垂经常潮红,为多血质体质者。由于受寒耳垂变为紫红色,就会肿胀,甚至发展为溃疡,还容易发生痂皮,这是体内糖过剩的表现,易患糖尿病。

8.耳垂肉厚而宽,色红,身体肥胖者容易患脑出血。

9.耳垂肉薄,连血管网都看得清者,见于患呼吸系统疾病和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第五节 耳穴触诊法

如前所述,当机体某部位或某脏腑发生病理变化时,其信息可以通过经络达于体表——相应部位耳穴出现压痛。利用耳穴压痛信息了解机体状况,是耳穴诊断的基本方法。探查压痛点的方法一般采用触压法,即用耳穴探棒或火柴棒均匀点压耳穴,找出压痛显著的穴位,然后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进行分析、辨证,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若在相应的区域出现压痛反应,则说明相应的体内脏器有疾病发生。触诊法又分点压法和划压法。

一、点压法

点压法是以探棒顺序点压耳穴,找出最痛点,这时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如皱眉、眨眼、躲闪、呼痛难忍或拒检等。如压痛点不突出时,可多检查几个点,相互比较让患者指出最痛的点。另外也可根据患者主诉,重点点压有关耳穴,以节约时间。点压时各穴用力要均匀,也不可用力过重,以免造成人为痛点。另外检查前不要擦洗,揉搓耳廓,以免出现假阳性。

二、划压法

划压法是利用探棒压耳廓各区,依次进行划动,重点耳穴稍加压力以划出反应点的方法。

第六节 耳穴染色法

耳穴染色法是用一种对人体无害、无腐蚀的染色液涂耳廓,由于阳性反应区与周围皮肤和耳穴对染料亲和力的不同,患病脏腑的相应耳穴被染成紫色,而无关穴位和周围皮肤则不着色。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还可用于健康检查和耳穴的研究。据报道,云南中医研究所的管遵信医师已筛选出一种复方染色液,目前又研究出一套相应的活体染色技术。

第七节 耳穴电测法

一、耳穴电测法基本原理

前面我们在介绍耳穴诊疗法的原理中,曾谈到人体是一个最高级、最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这个系统各部分之间互相联系、制约。在正常情况下,由机体调节系统自行协调、平衡,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人体还具备最高级的信息和处理能力,其最高控制中心在大脑。当人体某个系统发生变化时,就会在相应的部位发出病变信息,并把这一信息传递到其它相应部位,如耳廓上就会出现反应。人们在研究人体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人的耳廓是信息最集中、最强烈的地方,它具有反映人体全部信息功能。反应到耳廓上的信息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生物电信息,一是非生物电信息(如耳廓出现变色、压痛、变形、脱屑等)。

生物电是在生命的活动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断进行而产生的,如心电、脑电、肌电、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等。人体器官所产生的生物电,可经过一定的途径投射到皮肤表面。当组织器官发生病变时,其异常生物电可沿经络通道反应到耳廓的相应穴位,表现为耳穴皮肤阻抗明显降低,电流增加。耳穴电测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根据实验,耳廓皮肤电阻在非阳性反应点是1~4兆欧,而阳性反应点则仅50~300千欧(1兆欧-1000千欧)。这样,当我们探到阳性反应点时,由于皮肤电阻减低,电流就增大,耳穴探测仪就会发出声、光,微安表针移动,数字显示器显示数据等信号。是一种方便、实用、省时,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的方法。

二、耳穴探测的注意事项

1.因为人体皮肤阻抗有很大差异,而且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所以在电测前对仪器要进行适当调整。而后先在肾上腺、内分泌2穴或上、下耳根穴(即脊髓1.2)测得生物电基数(或日基准电阻,此时,仪器发出轻微声响,微安表指到一定刻度,数字显示器显示数据),然后顺序探测诸耳穴。

2.探测时耳廓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查前不要用力揉擦,以防血管扩张,影响测试结果。

3.手持探头的压力要均衡,时间要统一。

4.探测时要先普查,后重点查。

5.为防止遗漏,要养成按顺序探测的习惯。一般顺序是:三角窝一耳甲艇一耳轮脚周围一耳甲腔一屏间切迹一耳屏一对耳屏一耳垂一对耳轮一耳舟一耳轮一耳背。

对检查的结果要作详细记录。如声、光、微安表读数,数字显示器显示的数据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结果进行辨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切忌查出一个阳性点就诊断一个病,以免得出错误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简易的耳穴探测仪已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一些采用先进的电脑技术,进行数字处理、显示器显示、并将数据打印保存的人体信息电脑诊断仪相继问世(如南京产的ML-87A人体信息电脑诊断仪)。这些仪器不仅提高了测量数据的精密度,也提高了测量穴位的准确度,使信息诊断更科学、更准确,为耳穴治疗提供的依据更加充分。

第九章 腹诊

第一节 腹诊的理论依据

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 腹部部位分布

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图9—1腹部分区图图9-2外腹内脏相应图

第三节 腹部经穴诊病

脏腑在腹部的募穴,常被选作为相应脏腑在腹外定位之用。如中脘与胃,其左为胃体,右为胃窦、幽门(在中脘与右梁门之间),右日月与胆,右期门与肝,左章门与脾。其它如巨阙与胆管,天枢与小肠,大横、腹结与结肠,归来与子宫附件等等,均能反映有关腹内脏腑的症状。在临床中若按压患者的腹部这些穴位,如出现压痛则表明与其相应的脏器可能有病。

1.梁门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位于上腹部,脐上四寸,中脘旁二寸(见图9-3)。

在按压梁门穴时,如左侧梁门部胀痛多见于胃体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若右侧梁门胀痛为胃窦炎、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

胃粘膜脱垂症,当其胃粘膜脱垂后嵌入球部时,望诊可发现右梁门穴处略饱满,切腹时可触及一软性团块。

2.中脘穴为任脉之穴,胃的“募穴”,位于脐上四寸(见图9—3)。若中脘穴压痛,多见胃小弯溃疡。

3.鸠尾穴为任脉之“络穴”,位于剑突下,脐上七寸(见图9—3)。临床腹诊若见鸠尾穴至中脘间空虚陷瘪多见于胃下垂。

4.日月穴与巨阙穴为足少阳胆经的“募穴”,位于期门穴直下1肋;巨阙穴:为任脉之穴,心的“募穴”,位于脐上六寸(见图9—3)。

胆道蛔虫症上腹痛剧烈,钻钻如顶撞,呼号汗出。腹诊时,右日月穴至巨阙穴连线上均有压痛,在巨阙穴处压痛尤为明显,但无肌卫现象。经治后自觉症状消失,巨阙穴无压痛者为蛔虫已退至肠腔,如症状未消失则应继续治疗。如个别伴有上腹痛向左放射,并伴肌卫现象,应注意并发胰腺病变;如巨阙穴压痛消失而右日月穴有压痛,应考虑胆囊有继发病变。此外,右侧日月穴压痛还可诊为胆囊炎或胆石症。

5.归来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脐下3寸,旁开2寸(见图9—3)。按压归来穴处若有压痛,伴有带下者多为附件炎。

腹部经穴的诊病,除上述外,京门穴主肾脏病变,中极主膀胱病变;气海、丹田亦可诊断肾脏病变。在按压穴位时,除有疼痛反应,还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均为疾病反应,根据穴位所在就可做出相应的诊断。

图9—3腹部经穴分布图

第四节 腹部全息诊

腹部全息法,是将全部人体的内脏投射到腹部上,而形成若干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腹的各个分区与内脏息息相关,当人体内脏发生病变后就会反映在腹部相应部位。在诊察腹部时,按压其中的某个区域,如出现疼痛及不适感,则表示其相应的脏腑可能有病,按之疼痛顿减者为虚,加剧者为实。其脏腑在腹部的分布如图9—4。 

图9-4腹部全息自诊图

第五节 常见腹证与诊法

本节所论述的腹证,是以《伤寒论》为理论依据,介绍临床所常见的12种腹证。这些腹证诊察的方法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作用。

一、常见的腹证

正常人的腹部无膨满、紧张,心下部舒适,少腹肌张力适中,肌肉和皮肤不分离,无硬结肿块、动悸、压痛等。另外,日本式腹诊的另一特色是腹部征象与患者自觉症状融合在一起,腹诊时若为诊察者所洞察,正确选定处方,便可达到预定的疗效。例如,心下痞硬,首先是自觉心下部堵塞不适,这完全是自我感觉,亦即是腹诊上的心下痞证,若为心下痞硬,腹诊时,手指则应在心下部位探索到像有弹力性般的抵抗感才是。临床上心下痞单独存在时与心下痞硬,在选方用药上是有区别的。还有一些腹证纯为腹部自觉的证候。例如奔豚,其理论来自《金匮要略》奔豚汤证治。日本腹诊对奔豚证记述谓:奔豚起自少腹,奔豚气上冲心下,有材料记述奔豚气还可上冲咽部,但都是自我感觉,如诊者察明患者的这一奔豚上冲之腹证,用桂枝加桂汤可以治愈。

在病理情况下常见腹证有以下几种:

1.胸胁苦满胸胁苦满是患者两季肋区出现的一种自觉充满感,而他觉症状是:诊时(如图9-5),诊者拇指自季肋

下向胸腔内上方按进去,则有明显抵抗感。同时患者感到气短、痛苦加重。胸胁苦满可于两侧同时出现,也可在一侧单独出现,但多见于右侧。该项腹证被认为是肝胆经的病变,是用柴胡汤一类方剂的指证。

图9—5胸胁苦满示意图

2.挛急指腹肌,特别指腹直肌的挛急,这是腹壁深层拘挛而被触到的一种状态,故统称为里急。挛急是人体内部的变化在腹直肌或腹肌上的反应。腹直肌挛急,即腹诊时在脐两侧抚摸到犹如按琴弦一样的感觉。日本东洞一派医家称腹直肌挛急现象似二木棒,可见腹直肌挛急时出现的程度是很明显的(见图9—6)。无腹直肌挛急,腹部软而无力,但肠管蠕动亢进,所谓“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也属腹肌拘挛或里急。此种状态,即使伴有便秘等症状,也禁用泻下药,常用小建中汤、大建中汤以缓解挛急。

图9—6腹直肌挛急示意图

3.心下痞及心下痞满于心下部位,如以剑突下端为顶点,连接两侧乳线与季肋弓交叉两点之线为一等边三角形,该部位的腹证特点为心下痞。心下痞为自觉症状,即心下部位有痞塞不适,但触摸时触不到心下部的抵抗感或压痛感觉。

心下痞满多为虚证,常选用人参汤之类的方剂,临证亦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半夏厚朴汤等治疗。

4.心下痞硬心下痞硬的部位同心下痞,只是心下痞硬有心下部的腹直肌紧张。腹诊时,拇指除外,四指并拢,在心下部位探索,一般有弹性抵抗感时,但无压痛者便是(如图9—7)。心下痞硬可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胁苦满同时出现,亦多出现于邪在半表半里时,有虚实之分。虚证较明显可用三泻心汤加减,若伴胸胁苦满与柴胡汤类方合并化裁。

诊断心下痞硬时,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皮下脂肪多者(如中年妇女)有时腹壁表面较柔软,没有抵抗,但深部有抵抗亦为心下痞硬。②因腹壁未自然放松,腹直肌紧张似乎有心下痞硬,但仔细检查可发现腹直肌如板样痉挛,可让患者屈膝,使腹直肌松弛后再行诊察,即可鉴别。③范围广至脐周围有膨满抵抗者,不是心下痞硬,应按腹满证论治。

图9-7心下痞硬示意图

5.心下支饮为心下部闻及振水音的一种腹证。若以指掌摸心下,稍用力即听到水声,指掌似摸暖水袋一样的感觉(见图9—8)。患者心下支饮为胃部常停水湿,多为虚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一类方剂。

图9-8心下支饮示意图

6.腹满腹满为一种自觉症状或他觉的全腹部膨满状态。有虚实之分,如《金匮要略》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但仅凭痛与不痛还不能正确判断虚实,实者腹满充实、紧张,用力按压腹壁有底力。一般临床绘制的腹满医案腹图(见图9-9)。虚证的腹满腹壁张力低或腹壁松弛,或紧张但按之无底力。腹壁虽软弱,但有底力的为实证,相反腹壁硬,但无底力者属虚。腹满便秘者多实,腹满腹泻者多虚,伴有腹水者多为虚证。虚证者可选用桂枝加芍药汤、四逆汤、小建中汤等。实证可选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下后虚满者用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

