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头蛮”考源
“两头蛮”考源

::::『两头蛮是什么,王骥德没有解释。我曾经请教过从事戏曲声腔的同志和一些同行,回答都是不清楚,或无可奉告。』(班友书:《两头蛮辨析》,《中华戏曲》2001年第00期):::::
       ●      ●

今之学者谈及“两头蛮”,常指明代晚期万历年间的王骥德的《曲律》里的“论腔调”一章里是首先指出的:“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苏州不能与之角什之二三。其声淫哇妖靡,不分调名,亦无板眼,又有错出其间,流而为两头蛮者,皆郑声之最。而世争擅趋痴好,靡然和之,甘为大雅罪人。』而认为此为“两头蛮”一辞的首见于书册,并且再指出,于明末的沈宠绥《度曲须知》的“宗韵商疑”一章中,第二次又提到了“两头蛮”:“且韵脚既祖中州,乃所押入声如【拜星月】曲中热、拽、怯、说诸韵脚,并不依中州韵借叶平上去三声,而一一原作入唱,是又以周韵之字,而唱正韵之音矣。正韵、周韵,何适何从。谚云两头蛮者,正此之谓。”而又指出,第三次发现于书册里的,是出自于清初康熙年间的李渔,其在《闲情偶寄》的“字分南北”一章里指出的:“北曲有北音之字,南曲有南音之字。……时人传奇,多有混用者。即能间施于净、旦,不知加严于生、旦,止能分用于男子,不知区别于妇人。以北字近于粗紊,易入刚劲之口。南音悉多娇媚,便施窈窕之人。殊不知声音驳杂,俗语呼为两头蛮”。

对于此载于王骥德的《曲律》、沈宠绥《度曲须知》、李渔《闲情偶寄》里出现的“两头蛮”,王骥德的文义,今世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里指出:“两腔杂出之谓,则昆腔本身似已不纯”,或以指的是昆腔和弋阳诸腔之间有错杂融合现象。而且又因为是提到了“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则今世学者,于是认为这些所谓的石台及太平梨园是指青阳腔系或以青阳腔是出于弋阳腔,于是把青阳腔引而申之,于是引而申之到了明代的“诸腔”(非“官腔”系),甚至今人谈及乱弹,一并都把明代王骥德“两头蛮”自我作主,引申到了乱弹上去了,如马彦祥《二黄考原》和颜长坷《“京师尚楚调”析》。而班友书先生《两头蛮辩析》依《海外孤本晚明戏剧选集三种》的《乐府万象新》残卷里的前集三卷目录载有“教坊新传海盐两头忙歌”二十一首,及题名里标有“滚调新词”四字,而认为:“两头蛮本为民间俗曲,产于浙江海盐一带,流行教坊,后为民间戏曲所吸收,可能其唱法有其随意性。王骥德用来比喻滚调的曲中任意加滚,对之加以指斥”。

按,此一《乐府万象新》里的目录里的“教坊新传海盐两头忙歌”,明明是写的是“两头忙歌”,怎会是和“两头蛮”有何相关,两者完全无瓜葛,故班先生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而其实,依今可查见的史料,“两头蛮“最早是出现在明代的嘉靖四年(1525年)由吴江的张禄所编成的元明散曲(含时尚小曲)及戏曲选集的《词林摘艳》里,于卷一南小令有当时的时尚小曲【两头蛮】,题名为“四季闺怨”计四首。并题作“无名氏小令”,但千万不要像今人误以为此书里所谓的“小令”是南曲里的小令,虽分类作南小令,实并非当日的南曲的曲牌,而为时尚小曲,可能亦为唱五声音阶,故归属在南小令里。而且在其卷一里的南小令,还有一些也是属于时尚小曲的。因为,只要一见此四只【两头蛮】曲辞的内容及其谱式,即可以看出,乃时尚小曲而已。

