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俞为民《沈璟对昆曲曲体的律化》有感--谈根本就没有沈璟把昆曲『侓化』的问题
读俞为民《沈璟对昆曲曲体的律化》有感--谈根本就没有沈璟把昆曲『侓化』的问题

(见刘有恒,《昆曲史料与声腔格律考略(第二集)》,台北:城邦印书馆,2016)

中国的南北曲的曲体都是传承自乐府、曲子词、词等俗乐的依腔填词传承而来的。一词牌或曲牌的旋律,就是一首首固定唱腔的曲子,即如同一般的歌曲,每首歌曲的旋律是固定的。而且唱起来,一音都不能唱错,不然,别人听到了,就会认为唱者有唱错的地方了。同样的,因为南北曲亦为依腔填词,因此,从南戏到元曲到明代以来的南戏的声腔之起,如海盐腔、昆山腔等等,也都是每一曲牌,也都是依腔填词,一如元曲,所以为了演唱起来,不让唱者有拗噪的感觉,所以不论元代周德清到了南曲于昆山腔时代,就特别重视了要让昆曲唱来,也要回到其本质的依腔填词的传承,而此一传承,即为『律』,沈璟只是一如元代周德清,或宋代的张炎、杨缵等人,依依腔填词的『律』,并没有所谓把不是律本的,去『化』为『律』的问题存在。

明代,只有在『律』之上,去变的问题。

变之小者,就是昆曲格律上所允许的『声既不同,工尺自异』(吴梅语),即每一曲辞依平上去入的不同,于是依昆曲的调整之律,去调整表示该字的腔格的第一个音(即头腔,或如台湾曲家朱昆槐指出的『腔头』)。

而变之大者,就是完全不是在唱昆曲的自由曲唱,一如某些明末天下闻名的所谓昆曲清工,都是随意自由唱的自由作曲的时代。依昆曲来看,这些自由曲唱的所谓的清工都是昆曲的罪人,但如果从中国音乐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声乐的作曲,在昆曲兴起后的明末,出现了不少自由吟唱者,打着唱昆曲的名号,自由唱着自己的歌,虽然名义上用着南曲的曲牌名,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造成一股旋律史上最丰富的时代。但这些都是这些以昆曲为名,而实质上不是在唱昆曲,而在不同场合随心吟唱,不必工尺谱,故没有工尺谱留下来,都是即席引吭自由即席来唱。

后世的工尺谱,都是守律的戏工在清初以来,如康熙年代宫中的戏工留下了《曲谱大成》的一些工尺谱,而康熙末年,民间苏州派的戏工留下了《南词定律》里的工尺谱,乾隆初年宫内外的一流戏工结合知乐文人留下了《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里的工尺谱。但到了乾隆年间,昆曲实已走上了萧条的末路,其后的戏工,对于昆曲之律,已因生计受迫而无心无力研究,故以讹传讹,其部份工尺谱曾被乾隆末年的清工冯起凤收录在《吟香堂曲谱》内。

而当时的清工叶堂,就是为了要当戏工之师,于是把戏工有错腔的当时民间的戏工之谱,加上自已随意的改腔,只求唱来美听,所以为叶堂《纳书楹曲谱》的王文治就在《序》里直指,叶堂此谱,是『从俗而可通于雅』,即是照着当时民间戏工有错腔的『俗』谱,改腔去自以为『雅』的腔。因为,何谓『雅』,是纯叶堂个人的领会,并无标准可言,所以《纳书楹曲谱》里的工尺,才会一去比对那些早年昆曲大盛时代的如《南词定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正确工尺谱之下,发现错腔不少。

因此,沈璟并无所谓把昆曲律化的问题,而是只有那些『非律化』的问题,非律化,即是不知律的文人,自说自话,如汤显祖,所填出来的曲辞,和已存在的该曲牌的旋律,无法配搭的问题,故话题应为:明末当时的『非律化』此一问题,即探讨的应为那些非律化现象的起因、势力范围、影响力及贡献与局限等,此始为在研究昆曲的守律与非律化上的正确研究取向。
(刘有恒,《昆曲史料与声腔格律考略(第二集)》,台北:城邦印书馆,20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行书1000常用字练习,这也太漂亮了吧!
中年夫妻,开始远离对方,多半是这3个原因
五服、六亲、九族、祖宗十八代的相互联系和特点·学习族谱知识
一针见血!一夫一妻制度是违反人性的,95%的人生病,都是因为欲望
律师收费一览表,一图读懂
男人越喜欢你,越会忍不住对你做这3件事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