图9—9腹满示意图

7.心下支结心下支结为上腹部腹直肌的挛急,支撑心下的一种症状(见图9—10)。触诊可有紧张感,下腹部柔软。该类腹证一般可选用柴胡与芍药合剂,如柴胡桂枝汤之类。 

图9—10心下支结示意图

8.胸腹动悸动悸系腹动脉搏动而显现出来的一种跳动,体瘦者在腹诊时易从腹部表面望到,并可通过指掌感到一种腹部他觉症状。如果诊者感觉不到,仅患者自我感觉到的则叫悸,即自觉心跳不安的感觉。动悸的部位因病情而异,如有心下悸、脐下悸、肾动悸等(如图9—11)。

图9—11胸腹动悸示意图

正常人动脉的搏动位于腹底,其程度使人感觉不到,病理情况下就会产生自觉或他觉的动悸。动悸均为虚证,对发汗、催吐、攻下均属禁忌。动悸部位不同,用方亦不同,如心中悸用炙甘草汤;心下悸用茯苓甘草汤、苓桂术甘汤;脐下悸用五苓散;脐旁悸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

9.少腹满及少腹硬满下腹部的膨满叫少腹满,同时有抵抗感者叫少腹硬满(如图9-12)。少腹满有自觉与他觉之分或自觉与他觉都出现的。自觉与他觉均出现者,多为虚证。少腹硬满还有水证和血证之分,水证者小便不利,血证者小便自利。《伤寒论》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

图9—12少腹满及少腹硬满示意图

10.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均属下腹部拘挛症状,可见到腹直肌从脐下至耻骨联合附近痉挛(见图9—13)。这种症状可见于下焦虚证。

小腹拘急和小腹弦急虽属同类,但后者在发病程度上较前者为重。

图9—13小腹拘急与小腹弦急示意图

11.少腹急结少腹急结可见于少腹左侧,触之如条索状,对于擦过性之压力有急迫性疼痛(见图9-14)。该腹证多见于女性。腹诊时让患者伸直两腿,用手指尖轻轻地触及皮肤,然后迅速从脐旁擦过样移向髂窝。如有少腹急结证,患者就会突然感到疼痛而曲膝,即使是意识不清的患者也会皱眉,并努力避开医生的手。仅用力按压时产生的疼痛并不是少腹急结,例如菌痢所致的乙状结肠痉挛疼痛就不能认为是少腹急结症。少腹急结是瘀血的体征,一般都是选用桃核承气汤治疗。

图9—14少腹急结示意图

12.小腹不仁小腹不仁为小腹麻痹之意,并有无力空虚感。小腹不仁也如小腹拘急,亦为肾虚的一种体征,即肾虚元气不足的腹证。不仁又为感觉不灵及功能障碍的意思,所以,截瘫、昏迷病人或腹部手术后大小便功能未恢复等,亦属于小腹不仁的性质,(见图9—15)。

图9—15小腹不仁示意图

二、腹诊的方法

腹诊时,需先解开患者衣衫,使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伸展开,上肢放在两胁或轻轻放在胸前,此时应使患者胸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全身肌肉放松。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使头部略高于躯体,枕头过高或过低往往会改变腹壁的紧张程度。医者站于患者左侧(或右侧)进行。随着腹诊进行,如因腹肌紧张听不到胃部的振水声时,为使腹肌放松可让患者屈膝后进行诊察。有时为了检查心下部及胁肋部的腹证而采取坐位。

腹诊时,医者的手不应凉,也不要突然用力按压,特别对腹痛及神经过敏患者,以免引起腹肌紧张。一般常用的腹诊手法有以下两种:

1.伏手压按法医者以右手掌伏于患者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胸上二三次,然后转向腹部。诊时手掌轻轻随患者呼吸进行,无阻其气,再渐重压,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肤滑涩润燥。诊者用右手还是左手腹诊,对腹诊本身无大影响,主要随诊者本人的习惯而定。

2.三指深按法医者以右手食、中、无名指之腹侧,微微按腹皮,审候凝滞、结聚。若深按有结聚,宜辨大小以及疼痛与否,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之候。

第十章 脐诊

第一节 脐诊的理论依据

脐为任脉之要穴,名日“神阙”。脐居大腹中央,内通五脏,外达四旁,且前贯任脉,后应督经,脐又位处中州,根系于肾、命门,故为人身之重要枢纽。

脐位于腹正中央,为冲脉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故有五脏六腑之本之说。脐又属任脉之神阙穴,神阙乃神气之穴,真气往来之门户,正如《厘正按摩要术》所说:“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户也,故日神阙”。又曰“是神气之穴,保生之根”。所谓神阙为神气守舍之处,故《诊病奇侅》曰:“夫脐之凹也,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环中幽静,轮廓平整,徐徐按之有力,其气应手,内有神气之守也;若软柔如纩,按之其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突出而凸,气势在外,其守不固,至于弱如泥者,其命必不运,何得永保天年乎”。

脐又为生气之源,因脐关乎于肾,连及命门,所谓前有神阙,后有肾、命,共为生气之所系。故《难经·六十六难》日:“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日源”。肾间动气指两肾之间所藏的生气,亦即元气。《诊病奇俊》说:“脐者,元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本”,“脐下丹田,真气之所聚”。真气乃先天真一罴气,丹田又称下气海,位于脐下,人生元气源于命门、肾,藏于脐、丹田下气海之中,系之于脐,故张景岳说:“命门者,下丹田,精气出入之处”,“先天真一罴藏于此”,“一点真灵之气聚于脐下”。以上论述皆说明脐与源之于肾、命门,藏之于丹田下气海中的元气关系十分密切。

脐,任脉贯行于中,督脉气应于后,任、督又各为阴经之海及阳经之海,总统诸经,故神阙(脐)能通应阴阳、内连人体诸经百脉。脐又为冲脉循行之域,冲乃经脉之海,且任、督、冲一源而三歧,三脉经气相通,皆达于脐,可见脐与冲、任、督的关系甚为密切。

脐又与人体十二经络攸关。脐,地处人体中枢,为经络通行之枢要,许多经络皆贯脐或挟脐而行,如手太阴肺之经脉,“起于中焦”;足阳明胃经,“其直者,下挟脐”。其它,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阙阴肝经、手阙阴心包经、阴跷、阴维脉等经络的循行,皆近脐。此外,奇经八脉纵横串于十二经之间,具有横溢蓄经的作用,可见脐内联于全身经脉,通过各种经气的循行,交通于五脏六腑,外达四旁,前主中州,后应肾、命门,实为人体气血相贯的一大枢纽。

以上说明脐与人体脏腑密切相关,若脏腑经络有病均可反映于脐,故通过脐诊可测知人体脏腑经络的盛衰状况和内脏的病理变化。

第二节 脐八卦诊法

脐八卦诊法,是将脐按八卦分布,配属人体各部及脏腑,根据其不同的变化来诊察人体各部位及脏腑的疾病。

一、脐八卦分属

脐八卦居于腹之正中,可以遍观胸腹全身疾病,其八卦图有两种,一为先天八卦图,一为后天八卦图。其脐的划分,首先以脐为中心划一条垂直线和一条横线,再从其两线交点处划两条斜线,以呈米字型。根据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不同分属,配以相应卦位和脏腑。

1.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主要配属人体外在的各部。如垂直线的上点为乾属头,下点为坤属足;其横线左点为离属耳,右点为坎属目;其左耳之上点为兑属口,下点为震属腹;其右目之上点为巽属额,下点为艮属手(见图10-1)。

图10—1先天八卦全息图

2.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主要配属五脏六腑。如:垂直线的上点为离属心,下点为坎属肾;其横线的左点为震属肝,右点为兑属肺;其横线左点肝之上点为巽属胆,下点为艮属胃;其横线右点肺之上点为坤属脾,下点为乾属大肠(见图l0-2)。

二、脐八卦诊法法

因为脐八卦分属不同,所以在诊断疾病上也有所区别。先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疼痛、肿瘤病症,后天八卦多用于诊测各种脏腑杂病。

图10—2后天八卦全息图

临床诊病中,脐八卦诊主要用于触诊,根据各区域出现的疼痛来诊测相应部位及脏腑的疾病。其触诊步骤为:依顺时针方向按压,由轻渐重下压,按有疼痛不适者为疾病。脐诊范围不宜过大,不得超过直径为五寸的范围。

对于小儿进行脐诊时,可采用视诊法,视其颜色、凸凹、形态、血络、斑点等,对照上列定位可诊测疾病。

第三节 脐部色诊

脐部色诊,主要观察脐部色泽的变化来判断机体内脏的病理变化。一般脐部的色泽改变,多提示内脏寒热的变化。

1.脐色白脐色瘕白无光泽,反映肺气虚、心阳不足、血虚,临床可见气促心悸、头晕乏力、虚浮食少、唇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常与脐下陷、腹凉并见。

2.脐色赤脐色红赤、甚至有疮疖,表示心火重、热毒内蕴,或心火下移小肠,热积腹中内应于脾,或腑气不通,阳明热毒内蕴、毒溢于脐,可与口渴面赤、舌质红、苔黄干、便结、心烦等全身症状并见。

3.脐色黑脐色黑为肾阳衰微、命火败绝的凶讯,亦为暴病将卒的恶兆和久病生机将绝之征,临症险恶,常与急促息微、神识昏迷等危象并见。

4.脐色黄脐色发黄,并有油性分泌物渗出,发痒,为湿热蕴积脾胃或肝胆湿热之兆,常因感受湿热外邪或过食肥甘酒肉,内生湿热所致。证见身热起伏或无热,脘痞满闷,呕恶纳呆,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

5.脐色青脐色发青或青蓝,为内有寒积、水饮或风寒内伏中州,常与腹皮寒冷、拘急板滞并见。常有腹痛隐隐,喜按就温,肠鸣泄泻,四肢欠温,口淡食少,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迟或紧。此外,痛证亦可出现脐色发青。

6.脐色紫脐色发紫,色泽晦枯,或见瘀斑,为内有瘀积之色。腹腔瘢积和盆腔肿瘤亦可反应于脐,重者可见脐腹肌肤甲错、干燥如鱼鳞,腹内可触及包块,腹皮拘急拒按,全身可见口干夜热、善忘、面色黧黑。

第四节 脐形态与脐位主病

正常人脐位于人体正中,脐环圆整,轮廓宽余,肌肉厚实,脐深,色泽明润,按之有力。应手如有根蒂之脐,为神气内守,元气充盛,说明身体健康无病。若脐的形态和脐的位置发生改变,则提示人体内脏可能发生疾病。因此,观察脐的变化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

一、脐形态主病

1.圆形肚脐肚脐圆圆,下半部丰厚而朝上,这是男性中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血压正常,肝、肠和胃等内脏都健康,而且此类人精力充沛。

2.满月形肚脐脐如满月般丰满调和,下腹有弹性,这种脐表明女性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

3.浅小形肚脐肚脐眼又浅又小,具有这样肚脐者,不论男女,身体都较虚弱,内分泌功能不正常,经常感到浑身乏力。气功出偏差和精神障碍者,常见这种肚脐。

4.海蛇形肚脐因静脉扩张使肚脐周围如海蛇缠绕一般,这种肚脐是肝硬变等肝脏疾病常见的征兆。

5.凸出形肚脐肚脐外突为水肿的凶兆,提示严重水肿。脐外突凸又为喘胀的险候,预兆肺、肾之气将绝。此外还可见卵巢囊肿。

6.陷凹形肚脐脐陷于大腹,是脾肾大虚之凶兆,多见于久泄,元气将脱及暴吐之后。此外,脐突然下陷为正虚邪闭的凶兆,多见于小儿瘟疫染身,毒邪内逼之证,病情险恶,预后不良。当腹内发生炎症变化时,如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可向内凹陷。

二、脐位主病

1.肚脐上移肚脐向上延长几乎成三角形,为气逆、气滞的反应,临床上为肺、胃之气上逆,或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滞之象。常以郁怒为诱因,多与胀满、呕吐并见。此外,内有瘕瘕、积聚亦可牵提致脐上移。临床常提示,不论男女,肚脐上移多为胃、胆囊和胰脏有病。

2.肚脐下移脐位下移,为肾虚、中气不足表现,多兼见腹壁松弛虚软,常提示内脏下垂。证见少气无力,动则息促,头晕眼花,腹部坠胀,脉虚无力,舌淡苔白等中气下陷证,提示有胃下垂、肝肾下垂及脱肛、子宫脱出等。

