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星煜《〈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一文商榷
蒋星煜《〈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一文商榷

『1978年,我从明代弘治刻张宁《方舟文集》残本卷六中发现《唐人勾栏图》一诗,如获至宝,乃撰《〈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长篇论文』,蒋星煜于《〈唐人勾栏图〉在戏剧史上的意义》一文里如是说。

该文发表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艺术》1978年第2期,后来收入到其于1982年由中州书画社出版的《中国戏曲史钩沉》一书中。到了2010年又收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其扩大版的《中国戏曲史钩沉》上下两册内。而到2013年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收在《蒋星煜文集》的第五册《中国戏曲史钩沉》书内。可知,内容不变,可知从1978年到2013年,蒋星煜对其此文又再确认乃不刋之论而持之坚。

因为,在其论出版后,即获任中敏《唐戏弄》一书引用,蒋星煜在2013年《蒋星煜文集》的第五册内,还指出因为『他肯定我发现张宁唐人勾栏图一诗是一件大好事,并转引了诗的全文,对于我可以说是一种殊荣了。』按,任中敏《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一书,其目的就是找古籍多方想证明唐代已出现完整的戏剧形式了,像《踏谣娘》此一歌舞小戏,任中敏即认为此为唐代有真正戏剧的铁证之说,当然其论点直到今天都还是被大多中国戏曲学界的学者所否定的。因为,任中敏为了牵强而附会而在古籍里找只字词组来引申而无所不至,只可当成一家自珍之言来看,但不可姑妄当成信史。故,被任中敏引用,亦非即是学术真理所在,而且,至今其说法都不被戏曲学界所接受,不过蒋星煜先生则仍是褒美任中敏之支持。

按,其实,蒋星煜在文中即有所陈述了:『张宁这一篇诗歌,而不是唐人的图画原作。这究竟是类似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样的长卷,还是像连环图一样,一套而多幅。现在不能肯定。取名《唐人勾栏图》,而不提原作者姓名及绘画年代月日,可能原作上并无姓名与年月。至于有无收藏印鉴与后人题识,从张宁的诗歌中也看不出。』

于是吾人就明了了。原来是明代有一人名叫张宁的,写了首《唐人勾栏图》的诗,可能是他收集或在哪儿看到一幅画,也许在该画上,有题名叫唐人勾栏图,或虽没有题,但他联想成是唐人画的勾栏图。于是就存在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即便是张宁所见的那幅画,真有被题名叫《唐人勾栏图》,那也不是唐人画的。不然,唐代人怎会自已称自已为唐人,那也许是宋人画的,或是金、元,其或即是明代当时人的伪作,而以唐人勾栏图来欺骗时人。

而且,在张宁的诗里,他在画上看到了勾栏里的风光,他以他认为的,他有看到唐代的『天宝年中的乐声伎,歌舞排场逞新戏』,而且『教坊门外揭牌名,锦绣勾栏如鼎沸』,按,唐代采坊市制,因为没有废止坊的管制,所以每个坊,即商品分门别类设立专间的买卖区(『行』)都是一到夜间即关闭,人们都得离开坊回家去。所以都市里的大众表演没有勾栏,而主要在像是庙宇旳戏场,不则是官方教坊的一些表演,而到了宋代废止坊市,市民买卖结合消遣娱乐发展出现许多『勾栏』,此戏剧史里都有论列到的一种常识。而蒋星煜自已都在文里说了:『在唐代有关戏剧的著述中,我还没有发现勾栏的字样。』而指出,只有『歌场』、『变场』、『和尚教坊』等称呼。但又引元稹『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于喧哗处緃观』里的『喧哗处』为张宁诗中『锦绣勾栏如鼎沸』的一句最好的说明。但吾人看文义,不就元稹所说的『喧哗处』是『倡优之门』,而张宁的『鼎沸』指的是『勾栏』。

