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恋上微生活

恋上微生活

来源:《深圳青年》   来稿者:蒋茜子 王婷  

-
  近年来,越来越多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让现代中国人慢慢开始了微生活。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说,一个热词背后就是一个热点事件,热词浓缩了时代,也记录了时代。南京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主任周凯认为,“微”现象的流行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折射。
  中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2011年11月17日亮相后,两周内吸引粉丝300多万。随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实名政务微博在多家网站同时上线,短时间内引起数十万网友关注。微博问政俨然成为时代潮流,一些政务微博因高效务实、认真负责受到网民追捧,人们从未想过可以如此“近距离”地与政府部门沟通。现如今越来越多微博“直播”中国各地发生的一切,庞大的用户群和便利的通道使普通网民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各类新闻媒体更是通过微博抢发自己的声音。
  微博的东风,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催生出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单等新鲜事物。在一天的工作后,拾起一本厚重书籍、细细品味其中细节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不少人转而浏览寥寥数语但情节、人物塑造亦很出彩的“微”小说。与“微”小说同样受到欢迎的是10多分钟、情节发展紧凑的“微”电影。逢上周末,抛开电脑,亲近书本,修身养性,亦或晒晒阳光、看看夜景,慢慢享受一顿美食大餐,或是骑上自行车,任意行走到一个陌生的乡村或城镇,尽情享受专属于自己的空间等,正成为人们的新宠——“微”旅行。
  也许,在未来的“微生活”里,中国社会还会因此改变更多,这其中有政府、有媒体、有官员、有商人、有学者、有明星,也有每一个你、我、他,正是在这样的有意无意中,中国社会一步步走向现代化。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微博,都开出异常美丽的小世界。
  名人:这就是我们的“素颜”生活
  某天,韩寒在微博上喊了一声“喂”,不到几个小时,万余粉丝给出了回应。某天,刚开微博的台湾艺人罗志祥,一句“等待认证中”,粉丝立增6万人。这就是名人效应。
  当你发现可以跟潘石屹谈论房价,可以跟蔡康永探讨恋爱,或者与美食家蔡澜分享红烧肉秘籍的时候,纬度被这样打破了,面纱被撕破了。于是,芸芸大众看到了名人的另一面:素颜、中午吃的牛排、打的游戏……
  名人们同样发现了这里的宣传价值。不需要通过新闻发布会,不需经过经纪人的嘴巴,不需要时政记者、房产记者、娱乐记者,甚至不需要精心打扮收拾到牙齿,粉丝们就会默默地聚拢,品味名人们真实的人生。
  公务员: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
  开设微博公开观点和工作进展,外国人很早就开始了。世界各地20多位国家首脑,都在推特上“织围脖”,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他人气最旺,追随者目前高达400多万人。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前任首相布朗,虽然其围脖在他下台后便停止使用,但他在任时的追随者人数就达174万之多。
  这样的微生活,挂出的不仅仅是私生活,更是一种民意的上情下达。
  国内,官员开围脖也屡见不鲜。“公务员并不像公众通常认为的那样呆板,我们的生活也不乏乐趣。我没什么好隐瞒的:月薪5000元,有私宅一套,夏利车一辆,车牌号云A005WH,自费去成都看环球小姐选美大赛……”这是云南省宣传部副部长伍皓在个人微博中透露的内容。博友认为,官员们这些做法是明白“信息越公开,政府越可爱”之道。
  平面媒体:嗅到一丝朝阳气息
  以“观点供应商、视觉开发商、资讯整合商、传媒运营商”为目标的《新周刊》曾经经历过一段网上的沉寂,但微博让它复活,他们只是用常规的做法——讲述体,便重新获得了生机,有时一条帖子,能获得上万的转发量。微博的受欢迎,最直接的效果是杂志发行量大增。
  与此类似的,还有由名人洪晃推出的《ilook》,以及时尚杂志《ELLE》,各式各样的平媒开始“微”,它们在这里嗅到一丝“夕阳产业”中苦苦找寻的朝阳气息。
  “微博控”:朝朝暮暮“织围脖”
  对于张小宝来说,睁开眼,一定要看一看手机。作为最早一批接触并接受微博的果仁,他使用了一切能接触到微博的手段——手机绑定、MSN绑定、开心网绑定……生活中任何一切可以接触到网络的工具,统统微了。
  张小宝自嘲是“IT民工”,很忙。坐着躺着走着,连上厕所,手上都在不停地刷新页面,并同时记录着生活碎片。遇个小车祸,手机拍张图片传到微博,微一下;“今天食堂的小炒肉味道不错”,微一下;哪怕是跟对面同事聊感情,也要微一下。
  那个虚拟的空间里搭建的小世界,带给他无穷的乐趣。
  “碎碎念”释放自己的情绪
  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些段子,如“文艺女青年的四条出路:拉拉、后妈、孤寡、出家。”带给人乐趣,也道出了围脖青年们的另一种生活——倾诉。
  白领小汤就是一“剩女”,30岁,未婚,月入5000元,租房城中村。微博对于她,就是一个倾诉地,更是一个“心灵垃圾场”。形象地说,就是当她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会跑到深山里,找棵树,在树上挖个洞,将秘密告诉那个洞,再用泥土封起来,这秘密就永远没有人知道。“而微博就是一个私人日记,里面全是关于生活的小情绪,一些人生呓语,当时是穿马甲,被人肉就糟了。”有马甲保护的碎碎念们心情更舒畅。
  有人为微生活的到来而欣喜。足不出户便与世界相连,短短的几行文字,交换了欣喜,也交流了思想。全天候、交互性、低成本,让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逐渐形成了“个人编发、公众阅听、大众评论、集体交流”的巨型舆论广场。
  有人为微生活的到来而忧虑。人们面临着混乱无序的烦恼、低俗劣质信息的困扰、谣言甚至诈骗犯罪的侵袭。穷追猛打的“人肉搜索”,落入侵犯隐私、舆论审判、过渡惩罚、二次伤害的泥沼。形形色色的侵犯名誉权、著作权、表达权、隐私权的事件层出不穷。
  要过好微生活,就必须有微秩序,虽然假恶丑难以完全杜绝,但只要善用,就能形成正能量。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微”字既有“细小轻微”之意,同样也有“精神奥妙”之义。“微”行其道,“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为何时髦玩微博
漂亮围脖--我爱的
《修心三不: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连载
李文的围脖的微博 2011.3.10
谈写作|如何写出引人入胜的散文
今天,你“围脖”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