3.肚脐偏右肚脐偏向右侧为气虚,可见于高血压、左侧肢体偏瘫。此外,肚脐偏右尚提示,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4.肚脐偏左为血虚,见于高血压、右侧肢体偏瘫。此外,肚脐偏左提示,肠胃不佳、便秘、大肠粘连等症。

第十一章 背俞穴诊

第一节 背俞穴诊的理论依据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循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循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由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可起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

背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分布的俞穴,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并与人体内脏相互对应联系。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因此,俞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的窗户。有些疾病,可通过俞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循行部位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反映出来,故诊察背俞穴可助诊断。

第二节 背部俞穴的分布

1.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心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胆俞位于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睥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胃俞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7.三焦俞位于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大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小肠俞位于第一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1.膀胱俞位于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以上均见图11—1。

图11—1背俞穴定位图

第三节 背俞穴诊查方法

1.经穴诊查以循经取穴为原则,检查背部俞穴时,以膀胱经五脏六腑俞穴为主,可取坐位,头稍向前倾。

2.经穴诊察,包括循经诊察法、经络电测定法等。循经诊察法,用手指循经按压,探索阳性体征和反应。如压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组织的隆起、凹陷、松弛和皮肤的变异等,借以分析推断脏腑病变与疾病的虚实状态。经络电测定法是根据生物体对电反应的原理,测定皮肤导电量,从测出数值的高低中,分析各经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3.扪穴诊察,就是按压体表的有关俞穴,以诊断其相关的内脏疾病。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有疾也,暗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说明内脏有病时可在体表俞穴有所应,察此便可知何脏何腑发生病变。

4.触压手法:

(1)滑动医者以拇指腹或食指腹,轻轻地放在病员的皮肤上,然后上下按抚,缓缓滑动以检查敏域或压痛点。

(2)旋转用力比滑动时要大一些,但活动范围则较小,一般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这一手法一般用来检查结节的形态、硬变和压痛程度。

(3)推寻医者以拇指的内侧为重点,自内而外,进行推寻,目的在于查皮下的条状结节。

5.判断阳性穴位的标准:

(1)异样结节因经络滞塞不通,故往往在有关经络上出现条索状、扁圆状等异常反应物。

(2)敏感反应大致可分压、疫、痛、麻四种反应。局部因触按而产生的压迫感是正常的反应;疫楚感的自发出现,是经络发生变异的象征,但病情尚属轻浅;疼痛感是经气阻滞不通的现象,表示病情深重,并且还在继续发展;麻木感是经络失调、气血虚衰的表现,病情较诸痛感又深一层。几种敏感反应可以单独出现,亦可混合出现,但以混合发生的情况更为多见。

(3)外形的变化观察外形变化,有三个步骤:①诊前细看局部肌肤的隆起与下陷,隆起的为实,下陷的为虚。②诊时留心指下的肌肤松软和坚实,松软为虚,坚实为实。⑧诊后注意皮肤是否隆起,隆起者为经脉受邪。

综上所述,任何俞穴,只要抓住其出现的异样物、敏感反应、外形改变中的一种,便可诊断为阳性穴位。此外,如色泽的变异和温觉的差异,也应结合起来观察。

第四节 俞穴诊断与主病

1.肺俞①皮肤隆起的多为胸中有热,可有气短、咳嗽等症状,一般在膻中穴也有反应,可结合观察。②本穴如有反应,在肺经的太渊、孔最、中府等处往往呈异样变化。③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痰饮咳嗽之症。④诊得条索状结节,周围皮肤有明显压痛者,多为咳嗽、气急、肺热胸痛等病变。

2.心俞①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②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者,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

3.肝俞①局部皮肤隆起伴有压痛敏感者,多为失眠症。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兼有明显压痛者,常见头晕、失眠、心烦不宁之症。③出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患者有胁肋胀痛、脘闷、腹胀、黄疸、纳呆、寤寐不宁等症状,或有下肢内侧红肿的病变。

4.胆俞①发现棱状结节且有压痛敏感者,多属黄疸。②凡有细条状及压痛者,多为下肢外侧痹痛,若在命门穴同时有气泡样反应者,则属下肢麻木。

5.脾俞①局部皮肤凹陷,或按之软若棉样,以虚证为多。②诊得条索状结节,并有压痛者,患者常有头晕、失眠、乏力、健忘、烦躁、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症状。③若出现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者,为下肢内侧红肿、行走困难或大趾运动不利之征。

6.胃俞①诊得条索状结节并伴有痛感者,常是不欲饮食和有胃痛等病变。②有棱状结节和明显压痛者,多有呕吐、不食、胃痛、腹胀或髋关节外侧有红肿现象。

7.三焦俞①局部皮肤隆起,按之有条索状结节且压痛明显者,多有腰痛、带下、月经不调、小便混浊等症状。②若有棱状结节,并伴有压痛者,一般是耳鸣、重听、头痛、腹胀满闷、吐逆之征(妇女妊娠期亦可发现三焦俞有棱状结节)。

8.肾俞①有条索状结节,凡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②诊得棱状结节,兼有明显痛感者,多为血尿、腰痛、浮肿之症。③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并伴有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

9.大肠俞①发现坚硬的圆形结节,且压痛敏感者,表示大便干结。②有棱状结节并兼有压痛者,大多有头痛、牙痛、腹痛、泄泻等症。

10.小肠俞①凡结节椭圆质地较硬而压痛显著者,多有头晕、后头疼痛、后项拘挛之症。②本穴出现气泡样转动感,多为妇女子宫下垂。

11.膀胱俞①诊有柔软的椭圆形结节,大多数是遗尿症。②按得棱状结节,并有压痛者,一般有发热头痛、小便频数、尿赤涩痛、腰痛、小腹胀痛、白带等症状。⑧有细条索状结节、压痛者,多有下肢麻木或痹痛。

附:

(一)华佗夹脊穴诊断颈椎病

颈椎增生性脊柱炎,通常称为颈椎病或颈椎综合征,系骨关节退化所致,或因慢性关节损伤,如长期负重、姿势不良、过于肥胖而造成脊柱内外的平衡失调所致,这是一种常见病。海军学院卫生处王秀华等运用《医宗金鉴·手法总论》指出的“以手摸之,自悉其情”的触诊法,应用指腹按其颈部“夹脊穴”,“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查其“压痛”,明辨位置,探其性质,诊断颈椎疾病,其阳性率、符合率基本一致。1.检查方法一般取坐位,病人骑椅而坐,双手平扶椅背,胸背挺直,两眼平视,颈肌松弛,以便检查。

2.指按部位医者通过右手拇指的指腹,先舒松颈部,然后沿颈部椎体旁开0.5~1寸处,施以均匀的压力上下滑动,或以双手拇指反复仔细的核实对比,查知脊柱两侧皮下深浅阳性体征及形态的异常。

3.指按标准分轻、中、重三度。

(1)轻度单纯压痛,肌张力存在,浅表有硬度,压痛较轻,症状不够典型。X光摄影显示,颈椎骨与关节轻度病理改变,有的无病理改变,一般阳性率偏低。

(2)中度可触及结节性状物,大小如珠,浅深不定,诊时拒按,触痛明显,症状典型,部分功能障碍。X光摄影显示,颈椎骨与关节的病理改变明显,阳性率比较高。

(3)重度可触及条索状物,形状粗细不一,如似棒弦,多在深部,肌张力增高,指按有吱吱声,甚至触电感,或头颈转动可闻及关节磨擦音。神经压迫症状重,颈椎骨与关节的病理改变尤为明显,阳性率最高。

(二)天突穴触诊判断妊娠

在天突穴处触诊,可以判断妊娠与否,其准确率在90% 以上。天突穴位于胸骨切迹正中凹陷处,与会阴部位相对应。妇女怀孕时,会阴部的颜色变深,阴道壁变软,子宫颈颜色变蓝;天突穴处也有改变,未妊娠妇女,天突穴处触摸不到脉搏跳动,而在妊娠后用食指触诊之就可摸到明显的搏动,据此可作出妊娠判断。这一方法比常用的妇科检查及实验检查,要简单而方便得多,而且没有副作用,尤其是对有习惯性流产者,不会因此而致流产。

第十二章 手诊

第一节 手诊的理论依据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存在着一定的相应关系,内脏的病变,可以反应在相应的体表组织上。《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朱丹溪亦曾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本体。观察手部的变化来判断人体内脏疾病,是疾病在手部的反映。《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的关于手与体内脏腑相关联,并反应内部疾患的典型论述。如:“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晋代巢元方描述了胃中有寒,手鱼际呈现青黑现象。

在人的手部汇集了人体中的六条经脉,能充分反应气血运行、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一旦人体发生疾病,很快在手部就有所反映。如《灵枢》日:“病手太阳(小肠)者,手小指次指之间热……”。从经络俞穴角度看,手上集中了身体中与所有器官有关的经穴,据文献记载,人手上有344个穴位和14条气脉,并且都与一定脏腑相应。即整个身体有无异常变化,都可以反应到手的一定部位。此外,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于1973年,首先发现了人体第二掌骨侧有与人体器官部位相对应的穴位点,通过逐渐摸索探讨,进一步提出运用这些穴位点对疾病诊断治疗,并形成了“人体生物全息论”这一新的学说。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一种信息对应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形态对应关系。例如,心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以反应在手部的心区;肺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以反应在手部的肺区,即所谓部位对应,实质也是一种信息对应。尽管诸多脏器及组织在手部的对应部位不同,但所包含的对应脏器、组织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把内脏组织在手部的不同信息反应区称“全息穴”,它是以形态的全息结构为基础的,我们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观察手部某些细微变化,从而判断出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信息,进而来诊断疾病。

由上所述表明,手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手诊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手型与疾病

所谓手型,即手掌的外型特征。临床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的手并不相同,只是外型特征相似,相似之中包含着许多相同的健康状况与易患疾病的趋势。手掌的形状、厚度与人的体质、精力、活力等均有密切关系。不同的人,掌型各不相同,林朗晖在《手纹与健康》中,将手型归纳为六种;吴更伟等在《观手识人》中,又补充了四种,合为十种。此十种常见的手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原始型

特征:手指粗壮偏短,手掌大多呈方型,肉多且厚,指端略呈方形,皮肤粗糙,颜色深暗,直观掌纹简单。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连接关节背侧三约纹深而杂乱,手背青筋浮露(见图12—1)。

图12—1原始型手图

提示:这种手型一般反应身体健康,抵抗力强不易生病,性格爽直,易表现本能情感,情绪易紧张而好动肝火。中年后易得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疾病。

二、四方型

特征:外型直而方,筋骨厚而坚实,除手指外,指腕部也比较接近四方型,指背三约纹较淡(见图12—2)。

图12—2四方型手图

提示:一般表明体力好,精力充沛,各方面发育良好,但应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胖嫩型

特征:手指较原始型长,手指上下粗细均匀,手掌呈圆形,即大小鱼际下端接腕部棱角不分明而成圆弧线。手掌手背皮肤柔软松弛,掌丰厚,细碎纹理少,皮肤多显白色或苍白色(见图12—3)。

图12—3胖嫩型手图

提示:身体基本健康,但亦应注意肝脏及脑血管疾患的发生。

四、汤匙型

特征:指尖不像一般人由粗渐细,反而末端粗大如汤匙,但亦非后天因病而渐成的“鼓槌指”。筋骨结实有力,掌指厚而方(见图12—4)。

图12-4汤匙型手图

提示:健康状况良好,但性情急躁,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五、竹节型

特征:手外观单薄显细长,手指各指关节突出,手背青筋显露,手部赤白肉际分明,掌呈长方形,掌部肌肉不丰厚,有碎纹(见图12-5)

图12-5竹节型手图

提示:多显示呼吸系统功能弱,精力不充沛,有神经衰弱倾向,生殖系统功能亦较弱。

六、圆锥型

特征:手指呈圆形,末节指节至顶端渐细,形成圆锥状,皮肤柔细富有弹性,指甲光洁,肤色白净,赤白肉际不明显,掌背青筋隐而不露,指背三约纹轻淡,掌呈长方形(见图12—6)。 