而张宁在诗中而且还写出了『散末起家门』呢。所谓的『家门』,就是南北曲的元杂剧或南戏的末出场时的报家门。而且他诗中还陈述了演的戏里还有『净老狂,东涂西抹何狼獊』,而且戏里还有『粉头行首临后出,眼角生娇眉弄色』,而且『隌中挝鼓外击锣,初来队子后插科』,而且还有『朱衣画裤』、『文身倛面森前傩』,连傩戏都搬演上场了,而且傩戏在唐代是染面,到宋代又出现了戴面具,一如此诗中所述的『倛面』,更为系宋代以来出现的此幅想象画的证据之一了。诗里还有『拿生院本真足数』,此『拿生』二字,蒋星煜认为即『合生』此种唐代武平一曾指出的『始自王公,稍及闾巷妖伎胡人,童市街子,或言妃主情貎,或列王公名贤,歌咏舞蹈,号曰合生』(《新唐书?武平一传》)。又诗中又有『酒家食店拥娼楼』『稠人广座日卓舞』。

其实,从张宁此诗里反应的事实即是,他所看见的那幅画,至早是北宋有了勾栏时代的时人的以北宋时景想象其前的唐代的表演艺术,而且这只是至早如此,更有可能的,就是出自南宋、元或明代人的想象画,因此,连南北曲的报家门都有,按,在南北曲之前,像是宋代的杂剧或是歌舞表演,都只有致语口号无家门。而且,连画里都还出现了蒋星煜所说的『书生』(年才书生果谁氏)、『官员,苍鹘,孤』(博带峨冠竟谁是)、『被嘲笑者,参军,净』(众中突出净老狂)、『歌女娼伎,旦』(粉头行首临后出)等,那就是至早宋金元的院本里的角色分工。而唐代,至多还是参军、苍鹄二角色。所以,此所谓张宁的唐人勾栏图的诗,其描述不是唐代的歌舞戏,而是至早宋代(南宋始有南北曲),至晚就是明代当时人的拟想画,没有任何戏剧史上的意义。

故,如此即知,蒋星煜从明人著作里找出此诗,不足以证明此所谓的《唐人勾栏图》诗有任何的戏剧史上的意义。因为,一幅随意植入年代的伪画,去写出的一首想象诗,会有什么意义,所以都不会是什么学术成就的。因为,即连蒋星煜先生,自已都说得很明白了,『不是唐人的图画原作』。后世某人随心靠想象力绘一幅古代史的画,可以当成史料来看吗。而蒋星煜自已也指出了:『我们认为唐人勾栏图主要仍是反应的乐舞,即使这一种表演接近于相声、滑稽,整个的作品仍旧有可能是以歌舞为主的』,于是该文,不就意义上并没有新意,过去及现今的中国戏剧史的著作的通识不就不必此幅《唐人勾栏图》诗,也是一样的结论啊。而至于蒋星煜所说的,依此诗可以看出,『唐代已经出现了比人们所熟知的《兰陵王入阵曲》《苏中郎》等人物较多、情节较复杂的演出,这种演出,除了乐舞之外,还有十分接近于戏剧形式的演出,如果出场人物按脚色分类,也不是参军或苍鹘所能包括的』,而且还认为依此诗可以知道,唐人已经有『勾栏』了,并且认为连傩戏也可以入了勾栏,变成了表演的一种了。但,只要明白所谓的『唐人』,是一个没有辨法证实的明代人张宁的想法或记下画幅上的题识,而无法证明张宁此诗真是描述了唐人的勾栏。所以整个戏剧史学界,至今都并没有采纳1978年蒋星煜先生据此一无法考实的所谓『唐人』的『勾栏图』的各种说法,则此说的是非,虽2013年蒋先生仍收于其文集内而未删除,但是中国戏曲学界未采其说已是学界考实后的结论了。(刘有恒,台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与齐白石齐名,别人评价他的画是儿童画,你感觉如何?
陶瓷枕与宋金元戏曲
徐渭字画鉴别的基本常识有哪些
徐渭才敢“破”千年笔法!
伶人伶事 票友与伶人
“戏曲”——江南人文情怀的鲜活表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