此四只【两头蛮】,其句数相同,而字数绝大多数相同,少数如第四首的第二句『满腹内愁肠诉与则个谁』较其他三首多一字,而且明显可以看出多一衬字『内』之类,而较大的差异则发生在第二首的末句“哭的我泪滴在鲛绡上”九个字,而第四首的末句只“生折散鸳鸯会”六字,其余二首皆为十一字。可以想见此亦如明代沈宠绥所指出的,明代俗乐,含“一曲牌,只一唱法”的昆曲,及“即如今之以吴歌配弦索,非不迭换歌声,而千篇一律,总此四句指法概之。又如箫管之孔,数仅五六,而百千其曲,且合(叶曷)和无有遗声,岂非曲文虽伙,而曲音无几,曲文虽改,而曲音不变也哉。”等等,皆如金元的北曲,“凡种种牌名,皆从未有曲文之先,预定工尺之谱。” “每一牌名,制曲不知凡几,而曲文虽有不一,手中弹法,自来无两。”,即,一曲牌,即连同时尚小曲的吴歌等,都是固定了唱腔,再填词。今吾人于【两头蛮】的曲文,即可以看出,虽同句的字数偶有多少之别,但用固定的每句的音符,去配给不管末句的六字或九字,或十一字,是把六个字或九个字或十一个字摆放进末句的旋律里去,于是亦知此一【两头蛮】,不就是亦即一如于明末的凌蒙初所说的弋腔是“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完全一个样,即,古代,而不只明代的时尚小曲(按,于《天禄阁曲谈》里有举证),全都是 “句调长短,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即,腔则是固定了的,句调的『长短』,如【两头蛮】末句,不论六字句、九字句或十一句的『长短』有所不同,但『声音高下,可以随心入腔』,即,此六字或九字或十一句,自由摆放入一句里的旋律里,四声的『高下』完全与放在哪个音符无关,一点都没有半点要依字声行腔的影儿。于此四只的【两头蛮】的谱式,即可看出。

故,两头蛮的初见于嘉靖初年的《词林摘艳》,并为时尚小曲的牌名,为其源头。而到了明代晚期的万历末季,王骥德用以形容“其声淫哇妖靡,不分调名,亦无板眼,又有错出其间,流而为两头蛮者,皆郑声之最“的“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而到了明代末年的沈宠绥时,则明言此三字为“谚”,清初李渔亦谓此三字为“俗语”,则到了明末,由时尚小曲的曲牌名转化为“谚”(“俗语”),至于今人附会到了乱弹等或清代以来的民间戏曲,则纯为自由附会,非明代原指谓。

今,附上《词林摘艳》卷一南小令的四只【两头蛮】如后:

《词林摘艳》卷一南小令

【两头蛮】四季闺怨    无名氏小令
堪怜堪爱。倚定门儿手托则个腮。好伤则个怀。一似那行了他不见则个来。盼多则个少。万紫千红明媚色。桃花一刚开。杏花一刚开。交我无心戴。也是我命该。也是我命乖。也是我前生少欠他相思债。
又:
交我愁肠。你那里欢娱我这里单。守空则个房。一似那行了他不见则个郎。好恓则个惶。忙把明香祷告上苍。荷花一刚香。鸳鸯一刚双。交我成悒怏。我心里穰穰。我身魂荡漾。哭的我泪滴在鲛绡上。
又:
多病多愁。你那里欢娱我这里忧。自僝则个愁。一似那行了他不见则个游。怕登则个楼。月儿湾湾照九州。黄花一绽秋。几人一刚忧。交我添憔寝。这般样证候。那般样证侯。害的我伶伶仃仃身子儿瘦。
又:
声说不的。满腹内愁肠诉与则个谁。好伤则个悲。一似那行了他不见则个回。受孤则个恓。去了朱颜唤不回。朔风一刚吹。雪花一刚飞。交我添顦贑。一个在这壁。一个在那壁。生折散鸳鸯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也再替文场宣传一下
明代时调小曲【两头蛮】四首
湖北小曲:原来有这么好听啊!
元曲基础知识
昆曲声腔赏析·南曲与北曲(下)
简说曲的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