图12—6圆锥型手图

提示:脾胃功能多较差,易患消化系统疾病。中晚年易发生风湿痹痛症。

七、柔弱型

特征:手指细长单薄无力,顶端易弯曲,手掌薄而无肉,掌背掌骨多隐现,指端尖,皮肤苍白,手掌为圆形,但大小鱼际并不发达(见图12—7)。

图12—7柔弱型手图

提示:处事多被动,身体抵抗力不强,易患失眠症,呼吸、泌尿系统功能较弱,女性多骨盆偏小,易难产。

八、混合型

特征:手指情况复杂,难于归于某一型,一般是竹节型、四方型、圆锥型等混在一起,但各自又不太典型,五指中多有两种以上指形出现,掌为方形,赤白肉际较显,掌较厚,掌背青筋略浮现(见图12-8)。

图12—8混合型手图

提示:这种人适应能力很强,有耐力和抵抗力,但较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九、乌骨型

特征:五指并拢,整个手形如乌贼骨样,大小鱼际两侧缘隐于掌侧未显露出,手掌细碎纹多,肤色偏苍白,掌呈三角形,力量不足(见图12—9)。

图12-9乌骨型手图

提示:显示先天禀赋不强,出生时体重不足,后天易偏食,耐力、抵抗力均不强,易患肠胃病,如慢性腹泄等。

十、变异型

特征:这种类型于人群中较多见,也比较复杂,手呈变异形,即与众有别,如手的活动范围或手指走向变异,或缺残指、多指,或掌背部缺凹等等(见图12-10)。

图12-10变异型手图

提示:一般由于外伤或遗传所致,其功能尚无大的障碍。除上述因素外,可能是器官的病变或恶性病变而致,应引起重视。

第三节 手指形态与疾病

手指形态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及疾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手指不同形态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及内脏不同的疾病。因此,望指形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望手指有指的形态变化以及五指各自的形态变化,所以分两部分来介绍。

一、指的形态变化与疾病

(一)方指

特征:指端平直,棱角分明,形成方头故称方指(见图12—11)。

提示:一般表明身体健康,若指见瘀暗,则表明患神经衰弱及结石等症。此种人情绪不稳,易急躁,有暴发力,指腹易渗汗,易患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二)汤匙指

特征:手指末节顶端宽大,整个手指状若汤匙。

提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出现合并症者亦可见。

(三)细长指

特征:指形细长,颜色偏苍白,指显无力(见图12—11)。

提示;脾胃功能不好,情绪易抑郁且多愁善感,有偏食倾向,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也易见到。

(四)竹节指

特征:各指关节突出,使整个手指形如竹节故得名(见图12—11)。

提示:易患呼吸、泌尿系统疾病,生殖方面也易隐伏一些疾病。情绪多不稳。

图12—11方指细长指竹节指

(五)壁虎指

特征:末节指关节突出,指节端部又形成尖缘,手指似壁虎的头身,故得名(见12—12)。

提示:易患心脏病,且呼吸系统亦受累,应多加注意。

(六)鼓楗指

特征:整个末节指节圆粗突出,指端棱角较分明,指背皮肤粗糙,形同鼓槌(见图12—12)。

提示:易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

图12—12壁虎指鼓槌指圆锥指

(七)圆锥指

特证:指形细长,指端稍尖,形如圆锥样(见图12—12)。

提示;一般表明身体健康,但抵抗力并不强,较易患胸部疾患,若感冒易从咽喉肿痛开始。

(八)棱形指

特征:指节中间关节粗大突出,整个指形成中间宽两头窄细的棱形(见图12—13)。

提示:易患神经系统疾病、骨质脆化及耳疾等。

(九)粗短指

特征:指短而粗,指掌之比小,中长比2/3以下,大鱼际发达,其它指根亦饱满(见图12—13)。

提示:身体健壮,暴发力好,但易患高血压、肝病及肾病。

(十)斜弯指

特征:末节指节偏斜不正,多见于小指和食指(见图12—13)。

提示:遗传病或生殖功能障碍者多见,也可见于其它系统器官的重症。

图12-13梭形指斜弯指粗短指

二、五指形态与脏腑盛衰

因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每一脏腑的病变,都可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所以望指亦可诊察脏腑的盛衰。但如果体能已十分衰弱,就不能光以手指变化为依据。

下面所介绍每一指头的变化,都具有生理、病理含义,并提示五脏病变信息。

(一)大拇指

人手的五个手指以拇指最为重要。观察大拇指,可以推测人体遗传素质的好坏及脑髓功能的强弱。一般说来,大拇指圆长强壮,指节长度平均为健康之征;大拇指过分粗壮,其人多心情偏激,易动肝火;拇指过于扁平薄弱,其人体质较差,具有神经质,办事缺乏韧性;若再有弯曲现象,多为神经衰弱。

拇指的第二节散乱多纹,其屈纹线紊乱不清者,容易紧张,易患头痛、失眠等疾患。

拇指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大多见于高血压头痛,心脏病及中风患者。

(二)食指

以圆秀强壮,三个指节长短均匀或由下往上逐节缩短者为好。外形直,且与中指密合,是肝胆功能良好的表现。

食指第一指节过长者,健康状况多较差;第二指节过粗者,其人钙质吸收多不平衡,骨骼、牙齿多较早损坏;若第三指节太短者,容易患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

若食指苍白而瘦弱,提示肝胆功能稍差,其人容易疲劳,精神常萎靡不振。若指头偏曲,指节缝隙大兼纹路散乱者,多由肝胆病影响致脾胃纳食运化功能失常。

(三)中指

察中指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强弱。中指圆长健壮,三个指节长短平均。指节柔而弱,亦不太硬,指形直而无偏曲,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元气充足。

中指苍白、细小而瘦弱,提示心血管功能不足或贫血;指头偏曲,指节漏缝,提示心与小肠功能较弱。

若三个指节不对称,中间一节特别长者,多精力不足,缺乏耐性,钙质的代谢功能不正常,易患骨与牙齿疾病。

中指为五指中心,较之他指均长,但若长出正常范围,则易患“七情郁结”。

另外,还有一种中指诊察方法:①中指偏短:自手背中指指节点测量至指尖,若长度小于手掌,是身体健康。进入老年期后易患肺脏与肾脏疾病。②中指偏长:易患心、脑血管疾病。③指掌等长:这种人身心,包括阴阳、气血均较平衡,所以身体多健康无病。

(四)无名指

无名指与泌尿生殖系统及筋骨强弱关系较为密切。一般以指形圆秀健壮、指节长短平均、指形直而不偏曲、长度约为中指第一指节一半略多,指屈纹清爽者为佳,表明身体健康。若无名指太短,多为元气不足,体力不佳;无名指苍白细小,其人肾脏与生殖系统功能大多较差。

无名指根部一节,提示生殖能力与内分泌功能,所以不能过于衰弱。无名指屈纹散乱者,是体能较差的表现,若为孕妇则要适当补充钙质。

无名指第二指节的边缘有纹线存在,称为“病约纹”,表示目前健康状况较差。该纹线可随着身体的好坏而增减(见图12-14)。

图12—14无名指病约纹

无名指第二指节过长,或过于苍白、瘦弱时,其人钙的吸收比较差,以致骨骼、牙齿均较脆弱。

无名指指头偏曲,指节漏缝,多发生于患泌尿系统疾病,或七情伤感、神经衰弱之人。

(五)小指

小指可作为判断消化系统与生殖功能强弱的依据。一般以细长明直、指节长短平均为佳。小指标准长度通常应与无名指第一指节等齐或稍微超过一点,这说明脾胃功能良好。中医认为脾为中土,滋生万物,脾胃强则身体健康。

小指苍白瘦弱,多因消化、吸收障碍,或排便不畅,抑或腹泄所致。特别是小指偏曲、指节漏缝太大的人。此外小指弯曲亦示肺活量小。

小指根部指节、指屈纹散乱者,一般体能较差。小指侧弯,兼手掌皮肤干燥,多见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者。

第四节 望掌色与疾病

望色,主要通过对手部颜色变化的观察,作出相应脏腑器官所患病症的判断。因手部的一定区域,可以通过相应变化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所以在临床诊察中根据手诊图(见图12—15)所示内脏相应区域的色泽变化,来诊察人体内脏的疾病及健康状况。  

图12—15手部分区图

从图中分区定位来看,手部的不同位置由于内脏配属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以红黄隐隐为主色中,肝区兼见青色,心区兼见赤色,脾胃部位可见浑厚的黄色隐于其中,肺区兼见淡白色,肾区则可见静脉隐伏的紫暗色。这些亦属“常色变中之变”,具体而又特殊的正常表现。

吴更伟等在《观手识人》一书中认为,手中病色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淡红、青紫、黑色、萎黄、绛红、苍白等病色。临床上总结归纳为青、赤、黄、白、黑五大类。通过五色的观察,诊断疾病并作出预后判断。

一、青色

青色多主肝胆疾患,亦主寒证、痛证、瘀血、沉积性伤和惊风。

临床常见慢性肝炎患者手掌枯槁欠润,肝区青暗无光。若胆区青暗较肝区为甚者,多是胆石症、胆囊炎后期病变。

若在肩、腰、膝关节定位区出现青色,则表示因感受风寒湿邪而产生痛证、寒证。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以是沉积性伤,如腰部扭伤未愈等。

此外,在女性生殖区出现青色,可见痛经,甚至闭经等疾患。

二、赤色

赤色主心、小肠病、热症及局部炎症、出血症、某些进行性疾患初始阶段等。

心区呈现边界不整的红赤色,为发作期风湿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但较为少见。一般多见于中指桡侧小肠经及膀胱区出现红色,这是由于心与小肠相表理的缘故,心火炽盛,则移热于小肠。表现为口渴、心烦、口腔糜烂、小便黄赤等症状。胃区、胆区出现局部红色,多见于慢性胃炎、胃出血、胆囊炎初发等病。

三、黄色

黄色主脾胃疾患及虚证、湿证。亦见于微量元素缺乏症、缺血症、慢性出血证等。

手掌萎黄,明堂稍暗,表明脾胃运纳失常,提示有腹胀、脘闷、嗳气、便溏等症候。掌色淡黄,枯槁无光者,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黄中挟青者,属胃虚受寒并伴疼痛、温热及饭后痛减。手部脾胃区域暗而黄色持续时间较长时,应结合其它配属部位的观察,判断是否转化为虚证或湿证。

四、白色

白色主肺病、大肠病和虚证、寒证及脱血、夺气。亦可见于痛证等。

肺区出现较为明显的白色时,表明肺气不足,一方面呼吸失常、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见于哮喘等;另一方面阳气虚衰,卫外不固,易出现表虚自汗、疲倦、少气懒言、畏风惧寒等症状。

白色又为气血不荣之候,如大出血病人,失血过多,手部必然呈现苍白厥逆之象。心脏区出现局限性白色,表明心肌缺血。中腹部出现苍白之色,为中焦受寒,表现为腹痛拒按、喜暖恶寒、口中泛酸等。当消化系统区大部分呈现苍白色时(如脾胃、腹部等区域),提示机体中气不足,结合观察大肠、子宫、胃等器官配属区的情况,可判断出子宫出血或下垂、胃下垂、脱肛、久泻不愈等病症。

五、黑色

黑色主肾虚和寒证、痛证及水饮、瘀血证。亦可见经年陈伤。

慢性肾病患者及年老久病之人,不仅面部黧黑,在手部肾区亦表现为黧黑枯干,表明机体元气不足,多有眩晕、耳鸣、尿频尿急,亦可见遗精、阳痿、生殖功能低下等症状。

手部出现黑色斑点,固定不移,说明机体感受外邪而为相应的痛证、寒证,症状较青色为甚。亦可见于经年陈伤,且伤势较重。若同时肌肤甲错、爪甲不荣,表明瘀血内停。如胃区出现一黑色环形,且见皮肤反应区苍白欠润,此种情况表明胃体已形成溃疡,正处于瘢痕收缩期。

第五节 望手丘与疾病

正常人的手掌上有六个微凸的丘,颜色呈淡红色,看起来柔软和谐,给人一种丰满的感觉;如果在手掌上出现明显的凸起,并伴有颜色的改变,就是有疾病的征象。

一、大鱼际丘

在正常情况下,应是全掌的最高凸处,上窄下宽,形似鱼体。颜色淡红,肌肉丰满无凹陷。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大鱼际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上、中、下三焦(见图12—16)。

图12—16手掌丘的分布

1.上部:①如果上部的颜色发红,多为上焦湿热或有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口舌溃疡等。②如果上部的颜色发青,多有头痛、颈项痛的表现。③如果上部有紫暗色并有静脉怒张者,常表示有高血压、便秘或有宿便。④如果上部的颜色呈现白色,患者多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乏力的表现。

