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良史周世昌万历《昆山县志》的历史价值----并谈其揭露明太祖接见昆山人瑞周寿谊实无其事
良史周世昌万历《昆山县志》的历史价值----并谈其揭露明太祖接见昆山人瑞周寿谊实无其事

一、良史周世昌的主张『不患无文,而患无实』

徐复、季文通主编的《江苏旧方志提要》(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内,张乃格于介绍周世昌所编万历年间的《昆山县志》时,指出:

  『(万历)昆山县志 八卷/(明)周世昌纂。明万历4年(1576)申思科刻本,1983年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申思科,《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著录为申恩科,今据卷首申《序》署名,卷3《县官题名》等。
  世昌,邑人,太学上舍生,平生热心地方文献。其时去方鹏所纂嘉靖志已将近40年,世昌担心地方文献久而湮没,遂搜访旧志,参稽他史,考订摭拾,间附已见,终成一编。万历4年,有司檄修郡志,知县申思科访得世昌旧稿,促其进一步补充完善,经充实后,世昌以志稿12卷毕命。申思科又将志稿交县学署理儒学教谕王体升等人校订,厘为8卷,由申思科捐俸付刻。全书凡45门。卷1建置沿革、分野、疆域、风俗、城池。山川、古迹、市镇、乡保、坊巷、桥梁、井泉;卷2水利、户口、田赋、土贡、土产、第宅、园亭;卷3公宇、县官题名、学校、学官题名、坛壝、祠庙、寺观、冢墓;卷4进士、乡贡、岁贡、荐举、例贡;卷5封爵、名宦、人物(仕宦);卷6~7人物(仕宦、贵戚、隐逸、独行、游离、列女、艺能、仙释);卷8灾异、杂记、遗文。前有申思科、周世昌,王宇3《序》,昆山县境界等5图,后有王体升《后序》。周世昌自《序》题为“原志”,其中关于文采与史实关系的阐述至为精当;“志,记也,记邑之事也。不患无文,而患无实,得其实,因其文而述之,斯为善矣”。这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颇有指导意义的。书中内容、以人物、水利为洋。其中水利部分,并不以已经实施者为限,还以较大的篇幅收录了不少前人有关昆山水利的主张。盖因昆山地方濒海,正当泻洪孔道,水利自来即为县内要务。此书资料丰富,《风俗》、《山川》、《城池》、《古迹》、《寺观》等许多门类中,具体条目下往往以小字夹注的方式,收录了有关的诗,文原作。对于一些有异议的历史问题,编者则于正文之后附以按语,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如卷5《人物?仕宦?龚识传》之后的“世昌按”等。(张乃格)』。

书中,在其中的『周世昌自《序》题为“原志”,其中关于文采与史实关系的阐述至为精当;“志,记也,记邑之事也。不患无文,而患无实,得其实,因其文而述之,斯为善矣”。这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颇有指导意义的。』而且指出:『于一些有异议的历史问题,编者则于正文之后附以按语,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指出,周世昌这位太学生,对于历史记载的要求是『不患无文,而患无实』。因为其写其地方之史,不以因系地方小史而任意抄掇故书当个文抄,不像史上不少的地方志是其前的方志文章一大抄,再补些新闻见,多系考实未必,往往是袭伪有成。

二、方鹏《昆山县志》博采而考订未详

按,有关明太祖召见昆山人瑞周寿谊,首见于博采而考订未详的的嘉靖十七年(1538)序方鹏《昆山县志》。方鹏于卷十六『集诗』引顾鼎臣的诗作《里人周寿谊(年一百十六岁)》一诗,下标名作者名为『顾鼎臣』(成化九年~嘉靖十九年,1473-1540),曰:

『吾昆周寿翁,生宋景定间,阅世讫元箓,重逢昌运还。高皇御宸极,诏接开龙颜,醴食赐大官,复家丁役蠲,郡国饮庶老,尊齿无与肩。身禀松栢姿,眼见陵谷迁,逍遥考终日,高迈虞帝年。……』(方鹏《昆山县志》卷十六『集诗』引)被方鹏的《昆山县志》就摆了进去,并且于《昆山县志》卷十三『杂记』衍说此一故事,如下:

『国朝洪武六年,江夏魏观守苏州,以孟冬吉日行乡饮酒礼于郡学寳僎之外,又特位三老人,日昆山周寿谊,年百有十岁,吴县杨茂、林文友,皆九十余岁,形充神定,行坐有礼,越五日,周老人还昆山,观躬出娄门外,再拜以饯郡之士女,观者快焉,以为幸见。太祖尝召寿谊至阙,庭赐以酒馔,复其家。寿百十六岁而终。今其家有世寿堂,裔孙震,官至广东参议。』

到了嘉请四十四年,陈全之(正德七年-万历十年,1512-1580),八卷本《蓬窗日录》(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山西祁县官刊本)卷六指出:

『昆山周寿谊,年一百一十三岁。生于宋而乡饮于洪武六年,子孙皆有百岁。家建世寿堂,六世孙震,正德中令鄱阳,出世寿卷,士夫多题咏之。……公生于宋景定之某年,乡饮礼行于皇明洪武六年,卒于乡饮后五年』。

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其『万历甲辰进士。是编分世务、寰宇、诗谈、事纪四门,门各二卷。世务一门多可采,寰宇一门颇参舆记陈言,诗谈、事纪则更伤猥杂矣』,但未记录明太祖有召见周寿谊一事。