2.中部①中部出现红色,多表示病人有中焦不适,如心绞痛、心房纤颤、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②中部出现紫色,多为瘀血的表现,病人常出现胁痛、心前区痛、胃脘部刺痛等。③中部色淡白,多表示有浮肿和气滞、血虚、视力差或有眼疾。

3.下部①下部色红,表示有风湿热、小腹痛、腰痛、膀胱炎、尿道炎等。②下部色紫暗,表示有肾炎、腰腿痛、腰痛、女子月经有血块等。③下部色淡白,表示下肢浮肿、乏力、白带多、腰膝酸软。

二、小鱼际丘

在正常情况下,小鱼际也是比较丰满而无凹陷,上窄下宽似鱼体,但低于大鱼际,颜色也较大鱼际淡,自上至下分成三部分,分别代表头颈、胸腹、腰腿三部分(见图12—16)。

1.上部①上部色红,常有外感风邪,出现鼻塞、头痛、荨麻疹、落枕、牙痛等。②上部色紫,常表示有瘀血头痛、耳鸣、耳聋、颈椎增生、眼底动脉硬化、视物模糊等。③上部色白,表示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

2.中部①中部色红,常表示有风热,多有急性肠胃炎、肺结核咳血。②中部色紫暗,常表示有胃脘部胀饱、疼痛、胸闷、心前区疼痛,或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等。

3.下部:①下部色红,多为湿热下注,如急性泌尿系感染、腰腿扭伤、急性关节炎、痔疮出血、妇女月经来潮等。②下部色青紫、黑暗,多为疼痛表现,如腰腿痛、风湿、月经量多有块、下肢及眼睑浮肿、肾炎、尿毒症等。

三、食指根丘

有凸起,色暗红或鲜红,多有脑溢血、脑压高、脑水肿、肺结核(空洞、咳血)等可能(见图12—16)。

四、中措根丘

1.色红或紫,多表示有抑郁症,神经过敏,痔疮,脚部肿胀,牙、耳、鼻、咽喉有炎症,半身不遂,麻痹(见图12-16)。

2.色白,表示有听力障碍、风湿病、贫血等。

五、无名指根丘

丘凸明显时,多有心悸、视力障碍、动脉瘤、心脏病等(见图12—16)。

正常情况下,大鱼际所示的应是碱性范围区。大鱼际大而丰满,表示体质偏碱性。上以小指根横曲线为界,下以小鱼际抛物线为界,左自食指与中指间的延长线,右至无名指与小指间的延长线,这中央所占的部分为碱性区。此区广而大时,表示体质偏重碱性,这个区域小就表示体质偏重于酸性,小鱼际抛物线下垂过度者,为体质偏重碱性。

体质偏重酸性的人,易有秃顶、脱发、脂溢性皮炎,饮浓茶或咖啡时不会影响睡眠。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糖尿病、易感冒发热,身体抵抗力差,耐寒、耐热等能力也差。

体质偏重碱性的人,易早生白发,当喝咖啡或浓茶时就影响睡眠,出现失眠的情况,易患低血压、胃下垂、哮喘、癌症等。

第六节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为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所创。1973年他发现在人的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尔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这一速诊法。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97%以上,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一、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分布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形式,恰与这些穴位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见图12—17)。第二掌骨侧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小。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见图12—17)。第二掌骨节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这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图12—17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图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的部位或器官,而且还包括着与这些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其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头穴包括:头、眼、耳、鼻、口、牙。

颈穴包括: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上肢穴包括: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穴包括: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

肝穴包括:肝、胆。

胃穴包括:胃、脾、胰。

十二指肠穴包括:十二指肠、结肠。

肾穴包括:腰、大肠、小肠。

腰穴包括:腰、脐周、大肠、小肠。

下腹穴包括: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

腿穴包括:腿、膝。

足穴包括:足、踝。

二、第二掌骨侧测试法

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测试者用右手托着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的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即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逐穴按压时测试者左手拇指尖须按图所示姿势(见图12-18)垂直纸平面即垂直于浅凹长槽的方向旋力按压,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的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揉的动作。从而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内脏位置。按照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图,在第二掌骨侧从头穴到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一次(如果一次测试结果不明显,可再重复揉压1~2次)。在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并询问患者在所揉穴位上的感觉。如果在揉压某穴时,患者有明显的麻、胀、重、酸、痛的感觉,并在此穴稍用力揉压或按压,患者就会因不能忍受而发生躲闪、抽手等反应,面部出现皱眉、咧嘴等表情,有此反应便是穴位的压痛点,这种反应称为压痛反应。如测试患者左手,则以左手托患者左手,用右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作逆时针揉动。手法步骤与测右手相同。

图12—18第二掌骨测试姿势

三、测试结果与疾病判断

诊测者可依据压痛点的有无及位置作出结论。

1.如果某一穴位是压痛点,则提示此穴所对应的人体上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或这一部位所处的横截面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脏器有病。这称为部位对应原则。

2.左手第二掌骨侧穴位压痛反应较右手的同名穴强,表明人体左侧病重或病在左侧;右手第二掌骨侧相应穴位压痛反应较左手的同名穴强,表明人体右侧病重或病在右侧。这称为同侧对应原则。

3.与压痛点所在穴位的对应脏腑密切相关的部位有病。如肺穴压痛除说明肺有病外,还可推断相关的皮、牙有病;肝穴压痛除说明肝、胆有病外,还说明眼有病。总之,其病变部位,遵循着由中医所揭示的脏腑所主的部位或器官的规律,这称为脏腑所主原则。

4.如果哪一穴不是压痛点,则此穴对应的人体上的相应部位无病。第二掌骨侧无一压痛点,则表明全身无病。

对医生来说,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新方法,可防止误诊和漏诊。如果遇到在多个部位有疾病症状的患者,医者可根据第二掌骨侧最敏感的压痛点来确定疾病的最主要部位,从而分清主次,对主要疾病部位给予优先和重点治疗。即使不是医生,一般人也可随时使用此法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况。

凡疾病部位在身体上的位置比较明确的病,此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确的病,则压痛穴位亦不确定,准确率就低。此方法只能确定有无疾病以及病之部位,但不能指示为何种疾病。

第十三章 指甲诊

第一节 指甲诊的理论依据

指甲为脏腑气血的外荣,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直接联系,能够充分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详细记载,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是以经络、脏腑、气血作为一个统一体来加以论述的,人体指甲根端是经脉气血出发之处,称为十二经脉的井穴。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五腧,六腑六腧,经脉十二,经络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又如《灵枢·经脉》篇日:“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循臑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大肠,手阳明之脉,出大指(甲)之端”。所有十二经脉井穴,均出入于爪甲根端,正因爪甲根端是经脉井穴出发点,这些部位有甲襞甲床丰富的脉络微循环作为沟通气血的渠道,阳经自此出表,阴经自此入里,人身气血得以通过经络系统流注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所以人体生理病理能充分反映于指甲,也就是人体生理病理气血信息能透过经络系统,投射于指甲这面微型荧屏而形成具有特异性的甲象。

在《内经》中早就指出了爪甲与脏腑的关系。在《灵枢·经脉》篇中详细论述了手拇指甲根少商穴循太阴经连属于肺脏;手食指甲根商阳穴循阳明经连属于大肠腑;手小指甲根少泽穴从后侧循太阳经连属于小肠腑,等等。这是爪甲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直接连通。因此,脏腑荣枯,机能盛衰,莫不引起甲象的变化。

此外,四肢爪甲靠气血荣润。《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行四末……”。《素问·六节脏象》说:“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气血”;《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爪受血而能摄”。这些均说明四肢爪甲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人体气血发生变化便可在指甲上有所表现,并能反映脏腑病机。《灵枢·本藏》篇日:“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爪坚色青者胆急;爪濡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这里讲的是指甲形态、质地、色泽与内脏的生理病理关系。《灵枢·论疾诊尺》篇指出:“身痛面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990《素问·痿论》说:“骨痿者生于火热,何以别之?日:肝热者,色苍而爪枯”。可见疾病在内,而甲象则可显示于外,故从诊甲入手,可达辨病的目的。

历代医家对诊甲辨证亦取得十分可贵的经验。如《中藏经》中说:“手足甲肉黑色者死”,“筋绝魂惊虚恐,手足甲青,呼骂不休,八九日死”。清陈士铎《石室秘录》指出:“指甲尽行脱落,此乃肾经火虚”。此外,在《四诊抉微》、《形色外诊简摩》中,亦均有论述。近年来有学者在前人诊甲经验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李氏甲诊法

李氏甲诊法为赣南医学院李学诚所创,此法通过观察指甲的形态变化,判断人体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诊断方法。

一、十指的脏腑对应分属

人有两手十指,而十指甲又与人体内脏息息相关,不同的指甲可代表不同脏器,同一指甲不同部位也代表不同的脏器。

具体地讲,十指定位:大拇指主管全身;食指主要反映大脑、心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中指重点表现消化系统,胃、肝、胆、胰、脾、肠道的病理变化;无名指主管胸部、肺、纵隔、心内膜的病理变化;小指主要反映肾脏、腰部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见图13—1)。从各指来看,内脏器官在甲上的对应有固定的区域,在不同的区域里各代表不同的病理变化和功能、症状。

图13—1各指指甲脏腑分属

1.食指甲定位食指的前缘反映脑血管;双侧甲缘反映月经周期前后输卵管病变;双侧边缘反映卵巢变化;中部反映脑实质;根部反映心脏(见图13—2)。

图13—2食指甲定位

2.中指甲定位肝在根部;胃、胆在其上;胰腺看根一大片,十二指肠看皮囊和甲根(见图13-3)。

图13—3中指甲定位

3.无名指甲定位无名指甲主胸部,肺看整个指甲;前端代表咽喉、肺上叶;中段看肺中叶及纵隔、心内膜(见图13—4)。

图13-4无名指甲定位

4.小指甲定位腰部看全指甲,肾在甲根;鼻在甲中:痰色看前端;腰肌看皮囊(见图13-5)。

图13—5小指甲定位

5.拇指甲定位拇指甲

代表全身,其内侧是头;中是胸腹。外侧是生殖器和直肠。拇指甲前半看头面、口腔;根部看胃、直肠、子宫,双侧色泽看腹腔、盆腔病变(见图13—6)。

图13-6拇指甲定位

二、正常人指甲形态与体质关系

人体的指甲形态和遗传有密切关系,甲形似脸形。正常人的指甲形态可分10种类型:百合型、扇型、方型、长型、碗型、带白环型、大型、矩型、翘型、圆型。

(一)正常人健康甲的形态

如何鉴别人体健康与疾病,以指甲特征作为判断标准,具备下列七点即为健康,缺一不可,否则就可能有病存在。

1.甲色均匀,淡粉红色,无其它颜色或斑、带、点色彩出现。

2.甲泽光滑,个个如一。

3.甲质坚韧,有一定弹性,厚薄适当。

4.甲缘整齐,无缺损变化。

5.甲皮粘连,无分离改变。

6.皮带有光泽。大小一致,无分层表现,和甲紧密粘连。

7.甲周软组织皮肤完整而柔软,无角化、撕裂、倒刺等。

(二)常见甲型与体质

1.百合型指甲甲长,中间明显突起,四周内曲,状如百合片,故称为百合甲。多见于女性,小时营养丰富,多病,消化能力欠佳,发育快而早。易患血液系统疾病(见图13-7)。

图13—7百合型甲、扇型甲

2.扇型指甲这种人为强体质型,小时体质好,耐受能力强,智力发育一般都比较好。不注意保护身体,因此在成年或老年时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肝病(见图13—7)。

3.方型指甲呈四方形的指甲称方型甲(见图13—8)。这种人体质比较差,多数是无力型。无明显大病,但有遗传性疾病。

图13—8方型甲、长型甲

4.长型指甲呈长方形的指甲称为长型甲(见图13—8)。这种指甲的人性格比较稳定,所以精神因素刺激引起的病变比较少见。但易患急性炎症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患职业病,其次是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

图13—9碗型甲、带白环型甲

5.碗型指甲呈扁圆,其形似碗称之为碗甲(见图13—9)。这种人特别喜欢用嘴咬指甲,或喜欢剪指甲,所以中指甲很小状如扁平碗。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慢性疾病。智力两极分化,一是智力很好;一是智力低下,如白痴,发育时期多病,成年后身体健康。

6.带白环型指甲前端指甲色正常,根部有一半月型色白如玉,边界整齐的结构,故称之为带白环型指甲(见图13—9)。这种人善思多虑,精神负担重或者睡眠障碍,工作效率不高,易疲劳。大多数人不喜睡眠,喜欢熬夜。或有慢性消耗性疾病。

7.大甲呈长方形,指甲大包围整个指头,看上去好像比手指还大,而且甲厚而硬(见图13-10)。这种人不注意自己的健康,有病也不在乎,耐病能力强.易得肿瘤和骨髓病。

图13—10大甲、翘甲

8.翘甲指甲前端翘起,前高后低,前宽后狭,称为翘甲(见图13—10)。这种人抵抗力低下,或准确地说,这种人有某种免疫性缺陷,所以长期患有某种慢性病,尤其上呼吸道炎症特别多见。

9.圆甲呈圆形的指甲称为圆甲(见图13—11)。这种人看上去体格健壮,很少得病,实际上对疾病的反应不灵敏。一旦有病,病情就很重。如溃疡出血、胰腺炎、心功能紊乱、甚至癌症。

10.短型甲指甲短而宽呈矩形,扁平,皮带宽,甲皮粘连紧密(见图13-11)。这种人一般少得病,长得健壮,一旦出现疾病多是急性重病。易得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胃窦炎、十二指肠炎与溃疡。

图13—11圆甲、短型甲

三、指甲形态与疾病关系

指甲形态变化与疾病关系非常密切,一旦指甲出现凹凸、裂变等形态改变,则表明人体相应的器官可能发生疾病,诊察时要以十指定位来判断不同脏器的疾病。

(一)指甲凸变

在平滑的指甲上有凸起,凸起的形态变化不一,表明有不同的病变。但总的说凸变是表明机体内有慢性炎症存在,组织器官有增生、肥大等代偿性的病理改变。

1.凸条变指甲上有一条凸起的条纹,表明机体某部分组织器官有慢性炎症。

2.链条状变甲上出现断续的凸变连成一条,似链条故称之为链条状变化。表明某一器官有反复发作的炎症存在。

3.逗点状变指甲有一点或数点凸起变化,形似“,”称为逗点状变。表明机体内有一组织器官有急性小灶性病变存在。一病灶好转另一病灶又出现,则逗点状变就一个又一个地出现。

4.横行凸变指甲上出现横行或横弧形隆起变化,一条或二三条似波浪形,称之为横行凸变。表明机体内有大的病变存在,随着机体营养条件、治疗、休息的不同,病情也时好时坏地变化,迁延不愈。

(二)指甲凹变

指甲上有凹陷的条纹、斑、块、点等的形态改变,统称为凹变。凹变表现某一组织器官功能低下,组织结构的破坏、萎缩等病理变化。总之反映了退行性的病理性改变。

1.大块弧形凹变大约占甲的1/2,在甲中央部位有一条横弧形凹陷,称为大块弧形凹变。表明某一器官有严重损害,代偿功能不能弥补损害功能,病情的发展和功能的降低同时存在。如风湿性心脏病、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结石、子宫下垂、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贫血等。

2.大块不规则凹变指甲上如用刀器凿挖一块或数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凹陷变化。二三个指甲同时有大块不规则凹变,说明慢性病已转为恶变。如胃窦炎的癌变、宫颈炎的癌变。在一个指头上出现,常表明急性风湿性心脏病。

3.横形凹变在甲中央一条横形的凹陷,如用力挤压造成。其与风湿密切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肌炎。病情比较轻。

4.小块凹变凹陷的大小如米粒尖称之为小块凹变。绝大部分是空腔脏器局部炎症之后.造成的退行性变化。另一种情况表明青春发育期突增过程,营养不足,造成关节面或某一部分组织发育不良。

5.点状凹变点状是指如针尖大小的凹陷。表明某一脏器有慢性损害,如结石病、十二指肠病变对胆总管的损害,脑组织轻微的损害等。

6.粗条凹陷其粗条宽度相当于指甲的1/5以上。粗条凹陷又分为边缘光滑与边缘凸起。边缘光滑者,说明萎缩、坏死,切除之后,周围组织有代偿增生或慢性炎症变化。

7.中条凹陷中条宽度相当于1~2毫米,表明某一脏器有慢性消耗性或者慢性进行性病变,如神经衰弱、长期睡眠障碍、萎缩性胃炎、腰肌劳损、早期肝硬变等。

8.小条凹陷:大小在0.8毫米之间,凹陷条纹比较短,只有甲的1/2长。表明机体内某一脏器有轻度的萎缩性变化。如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心脑的病理改变、小肠癌等。

(三)指甲白环

从甲根长出一半月形色白如玉的结构形态,称之为白环。白环的出现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是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的,有人错误地称之为生长环。白环的出现反映机体有功能的改变,如失眠、疲劳。同时也表示有慢性病存在,如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有少数人五指都有同等大小(约占2/5)白环。这种生来就有的、不随机体的健康状况而变化的称为天生白环。

白环在不同的指甲上出现,反映不同的健康状况。兹分述如下:

1.十指白环表明机体内已失去代偿功能,已有慢性疾病存在。如血小板减少症、慢性肾盂肾炎、长期熬夜、精神紧张等因素造成。白环的出现说明营养物质的缺乏,所以对有白环的可称之为患有营养代谢病。

2.食指带白环这是十分常见的白环,与精神负担、睡眠障碍、身体不适、头昏头痛、疲劳等有关。白环的大小和病症的轻重有密切关系。所以从白环的大小可以预测疾病的转归。主要表现中枢神经功能的变化。

3.中指带白环中指白环单独出现少见,只发生在有胃肠道病而无其它病并存时,如胃肠炎、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在一般情况下中指白环与食指白环同时出现,但中指白环较食指白环出现稍迟,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生变化。食指首先出现白环,其次在中指出现,同时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较重。

4.无名指白环单独发生无名指白环很少见。无名指白环的出现,表明身体内存在比较重的慢性消耗性炎症病变。说明肺部的病变影响大肠功能,此与中医所说的“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一致的。白环在无名指上出现,不论患者是否存在临床症状,都得尽早治疗。

5.小指根白环小指根白环的出现,表明腰肾、生殖器有严重的病灶存在。如肾盂肾炎、肾下垂、腰肌劳损、椎间盘损伤、阳痿、早泄等。

(四)指甲白斑

在指甲上出现不规则的如石灰沉着样的白色斑块,称之为白斑。根据指甲白斑出现的不同和大小不一,表明病变也不一。

白斑的出现反映三种病态:①手冻伤。②肠道功能紊乱,尤其是受凉,不洁饮食刺激,引起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一过性腹泻。③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

(五)指甲光泽

正常的指甲有一定的光泽且均匀,好像一块玻璃的光泽度。如果光泽度增加或者光泽度减小,都说明有病变存在。

1.块条状亮变指甲上有块状或条状如粘胶样发亮的色泽变化,表明有胸膜炎、胸腔积液,伴有盗汗、自汗等症状。

2.甲泽亮变指甲上如搽了油一样发亮,甲薄,见于亢进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急性传染病、精神高度紧张者。

3.失光泽指甲呈毛玻璃样或无光泽,表明体内存在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也可能体内有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如肝脓疡、肺脓疡及长期慢性出血。

4.光泽度不均匀光泽度不均匀表现在不同的指甲上及不均匀分布的情况,反映的病情也不同。如甲前端有光泽甲根毛糙无光泽,十指一致则说明有慢性气管炎和胆囊炎。如在小指出现则说明有慢性或萎缩性鼻炎。总之光泽不均匀说明某一脏器有慢性损害及慢性炎症。

5.比较光泽十个指甲比较,发现哪个指甲有异常的光泽度则说明与该指甲相应的脏器有病变存在,这种病变是慢性炎症。

(六)指甲红变

是指甲下血管床的变化,因充血的部位及形态不同,充血的深浅不一,故在指甲上观察到的红变便各异,有斑、带、块、线等形态。红变说明炎症充血、瘀血、出血的症状。

1.红带变甲前端有一条横弧形大小一致红色的带状图形称之为红带变。根据大小不同分为以下3种:①大红带:红带宽度相当指甲长度的1/6-1/5。表明胃肠道有炎症、心内膜脱垂、房室间隔缺损。②双红带变:指甲上有2条横弧形红色条变。表明有高度精神紧张造成的心神不宁、头晕头痛、失眠、狂躁型精神分裂症。③甲沿红线:十指甲前沿甲皮交界处有一条线状大小的红色条纹。称之为甲沿红线变。表明有轻度的小肠炎症或迥盲部炎症。

2.红斑变指甲上可在不同部位出现各种不同形态,大小不一的红色斑块,根据红斑的部位和形态,分为以下3种:①前缘红斑:在指头前缘甲皮交界处,有一明显的大红色斑块,称为前沿红斑。红斑的出现,表明相应部位有炎症充血、出血;红斑的大小说明病变部位的大小;颜色的深浅表明病情的轻重。②甲中红斑:在指甲中部出现形态各异的红色斑块。表明某部位有外伤出血,或者是相应部位肌肉、骨骼有急性炎症出血。③甲根红斑:指甲根部整段表现红色,根部深红,前段变浅,表明相应的脏器炎症充血。如充血性心肌炎、胃炎、盆腔炎等。

3.斑与点红变红斑与红点可在一指甲上同时出现,也可在不同指甲上出现。斑与点红变同时出现,表明炎症充血发展到出血。如中指根红变、无名指前沿红点变,则说明胃炎伴胃出血。

4.圈状红斑在指甲中部有大小不同的圆圈,浓淡不一的红色斑,称为圈状红斑。这种特殊的圆圈状变化,反映胸部与肺部的特殊病变。如中下叶肺炎、合并纵隔炎症、严重的蛔虫梗阻症状。

5.淡紫红色斑在甲根常可看到一段呈淡紫红色斑块。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因受刺激,表现忧愁、愤怒及发生精神分裂症。

6.压之不变的红变指甲呈浓厚的深红色变化,压之色不变,表明某脏器有严重的炎症充血性病变存在,如早期肝脓疡、肝癌;如色淡则表明是妊娠。

7.白环前红变白环的边界线上红色深,向前延伸色变淡,说明机体内有自体中毒,表现血小板减少症。

(七)黑色变

指甲上出现黑色的条纹或斑块为黑色变,常为劳动过度、营养不良、嗜伊红细胞增多症、胃下垂、胃癌、何杰金氏病、子宫癌。

1.黑条变从甲根处生长出一条或若干条如铅笔画的线条,称之为黑条变。表明机体适应不了过度的营养消耗的劳动和内脏功能障碍,引起维生素B12的大量消耗。

2.数条黑变从甲根处生长出数条黑条,长度只有甲长的一半,称为数条黑变。表明是癌变的存在,如胃癌、何杰金氏病等。

3.黑块变指甲上有黑色的斑块出现,这时指甲多不平整。表明病情比较严重,如有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并发胃下垂、碱中毒、中毒性肝炎、中晚期胃癌。

4.黑弧线变甲中有一横弧形如铅笔画在甲上。患者可以毫无主观感觉,但经B超检查证实有胆囊肿大。

5.甲两侧毛糙黑变甲两侧甲肉稍有分离,边缘毛糙,甲内如有污垢堆积。表明女性生殖器官有炎症、组织肥厚、增生。恶变的倾向可根据黑变的大小、程度及色泽而定。

(八)翘变

指甲前端向上翘起,前宽后狭,甲中弧形凹陷。表明某一部位有慢性、反复发作迁延已久的炎症变化,影响生理功能,表现为性格方面的改变,如多思多虑、烦躁易怒、性格内向,常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忧。

(九)圆变

指甲呈圆球形称为圆变。一种圆变指甲呈扁平状,另一种呈球状。扁圆形表明有慢性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体质虚弱。球圆变是杵状指的一种。有此圆变一部分是肺气肿病,一部分则是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的主要特征。少数也说明有官能症状的出现。

(十)不规则变

指甲凹凸不平,呈各种不同形状变化,甲色干黄厚,或有多种不同颜色存在。实际上这是癌变的早期表现。但不易发现,大约要1年以上才会被查出。(十一)指甲中裂隙

甲中有一条横形裂隙。可见于椎骨损伤压迫神经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或无精虫症者。

(十二)甲色如尸色

指甲色泽呈灰白无光泽,也可是灰黄色或紫黑色,统称为尸体样的颜色,表明骨髓有病变,如骨髓炎、骨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十三)烂豆腐样的斑块变