于其后,到了万历四年刋行的周世昌的《重修昆山县志》,周世昌于《原序》里指出,叹前人的昆山地方志,『历岁滋久,或散佚而无传,或详略有未当』者,加以整理。我们比对可以发现,周世昌经过『散佚而无传』及『详略有未当』的史料判定后,把嘉靖初年的方鹏《昆山县志》卷十三『杂记』有曰:『国朝洪武六年,江夏魏观守苏州,以孟冬吉日行乡饮酒礼于郡学寳僎之外,又特位三老人,日昆山周寿谊,年百有十岁,吴县杨茂、林文友,皆九十余岁,形充神定,行坐有礼,越五日,周老人还昆山,观躬出娄门外,再拜以饯郡之士女,观者快焉,以为幸见。太祖尝召寿谊至阙,庭赐以酒馔,复其家,寿百十六岁而终。今其家有世寿堂,裔孙震,官至广东参议』,全部都发现原作应是属于『详有未当』,即描述的那么详尽,但是于其所考明初的史料来看,有些内容实为无征,即,这些以往地方志的『详』述,是『有未当』之处,故通篇皆删掉了,而其保留了余气(按:左偏旁有火字旁,以下同)《奉行乡饮礼序》,而也没有收王彝的《乡饮酒碑铭》,因为王彝在明初因被诬告而受牵连涉及明太祖的死敌张士诚的寃案而被诛之故,故明代地方志皆未收入。

而方鹏《昆山县志》卷十三『杂记』所引的多于余气《奉行乡饮礼序》的叙述,主要就是述及了『太祖尝召寿谊至阙,庭赐以酒馔,复其家』,亦因之亦删除之。周世昌也未录方鹏《昆山县志》所收顾鼎臣《里人周寿谊(年一百十六岁)》一诗。

故周世昌显然有作一番『不患无文,而患无实』考证的功夫,因此依其作《重修昆山县志》时,就把明太祖召见周寿谊的所有相关涉及的叙述全都删除之。

而主要生活于嘉靖万历年间昆山当地人张大复(元美)万历年或其后着《皇明昆山人物传》,对家乡所出的人物知之甚详,其于卷八附于周后叔传后附言始祖寿谊时曰:『周之先有寿谊者,洪武六年癸丑得年一百十有六,距其生为宋淳佑四年甲辰,跨元及明,几三国十三帝,而不肯仕,改革之际,兵燹数矣,然竟无恙』,亦无提及周寿谊有被太祖特召一事。

三、从《泾林续记》到《南词引正》到《符号江苏?昆曲》

按,于万历四年出版的周世昌所编的《昆山县志》,就己经查证了根本就没有明太祖召见周寿谊一事,更遑论明末周玄暐还在其所著笔记传奇之作《泾林续记》,去谈出明太祖还问了周寿谊昆山腔一事,从1957年蒋星煜公布他找出了《泾林续记》,自此戏曲学界照抄之作如林,把伪事当作真史实而使得戏曲史含昆曲的历史陈述及研究结果都为之出错了。更加以蒋星煜发现了《泾林续记》的1957年,被内陆有心人士看到,为了迎合时尚,放卫星,于是伪造魏良辅的《南词引正》,并把周玄暐笔记传奇之作《泾林续记》明太祖特召周寿谊询问昆山腔的小说传奇之言也当成史实而抄了进去,写出了『国初有昆山腔之称』,而在戏曲学界未加考明之下,据《泾林续记》及《南词引正》而当成信史的著作如林,直到近时,学者俞为民于2013年《符号江苏?昆曲》一书内,不但上篇『六百年的精彩历程』的首二章:『南戏的流传与剧唱昆山腔的产生』、『玉山草堂的文人雅集与清唱昆山腔的产生』里,据伪文《南词引正》里造出无中生有的顾坚其人,当成信史而想象出『剧唱昆山腔』,而且还引用了周玄暐的小说家之明太祖问周寿谊昆山腔一事,而使得此书失色不少。

殊不知,周世昌早在明代万历年之初,就己查出其昆山家乡内,没有发生过周寿谊被明太祖召见一事,更何况哪里又会有万历末年周玄暐脑中构思出来,明太祖还在宴上,问周寿谊有关昆山腔一事,亦可以证明引用了蒋星煜在1957年发现的内容的《南词引正》,此一伪文的出现,是约在蒋星煜的昌言他发现了《泾林续记》同时期左右了。

四、结语

如此看来,周世昌不愧是良史,学者竺家宁先生曾在其《声韵学》(1991)里指出:『我国历代相传的书籍,有些是伪书。无论全伪或部份伪,读书人都应知鉴别,否则便扰乱了学术文化系统,使社会背景、时代思想、学术源流都发生混淆。』(页13)如果从事学问者,对于论学不能先从考明史事真伪着手,则学术论著的质量就岂不形同传奇家小说家之稗官野史了,也如竺家宁指出,『扰乱了学术文化系统,使社会背景、时代思想、学术源流都发生混淆』。而良史周世昌的典型在夙昔,实为吾辈学术中人的楷模。(刘有恒,台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昆山县志》点校本的文献价值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四十一卷
《嘉靖昆山县志》
明朝中后期服饰文化特征探析
潞城县志万历版
上海陈行秦氏(淮海公)第二十五世孙 荣光公传 附《续谱》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