甲中央有一块如打烂豆腐的形态和色泽,称为烂豆腐样变,表明为椎骨结核千酪样坏死。

(十四)缺变

甲前沿甲皮粘连部分,自然内陷而成甲沿缺损称为缺变。表明有直肠、盆腔炎症,增生的慢性病变存在,哮喘型支气管炎,药物、毒物引起肝脏的损害。

(十五)指甲形态不一变

指甲正常形态,十指大致相似,长则长、方则方、朝向一致,如果各指的朝向有左有右、有上有下、大小不同则为病变。表明先天性畸形,或是久病之后内脏纤维增生、组织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第三节 王氏甲诊法

王氏甲诊法,是由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王文华医师所创。是以观察十指甲的血气形态、色泽变化来诊断机体脏腑器官疾病或病变程度的方法。

一、指甲与生物全息

我国生物学家张颖清对人体全息作了研究。“生物全息”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整体与各部分之间,不仅有组成关系,而且有信息互映关系,“部分与整体包含的信息相等,在一个生物体里面,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整体的缩影”。

就人的十指甲来说,它在全身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同样包含着全身的信息。实践也证明,指甲(局部)可以反映人体疾病,这与“生物全息”的理论是一致的。更有趣的是,当我们把五指拼拢、对掌空握、十指甲相对的时候,便会发现:血气符号群(区域)在十个指甲上的分布,恰像一个人体,五官俱全,身躯呈蜷缩状,这是一个类似胎儿的缩影。它以指甲近端为背侧、远端为腹侧;以拇指甲为头、颈,食指甲为胸、背,中指甲为腹、腰,脏腑器官基本各居其中;它的手、肘在食指甲,臀、膝在无名指甲,足、踝在小指甲,并且两侧对称。从而证明,十指指甲也含有人体的全部信息,故也可称为全息图,或者称为指甲人体全息意象图(见图13—12)。

图13—12指甲人体全息意象图(右)

二、指甲的脏器对应划分及主病

(一)拇指指甲

拇指指甲主要反映头颈部疾病,其中包括颅脑、眼、耳、鼻、咽喉、口腔及颈部(见图13—13)。两手的拇指甲相同,但左右方向相反。

图13—13右拇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偏头痛)、鼻炎、副鼻窦炎、鼻息肉、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牙周炎、龋齿、中耳炎、视力减退、颈淋巴结肿大。

(二)食指指甲

食指指甲主要反映上焦、上肢及部分咽喉部和中焦疾病。

在右手食指指甲,主要反映肺、气管、食管、乳房、胸背、手、肘、肩及咽喉、颈部的病证(见图13—14)。常见为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胸膜炎、食管炎、食管癌、咽喉炎、乳腺瘤、颈和胸椎肥大、增生及手或肩的疾患等。

图13—14右手食指甲脏器对应图

在左食指指甲与右手基本相同,但左右方向相反,此外尚反映心的病证(见图13-15)。

图13—15左手食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除与右食指甲基本相同外,还可见高血压、低血压,其位置与“心”区域大致一样。

(三)中指指甲

中指指甲主要反映中焦及部分上、下焦疾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横膈膜、肝、胰、肾、肺及胸、腰、大肠等病变(见图13—16)。

图13—16右中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有: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和贲门疾患、横膈膜炎、肋膜炎、肝肿大、肾疾患等。

在左中指指甲,除“心”外,其余基本与右手中指指甲相同,但左右方向相反(见图13—17)。

图13—17左中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有: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心动过速与早搏、主动脉硬化、左心室扩大等心血管疾患以及胃炎、胰腺炎、糖尿病等。

(四)无名指指甲

右无名指指甲主要反映下焦及部分中焦的疾病。包括肝、胆、胰、肾、大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及膝、腰部等病变(见图13-18)。

图13—18右无名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肝炎、肝硬变、转氨酶升高、胆囊炎、胰腺炎、结肠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肥大,以及子宫、肛门等疾患。

在左无名指指甲,主要反映脾、胰、子宫、尿道、输尿管、外阴、肛门等部位的病变(见图13—19)。

图13—19左无名指甲脏器对应图

常见病证有:脾肿大、胰腺炎、肾炎、输卵管炎、直肠炎,以及子宫、尿道、前列腺、外阴、肛门的疾患等。

(五)小指指甲

临床所见小指指甲只反映膝以下疾病,如跟骨、踱骨等部位的病证(见图13-20)。

图13—20右小指指甲脏器对应图

三、指甲常见的血气符号

血气符号(也可称标号、信号等)是指血气在指甲上出现的位置,表现的形态和色泽。它按一定形式和规律,反映脏腑器官的某些病变或病变程度,是指甲诊察疾病的依据。

(一)符号形状

指甲上常见的血气符号,其大小、形状各式各样。各种符号的形状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月牙形、条形、钩形、八字形、三角形、锥形、哑铃形,以及点状、线状、片状、棒状、云雾状、波浪状等(见图13—21)。

图13-21指甲血气符号形状图

一般地说,疾病不同,其符号的形状亦不同,但也有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同的形状符号,或者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形状符号。譬如肝肿大和脾肿大,其符号的形状均为锥形或三角形,只是前者出现在右无名指甲,后者在左无名指甲罢了。又如冠心病,大部分的符号呈三角形,但也有椭圆形符号或个别呈月牙形、长条形的,但它们都出现于左中指甲的尺侧。

有很多病例还表明,疾病不愈,其指甲上的符号也不消失,一旦彻底治愈,符号就会消失。

(二)符号的色泽

指甲色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指甲血气符号的色泽,主要反映病变程度和病情变化。常见的血气符号的颜色有:红、淡红、紫红、紫黑、黑、黄、淡黄、白、灰等。通常临床所见,疾病急性期或病变活动(发作)时,其符号的色泽呈鲜红或紫红;缓解稳定期则变淡红色。病势沉重时可变紫、变黑。

(三)符号的位置

一种疾病反映在某指甲的一定位置上,是比较稳定、相对固定的。疾病不同,其符号的位置不同。此外,凡是对称性的组织器官的病变,其符号是在同侧的手指甲上出现,即左侧病变在左手指甲上出现;右侧病变在右手指甲上出现;两侧同时有病变则在两手指甲上同时出现。

四、指甲诊察方法

察看指甲时,令病人伸手俯掌,自然伸指。先观察其指甲有无缺损、伤残或涂染,即视其能否进行察看。医者以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挟持于患者任一手指的末节关节两侧,固定指端;再以另一手的拇、食指持于该指端指甲两侧缘的前1/3处,通过捏、捩、推、挤、揿、撂、捋、停等动作,来观察、对比、识别指甲上每一个有关血气符号的形态、位置和色泽(见图13—22)。

图13—22察看指甲方法

第四节 指甲形态与疾病

在临床诊察疾病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各种不同形态的指甲变化,而这些变化并不是每个健康人全都出现。这种变化均说明人体有不同的疾病,或预示将有某种疾病发生。通过观察指甲形态的变化,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正甲(见图13—23)从第三指关节(拇指为第二指关节)背侧纹中点,到甲根和皮肤交界处之中点距离,与此点到指顶端肉际距离相等(这两距之比我们称为皱甲比),纵横皆呈弧形微曲,像弧度很小的椭圆球面,厚薄适中,坚硬,光滑润泽,淡红含蓄,明朗涵神,月痕清晰,甲根与皮肤交界处之皱襞即甲皱红润柔韧整齐。甲上无嵴棱沟裂,甲下无斑纹瘀点。轻压甲面,松后红润复原。这一般显示气血充足,经络通畅,脏腑调和,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耐力,情绪平和稳定,但暴发力差。

图13—23正甲、长甲、短甲

2.长甲甲面修长,皱甲比为0.3~0.5。对光观察甲面上一般有轻微的纵行沟纹,甲面光洁度较好,甲下色明润稍淡、半月正(见图l3—23)。这种指甲一般提示呼吸功能较弱,情绪欠稳,易于伤感。

3.短甲甲面短,皱甲比为1.5~2。也就是甲面长占末节指节背侧距的1/3左右,甲色、甲下色正常,半月很小,有时隐于甲皱中(见图13—23)。此种甲一般反映健康状况良好,身体强壮,暴发力好,但情绪不稳定,易急躁,不加调节则可患高血压及肝病。

4.圆甲甲面紧贴左右肉际,与上端肉际缘共同构成半圆形甲,甲皱一般不整齐,甲色、甲下色较正常(见图13—24)。此种甲反映具有暴发力,身体强壮,情绪不稳,易患眩晕症、偏头痛等。

5.卵甲甲面边围与顶端围成卵形,整个甲四周曲线缓和无棱角,对光观察甲面上有轻微的纵向纹,甲色、甲下色、半月如常(见图13—24)。一般反映身体健康,情绪不稳定,不满足感强,较易患胃病、头痛症及失眠症。

图13-24圆甲卵甲窄甲

6.窄甲长度与长甲相当,但左右横径小,两侧肉际较宽。左右径约为甲长的1/3,仔细观察甲色不均匀,并出现轻微的横向条纹(见图13—24)。提示易患颈、腰椎病、骨质增生及心脏病。

7.阔甲甲面横径大,顶端更显,甲根部凹下,半月相应扁长,甲面对光可见纵横沟纹,但较轻微,甲色、甲下色尚正常(见图13—25)。提示易患甲状腺功能变异性疾患、生殖功能低下症。

8.方甲横径不及阔甲,横纵长度比约为4/3或相等,甲面长不及末节指节的一半,甲色、甲下色、半月正常(见图13—25)。提示易患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等。如果甲面出现红斑,甲下色红紫相间,患病可能性更大。

图13—25阔甲方甲梯甲

9.梯甲甲上端横径小于根部,甲面长度适中,整个甲面呈梯形,甲色、甲下色、半月正常,有时半月可呈三角形或呈梯形(见图13—25)。提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10.三角甲甲上距大于甲根部,其间比为2~3,半月呈三角形,甲色、甲下色正常(见图13—26)。提示易得中风症,如果甲下色白紫相间,病症更能确定,按下指甲后甲下色恢复较慢。

11.嵌甲也叫“倒甲”,甲左右两端深陷于左右肉际之中,形成镶嵌状(见图13—26),如甲倒刺入肉际中,须排除因外伤及压挤所致。提示易患神经系统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循环系统障碍。

12.纵沟甲正视即可见甲面上有纵形沟条,使甲面凹凸不平(见图13—26)。多提示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或气血双亏,易患营养不良症、过敏症、呼吸系统疾患。

图13—26三角甲嵌甲纵沟甲

13.凸甲甲面中央明显凸起高于四周,甲端部下垂,像贝壳或倒覆的汤匙,对光观察甲面上有稍微的凹点,甲色、甲下色偏白,半月色偏粉(见图13—27)。提示易患结核病,根部紫色更应注意。

14.凹甲甲面中央凹下低于四周,甲面上有凹点和纵行细微的条沟,甲下色不均匀(见图13—27)。多提示肝肾功能不佳,易于疲劳,精力不充沛,也易患不育症。

15.横沟甲正视可见甲面上出现凹下横沟而凹凸不平,甲面透明度不良(见图13—27)。多提示肺功能异常或肝气郁结,易患脱毛症,且情志抑郁。有时甲下有一条沟底瘀血带,多是受伤所致,根据其横沟至根部距离可推断受伤时间。

图13-27凸甲凹甲横沟甲

16.勺甲甲面伸长至顶端肉际时向上翘起,形如汤匙,两边肉际处指甲易于劈裂,甲下色偏苍白,甲皱不整齐,甲面有时会见小白点(见图13—28)。提示易患贫血、营养不良症。

17.软薄甲甲面软薄缺少韧性,失去保护功能,甲下色淡,半月不整,甲皱亦不规整(见图13—28)。提示易患出血症,也见于久病之人。

18.剥甲甲面与甲床逐渐分离,如剥笋状,初起指甲游离端处发白变空,向甲根部逐渐蔓延,甲变为灰白色,无光泽,并变软薄(见图13—28)。提示消化道出血或有其它出血症及营养不良而致贫血等。

图13—28勺甲、软薄甲、剥甲

19.黑线甲甲面上出现一条或几条细而黑的纵行线,甲下色不均匀,甲皱不整齐,半月泛红偏斜(见图13—29)。提示内分泌失调,及妇女经期不稳,行经腹痛。

20.白斑甲甲面上有白色斑块,不透明,一般多指均有(见图13—29)。提示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肠胃功能紊乱。儿童甲中央如出现云状白斑多为虫积,拇指甲中央有针头大小白斑,呈红白相间,多为有寄生虫,以蛔虫居多。

图13—29黑线甲、白斑甲、红斑甲

21.红斑甲甲面上有红斑、红点,甲下色紫暗或红白相间,半月不规则,甲皱不整齐(见图13—29)。提示易患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病、心内膜炎、慢性出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等。

22.花斑甲甲面光洁度不好,甲色不明润,有隐黄暗斑块,并有微现的纵纹(见图13—30)。提示有消化系统疾病,并伴肠寄生虫症或长期神经衰弱,易于疲乏倦怠。

23.串珠甲甲面出现纵向凹凸不平的串珠样或甲面内有串珠样斑点(见图13—30)。提示营养不良或吸收功能障碍,微量元素缺乏,或消化器官某局部有疾患。

24.偏月甲甲半月偏斜不正,而不再成半月形,甲下色粉或粉中有苍白暗区(见图13—30)。提示体力消耗大或营养吸收不好,入不敷出而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

图13—30花斑甲、串珠甲、偏月甲指半月均无,提示有循环系统疾病或血液病。

25.缺月甲指甲无半月(见图13—31)。如果只有拇指甲缺半月,而余下各指甲有半月,且甲下色淡暗发粉色,提示近期饮食失常,情绪紧张,身体疲乏,机体抵抗力减弱。如果所有

图13—31缺月甲、筒状甲、纵裂甲

26.筒状甲指甲内卷如筒,也叫“葱管甲”(见图l3—31),多见于久病体虚之人,或安逸少劳者,压之苍白,松之亦白。多是气血两虚,提示机体抵抗力很弱,易患绝症。

27.纵裂甲甲板不坚,失去韧性,从中央裂成两片(见图13—31)。提示易患循环系统疾病或痴呆症,也见于外伤或甲癣。

28.代甲即指甲自行脱落(见图13—32)。多因患疽疔疠毒所致。排除外科疾患则为危候,称为“筋绝”,若不再复生,提示命门火衰,即身体虚弱已极,难以康复。

29.柴糠甲甲面无光泽且自远端两侧增厚,变脆枯槁,呈黄朽木色,粉状蛀蚀或缺损,表面高低不平(见图13—32)。提示循环功能失常,肢端不得荣养而受风湿侵袭,易患脉管炎、肌萎缩等症,亦见于甲癣。

图13—32代甲、报伤甲、柴糠甲

30.报伤甲甲下出现按压不散的瘀血斑点(见图13—32),可以显示受伤时间情况,故得名。暗红色为3~5个月内受轻伤,预后良好;青紫色为一年至两年内受伤,较重,或受伤时间短,但伤重,预后也较好;黑色为2~5年内受伤,很重,预后差;黄色为在5年以上的伤,或时间虽短而伤极重,预后多不良。斑点呈点状多为钝物所伤;呈条状多为撕裂伤或棍伤;呈片状多为挤压伤。将指甲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据斑点出现的部位可推测受伤之部位,东方左侧,西方右侧,南方为下,北方为上。拇指为头部,食指膈以上,中指为脐以上,无名指为耻骨以上,小指为耻骨联合以下。

第十四章 足诊

第一节 足诊的理论依据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内脏疾病,可以通过经络的感传等途径,将其病理信息输送到体表的相应部位上。如《灵枢·本脏》篇中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由于人体局部的现象是整体的缩影,是机体成比例的缩小,故可根据局部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

在人体中十二经脉与足联系密切,足三阴经起于足部,足三阳经止于足部,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表里和同名经与足密切相连,五脏六腑通过十二经脉和足发生联系。奇经八脉中阳维脉、阳跷脉、阴跷脉起于足部,与足密切联系。因此足部最能反映经气的盛衰盈亏、脏腑的虚实。经过人们不断地观察,发现足与整体的关系,类同一个胎儿平卧在足的掌面,头部位于足跟,臀部朝着足趾,五脏六腑即分布在跖面中部(见图14-1)。利用上述规律,通过穴位、经络的传导作用,经探压、刺激来诊断疾病和治疗脏腑病症。近年来在世界上所盛行的足反射诊法,就是根据中医这一理论而发展起来的。

图14—1胎儿在足跖面投影示意图

第二节 足反射诊法

足反射诊法,是目前较盛行的一种诊法,而且还通过足部反射对应内脏器官的区域,进行按摩起到治疗作用。足反射诊法,是在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医学及足诊法传入瑞士,受到了法国吴若士神父的重视,他经过不断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使足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并编著出版《吴神父病理按摩》一书,并授徒曾良时先生等人。经数万人的临床治疗验证,其诊断符合率和有效率都在90% 以上。曾良时在他的《吴神父病理按摩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说:“……人体各部的器官,都能在脚底找到一个固定的反射区(在左右脚底把各反射区的器官画出来,恰巧是一个缩小的人形,连眼睛、耳朵都不缺少)。按摩反射区,刺激该器官,促进血液循环,再将体内的杂质及尿液排出体外,自然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这与中医的经脉、穴道可帮助人体运气、行血的原理不谋而合,并指出足底按摩反射区的关键是“神经集结点”。并可通过按压反射区的部位,来诊断人体疾病。在诊断疾病上它有独特的敏感性和超前诊断的倾向,有时疾病还没有显现出来,在脚底中就可以有所预示,常使患者感到惊奇。

古老的中医与世界风行的足底按摩殊途同归,为人体的信息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足反射定位

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其相对应的反射区,这些反射区位置的确定是人们长期实践观察的总结,有一定规律性,它可帮助我们掌握和理解每个反射区的相对位置。

(一)骨骼系统反射分布

从足底来看,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一个坐着的人体。两大拇趾为头盖骨,从拇趾以下,两足内侧缘依次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两足底上半部为左右胸腔、肋骨;其上半部外侧有肩胛骨,下有肘关节;两足跟部为骨盆(见图14—2)。

图14—2骨骼系统在足底反射分布图

此图将人体的躯干骨骼部位在足部一一对应起来,主骨骼方面的疾病。

(二)内脏系统反射分布

两足并拢后,脚的拇趾,相当于人的头部,脚底的前半部相当于人的胸部,包括肺及心脏。脚底中部相当于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肾等器官。右脚有肝、胆,左脚有心、脾等。脚跟部分相当于盆腔、生殖器,有子官、卵巢、前列腺、睾丸、膀胱、尿道、阴道及肛门等(见图14—3)。

图14—3内脏系统在足底反射分布图

按以上示意图的描述,是为使大家有一个总的概念,便于理解。在文中所用方位术语,按解剖学的一般规定;对人体来说,头部的方向为上,脚的方向为下。对脚部来说,脚的背面为上,脚的底面为下;脚趾方向为前,脚跟方向为后,拇趾一侧为内,小趾一侧为外。实际上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存在差异,脚不可能一模一样,尺寸大小,形状比例各不相同。而且人们对体表敏感点的发现和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迄今还没有终结。因此,我们对反射区进行定位时,应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不能像画地图、国界那样去划分反射区边界,而是采取某种“模糊数学”的方法,以我们对脏腑器官与体表敏感点相互对应关系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对每个反射区大体上规定一个范围,指出各反射区的相对位置。搞清每个反射区的相对位置,是进行自我诊病、治疗的前提条件,是掌握足反射诊法的基本功。

(三)足反射区详细分布

关于足反射诊法的详细定位,这里不一一赘述,仅根据几张定位图介绍如下:

1.左足底定位(见图14—4)。

图14-4左足底反射区定位图

1.肾上腺2.太阳丛3.肾脏4.输尿管5.膀胱7.额窦8.三叉神经9.小脑延脑10.颈11.鼻12.大脑13.脑垂体14.副甲状腺15.甲状腺16.2~5趾、额窦17.眼18.耳19.斜方肌20.肺和支气管21.心22.胃23.胰24.十二指肠25.脾26.小肠27.横结肠28.降结肠29.直肠30.肛门31.生殖腺

2.右足底定位(见图l4—5)。

图14—5右足底反射区定位图

1.肾上腺2.太阳丛3.肾脏4.输尿管5.膀胱7.额窦8.三叉神经9.小脑、延脑10.颈11.鼻12.大脑13.脑垂体14.副甲状腺15.甲状腺16.2~5趾、额窦17.眼18.耳(耳眼)19.斜方肌20.肺和支气管21.肝脏22.胆23.胃24.胰25.十二指肠26.小肠27.横结肠28.升结肠29.回盲瓣30.阑尾31.生殖腺

3.足内侧定位(见图14-6)

图14—6足内侧反射区定位图

5.膀胱6.尿道23.颈椎34.胸椎35腰椎36骶骨37内尾骨38子宫或前列腺39内肋骨40腹股沟41下身淋巴42髋关节43直肠、肛门44内坐骨神经

4.足外侧定位(见图14—7)

图14—7足外侧反射区定位图

45.肩46.肘47.腹48.外尾骨49.生殖腺(卵巢或睾丸等)50.肩胛骨51.外肋骨52.上身淋巴53.髋关节54.下腹部55.外坐骨神经

5.足背定位(见图14—8)

图14—8足背反射区定位图

56.解溪57.上身淋巴58.下身淋巴59.横膈膜60.胸腺61.气管62.喉63.内耳迷路64.胸65.扁桃体66.下颚67.上颚

二、足反射区诊察方法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足底部都有相应的信息反射定位区,通过触诊的压痛反应寻找压痛点及阳性反应点,配合信息反射定位,判断身体的病变部位及性质。其方法如下:

(一)触诊方法

在医者触诊之前应嘱病人洗脚,询问有无足癣和其它传染性足疾,如无法可触诊,可采用工具检查。净足后,让病人坐位或卧位,两脚自然伸直,两足并拢自然展开,医者用双拇指指尖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触压,根据局部的软硬和阳性物(结节、硬块)以及病人在触压时的酸、麻、胀、痛等感觉,来判断是何脏器的疾病。如无压痛反应及阳性物,则说明人体健康。

(二)触诊注意事项

1.触诊前需将指(趾)甲修剪得短而圆,以免损伤皮肤。

2.凡有脚气、脚癣或其它足部疾患时,可采用工具或仪器检查,工具用后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触诊时医者用力要均匀、适度,避免过轻或过重,以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4.认真仔细触摸观察,并同时观察病人的表情变化,以免漏诊。

5.无明显异常时,可按压足底的膀胱一输尿管一肾脏一肾上腺四个反射区,或在视诊的基础上,直接按压反射的区域,然后综合比较而判定。

第三节 足形态望诊

足的大小与厚薄,趾的长短与软硬等等,都是人体健康状况的客观表现,当机体某部发生了病理变化时,不论是早期还是晚期,或是在进展之中,对足部都会产生影响,从而留下不同的形态信息,给人以判断、诊察的依据。

一、足部望诊方法

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两足自然放好,全身放松,以舒适为度,依次从足背至足趾,从足趾至足掌,从足掌至足跟,细心察看,不可轻易放过任何变异之处。

二、足形态异常与疾病

当病人趾甲上有纵行条纹出现时,表示机体虚弱,抗病能力差,病人易失眠、头痛、眩晕、乏力、腰膝酸软等。

拇趾的趾甲向上翘起时,常是眼病的表现,如近视、散光、流泪、假性近视等。看书或其它东西时极易疲劳。

如果五个趾甲都翘起来,就表示此人有神经衰弱,心情不畅,有精神压力等。

从侧面看,如果第二、三趾的关节弓起,可能会有胃肠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拇趾腹侧皮肤有网状粗纹,且有针孔状损害者,男性为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精子发育不全,出现脂肪肥厚、臀大、腹大、皮肤细腻,向女性化发展;女性则出现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不孕等症。

拇趾腹侧若有不自然的凹凸现象,多属于药物使用种类过多,用量过大,时间过长等积蓄中毒的表现。

足的形态、大小、胖瘦适中者为正常,形盛则有余,气血旺盛;形瘦则不足,气血亏损(体质弱、精力不充沛)。

左脚趾处有小脂肪硬块,表示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右扁平足表示肝脏、胆囊有障碍;左扁平足则代表心脏有异常。

皮肤状态改变如起丘疹硬结、鸡眼等,则观察其出现的部位而确定哪个器官、组织或内脏发生了病变(参考足反射定位图)。如,左足小趾的中节骨关节附近长了鸡眼,提示肩部有损伤;右足第二趾与中趾间出现了鸡眼,表现右眼有障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耳针诊疗操作规范
人体自有大药
《看病歌》有病自诊
手掌诊病
人体自有大药--耳朵 --痛点
认识耳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